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对中国投资的变化与影响:基于东亚国际经济关系的考察
- 杨宏恩 王晶
- 4274字
- 2020-12-10 18:45:14
第一节 经典理论回顾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国际直接投资方面的经典理论将贯穿其中,它们是本文分析问题和形成观点的基础。这种基础作用一方面体现为对经典理论的运用,另一方面体现为在借鉴但并不拘泥于经典理论的条件下对现实进行的思考。所以,本书的文献述评首先从对经典理论的回顾开始。
一 垄断优势论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Hymer)在其博士论文《一国企业的国际经营活动: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提出了垄断优势论,首次创立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
传统国际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假定是市场完全竞争,而海默认为,完全竞争是—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并不常见,较多存在的市场条件是不完全竞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并不给企业增加优势。相反,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跨国公司才可以通过实行集中经营、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形成一定的市场垄断,这样既可获得垄断利润,又可减少由竞争造成的损失。所以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而跨国公司特有的垄断优势是其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利益的条件。
海默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技术优势;②先进的管理经验;③雄厚的资金实力;④全面而灵通的信息;⑤规模经济;⑥全球性的销售网络。在此基础上,其他学者又对垄断优势的内容给予了发展。其实,对垄断优势论的发展正是体现在对垄断优势内容的进一步认识上。约翰逊(H.G.Johnson)在197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国际公司的效率和福利意义》中指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知识包括技术、专有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凯夫(R.E.Caves)于1971年2月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国际公司:对外投资的产业经济学》,从产品差别能力的角度对垄断优势论进行了补充。他强调跨国公司所拥有的使产品产生差别的能力是其拥有的重要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垄断优势理论主要是对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成果,并且研究的对象是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独具对外扩张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及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进行分析。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通过出口或技术许可证的转让来获取利益。另外,垄断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物质生产部门跨国投资的地理布局。
二 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学者巴克莱(P.J.Buikley)、卡森(M.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完成的。1976年,巴克莱与卡森在合著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批评,并提出了新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标志着内部化理论的形成。拉格曼在1981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内幕》一书指出,市场内部化是将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从而对内部化理论进行了完善。最早提出内部化思想的是美国学者科斯,在其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就指出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市场失效和市场不完全会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而企业可以通过改善行政组织形式、组织内部交易来节约市场运行成本。
与垄断优势不同的是,内部化理论并不是强调企业特有的各种优势本身,而是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认为这才是企业发生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因为只有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自己能够控制的子企业,才能以较低的成本将特有优势转移到国外,以便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因此,内部化理论被认为是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垄断优势论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来研究发达国家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与决定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转向研究各国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并论述了由于外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所导致的企业内部分工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内部化理论也存在局限性。首先,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主要是对高技术含量的知识产品实行内部化,这就势必阻碍新技术、新产品在全世界范围的迅速普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内部化理论未能科学地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因而常常受到区位优势论经济学家的批评。
三 产品生产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R.Vernon)在垄断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论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做出了另一种解释。后来他又对该理论做了发展和完善,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知识资产优势,具有新产品创新能力,并且极力维持企业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地位,以获得新产品的创新利润。但是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跨国公司不能长期垄断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一旦上市就会被竞争者仿制。新产品必然要从研制创新阶段过渡到产品的成熟阶段,然后再过渡到产品的标准化阶段。所以,跨国公司只有把企业拥有的技术优势和企业在特定东道国所获得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发生直接投资进而给投资者带来利润。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是产品生命周期三个阶段更迭的必然结果。该模型假设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的国家:第一类是新产品的创新国,通常指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较发达国家,如欧洲各国、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新产品依次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其生产的区位选择也依次从最发达国家向较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转移。1974年,维农发表了《经济活动的选址》。在这篇论文中,他进一步发展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了“国际寡占行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他把所有跨国公司都定义为寡占者,并把它们分为三类,即技术创新期寡占者、成熟期寡占者和衰退期寡占者,与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
但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同样存在缺陷。同垄断优势论一样,该理论还是没能解释清楚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而且,该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且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较适用,而对已经建立国际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并不能做出有力的说明,因为这些全球性跨国公司可以直接在国外发展新产品。特别是1970年代以后,许多公司的产品研究开发阶段就已突破了国界,对此该理论更无法解释。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由英国里丁大学国际商业与国际投资教授、著名的跨国公司专家邓宁提出。该理论初步形成于1976年他题为《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的论文中,但对其系统阐述直到在1981年出版的《国际生产和国际企业》一书中才完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目前解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最具影响的理论。该理论将前述的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及产品生产周期理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三类优势,并把这三类优势的拥有程度作为判断跨国企业经营方式选择的依据和条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有权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而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技术和管理技能等。不过邓宁在此更为强调的是知识产权这类无形资产。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邓宁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结构性的不完全性;二是认识(主要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出口阻碍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使投资比出口或技术转让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前者如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后者如劳动力成本相对便宜、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等。邓宁还指出,对国际直接投资来说,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投资国的推动因素,区位优势是东道国的吸引因素。
该理论由于是对以前理论的综合,因而具有更好的解释力,但它也存在缺陷。首先,该理论仍然停留在微观层面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为,而近年来宏观因素对国际投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次,该理论仍然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作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目标,但这与近年来跨国公司目标多元化的现实极不相符。
五 边际产业扩张论
1977年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出版了其代表作《对外直接投资论》一书,标志着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即边际产业扩张论(也称为边际优势论)的形成。在1981年第5次再版的《对外贸易论》和1982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等论著中,小岛清对自己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小岛清认为,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跨国公司的分析忽略了宏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这些产业部门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就不能被利用。因此,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他认为,日本的传统工业部门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境外找到有利的投资场所,就是因为它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接投资。
小岛清指出,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这种投资是建立在“贸易替代型”结构的基础上,对外投资的产业是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这些产业的对外投资使美国丧失了通过出口而增加的巨额贸易顺差,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和贸易条件恶化。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不同,资源开发型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制造业方面的投资则属于“贸易创造型”,即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没有取代国内产品的出口,反而开辟了新的市场,并带动与此产品相关联的其他产品的出口,从而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补充日本比较优势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小岛清还根据自己的理论给出了以下推论:①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可建立在同一理论基础上;②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系是互补的;③应该立足于“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④投资国与东道国在同一产业的技术差异越小越容易移植。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是日本跨国公司,反映了日本这个后起的经济大国在国际生产领域寻求最佳发展途径的愿望,比较符合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尤其比较符合日本对东亚投资的实际。该理论从宏观因素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对很多实际现象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但198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也偏向于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进行投资,向贸易替代型转化,该理论无法解释这些新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很多日本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已从比较劣势产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对此,边际产业扩张论在解释方面显出了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