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与旅游:东巴文化的旅游展演及活态保护
- 光映炯
- 4844字
- 2021-03-15 17:51:59
第四章 “东巴圣地”白地:半景区展演与民间团体的保护
一 白地与白水台景区概况
“白地”是香格里拉纳西族主要聚居区之一,它方圆不过百里却在整个纳西东巴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纳西族群的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东巴文化的发祥地和东巴教的“圣地”。
对于纳西族来说,白地是迁徙路上重要的一站。最早在白地定居的民族是纳西族,后来才有清末到民国时期迁入白地的汉族、彝族。据史书记载,源于中国西北氐、羌族群的纳西先民于汉代向南迁徙到大渡河上游的旄牛道,被称为“牦牛夷”,从三国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雅砻江以东的纳西族先民逐渐向西南迁徙,称“摩沙夷”。公元3世纪初,越雟郡定笮县(今四川盐源县)已有“摩沙夷”居住。8世纪末叶,迁徙到今金沙江流域的滇西北一带,白地的纳西族大概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在此定居的。[1]
明代,丽江木氏在加强对滇、川、藏交界地区武装控制的同时,采取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种措施,推行村寨领主(拇瓜)制度,大量开采金、银矿,移民造田等,促进了这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带来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使纳西族地区实现了政治、经济一体化。这时期有多支移民从外地迁到白地,如现在居住在古都村、波湾村、吴树湾村的“普都”祭天群杨姓纳西人,由丽江木家桥迁到白地。[2] 水甲村一支和姓纳西人从丽江迁来,他们首先在现在的下知恩村附近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再迁到了白地。[3]
汉和帝元十三年(101年),牦牛徼外白狼、楼薄等部十七万口内附,香格里拉地区与中原有了联系(时香格里拉地属白狼部落)。三坝唐属吐蕃神川都督府,宋为磨些大酋所据。元代,白地、瓦刷、哈巴和江边属宝山州,而同属三坝乡的东坝属吐蕃。三坝明成化二十三年后,由木氏土司占领,清雍正二年,滇西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属中甸县五境之江边境。[4] 民国初仍属江边境,时称为北地村。[5] 民国 27 年(1938年)中甸县推行保甲制度,白地属第三区三坝乡。民国27 年设三坝乡,下辖7保96甲,时称白地为白地甲。[6] 1950年中甸县(现改名为香格里拉县)解放,沿设三坝乡,白地分为了白上村、白下村。1957年乡改为区,村改为乡,白上、白下、瓦刷并为白地乡。1961 年改为白地公社,下设白上、白下、瓦刷三个管理区。1962 年恢复区乡建制,白地属三坝区之白地乡。1968 年三坝区改为三坝公社,其下的白地乡分为白地、瓦刷两个大队。1984年,改为三坝区,白地设为乡。1988年复改为三坝乡,1989 年成立三坝纳西族乡,白地设行政村至今。[7] 三坝纳西族乡的乡政府设在白地行政村的水甲自然村。2009年,乡政府在香格里拉县三坝白地完小所在地建设白地新村(新自然村),随即,三坝纳西族民族乡政府、三坝纳西族民族乡法庭、三坝纳西族民族乡派出所等依次从水甲村搬迀至此。[8]
“白地”是纳西语bər33ɖər33的汉语音译,也写作“北地、蹦地”等。“白地”一般是指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白地村民委员会所辖区域。[9] 三坝乡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哈巴雪山之东麓,乡驻地距县城香格里拉县有100千米,路不好走,弯道多。辖江边、哈巴、瓦刷、白地、东坝、安南6 个村委会,75 个自然村,人口1.5 万,有纳西族、汉族、彝族、藏族、回族、傈僳族等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占62%以上。其中的白地村委会下辖15个村民小组(自然村),其中古都、波湾、吴树湾、水甲、恩水、恩土、补主湾、阿鲁湾8个自然村为纳西族村庄;而距白水台较近的主要有四个纳西族村,即波湾、古都、吴树湾和水甲;上火山、中火山、下火山、陈家村、熏洞5 个村为汉族村,马家村、陆家村为彝族村。由于距离香格里拉县城交通较远,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其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保存了比较古老的东巴文化形态并流传至今,是目前纳西族东巴文化原始风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地区之一。2012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
