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现状

任何学术研究都不是凭空想象的。数十年来学术界对武术领域进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武术及武术教育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围绕着“文化”的研究成果开始涌现,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已有武术教育文化性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维度:

(一)基于武术史学视角对武术发展轨迹的研究

其专著有,张山主编的《中国武术史》、林伯原的《中国武术史》、习云太的《中国武术史》以及周伟良的《中国武术史》等。论文方面:旷文楠以早期的少林文献资料为参考,对少林武术体系的形成过程以及历史发展特点进行了完整的研究。研究认为,少林武术体系中最先发展成熟者为器械武艺,其中又以棍术为先,大致形成于明代中叶;而少林拳法发展成为一种武术体系则要追溯到清朝,在清朝时期,少林武术的拳法发展成熟并形成内功体系。周伟良以史料为基础,对梅花拳的形成时间、发展脉络及相关的活动方式进行了考查、勾画出梅花拳活动的主要轮廓。他在《清代秘密结社武术活动试析》中分析了三类秘密结社组织中的各自武术活动特点和形成的某些文化遗存历史背景,其次又考察了秘密结社对武术活动的影响;在《近代武术史中思维方式的嬗变》中,通过描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之间的冲突与对抗,进而揭示出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西方现代体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性,以及传统武术寻找到与近代社会发展相连的一个结合点,从而实现自身裂变的因素。历史学视野下武术教育的研究离不开对武术历史寻绎。因此,这一研究范式的文献,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此类文献中可以看出,以研究某一拳种的文章相对较多,但宏观全面探讨武术史学问题的相对较少,书籍中多是将武术发展轨迹以朝代划分,且文中谈及教育相关内容者可谓少之又少。

(二)基于武德及武术教育视角对学校武术与教育关系的讨论

张志勇认为,在中国传统武术教育中,习武者的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惩恶扬善、重义轻利、谦和含蓄、自强不息的处世观和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武术重视人的德行培养和德艺并举的传统武德思想。白永正等则从中华武术道德的现代意义角度,认为,新时期的武德具有树立正确理想,努力为国争光;尊师爱生,团结互助;爱国爱民,见义勇为;修身养性,遵纪守法等现代教育、教化功能。[8]宿继光认为,针对当前阶段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学生道德品质不足的现象,加强武术文化的教育可以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和谐社会关系的塑造;同时,对于校园文明环境以及依德治校,武术文化教育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曾世华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论述了素质教育与武术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且指出:中华武术在增强体质,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提高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其他项目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并在文末指出武术在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武术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相关途径。其他如杨安花的《武术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蔡大炎的《武术教学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等,都是有关武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樊花梅以现象学为切入点,认为,理性的武术教育应当是能够帮助学生在武术实践中获得自我理解、自我尊重、自我反思的教育过程,是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教育过程,是实现“以人为本”武术教育的具体体现。这种教育关系是确保各种武术教育价值得以全面良好实现的基本前提。武术教育科研也是以解决武术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而非“纸上谈兵”式的构筑各种玄远高深的“文化、理论、学说”等体系。成英、葛小军认为,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武术教学要重视武术中蕴含的厚重文化因素,在传授武术技法的同时,注重武术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武术才能迸发出勃勃生机。武术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高校武术教师积极参与长期实践不断探索和创造,然而,当前武术教师的整体改革意识综合素质状况(特别是传统文化素养)令人担忧。

