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道德教育理论
安永晳
(韩国国立安东大学 伦理教育系)
Ⅰ 绪论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孟子的德育理论。孟子的儒学思想可以说是一种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思想,这一观点是许多孟子研究者所认同的。但似乎很少有研究阐明孟子德育理论的具体内容中的实践性是一以贯之的[1],其中一个原因是朝鲜王朝的儒学研究思潮偏向于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开展了基于主知主义认识论的道德实践与修养论,影响了对孟子实践性儒学思想的看法。[2]中国宋代以后,新儒学不仅仅是以理学型态为存在,又是以理学、气学、心学或者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等多种形式传承下来的。于是在本文中,兼顾朱熹和阳明的两种观点,试图客观地理解孟子德育理论的实践性。
Ⅱ 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性善说
性善说是形成孟子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原则、过程和方法的目标)的基础理论之一。可以说,性善论决定了他的道德教育理论内容,其道德教育理论与道德教育的内容是相互一致的。[3]然而在道德教育理论的领域上,仍缺乏孟子如何被人性善所感知和提出的道德实践理论的研究。因此,本文关注的是人性取向和提升过程,对他的道德教育理论的一般内容进行了界定。
一 提出性善说的过程
孟子如何认识到“人之性善”?首先,孟子说: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4]
孟子认为能够“尽其心”就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本性。那么,什么叫“尽其心”?就是说全心全意地实践他所主张的学习方法。对于做学问的方法,孟子说: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5]
孟子将做学问的核心概括为“求放心”。据此,他所说的研究总是追求和练习,而不忽视真相和正义。通过这种方式,他所说的人性只能通过忠实的道德实践而被视为一种体验。[6]
事实上,他明白德性的价值在于人性的价值,而且因为他竭尽全力去践行它,所以孟子体会到了人的本心是个无不善良的。[7]因此,他能够指出了人性一词,也强调了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正如孟子所说,这种人格是心灵的终极形式,它几乎不被动态意识和冲动所控制。因此,他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其他思想家,自信主张人之性善。[8]因此,孟子的性善论并不是现象学分析或人类行为或心智类比的结果,而是认识到道德实践的人文主义。换句话说,他通过克服动物欲望和自私欲望而感知到的道德理性是“与动物不同的人性”。
二 性善说的内容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9],但没有具体描述人性的内容。因此,在孟子时代,关于人性的讨论有很多。在上面的《孟子·告子上》中提到了以下四种主张。首先是“性无善无不善(告子)”,其次是“性可以为善为不善(性后天说)”,第三是“有性善性不善(性先天说)”,第四是孟子的性善。虽然孟子没有批评后天说和先天说,但对告子说法进行了深入的批评:
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生之谓性。…食色,性也。[10]
据上所述,告子所谓的性是一种人类从天生所具有的“生理本能”,他将食、色看作为天性,这一点是很清楚的。这种生理本能是跟道德无关的,因而不能把它规定为善或恶本身。善恶是根据生理本能如何解决来评估。例如,如果人的本能符合于社会规则,那么它可以称为合理的,反之既是不公正的。因此,他说孟子的仁义不是一种本性而是一种“人为的本能充足方式”,一种“生理本能”是一种人性。但他的论点被孟子批评如下: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11]
像告子一样把生活本能叫做人性的话,那么这些本能不是只有人类所固有的,而是在其他动物如狗和牛的身上也同样可以看见的。因此,这个论点是不得不归结于人性与动物的本性之间没有任何区别的。这样的话,就无法呈现从动物中区分出来的人的特征,也没办法成立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孔子所述的人性化的概念。因为人的本性和牛、狗的本性之间没有任何不同之处,那凭借哪一点来主张唯一人类才能拥有美德?[12]孟子提出的问题,告子对此无法给以进一步的回答。最终,孟子指“人性是一种亚种特征”,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并指出道德的存在,即是通过道德实践学到的本质。
