2.4 价格、通货膨胀和黄金价格长波

通货膨胀意味着价格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在当代话语中是如此普遍,以至人们甚至认为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我们不妨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一看这个问题。图2.8展示了英国和美国在超过230年中的批发价格指数,以及相应的黄金价格指数。从中可以立刻看出,我们现在所说的“通货膨胀”只是一个现代现象。在战后之前的几百年中,价格持续的涨跌波动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只有战后时期,物价水平才开始呈现出新的变动模式,即永无止歇的增长。

图2.8 美国和英国的批发价格指数(1780—2010年,1930=100,对数值)

如果像在图2.8中那样,把20世纪40年代之前价格的长期波动与随后价格的长期上涨置于相同的比例尺之下,前者就会在后者的衬托下显得波动幅度很小。因此,有必要如图2.9所示,将这两个时期分开来考察。此时,两件事情便由此凸显。在1780—1940年这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价格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长期摇摆,但没有一个总的趋势。正是这种波形特征奠定了“长期波动”的概念(见第5章)。但是,在1940年之后,价格不停上涨。显然,我们必须对价格走势的这一根本性改变做出解释(见第15章)。1940年前后两种模式间的比较还引发了第三个问题。在1940年之前,我们不但有价格的长期波动,还有与价格下跌阶段相伴的大萧条。但是,在1940年之后,价格的长期波动似乎已经完全消失,而20世纪70—80年代的大滞胀与价格下跌绝对没有任何关系。

图2.9 美国和英国的批发价格指数(1780—1940年,1930=100,对数值)

所以,大萧条和长期价格波动之间的联系似乎在1940年左右的某个时间点被不可逆转地斩断了。真的是这样吗?有必要指出的是,一件商品的价格就是其市场价值在另一种东西上的表现,而这另一种东西便是社会公认的“货币”。但货币不是一个单一的物品,它具有一系列同时存在但处于不同层次的表现形式:依赖于特定银行健康状况的信用货币;依赖于特定国家政府健康状况的国家通货;以及像黄金这样可广泛交换的商品,其官方或非官方地位有赖于全球商品流通的健康状况。这些不同的货币形式产生于商品生产本身,并被国家采用和调整。货币的各种不同形式之间的竞争通过彼此之间的兑换比率表达出来。当发生银行挤兑时,信用货币相对于纸币和贵金属贬值。在最糟糕的情形中,银行账户不过是一些无法兑现的承诺,并且一部分信用货币会凭空蒸发。类似地,当人们开始严重怀疑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健康时,其通货会对其他国家的通货贬值,同时也相对于黄金这一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目前是非正式的)最终货币贬值。如果在这一特定通货和其他通货之间有“固定”的兑换比率,使这一比率保持稳定的压力就会不断加大,直到人们不得不放弃这些固定比率。同理,如果这一通货与黄金的兑换比率是固定的(即黄金官方价格固定),那么黄金的官方价格便会在同样的压力下被放弃。

因此,以共同的国际金本位而非各自的国家通货为标准来考察英国和美国的物价是具有启发意义的。为此,只需要把每个国家的物价除以用该国通货所表示的黄金价格。图2.10呈现了用这一方法得到的英美两国的批发价格指数。由此产生的“黄金价格长波”向我们展示了一些相当有意思的事情。不仅之前的长波动都清晰可见,且其周期性与康德拉季耶夫一开始所提出的长波的周期性相近,而且现在在战后时期也出现了两个清晰的长波。第一个长波在1970年达到峰值,然后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进入强势下行阶段。这一时期恰恰是人们认为的一场普遍性的经济危机爆发的时期(van Duijin 1983,chs.1-2; Shaikh 1987a)。第二个长波在2000年达到峰值,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始于2007—2008年的全球危机到来得十分准时(见第16~17章)。

图2.10 美国和英国用盎司黄金表示的批发价格指数(1780—2010年,1930=100,对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