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不只是人类才懂得“深挖洞,广积粮”的道理,连动物也懂,至少仓鼠是这样。
仓鼠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年初秋,当农民地里的豌豆、大豆等植物种子快成熟时,就开始准备越冬的食物了。
它们将这些种子弄下来,含在两边的颊囊中,以颊囊作为搬运工具,直到装得鼓鼓的,才向洞穴走去,将种子吐在洞穴中,再继续去搬运。
由于仓鼠在晚上劳作,很难被发现,当农民开始收割庄稼时,仓鼠也收藏得差不多了,食物已足以让它过冬了。
它们到处去搬运,从不局限于一个地,憨厚老实的农民,只知道家里老鼠偷粮,还不知道庄稼地里,还有仓鼠在偷窃。
当农民收割完庄稼,离开之后,勤劳的仓鼠又来了,这次是收集遗落在地的豌豆、大豆等种子。
因此,到深秋时,有的仓鼠洞里,每年的种子累积起来,有的甚至接近两百斤,足以让单独生活的仓鼠,度过一个安稳的冬天了。
老爷子连挖三个仓鼠洞,都发现不少的豆子,心里便有数了。
回到家里,他撇开孩子,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妻子,两人一合计,决定保守这个秘密,不告诉任何人,连自己的儿子,也暂时保密。
就这样,每年的深秋,老爷子每天便背着一个大竹篓,借口去外面挖药,往往却是先挖半篓的豆子,接着在上面盖上一些草药,然后背回家。
来自仓鼠洞穴的豆子,他们还得淘洗过,晒干了才能卖。
自此,为了掩人耳目,老爷子每次治病时,只收取病人的豆子,其实是为来自仓鼠洞的豆子打掩护。
他本来就经常去山上挖草药,又将豆子作为酬金,大家只知道每到秋天,老爷子家里的豆子,简直堆积成山,很快换回大把大把的现金,都知道他的医术精湛,认为是酬金而已,却不知道这其中,还有另外的门道。
解放后,农村开始集体生产,老爷子的年龄大了,干不了农活,依然去挖一些草药,为附近的村民把脉看病。
他的儿子和儿媳妇,此时正值壮年,白天干活能挣工分,儿子晚上也跟学些中医知识,希望将来用得上。
可是,形势发生了变化,农村有了赤脚医生,他们以西药为主,比中药来得快,老爷子的生意有些冷淡,收的豆子没以前多,日子还将就过得去。
深秋的晚上,老爷子便避开外人,带着儿子去外面挖仓鼠洞,背回来的豌豆、大豆等豆子,便让老伴和儿媳妇淘洗干净后,再加工成豆腐或凉粉。
这个时期,不准自由买卖,他们一家便拿着豆腐或凉粉,与邻居换大米或面粉吃,由于家里太多了,大多数时间都是半换半送,毕竟这些东西,家里一直就没有缺过。
在屡次批斗地主的运动中,老爷子因医术和乐善好施,人缘特别好,加上年纪也大了,大家都没有太为难他,最多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土地包产到户后,老爷子已不在了,儿子接过了中医世家的衣钵,继续行医治病,加上熬制蛤蟆膏,一家人没时间打理土地,都租给了别人。
这个时候,他们一家的粮食,仅靠挖掘仓鼠洞得来的豆子,卖了以后再买回大米或面粉,就足够了。
而行医和卖蛤蟆膏所赚的钱,足够一家人的开支不说,还能存不少钱,日子在当地的农村,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随后,经商赚钱的风气兴起,因蛤蟆膏的利润大,一家人便将主要精力,放在收集蛤蟆和炼制方面,然后向内地销售,特别是沿用山东原有的那条销售渠道,生意是越来越好。
新世纪后,老爷子的儿子在农村行医,炼制蛤蟆膏,孙子中医专科毕业后,在县城一家医院上了一段时间班,辞职出来继承祖业,在县城开了一家私人诊所。
对中草药的行情了解之后,孙子建议他父亲,在老家承包了一些地,开始种植中草药,他自己负责销路,由于两父子对中草药非常了解,一年的种植下来,效益也相当可观。
再后来,老爷子的儿子也老了,孙子成了一家的主心骨,年轻人的思路活跃,家里又存了一些钱,索性将以前的药泉承包下来,建了一些房子,弄了一个疗养院。
这个时候,农村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赚钱了,土地撂荒的很多,孙子便承包了土地,主要用来种植药材,加上疗养院、蛤蟆膏加工厂,这个中医世家,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有钱人家。
老爷子的孙子,听了祖父当年的故事,还算没有忘本,念念不忘仓鼠所奉献的豆子,专门在城里开了一家宠物店,主要是卖仓鼠。
他们所卖的仓鼠,全部来自于农村,是老爷子的孙子出钱,发动周边的留守老人贡献余热,开了一家仓鼠饲养场,专为城里的宠物店提供仓鼠。
这个有名的中药世家,就这样与仓鼠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