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优化中国能源安全结构的思路与对策

一 强化能源安全结构的基本思路

多元发展,降低对煤炭的依赖性。一个国家使用什么能源和采取什么样的能源结构,与本国拥有的能源资源和可能从国际市场获得的资源量有关。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状况决定了我国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以煤为主的多元能源结构。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可以满足较长时期发展的需求,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量虽有一定规模,但难以满足我国长远发展需要,因此,以煤为主的能源供需格局在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很难有根本的改变。在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实施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能源结构发展战略,提高天然气、水电以及核能和其他新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努力调整、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和煤转化技术,以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对运输的压力。

立足国内,开展国际合作。这是通常所说的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一方面,中国是大国,基础资源必须立足于国内,而且我国资源比较丰富,有能力做到能源资源基本自给;另一方面,全球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可以为我所用。利用国外资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国际贸易购买我国的短缺矿产品,这种方式已实施多年; 另一种方式是到国外去勘探开发我国所需要的短缺矿产资源,或通过合作收购,对已探明有采储量的矿山、油田进行开发。资源利用的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均衡,决定了国家间资源贸易的蓬勃发展[4]。以石油为例,石油供应在我国一次能源供应中的比重约占18.6%,目前国内石油供应能力实际上已接近国内石油生产的最高水平。为了满足国内石油消费增长的需要,要适度和轮流地进行国内石油开采、适量从国外进口石油,既能用更少的钱得到更多的能源,又能避免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能源危机。同时要强调石油节约,以尽量减少我国对石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外汇支付量。

科技兴能,推进能源科技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能源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础。多元发展与立足国内战略的实现都需要科技的支撑。我国大量的能源技术依赖进口,自我开发能力相对薄弱。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在能源高新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能源科技自主创新任重道远。把能源技术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努力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们要充分重视科技发展在推动节能、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环境目标上的作用。应将先进节能技术、洁净煤技术、先进电力技术和核电、风电等替代能源技术作为研发重点,力争使其应用达到世界水平,其中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 优化能源安全结构的战略措施

(一)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

积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为能源技术进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组织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加强能源科技人才培养,注重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为能源技术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我国不仅要加强前沿技术研究,也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

(二)大力发展核电

核电是清洁高效能源,污染少、温室气体排放接近零,是优化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目前,我国核电装机量只占电力总装机量的1.3%,比例很低。为此,要努力提高核电的装机比例。国家现正在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沿海核电发展,科学规划内陆地区核电建设,力争2020年核电装机量占电力总装机量的比例达到5%以上。我国多年来已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业务素质强、管理水平高,能够适应核电建设和运营的人才队伍,核电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突破,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核电技术体系,为核电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联合研发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和热核技术,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进一步推动核电发展。

(三)积极开发水电

我国是世界水电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可开发的资源量约为5.4亿千瓦。截至2012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49亿千瓦,开发利用程度仍然较低,发展潜力巨大。今后,在科学论证、系统规划、有序开发、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仍然要坚持水电开发的方针,力争到2020年水电装机规模达到4亿千瓦左右,并进一步实施西电东输等重点工程,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水电的科学经济利用。

(四)大力发展风电和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通过开展大型风电项目特许权招标,出台风电优惠价格政策等措施,我国风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的风电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今后,我国要继续加快百万千瓦规模风电场的建设,带动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争取到2020年使我国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从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6%以上,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五)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

近年来,美国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回升,德国的燃煤锅炉也很干净。事实说明,随着技术的进步,煤炭也可以成为一种清洁能源。因此,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既能有效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的煤炭加工技术和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企业及其他主要用煤行业的经济效益。

(六)调整和优化区域能源结构

根据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匀、用能不平衡的特点,应加强能源基地的建设,并着手区域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最终实现全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三西” 煤炭基地建设要有新的思路,应利用资源优势,生产煤炭加工产品,向省外输出,提高附加值,促使经济和能源结构优化。西部水电基地建设作为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我国应给予扶持,建立水电建设专项基金,减少移民损失,利用外资实行投资分摊。沿海地区的燃煤发电厂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改造,提高发电能力和能源利用率。

(七)加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能源产业的投资乘数效应非常明显,对带动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就业和民生状况,拉动国民经济整体“回暖”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从提高能源中长期供应保障能力出发,保持适度超前的能源建设规模十分必要。现阶段要通过优化布局和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等方式,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能源发展中的“短板”和瓶颈制约,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为下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积极的能源投资政策,一方面可利用国际原燃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节省投资成本;另一方面有效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为此,今后一段时期的投资重点将加大对“短板型”“欠账型”能源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的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化能源安全结构、带动效应明显的核电项目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二是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煤、电、油、气跨区域输送通道建设;三是智能电网、农村电网、沼气、太阳能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石油、天然铀等战略储备设施建设。

(八)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提高能源市场化程度,完善能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改善能源发展环境,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内在要求。完善能源法律制度,为增加能源供应、规范能源市场、优化能源结构、维护能源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我国颁布实施或修订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为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还有诸如《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需要修订,《能源法》《循环经济法》也需要早日出台,石油天然气、原油市场和核能等领域均有待立法来规范。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市场体系建设也有待强化与完善。我国需要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组建一个能源宏观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和协调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能源供应、消费、环境、安全等多方面制定政策措施,实现科学、综合、系统管理,提高国内能源管理的效率,增强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话语权。

(九)普及节能降耗与生态学教育

全民普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的节约意识,重视节能降耗信息交流与培训,推动全社会的全面节约。如何节约、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生态学及其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研究对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一定的生态规律可循。要想恢复或者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促进生物、地理、化学的良性循环。通过生态学教育,普及生态学知识,可以使国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高环保意识,缩小生态经济危险损害的范围,减少天灾人祸发生的频率,降低生态经济损失发生的强度,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6]

能源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国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我们需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立足国情,结合国际形势,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有计划有步骤地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1] 《驻维也纳联合国大使在欧佩克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2006年9月15日。

[2] 高文永、单葆国:《中国能源供需特点与能源结构调整》,《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3] 曾少军、杨丽:《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载郑新立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朱书刚:《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与路径》,《财经政法资讯》2010年第2期。

[5] 林伯强、姚昕、刘希颖:《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6] 曾少军、杨丽:《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载郑新立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