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
- 苏超莉
- 3176字
- 2021-10-29 10:07:02
二、强化教育,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就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政治教育,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所、创办马克思主义宣传刊物、组织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大论战、在先进的工人阶级中宣传共产主义。注重思想建党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延安时期,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中央针对干部文化水平的差异制定了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指出“全党在职干部必须保证平均每日有两小时的学习时间,非因作战或其他紧急事故不可耽搁”。同时,还明确要保障学习的经常性。除了要求党员干部定时精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和党的文件,做好笔记,深入研究讨论之外,还要求各级党员将学习与日常生活、工作结合起来,并以此为遵循组织了中央党校第一期整风学习即学风学习考试,督促各级党员干部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深刻剖析错误发生的原因、环境、根源以及改正错误的方法。常态化、制度化的思想教育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端正了学风,大幅度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从本质上而言,帮助党员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充分发挥党的意识形态教育的优良传统。为了有效推进党的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先必须具备先进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传承及再创新,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始终具备前瞻性和科学性,并且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创新和传承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只有传承了,才有创新的可能性;同时传承又必然会要求创新,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的民族相结合,其表现形式和发展进度也会有所区别;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萌芽开始,就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传承。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当时的具体历史情境和特定政治社会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和发展,就难以达成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
1.注重马克思主义的传承
在传承马克思主义时,应当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做到批判地继承,而不是纯粹的前后传递。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特点,主要在于该理论并不是封闭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更新。社会在前进之时,该理论也有其应有的完善与创新,出现了新的立场、内涵及方法论。我国通过切实的实践活动,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怎样才能实现批判地传承马克思主义,这对于我国保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很关键,必须得到解决。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我国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在对其进行解释时,应当尊重原著,品味其内在的精髓,从而做到对其整体学说体系的正确把握,在实践时,利用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行指导;第二,要从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本质开始传承,即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劳动阶级的革命,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该主义的本质立场及目标,在传承马克思主义时,时刻应该牢记这一点;第三,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我们不仅要有思考的能力,还要有敢于探索的精神,不能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但是真理不是绝对的,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不能抛开时代背景;此外,要深入地传承马克思主义,需要深入地分析并发现马克思主义在回答实际、现实问题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还有时代特征,利用马克思主义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方式,对一个国家、阶级或者社会的问题加以深入解剖,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做到严密科学的逻辑推理与客观社会现实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有效的传播,拥有更强的说服力。
2.追求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面临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早已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诞生初期的社会历史情境,也不同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社会历史情境,即使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马克思主义善于创新、善于解决问题的理论优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今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作出新的理论创新和概括,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批判式地传承,更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对该理论进行创新。主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其一,对内容进行创新,在学习过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时,注意从中获取新的精神及思想,让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的内涵,对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的积极解决产生作用;要树立创新思想,对于时代特征要把握准确,通过时代特征来了解新的问题、新的变化,利用马克思主义更有效地处理现实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在此过程中也会得到完善。其二,在形式上要进行创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即为马克思主义,加强形式上的创新目的在于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对群众的价值观及思想观念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使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更感兴趣,从而对其产生认同感。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遵循平实化、百姓化、大众化的要求,使社会成员能够看得懂、听得懂,这样他们才愿听、愿看,才能够更深层次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解,并且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服感。唯有如此,社会成员才会对马克思主义拥有认同感,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价值才能够得到相应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创新,二是对表现方式及形式进行再创造,这种创新的特点在于持续性及全方位、深层次,使马克思主义增添了一些难以抵抗的魅力,并且难以逾越。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这样会让马克思主义没有发展的根基;有了传承,必定会进行创新,因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综合了传承与创新,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具有科学性。要始终将此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来坚持,使马克思主义在经历时代更迭后,依然在理论及实践上拥有特别的吸引力,指导社会主义的建设及发展,同时,也可以反向向其汲取前进动力;若意识形态不能具有永久的生命力,那么就不可能实现政治社会化,监控功能的起效将受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束缚,同时也对个人对其的认同程度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是必然趋势。
3.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建党初期,幼小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极其艰巨、身处的社会环境极其复杂、物质条件极其匮乏,共产党人秉承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身体力行地传播信念的火种、红色的基因,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赢得了巨大胜利,为后来的共产党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新形势下继续保持建党时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全党同志不忘初心、坚定信仰的时代课题。
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在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上。在建党初期,艰苦的革命条件下,检验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舍生忘死,是否敢于自我牺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变化。看一个党员、一个干部是否能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主要看他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优越的执政环境中依然保持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
最可贵的坚持,既体现在革命时期九九八十一难中的克服困难,更体现在和平时期不忘初心、不忘奋斗。因此,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重在弘道,它不是形式上的“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时刻认清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艰苦奋斗作为自身的精神品格;要求广大党员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经受住各种赞誉、诱惑和考验,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