从此类文献中看出,往往就武德本身谈其育人的特征,以教育学为视角进而阐述的文章实属凤毛麟角。

(三)基于文化学视野对武术的文化学阐释

阮纪正认为,武术以其独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在无形之中已经融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发展战略;武术是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整体的背景下发展的,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武术的整个练功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浓缩了的人的发展过程。刘学谦认为,武术产生于原始生产劳动和部落战争,由于祭祀和仪式的需要,从功利性向健身性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和规范,形成了现代健身体育;武术追求的“天人合一”“内外协调”等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意识上的健康意识相契合,由此得出健身是武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周伟良对中国武术传统拳种缘起传闻故事进行文化学探究后,认为,一方面通过对各类传闻故事的深入剖析,能了解到长期以来广大民众对武术活动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通过对这类故事的梳理考证,能为武术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来源。康戈武从文化的三层次结构对武术的表层、中层、内层结构的内容进行了剖析。朱永光从武术文化的渊源视角,论述了在尚武精神的教育下,培养了以刘邦为首的一帮武将,创造了西汉王朝的雄伟霸业。该文献为研究尚武精神条件下,武术教育的发展轨迹提供了思路。刘惜荣等主要探讨了武术在中国朴素哲学思想、军事战争、养生等方面的价值体现。这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在研究武术教育中,也可以从武术的一些故事中去寻觅武术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等问题。戴国斌认为,武术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既要防止“文化霸权主义”的出现,也要谨防“狭隘民族主义”的抬头,应通过适度保持自身个性,进而将武术向“接着讲、借着讲、通着讲”的方向去重建。这一研究范式的文献,把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为我们认识、理解武术本质,研究武术教育提供了大量资料。郭志禹教授从武术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角度,认为,武术文化的发展过程有其固定规律,现阶段的武术文化发展正处于良好势头——即正在向奥运会的国际赛场上发展,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之下,武术的框架内容、技术规则变得更加明确了,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理论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并内化为人们积极参与的奥运武术意识和情怀。邱丕相先生从《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的现代意义》视角,认为中国武术最好的继承和弘扬是将武术文化的研究和教育研究与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兴衰相连接,只有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研究,才是真正意义的传承武术。王岗教授以《武术是一种文化》为视点,认为,武术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综合体,但是由于武术在进入宋代以后,逐步由贵族走向了民间,传播主要是在平民中进行,致使武术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口传”文化,甚至于“秘密”文化,对武术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术”上,这成为当今武术发展的最大阻力,故提出在新的时期要从“术”向“文化”的转变来发展武术。另外,他还认为,文化变迁和改良是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武术发展过程中,应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才能实现武术的可持续发展。这为笔者研究武术教育要考虑时代背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申国卿认为,作为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武术以其独有的文化特征,反映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发展特点。

因此,应该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武术与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表现的特点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才是应该遵循的研究思路。李吉远、谢业雷认为,在师生关系日益淡漠的今天,应该重新重视师徒传承,使这一流传千年的精英化教学模式薪火相传;同时,师徒传承制在进行武术教育活动时,除了传授技能之外,也可以将传承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精粹以一种更好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样做也能够更好地发挥武术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从而更好地为青少年学生群体营造体育文化环境。另外,在大力弘扬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师徒如父子这一传统伦理观念也正在向师徒、师生、师友方向进行转变,并且,这种传承方式也在长期保留下去,但承担的任务及其作用有所不同,共同组成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长堤,他们共同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自觉守望者。权黎明、王岗认为,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所保留下来的集中体现。这一民族文化精髓不仅可以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文化特色,也可以体现出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与灵性。因此,在武术发展中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抛弃掉与当代社会不符合的价值和信念,但是唯一不能抛弃的是对传统武术的文化阐释与渗透。为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传统文化的一份敬意与温情,对于传统武术来说,亦如此。鹏翔提出,想要让中国的武术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并融入世界文化体系,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承武术文化。作为文化学习的主要场所,将武术这一传统文化改造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运动项目,并推入校园当中,才是保护和传承武术文化的关键。而通过这种武术文化的转化与再生,也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具备积极价值观的思想与精神追求,这正是武术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也是文化发扬的过程。以文化学视角为出发点谈及武术文化性的文章近些年来正在组建增加,但真正从武术与体育、武术与我国传统文化、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之关系谈及的文章并不多见。

