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银行系的电商扶贫实践及其启示

就在各大电商平台轰轰烈烈地开展农村电商大进军的时候,银行系的电商业务也在不知不觉中上线。2015年,电商扶贫成为风口,银行系的电商扶贫虽然有点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但取得的实效不可忽视,甚至在一些地方比其他电商平台的扶贫效果还要好。

银行系的电商平台多由过去的积分商城转化而来,随着积分业务越来越少,银行干脆把积分商城升级为电商平台,再增加新的商品出售,同时把它也转化为一个面向银行内部员工的消费平台。银行系电商平台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度闭环化,平台是自己建的,客户是自己选的,产品也是自己推的,支付工具更不用说,交易完全在一个闭环内完成。

在电商扶贫开始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先后依托自己的电商平台与一些贫困地区签订了电商扶贫合作协议。其具体操作模式是:签订协议确定某个地区的某个农产品在平台上的销售规模,然后银行系电商平台将这些产品推到自己的主页上,贫困地区按照要求完成供应链,最后银行系的员工和银行大客户用积分在平台上定向消费。这些平台可能客户数量并不是很多,交易规模也不是很大,甚至流量也确实不可观,但是成交的转化率很高,因为几乎是定向包销的。

由此可以看出,银行系电商平台的电商扶贫实质上是基于互联网的消费扶贫,而这一消费扶贫本质上又属于一种产品定向包销行为。有些做电商的人可能对银行系的电商平台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他们从事的电商扶贫根本不符合电商的市场逻辑。但是这种偏见没有道理,只要实实在在地帮贫困地区卖了货,就是有效的电商扶贫模式。更重要的是,从过去扶贫的给钱给物、发种子发化肥,到现在的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进行消费扶贫,已经实现了扶贫模式由救济式到开发式的转变,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扶贫模式上可喜的变化。

当然,银行系的电商扶贫也遇到了困难,农产品“上网”绝对不简单,其背后需要的供应链、产业链和电商服务链是复杂的,而且是贫困地区一时半会儿跟不上的。中国银行帮一个县销售苹果,刚开始农民装的货还能按要求来,到了后来就逐渐无法保证品控,导致客户的评价并不好。所以,无论电商扶贫还是消费扶贫,都要以市场之心行扶贫之道,遵守基本的市场规则是基础。

后来,中国建设银行在县里选择了一个靠谱的电商运营商,让其把产地的标准化等问题解决好,这样在产品上线以后,客户的体验感明显好了起来,这就为今后可持续地推出消费扶贫项目奠定了基础。

以上仅是电商扶贫遇到问题的冰山一角,还有包装不配套、物流费用太高、仓储设施特别是冷链设施不配套、人才不足、政府部门配合不到位等问题,都影响着电商扶贫的进展和效果。可以说,电商扶贫为了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上网”,它不仅仅是要做到可以卖,而且要搭建一个生态,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复杂性远远超过预期。因而在政府与银行系电商平台或者其他电商平台签订协议后,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电商上的这种消费扶贫不能仅仅看作一种短期行为,其实它也正在开启电商推动农业生产转型之路。目前的情况还是贫困地区有什么就在网上卖什么,应该逐步实现从销售端倒推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改革,完成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当然,对于这一过程不可过于乐观和急于求成,这涉及当地政府、电商平台、种植农户和当地传统企业的协同问题,在一些县是很难协同的。

对于银行而言,如果觉得自己的电商平台运营有效,也颇有心得,就应该加速对电商平台的扩展增容,由目前的定向包销向未来的提前定制、众筹、领养等综合模式转变,加速产销对接、农旅结合,促进三产融合;也应该和其他电商平台一样,高度重视客户反馈的问题的针对性处理和大数据的积累、分析、应用,倒推产业源头的转型。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大平台的开放程度,吸纳电商各个要素参与,推动生态体系的加速完善。

总之,对银行系的电商扶贫政府是应该支持鼓励的,也应该进行阶段性分析和梳理,不断完善模式,使之成为电商扶贫的一个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