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月”来越美丽,月经好,女人才能花容月貌

针灸、食疗治疗月经先期

不少女孩子常常为月经提前而苦恼不已。那么,月经提前在中医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它到底严不严重?其实,月经先期是指月经比正常周期提前七天以上,有的甚至十余日,并且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的症状,它也被称为“经行先期”“月经超前”或“经早”。如果月经仅仅提前三五天,而且没有其他不适,那就不必担心,属于正常范围,月经偶尔提前一次也不属于月经先期。

在中医里面,月经先期以气虚、血热者为多见,常治以补气和清热之法。其中血热又有阳盛血热、郁热和虚热之分。虚者,气虚不能摄血;热者,则迫血妄行。这两者是导致月经先期的主要原因。

气虚型

素体虚弱,或劳力过度,忧思不解,饮食失节,损伤脾气,脾伤则中气虚弱,冲任不固,不能统摄经血,故月经提前而至。

主要症状是经行先期,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软,心悸气短或纳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苔薄润,脉细弱。

针灸:用健脾补血、安神养心之法。主穴:中脘穴、下脘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内关穴、三阴交穴。均针刺补法,亦可用艾灸10~15分钟。

小偏方:益母草大枣瘦肉汤

【材料】益母草10克,大枣8枚,猪瘦肉200克,料酒、姜、葱、盐、味精、胡椒粉、香油各适量。

【用法】将大枣洗净,去核,猪瘦肉洗净,切块,益母草冲洗干净。锅中先放入大枣、猪瘦肉、料酒、姜、葱,加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改用小火炖煮30分钟。再放入益母草,加入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稍煮5分钟即成。

【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对女性月经不调有较好的疗效。大枣益气养血,猪瘦肉健脾补虚,两者均是气虚患者的常用补益食物,对气虚型月经先期、月经量少、颜色淡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阳盛血热型

素体阳盛,或过食温燥、辛辣之品,或感受热邪,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主要症状是经行先期,量多,色深红,质黏稠。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

针灸:用清热凉血调经之法。主穴:血海穴、下脘穴、内关穴、公孙穴。留针15~20分钟,平补平泻之法。配穴:大陵穴、膈俞穴、水道穴,用平补平泻法。需较长时间治疗,才能取得效果。

小偏方:茅根藕节饮

【原料】鲜茅根30克,鲜藕节30克,白糖少许。

【用法】鲜茅根、鲜藕节分别洗净。鲜藕节切成小片。然后将茅根、藕片入锅,加适量清水煮十几分钟,去药渣留汁。把白糖放入杯中,注入药汁调匀即成。每日饮一杯。

【功效】清热凉血。凡血热妄行症见月经先期量多,色紫黏稠、心胸烦闷者,可做辅助食疗品。


郁热型

素性抑郁,或情志内伤,抑郁不乐,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主要症状是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胸闷胁胀,少腹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针灸:用疏肝解郁、理气调经之法。主穴:太冲穴、三阴交穴、章门穴。配穴:支沟穴、内关穴、中脘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以上各穴,以泻为主,或用调节之法,留针15~20分钟。

小偏方:泽兰药茶

【原料】泽兰叶(干品)10克,绿茶1克。

【用法】将泽兰叶与绿茶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可代茶饮用,不拘时服用。

【功效】活血通经。适用于月经提前、经血时多时少、气滞血阻、肝郁化热的患者。


虚热型

素体阴虚,或失血伤阴,产多乳众,耗损精血,或思虑过度,营阴暗耗,阴血虚少,虚热内生,热扰冲任,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主要症状是经来先期量少,色红,质稠。伴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潮热盗汗,咽干口燥,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针灸:用滋阴补肾之法。主穴:肾俞穴、太溪穴、关元穴。均用补法。配穴:肺俞穴、风池穴、耳门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小偏方:黄精黑豆塘虱汤

【原料】黑豆200克,黄精50克,生地黄10克,陈皮1角,塘虱鱼1条,盐适量。

【用法】将黑豆放入锅中,不必加油,炒至豆衣裂开,用水洗净,晾干。将塘虱鱼洗净,去内脏,黄精、生地黄、陈皮分别用水洗净。锅中加入适量水,猛火煲至水滚后放入全部材料,用中火约煲至豆软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生地黄可滋阴凉血,对阴虚血热妄行引起的月经先期、频发月经均有很好的疗效;黄精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虚的功效,对肝肾阴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塘虱鱼补虚,可治疗妇女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