(四)基于国家推动层面对当今武术教育必要性的阐释

杨建营等认为,国家对武术的需要程度决定了武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9]封建社会时期,武术发展之所以空前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军事活动的需要。而发展至近代,随着抵抗外敌背景的出现,尚武精神的萌发是武术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石。时至今日,随着竞技武术的出现,传统武术文化应该将其主要发展场所转移至校园之中,通过对校园之内的武术教育进行改革,最终将武术打造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民族精神、塑造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涉及国家层面的文章是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才出现的,但此类文章往往谈及形而上的宏观问题,不够微观与具体,难有可操作性意见。

综上所述,研究武术教育的文章有之,研究武术文化的文章有之,研究武术历史的文章与书籍亦有之。但,以教育学为切入点,谈及武术演进与现代转型的相关文章仍暂时缺乏。

本书将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教育学为支点,对中国武术教育历史、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理论上考察。并通过对武术教育文化性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从中厘清武术教育过程中的文化性确证,以及现代转型后的武术教育发展,为21世纪的中国武术教育文化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武术文化的传承关键取决于武术的教育问题,武术教育的文化性特征是本土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目前国内很多研究都是关于武术教育文化性价值的研究,对于当今的武术教育的文化性定义也是很清晰明确,但是中国武术教育是经历过岁月这位艺术家运用时代文化特征的工具雕刻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独有的教育文化。现阶段,国内新型武术人才正在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将传统的武术教育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并探索出了一条更加有利于向大众推广普及的道路。让中国广大群众“正解”武术的文化,增加武术正能量,守护武术的文化,树立武术民族品牌意识观念。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关注的视域主要集中在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文化的社会化传承与推广、武术教育的文化性塑造等几个维度。从整体上来看已有文献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武术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同时也揭示了在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传承的基本态势,具体如下:

其一,研究内容不断深入。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从武术教育的开展现状到武术文化性的内涵与塑造;特别是对于武术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等专题研究不断深入。

其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从定性描述的质性研究发展到量化研究,逐步实现运用统计学的回归分析研究,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特别是一些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选用更是丰富了既有的研究成果。

但是,还有尚需提升的空间。一是研究的视野尚需拓宽。很少有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视角来设计武术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成果的运用更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二是研究内容尚需拓展: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基于文本研究的成果较多,特别是综述类的研究较多;缺乏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建构和基于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深度研究和追踪研究。三是研究方法需要创新。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缺乏规范的、权威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支撑。

有鉴于此,本书从“武术文化的教育性”的角度出发,以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研究目标,探究“武术教育的文化性”内涵和内在机制,为落实“文化自信”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提供借鉴和保障。


[1]关博:《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体育与科学》2014年第3期。

[2]武道即武术之“道”,是与“技”相对应的思想文化体系。其中,“武德”是“武道”之精神灵魂,是习武之人的绝对信仰和毕生追求,也是约束,梳理习武之人思考行事的准绳。武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千百年的传承、积累、升华,它已经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对于弘扬中国文化,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民族尊严,激发爱国情怀,塑造国民精神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武术”作为一个名词,史料中最早见于南朝刘宋颜延年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四言诗,其曰:“偃闭武术,阐扬文令。”考此八字,源出《尚书·武成》篇中的“偃武修文”,简单说,亦即“停止武事,振兴文教”之意。作为一个属于体育文化范畴、并包含多种价值功能的“武术”,目前所见文献则始于清晚期。近代的《中国武术教程》则说: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2009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集国内有关学者经过反复讨论、推敲后所作出的武术概念定义是: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4]人造之术即为练习者之间用于传授与交流的方式,也就是传统流传下来的一种拳术。

[5]自然之术则为习武者根据多年体悟的武术之道,在武术实践中具体落实的表现形式。

[6]空手道、日本剑道的雏形都可以说与中国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也体现出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的重大影响力。

[7]国家体委(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52年成立。当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任命贺龙为主任,蔡廷锴为副主任,荣高棠为秘书长,黄中为副秘书长,负责领导、协调、监督全国的体育工作。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务院改称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中央体委)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国家体委)。

[8]白永正:《论中华武术道德的当代意义》,《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1期。

[9]杨建营:《国家需要对武术发展的驱动力探析》,《体育学刊》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