如果这种道德本质是人类所先天固有的,那么这种自然性应该可以在人类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证明。所以孟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例子,说明这个人格是所有人先天具有。“四端、不忍人之心、良知良能”都是他提出的例子。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3]
上面是他对“自然的善良”的四种说明。如果人具有自然的善性,那么他的生活就必须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不忍人之心是“为他人着想”,或“道德观念”,孟子认为这是全人类所共有的。[14]即使人们陷入错误的环境、教育和习惯中,这些本性并非不具备的,只是它们未被暴露,且通过意外的场合而暴露于无意识的行为和情绪。这是他举例说明的四个结局。孟子也以小孩子的例子,即所有的人都具有这种天性。这就是个良知良能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15]
如果善行不仅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也是天生的本性,那么你就能在一个尚未接受教育的孩子的道德行为中找到理解的线索。孟子说这种天生的道德感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好的,它是基于孩子与父母的纯洁的爱和亲密关系,是道德的基础。即使你不告诉他们应该爱父母,一个孩子也会自然接近并跟随你的父母。最后,良知和良能意味着人的天性表达的道德知识和能力。
因此,我在孟子德育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他的教育过程。总之,他的教育不是通过对人类行为和心智的现象分析或比喻来阐明的,而是将道德实践所获得的“道德理性”看作“人性”。这种本性是人类独有的本性,与“生理本性”是不同的。孟子通过“四端说、不忍人之心说、良知良能说”来证明这种性质。
Ⅲ 道德教育理论的内容
孟子德育理论的重点在于通过实现自我善良的自我意识来认识本性和天。因此,它超越了自私欲望的约束,形成了符合天道的自由和强加的道德人格。表面上,我们在社会上践行人类道德,实现善良人性。孟子内在与外在的道德实践内容是内在与外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可分割,换句话说,内部和外部的区别在于同一道德行为的内部和外部方面的技巧不同。[16]我将在此基础上考察孟子德育理论的具体内容。
一 道德教育目标
孟子的德育目标是通过培养具有道德主体性和自律性的人力资源来实现理想的道德社会。孟子提出了“道德人格”、“仁者、仁人、大丈夫、大人、君子、圣人”等各种道德人格范例。它们都指的是一种意识道德价值并在生活中体现其道德价值的“道德人格”,但其含义略有不同。然而,在这些概念中,孟子将圣人称为完美人格和完美的理想人物。圣人是代表理想人格的概念,完全体现了孟子的德育目标,即使在没有孔子的情况下也感到困难的人格。[17]换句话说,自我美德的完善是指完成社会教化的个性。此外,还有一些例子显示了忠实执行道德实践的人所实现的理想社会。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8]
在孟子的道德教育中,内心人格完善的关键是通过克服自私欲望而超越的“个人自我”。这是上面讨论的“关系自我”的善良和认识的意识。只有当道德实践的主体脱离个人欲望的控制时,他的善良才会被揭示和唤醒,伴随着一种确认与之有关的一切存在价值的“人格变化”。因此,他人的快乐和焦虑成为我的喜悦和焦虑,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他们可以分享彼此的痛苦和快乐,实现社会和谐,而公平的道德秩序可以被广泛实践。这个社会是孟子德育目标的理想社会。
二 道德教育原则
孟子道德教育的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认识和建立主体性”,二是自律的道德实践。这一切都源于他讲道的内容(性善说)和提出的过程。
(1)认识和建立主体性
据他所述,“认识和确立主体性”的原则是非常自然的结果。如果人性真善美,如果人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它就可以作为自我存在的道德主体自豪地站立起来。实际上,孟子强调“四端之心、不忍人之心、良知”认识的原因在于鼓励人们树立这种道德主体性。因此,孟子呼吁要强调心的伟大与发挥反思思维的能力作用,他说: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19]
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模式,感性欲望支配的生活和理性主体所主宰的生活。而人的生活应当是通过理性判断认识到其中的道德价值来运作。事实上,以感性欲望为主的生活不能控制自私的冲动,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冲突和斗争。这不是一种主体生活。这是因为,只要人受到感官欲望的支配,就必然受到作为该感觉对象的外部物体的影响。所以孟子说它和动物的生活水平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他的主张是,通过理性判断进行的、认识到道德价值观的生活,才是一种人的生活和一种主体生活,而这种主体的人是一个大人。因此,孟子的德育思想是以人的“主体性认识和建构”原则为基础的。
