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遗迹寻踪:汉末英雄
- 纪陶然
- 4字
- 2021-02-26 10:11:01
三 薤露行
汉灵帝“与猪同眠”,堂堂皇陵变猪圈
曹操刚刚在世外桃源安定下来,外部世界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黄巾军再起,天下又陷入混乱。朝廷设立了西园八校尉,曹操名列其中,为典军校尉。曹操赴任后没多久,汉灵帝这位将大汉天下拖进深渊的昏聩之主就撒手人寰了。
灵帝去世后,葬于文陵。《后汉书》载:“葬孝灵皇帝于文陵。”关于灵帝文陵,《帝王世纪》言其:“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在雒阳西北,去雒阳二十里。”
东汉共有12座帝陵,除汉献帝的陵墓外(因其后来被降为山阳公,陵墓在山阳公的封地河南焦作修武县境内),其余11座帝陵均位于洛阳(东汉作雒阳)境内。洛阳东汉帝陵分为北兆域即邙山陵区和南兆域即洛南陵区。我们先前介绍的桓帝宣陵就在洛南陵区,而灵帝文陵在邙山陵区。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邙山历来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埋骨之地,据说历代古墓有几十万座之多,号称“无卧牛之地”。驾车在邙山周边游走,不时就会与硕大的封土相遇,而那些深埋地下,于地表上没了封土的古墓更是不计其数。究竟哪一座封土才是汉灵帝文陵,抑或它于地表上早已无迹可寻?这一直是历代争论不休的问题。
近年来,洛阳市文保部门正在进行“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对东汉帝陵遗址进行调查勘探,最终确定洛阳市孟津县送庄镇三十里铺行政村刘家井自然村西北的一座大墓为汉灵帝文陵。这座大墓在以前被称作“刘家井大冢”,在清代,人们还将其认作汉桓帝陵寝,后又有学者将其认作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今天,在封土南面,有2015年孟津县人民政府所立的新碑,上书:东汉灵帝文陵。碑外还有碑亭,证明文物部门已经确定此处是汉灵帝文陵。
汉灵帝文陵
汉灵帝文陵碑及碑亭
确定一座陵墓的归属十分复杂,要参考很多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综合判定。比如此墓之所以被确定为文陵,是因为有学者在封土上发现了金缕玉衣的残片,并在离陵墓不远的村中发现了刻有汉灵帝时期纪年的黄肠石等。
在西汉时期诸侯王就可使用金缕玉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中山靖王刘胜就使用了金缕玉衣。但是到了东汉,玉衣使用制度明确规定只有皇帝可以用金缕玉衣。由此可以推断,这座汉灵帝时期修建的皇帝陵寝,也只能是文陵了。
当然,这种判断也不一定完全准确,将来还有被推翻的可能——这正是考古的魅力之一。然而,近两千年来历史信息的消减给确定工作带来了难度——对此世人都能够理解。但现今的保护工作又做得如何呢?帝陵就在那里,却眼睁睁看着它的历史信息继续消减,这总要归咎于今人了吧。
很不幸,文陵正在消失——
就在离新立的碑亭不远处,一排平房直戳进文陵的封土。我近前查看,越走近越觉得臭味扑鼻,耳边隐隐传来猪叫声——原来这里是个养猪场。转到后面,可以看到,为了多修建几间猪舍,文陵的封土被削去了许多。地上堆着红砖,看样子工程还没有最后完工。很多污水从场房与文陵接合部排泄出来,骚腥恶臭,浸泡着帝陵的封土。
我们为文物立个石碑尚且知道建个碑亭保护一下,对于真文物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我突然发现,那壮美的石碑与碑亭在被侵夺的封土面前,显得那样丑陋不堪。
为了建房,封土被削为立面
汉灵帝的“邻居”们