白地东巴文化圣地的内容一般认为主要包括:圣人阿明和阿明灵洞、圣地白水台、东巴经书的古老独特风格以及东巴文化的深厚底蕴。首先,纳西族民间把白地当成东巴教的圣地,各地凡有条件的东巴一生中都要到阿明灵洞朝圣,举行烧天香和求威灵的祭祀仪式。民谚称“没到过白地,不算好东巴;没到过拉萨,不算真喇嘛”。连纳西东部方言区永宁坝的东巴(东部方言,无文字,自称 ‘达巴’)们,也认为他们的口诵经是从白地学来的。[10]
灵洞,位于白地东北面的山上,为喀斯特岩溶洞,洞分左、右二洞。右洞较小,左洞分上、下两层,上层约15平方米,洞内平整、干燥,光线柔和,非常适合禅修打坐。阿明修行的岩洞,民间也有认为是阿明的藏身洞。据传阿明是白地水甲村人,小时候因家贫欠债被藏族贵族僧侣抓去养马抵债。他一边干活,一边暗中学习,逐渐精通了经典和法术。阿明放马的地方有一条大河,河上有一座独木桥,是回家的必经之路。阿明放马时将一匹好马训练得具有遇桥飞奔,遇河猛冲的本领,而其他马一到桥边,他就扬鞭猛抽将它们赶回,使它们养成了遇桥回头的习惯。有一天,阿明窃取了全套经书和法器,骑马飞奔过河,僧侣们骑马追来,一到桥边,马就回头,只好眼睁睁看着阿明逃走。阿明逃回白地,为逃脱追捕,隐藏到水甲村对面山上的岩洞中。于是岩洞被称为阿明灵洞,成了东巴教的圣地被后世加以崇拜。[11] 东巴如能到阿明灵洞举行加威灵仪式,据说便具有镇鬼降妖的法力,所以各地东巴都以到白地朝圣祈求威灵作为人生的崇高目标,至今仍然是东巴教信徒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也研究东巴文化的学者们向往的地方。[12]
需要指出的是,去阿明灵洞的游客很少,而去白水台进行民俗活动的当地人和去白水台景区观看的游客却是经常性的。所以,本研究主要集中在白水台景区的旅游空间,且以距白水台景区较近、关系较密切的古都村、波湾村和吴树湾村为重要研究对象。
以古都村为研究重点的原因是:一,古都村传说是白地最古老的村庄;二,2014年调查时,古都村现有东巴六位,和志本、和志强、杨文金、和永兴、和永红、和卫(见表4-1)。其中,以和志本最有名,1928年生,属龙,89岁,是白地甚至东巴界为数不多的名副其实的大东巴。[13]他于1999年被云南省评为民间美术师;2007年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评为“纳西族手工造纸传承人”,但年事已高,已不再做仪式了(和志本,于2017年5月去世)。三,古都村与白水台景区结为一体,村口有古都村的祭天台,甚至白水台景区内现仍有部分古都村的社有林。
表4-1 白地古都村东巴现状(2014)
波湾村又写作“崩湾”,翻译成汉语为高地蛙头村寨的意思,是白地最高的村庄。波湾村延续了古老的东巴文化传统,甚至在白地的宗教活动中还具有一些特权。20世纪50年代以前,白地的大型东巴祭祀仪式都由波湾村的东巴主持,尤其是“二月八”的活动。1957年的时候,全村30多户184人,有东巴15人,东巴人数占总人口的8%强,[14] 而目前,全村有80户左右,东巴只有三人:树应田、和学胜、和学仁,还有学徒三人:和袁、和正武、和文胜。
每年农历二月初七,由波湾村的东巴主持举行大除秽仪式,祭天、祭自然神、祭胜利神、顶灾等仪式,二月八的这天才是附近各村寨的各民族尽情狂欢的日子。现在,这一习俗仍然在延续。笔者于2010年3月曾参加过白水台的“祭天”和“二月八”,但“东道主”的“亲历”更能呈现节日的气氛、文化的变迁及种种,见“日志摘录”。
吴树湾村现有96户,448人,全村100%为纳西族,其中多数是纳西族汝卡支系,占了87%。现在比较有名的是一位年轻东巴和树昆等,曾师从著名东巴和占元。
由于较少受外来文化和汉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白地至今还保留着祭天仪式等传统文化,白地有三个祭天群,普度、古徐和古扎。普度祭天群的祭天台就在白水台入口处旁边。白地曾被列入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纳西族造纸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是,随着近年来东巴的老龄化或离世,白地东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相继出现了难题。
[日志摘录]
3月18日,星期一
今天是二月初七,每家人都在为第二天的“祭天”节日做准备,女人都在舂饵块,洗衣物。而乡里今年要举办歌舞活动,特邀省里、州里、县里的有关部门还有丽江市有关部门来参加,准备在今天下午一点开始歌舞活动。上午,须由白地波湾村全村人到白水台搞传统的“祭天”活动。一年一次的祭天活动,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
清晨,全村男女老少,背上炊具和食物,组织几名青壮年将祭天猪送上山。这只猪,是由政府出钱买的一头重几百斤的肥猪,宰杀的猪肉由全村老少平分。同时,还有两只大公鸡,一只是剥了皮的;一只大公鸡用来放生。放生时,须由经师念经做仪式。在祭天坛里,有专门用来祭杀猪和鸡的祭坛,各种仪式要持续几个钟头。
刚吃过饭,就哗啦啦下了一场阵雨。虽然对祭天和演出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农民来说,这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因为近几年干旱,从去年入冬以来,还未下过一场雨雪。在以往,随时会有老百姓自发组织到白水台求雨而做的各种传统祭祀仪式,而今天的雨,有可能跟祭天有某种联系吧,是众神高兴而下的圣水吧!