(2)自律的道德实践
孟子的性善说是通过忠实的道德实践意识到的,他没有强调对布道和其他道德理论的逻辑解释或系统评论,而是敦促人们不断认识道德实践的线索和方法并坚持下去。[20]他之所以提出实践道德实践的提示和方法,是因为他的道德教育原则是“自律的道德实践”。“自律的道德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形式,不仅依赖于主体的主观判断,而且还依赖于任何事物。孟子展示了这个主体的自律道德实践。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21]
上面提到孟子强调了“自律的道德实践”,这是道德实践的一种完成形式。据他所说,自律的道德实践只通过对道德理论的逻辑理解是不可能的。孟子认为杨朱的“为我说”和墨翟的“兼爱说”是当时伦理学的主要观点,作为一个不完美的论证,其本身就有其局限性。因为人的生命不只是自我和利他主义的一个方面。因此,追求逻辑完整性的方式是一方是排他性而另一方是非排他性的,这不可避免地是一个不完整的片面理论。上面讨论的是“执一”。只有追求道德主体的“实践完美”才能克服这种局限。通过追求“实践完美”的主题的实践,这些限制经历和唤醒,使得主体可以通过适当选择来克服这些限制并在中间实现“实际完美”。他表示这是“执中有权”。这是以主体主观判断为基础的“自律的道德实践”,它不依赖于任何有偏见的东西,这是孟子道德教育的第二个原则。
三 道德教育过程
孟子的道德教育是以“求放心”为核心。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22]
据此,孟子所说的学问是追求孔子所提出的仁。人们普遍认为,儒家当时的学问是阅读和掌握六艺和六经,但上述提及表明,孟子所说的学问最终都是为了获得和实施仁。[23]
孟子的学可以概括为三种道德价值观实践方式,即“反求诸己的反省”“存心养性的道德实践”“知性知天的终极体证”。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描述。
(1)反求诸己的省察
首先,孟子道德实践的开始,始于“反求诸己”。当出现问题时,不会将其归咎于他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24]这种内向反思的道德行为表现为: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25]
上文告诉我们,道德行为始于对自己的反思。这不仅可以说是个人道德实践,也可以说是社会治理的构成内容。
因此,人类无论其地位如何,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于处于领导地位的统治阶级来说尤其如此。如果统治阶级不能反思自己,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并责备人民,世界将永远不会被统治。如果是这样的话,社会秩序和稳定自然会通过与反映和接受他人的“包容性思维”发生关系来实现。反映和接受他人的“拥抱心灵”是一种与孔子所呈现的仁相容的心。因此,孟子的道德行为总是始于反思个体的思想是否符合这些美德。这种“实践反思”是道德实践的开始。
(2)存心养性的道德实践
如果我们通过实际反思认识到自己的美德和实践方法,那么后续的过程就是观察它,保存它并扩展它,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和实践良好的美德。[26]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处,都能保存和实践源于内心的美德,那么心灵就会转变为一种越来越具有道德的人格,转化为一种拥抱世界并承担责任的巨大品性。上面讨论的“大丈夫”的心理境界就是这种心态的表达。[27]这是孟子的“养性”。
如果“存心养性”表达了孟子道德实践的内在心理层面,那么养气的概念就是这种道德实践的外在方式。孟子声称“养气”,他说的是通过持续的道德实践获得的“浩然之气”[28]。以下段落告诉我们,除了“存心养性的修炼”之外,这种“养气”也是另一种特殊的修养。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29]
气是由正义的积累创造的(集义),这意味着,浩然之气是通过不断实践“存心养性”的道德实践而创造出来的。换句话说,孟子所说的“养气”方法只是一种被称为“存心养性”的道德实践的外在方面。因此,孟子的第二个道德教育阶段是通过“存心养性”的道德实践来拓展道德。[30]
(3)知性知天的终极体证
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心反思和道德实践的孟子学问的最终认知水平是“知天”。在这里,天是包含所有生命的“终极”,是这些变化的最终原因。孟子说: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1]