汉灵帝生前并未确立太子,他去世后,皇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辅政,外戚势力重新抬头。这一次,外戚可不想再和宦官小打小闹。何进绝不想步梁冀、窦武等人的后尘,他与司隶校尉袁绍等人合谋,要将宦官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宦官为恶者是那些巨阉,普通小太监多是无辜的;再说即使诛灭所有的宦官,也无法消除宦官制度,朝廷还是要再招宦官入宫,到头来只是换了一批宦官而已。所以诛灭宦官这个计划本身就有问题。而何进接下来的做法就更加大错特错。他认为自身力量不足,居然宣召驻军河东的军阀董卓入京协助诛灭宦官。此乃为屠鼠而引虎入室之策,曹操对此颇不以为然:
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裴注《三国志》引王沈《魏书》
然而,那时的他可以看到历史的走向,却对改变这一走向无能为力。
董卓闻诏,昼夜兼程入京,生怕错过这个入主中枢的机会。待他远远望见京城的时候,发现城中火光四起——京城已经发生变故。原来宦官张让等人先下手为强,诱骗何进入宫,将他诛杀。袁绍闻讯,迅速动手,尽诛宦官,甚至下令没有胡子的男人一个都不留。
宦官们平日里依靠皇帝的宠幸作威作福。灵帝一死,少帝年幼,强有力的皇权突然丧失,面对外戚与士人联合武装的围剿,他们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只能劫持十四岁的少帝刘辩和九岁的陈留王刘协,徒步出洛阳,北上邙山。
前有滔滔黄河水,后有阵阵喊杀声,宦官陷入绝望,集体投河而死。只留下刘辩与刘协孤零零地坐在河边大哭。哭够了,一帝一王相互搀扶,逐萤火而行,踉踉跄跄下得山去,幸遇一户人家,以露车载送,才在山下与正在焦急寻找他们的公卿相遇。《献帝春秋》载童谣: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
汉室之衰,以至于此。然其衰微,还将更甚。
此时董卓将兵赶来,马上将两个小孩控制在手中。就此,董卓正式坐在了东汉政治的牌桌前,伸手一抓,就是双王。
“千乘万骑上北邙”——邙山与黄河的碰撞处
招之即来,挥之不去——众公卿也不是没看出来董卓要在政治赌局中耍上两把的意思。正好少帝害怕董卓的样子,一直啼哭,于是在入洛阳前,公卿就对董卓说,皇帝让你退兵。
董卓此时怎会遵命,怒言道,你们这些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波荡如此,还想让我退兵?随后催马入城。
董卓何许人也?
董卓是陇西郡临洮县人,年少时“以健侠知名”,常常在羌人的地盘游荡,与诸豪帅相交结。诸豪帅赠给他杂畜千余头。董卓膂力过人,能左右驰射,被朝廷拜为凉州兵马掾。东汉后期,羌人屡次起兵反汉,董卓参加了镇压羌人的战争,积功做到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董卓率领的军队多是籍隶关西的汉人和羌胡人。关西各族人民屡遭战乱,习性尚武,妇女亦多能挟弓而斗,因此董卓的军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中平元年(184),黄巾事发,东汉朝廷任命董卓为东中郎将,代替卢植与张角作战,后因兵败而将其免官。当年冬,凉州又发生了以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韩遂等人为首的叛乱,董卓又被起用。
董卓前期的作为对东汉西北部的安定是有贡献的,但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败,朝廷逐渐无力控制他,董卓逐渐骄傲放纵,不服从上级指挥。朝廷看到董卓嚣张跋扈,曾试图解除他的兵柄,调他回朝为少府。他以所部羌胡不让他离开为借口,上书拒命。朝廷也无可奈何。中平六年(189),朝廷调董卓为并州牧,令他把部队交由皇甫嵩统领,他又不应命。
可见董卓一直心怀叵测,对朝廷阳奉阴违,这样的人怎能轻易令其带兵入京?在何进被杀的不利局面下,袁绍仍然以一己之力尽诛宦官数千人,这充分证明当初宣召董卓入京毫无必要。如今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卓兵马涌入洛阳,首先收编了何进的部曲为己所用,进而诱使吕布杀死执金吾丁原,兼并其众。从此,董卓全面控制了京城的局势,占据了国家的政治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