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 创新发展(序三)

翻开诸暨的茶叶产销历史,最早见于由沈作宾、施宿在1201年所著的《会稽志》:会稽山之茶山茶,兰亭之花坞茶,诸暨之石笕岭茶。由嵇维筠、沈翼机在1736年著作的《浙江通志》中载:今诸暨各地所产茗叶,质厚味重,而对乳最良,每年采办入京岁销最盛。据史料记载,20世纪20—30年代,茶叶已成为当时诸暨社会经济结构中唯一的农副产品出口物资,工夫红茶亦成为公众熟知的区域商品通用名称,风靡多年、经久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国茶叶总公司决定将浙江绍兴的平水珠茶改制红茶。在此背景下,经多方努力,诸暨成为全省“绿改红”的重点县,同时也孕育了位于全国十大红茶之列的“越红”品牌。

从诸暨的茶产业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到,在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20世纪60—70年代,诸暨一直是越红工夫茶外贸出口的重点县,在1975年就成为全国18个年产5万担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名列全国第6。据统计,诸暨在1950—1980年的30年间,茶园面积从1950年的18750亩,增加到1980年的88746亩,增长4倍之多;茶叶产量从1950年的7795担,增加到1980年的99034担,增长12倍。这30年间共向国家投售商品茶771159担,合计创造社会产值8062.54万元(按当时价计算),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和外贸出口的骨干商品,这30年中,加工的产品全部为越红工夫红茶。

20世纪80年代,在茶叶生产体制上开始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茶叶产销体制上实行市场放开和多渠道经营以后,诸暨综合利用产业资源优势,及时引进先进技术,与时俱进地应对千变万化的茶叶市场。具体措施是:以多茶类组合加工扩大消费,争取市场份额;以多渠道经营搞活市场流通,稳定销售网点,激活潜在市场;以多口岸贸易振兴传统产业,搞活外向型经济。利用当时外贸出口政策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千方百计争取口岸公司计划外自主贸易的茶类和数量需求,组织乡镇茶加工越红工夫茶,提供广东等地区茶叶公司出口,为缓解茶叶产品滞销积压探索出破冰之路。在浙江省农业厅的支持下,引进红碎茶加工技术,在4家乡镇茶厂建立生产线定点加工,为大量的夏秋茶青叶资源利用寻找途径。这些经过付出辛勤劳动而积累的经验,对茶产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型升级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体现了诸暨茶产业在不同历史时期“产业有特色、工作有气色、成绩很出色”的行业形象。

建办于1917年的诸暨老字号茶企越江茶业(前身为永义茶栈),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创始人斯松贤和其他斯姓族人,以集资合股的形式建办了诸暨茶产业史上的第一家初精制茶厂,把诸暨的茶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在抗日战争时期,已改名为大源茶栈的越江茶业,成为浙江茶叶运销合作分社的收购加工及仓储点之一。中国茶叶公司与苏联商务代表签订了易货协定,利用茶叶与苏联开展易货贸易,换回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茶叶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这里也包含着越江茶业所付出的一份艰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诸暨成为浙江省“绿改红”的重点区域。在此期间,越江茶业其产权归为集体所有,由孙辈斯根坤传承并负责管理,斯老担任斯宅联社红茶初制工场副主任。斯老悉心传艺带徒,业绩显著,1952年在诸暨县茶叶生产总结评模大会上,被评为全县“红茶生产模范暨先锋”,成为茶叶战线在1949年后的第一批先进工作者。

越红工夫第三代传承者杨思班,于2009年重组越江茶业,在上泉村投资建设越红工夫茶博物馆,越红工夫茶制作工艺被列入诸暨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对“越红”商标的争议,组建诸暨越红茶业协会,联结基础在一家一户的茶农,形成以“越红”为标志的千家万户的产业规模,使其成为具有市场影响力又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品牌。

越江茶业在越红工夫制作工艺上攻坚克难、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我个人认为其产品是小叶种工夫红茶中的佼佼者。我曾到绍兴越江茶业有限公司考察过,在越红工夫制作过程中,他们既发挥了传统工艺的优势,又注入了现代元素的创新精神,像在发酵工艺上的恒温、恒湿、恒氧,是越红工夫加工在核心技术上的一项突破。越江茶业成为行业中的后起之秀。

今年5月份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农业部提出了“加快茶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创新打造特色产品,制造个性化终端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见,越江茶业的发展和越红工夫消费群体的扩大,将使诸暨茶产业供给侧的改革产生巨大的内生动力,大批夏秋茶青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茶资源的加工链和茶产品的价值链得到了不断延伸,茶农的收入明显提高。

越江茶业,百年传奇;越红工夫,再创辉煌!

茶叶加工专家

原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所长

2017年8月10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