在这里,孟子认为,对终极的认识必须先“尽其心”和“知其性”。那么“尽其心”和“知其性”是什么?“尽其心”是之前讨论过的“存心养性”的行为,它是全心全意地促进“道德实践”。而“知其性”指的是“以清晰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只有当道德实践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时,才能实现对“知天”的终极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子不仅仅是通过记忆任何概念知识或观念来扩展知识,而是通过真正的道德实践来实现知识的最终完成。这表明孟子的知识是通过自律的道德实践获得的“实践知”。
四 道德教育方法
孟子的道德教育方法源于提高性善说的过程和以此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原则,可以在他的“认识和建立主体性”和“自律的道德实践”的道德教育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因此,孟子的道德教育方法被视为“主体和自律教育方法”“渐进式教育方法”和“考虑能力和人才的教育方法”。
(1)主体和自律教育方法
孟子的“主体和自律教育方法”可以根据他的“认识和建立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原则来描述。他断言,实际上,人类的生命在各种欲望和诱惑下都停留在动物的层面上,但善良的本性并没有消失,而是表达了同情或内疚。这成为了“建立主体性”教育的关键。这种教育认识到在离开被剥夺欲望和诱惑的状态后,他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作用。[32]如果建立了这种主体性,就有可能做出“自律的道德实践”,根据人性的本质来判断自我的行为,这是主体性的内容,这是最理想的道德实践模式。[33]因此,“主体和自律教育方法”是最重要方法。孟子指出了这种自律教育方法的原因,他说: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34]
毕竟,自我行动的主体必须是自我的,而且每一件事情都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努力。因此,教育者的作用是揭示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严格评估和鼓励学习过程[35],建立学生的主体性和自律性,而不是教授细节或技术。[36]这种原则的具体应用或方法的获得是接受者的责任,教育者要避免过度干扰学生的这种主体发展。
(2)渐进式教育方法
以“自律的道德实践”为目标,是孟子道德教育的原则之一。然而,这种“自律的道德实践”只有在伴随着心灵和身体的忠实实践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如果你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练习和发展能力,而是超越过程,提出更高层次的理论,并要求学生这样做,那必然会导致失败。因此,孟子强调了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如下:
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37]
此外,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研究,可以从很多方面考虑。在对外关系方面,学是一个向“亲亲,仁民,爱物”阶段扩张的过程。[38]而且,在内在思维方面,它发展到“反求诸己的反省”“存心养性的道德实践”“知性知天的终极体证”的阶段。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道德实践的忠诚度经过每个阶段,并自然地进入下一个阶段。这些发展阶段,它是孟子的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方法,在实践上要忠实地进行。
(3)考虑能力和人才的教育方法
孟子的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律性,并没有强调系统学习知识的主导型道德教育理论。因此,他主张各种教育方法,要根据学生的才能,才能实现学习者的主体性,而不是要求正规教育建立系统的理论并将其传递给学生。在孟子的《尽心上》中,他的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39]
朱子将此部分解释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40]这种方式,孟子为个人才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但是,从他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他的“因材施教”方法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才能以各种方式进行教育。[41]所以他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42]在此基础上,孟子的教育方法被概括为“主体和自律教育”“渐进式教育”“考虑能力和人才的教育”,所有这些都是旨在提高个体实践道德能力的教育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子的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优先考虑“主体的道德实践”。