阵雨过后,到政府组织的活动现场去观看演出。这次表演的演出单位是省文化厅下属的单位团体,而乡政府到各地纳西村庄里邀请了能歌善舞的群众来演出,很有本地特色。下过雨后的天很冷,节目安排演出很精彩,不知不觉就下午六点多了。
3月19日,星期二
在三坝纳西族里,最为隆重的节日是“二月八”,称为“朝白水”。方圆几百千米以内,所有的纳西族都会到白水台参会欢度节日。在我的记忆里,那天的白水台,是人山人海,是歌舞的世界。
早晨,我得准备所要用到的各种炊具及吃的饭菜,还要特备一只大公鸡,然后由马驮上白水台,然后回到售票室工作。
村里的孩子们,也都早早穿上父母为他们准备的节日盛装欢天喜地地向白水台进发了。但是,只有20%的男性和40%的女性穿着纳西族古老的服饰。
以前,不管来自哪里的人,都要牵着马,把东西放到马背上,或骑着马到白水台。现如今,时代变了,各家都开着自家的大、小汽车,拖拉机而来。近两千米的公路两旁停满了车。
而今的节日,都为了一顿饭,吃过午饭,很多人就匆匆下山去打牌了。几年前,还有赛马场、歌舞场,如今都是空空如也。
当然,人们还是要到祭坛前祭拜、烧香、磕头,喝口圣水再装瓶圣水带回家。祭坛上,香火从早到晚一直不断[15]。
需要提及的是,在白水台旅游景区现在常有三位东巴,其中有两位东巴是古都村的,一位是波湾村的。据调查了解,最早来白水台景区为游客烧香、念经的人是树银甲,之后就是和志本。东巴和志本告诉笔者,“当地一些人知道我是大东巴就请他上白水台做仪式,那时这里(白水台)还没卖门票”。“大概是2003年去的,已经有十多年了。以前各民族全都相信,所以都上白水台祭神、烧香、祭菩萨,各民族都搞,现在越来越少,搞也不搞了,念也不念了。那些来旅游的人,大部分不相信迷信,相信科学了,就不来那里拜了,而是绕着走”。
后来,波湾村和学胜坐在泉水旁边靠近波湾村的位置,古都村的和永兴坐在他的对面位置,和志强坐在求子洞旁,三人的位置固定,不更换。现在,是古都村和志强、和永兴以及波湾村的和永合在烧香台旁从事一些简单的仪式活动。
经常都在的有两位。和志强,现年81岁,古都村人,身体依然十分健朗,20岁开始跟舅舅学习东巴文化,在白水台求子洞风雨无阻坚守了13年,除了接待来求子的当地人外,还接待了来自广东、上海、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的游客。老人家向我们述说了一对俄罗斯夫妇在求子洞求子后第二年产下孩子,为答谢他将他接到俄罗斯为小孩做仪式并取名的故事。和永兴,现年61岁,古都村人,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大东巴和志本。和玉兴是和志本的大儿子,作为东巴世家子弟的他,50岁才开始向父亲学习东巴文化。九年前开始到此地接替父亲为游客念经、求平安等(白水台景区开发后,和志本在20年前便到此为游客烧香、念经等)。自己平时在家写写经书。
上述三位都是在白水台景区开发后自发而来,有10多年了,他们认为他们的职责是保护好这块烧香的地方。他们不属于白水台景区公司管理,无工资。不过,三坝乡的东坝、哈巴等地还有一些影响较大的东巴如习尚红等。而且,白地至今还有一些在制作东巴鼓的年轻东巴。白地的东巴仍然在民间存活着,丽江、俄亚等地东巴也常常来白地进行相关交流,不仅学习、交流东巴经书,也带走了造纸、做鼓的手工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