Ⅳ 结论
孟子的道德教育理论侧重于“实用性”,我将上述讨论加以总结。首先,孟子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基于他的性善说和人性完善的过程。他的观点不仅通过对心灵的分析或类比,而且通过最实际的道德实践得来的。“性善说”的实践特征形成了他的道德教育理论的实践本质,同时他相信人性的善良,所以形成了强调主体性的道德教育理论的自律性。
孟子道德教育理论的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实现和实践他的善性来培养符合天的“道德人格”。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序和谐发展的世界。
第二,“认识和建立主体性”和“自律的道德实践”是孟子道德教育的原则。由于人的本性是好的,人通过道德的实践认识到人性里先天的善,并通过反思自己的存在来建立主体性,因此“认识和建立主体性”是他道德教育的第一原则。同时道德教育是通过“自律的道德实践”来实现的,这种实践只是基于对主体的主观判断而不依赖于任何有偏见的东西,这是他道德教育的次原则。
第三,根据道德价值观的认识和实践阶段,这种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反求诸己的反省”“存心养性的道德实践”“知性知天的终极体证”三阶段。
第四,孟子的道德教育方法包含“主体自律性教育法”“渐进式教育法”及“考虑到个人才能的教育方法”三种。他最希望根据仁、义、礼、智的本性,通过自己的判断建立主体性和实践道德,因此“主体和自律教育方法”是第一种教育方法;由于这种道德实践是一个“从渐进的道德发展过程”,从基本阶段到充实的诚意,自然过渡到下一阶段,“渐进式教育方法”成为第二种教育方法;当满足个别学生的才智、能力和条件的方法时,可以预期适当的道德实践原则会产生影响,“考虑到个人能力的教育方法”成为他的第三种教育方法。总之,孟子的道德教育理论强调“主体的道德实践”,因此,“强调实践性”是一个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朱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朱熹:《孟子集注》,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金忠烈外:《东洋哲学本体论人性论》,首尔:延世大出版部1982年版。
金春泰外:《伦理学》,首尔,萤雪出版社2006年版。
劳思光、郑仁在译:《中国哲学史》,首尔,探求堂1989年版。
东京大中国哲学教室,全南大东洋哲学教室译:《中国哲学思想史》,光州,全南大学校出版部1981年版。
蔡仁厚:《宋明理学(南宋篇)》,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
蔡仁厚:《孟子哲学》,千炳敦译,首尔,艺文书院2000年版。
辛尧永:《孟子教育思想研究》,《教育研究》15辑,圆光大教育问题研究所1996年版。
李东熙:《朱子大学章句研究》,《东洋哲学研究》2辑,1982年版。
赵竞镐:《孟子心理学的含意(Ⅰ)》,《韩国心理学会志(社会)》,韩国心理学会1990年版。
赵竞镐:《孟子心理学的含意(Ⅱ)》,《韩国心理学会志(社会)》,韩国心理学会1991年版。
[1] 从教育理论和道德实践理论的角度出发,有以下文章系统地阐明了孟子的思想。赵竞镐:《孟子心理学的含意(Ⅱ)》,韩国心理学会志(社会),韩国心理学会,1991年。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孟子思想的心理解释作为赵岐:《孟子章句》与朱熹:《孟子集注》的基本数据来克服西方心理学的问题。然而,在道德实践方面上,孟子的道德教育过程被认为是不够的。
[2] 《孟子哲学》,蔡仁厚、千炳敦译,第255—263页。李东熙:《朱子大学章句研究》,第125—126页。
[3] 这些研究已经就人性论与道德教育理论的关系达成了普遍共识。“提倡性恶说的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纠正恶性,并提出了一个监管框架。提倡性善说的孟子坚持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保持并培养良好的本性。”金忠烈外:《东洋哲学本体论人性论》,第169—184页。赵兢镐:《孟子心理学的含意(Ⅱ)》,第74页。
[4] 《孟子·尽心上》。
[5] 《孟子·告子上》。
[6] 据《孟子》的内容,孟子的人性概念并不仅限于“人兽之辨”的逻辑形式概念,单凭逻辑推理也无法完全理解他的学问。因为孟子的研究是基于对道德价值观的向内的反思及道德实践的,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实践经验,他的意义就无法理解。
[7] “万物皆备于我矣”这句话表明了这一现实的心理边界。
[8] 逻辑上分析讨论了心的本质只是无视道德不知道人的本性的做法。真正认识到本性就是要了解原始心灵的本质,当心灵的非必要部分通过锻炼心灵的功能而不被感官欲望所吸引而逐渐被克服时,心灵会被唤醒。如果道德被真诚地实践并与其道德相匹配,那么这个主体的心灵就已经不同于前者。“嫉妒的心灵”不是我原来的心灵,而是原始心灵的功能是通过感性的欲望和痴迷创造出来的,原始的心灵超越了这种欲望和痴迷,我认识到它存在。因此,实现了对知识的最终认识。蔡仁厚,千炳敦译:《孟子哲学》,首尔:艺文书院2000年版,第91—92页。
[9] 《论语·阳货》。
[10] 《孟子·告子上》。
[11] 《孟子·告子上》。
[12] 可以解释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差异以及道德在人类认知和推理能力中的基础,而不是“自然”,就是继承了这种“生理性质理论”的地位。最典型的例子是荀子。
[13] 《孟子·公孙丑上》。
[14] 人们经常与“恶人”分享“善良的人”,而邪恶的人从未被认为有这样的心态。然而,对于那些有忠实道德实践的人来说,善与恶有区别,没有人是完全善良或完全邪恶的。对于他来说,有一种有认识的意识总是受到警惕和警觉,因为他知道,如果只有一分钟的自我忽视,那么邪恶的可能性就会被无瑕疵地破坏。人类有可能因为自私而犯错误,同时有能力通过错误了解这些错误,修复错误并与他人和解。孟子强调后者的能力固有地赋予人类。
[15] 《孟子·尽心上》。
[16] 通常很容易理解内在的一面是作为个体维度的工作而外部是作为社会维度的工作,但孟子的情况并非如此。对于孟子和其他传统的儒家思维方式,人类不是与其他人分离的“独立实体”,而是“关系存在”,其特征是与对手相关的。如果人类被理解为“关系存在”,那么这种关系的实现必定会使一个实体不被埋没在自己的个性中,也就是说,它完美地实现了自我的存在。换句话说,个人的完成是社会关系的完成,而社会关系的完成则是个人的完成。金春泰:《伦理学》,首尔:萤雪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247页。
[17] 《孟子·公孙丑上》,“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8] 《孟子·梁惠王下》。
[19] 《孟子·告子上》。
[20] 事实上,有人指出,由于这种性质,“孟子非常具体地提到了教育方法,但很难找到具体的教育内容。”辛尧永:《孟子教育思想研究》,《教育研究》15辑,圆光大教育问题研究所1996年版,第31页。
[21] 《孟子·尽心上》。
[22] 《孟子·告子上》。
[23] 因此,认为孟子的思想继承了孔子思想的核心“道德心灵的意识与发展”的内在方面。
[24] 《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25] 《孟子·离娄上》。
[26]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27] 正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大丈夫的心理境界表达了这种心态。
[28] 《孟子·公孙丑上》,“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9] 《孟子·公孙丑上》。
[30] “德性的扩张”意味着在心灵中存在一种称为“美德”的现实,并不意味着它被扩展。这是心灵本身转化为更具道德品质的。可以说,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被转化为“没有事物和空间的开放思想”,理解,关心和关心存在的存在。
[31] 《孟子·尽心上》。
[32] “存心养性与尽心知性”之间的关系存在分歧。通常,朱子和阳明有不同的看法。朱子基于他的先知后行的立场,将“存心养性”看作是“尽心知性”之后的事。在《孟子集注》中,所以他说:“尽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理也。存心养性而事天所以履其事也。不知其理固不能履其事。然徒造其理而不履其事,则亦无以有诸己矣。”另一方面,阳明将“尽心知性”视为生知安行的圣人的情况,将“存心养性”视为学知利行的贤人的情况,认为这两者之间有水平的差异。(《传习录》6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被迫讨论前面两个关系,我们只能通过贤人的水平到达圣人,所以阳明可以理解“存心养性”被理解为在“尽心知性”之前。
[33] 孟子表达了此“求放心”和“先立乎其大者”。
[34] 《孟子·离娄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35] 《孟子·尽心下》。
[36] 《孟子·告子上》,“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规矩”。
[37] 《孟子·离娄下》。
[38] 《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39] 《孟子·尽心上》。
[40] 朱熹:《孟子集注》,“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41] 赵竞镐:《孟子心理学的含意(Ⅱ)》,《韩国心理学会志(社会)》,韩国心理学会1991年版。
[42] 《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