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码青春期,养育十几岁孩子的教育心理学
- 刘华清 章程编著
- 1818字
- 2020-11-21 17:26:44
4.有些东西,家长要学会放弃
判断一个人的心智是否成熟,有学者提出这样一种标准: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处理“想要”与“能要”之间的微妙平衡,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姑且不论这种看法是否完全正确,至少有一点值得认可:“想要”与“能要”之间必然有差距,寻找平衡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做的事情。如果寻找到了平衡,那么这个人快乐就多;如果找不到平衡,那么这个人负面情绪就多。
在家庭教育中,一个“想要的孩子”和你眼前那个“真实的孩子”也许是有差距的。如果家长能够适度调整,那么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彼此感受到的轻松、愉悦感就多;如果家长始终调整不好平衡,那么就可能出现问题。这种问题也许在孩子儿童期还不明显,但若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学业等压力逐渐增大,家长的焦虑感也会逐渐增大,问题就日益突出。
小桀穿着橙色的羽绒服走进诊室,也许是颜色的关系,衣服的橙色显得他脸色非常不好。他低垂着双眸,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低头把玩着衣角。
小桀今年上初二,他的父亲是老师,他就在父亲任职的学校就读。父亲曾是“学霸”,当年是省里的高考状元,读完博士以后就回到母校任教,很受校领导重用。相比父亲,小桀显得“平凡”很多,父亲这样形容小桀:“中上游的成绩,没有任何天赋,平平庸庸的,哎,比我小时候差远了。”
父亲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比自己更优秀,可是“现实中的孩子”却和“理想中的孩子”差距很大。
“你来医院找我们,希望我们怎么帮助你呢?”
“这孩子最近不爱说话了,睡眠也不好,我看到他偷偷吃安眠药,问他他也不愿意多说,就带孩子来看看什么情况。”
我们把目光转向孩子,希望他给出解释,可是孩子始终沉默不语。
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长往往抱着美好的期望,期望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能说这种美好期望是错的,但是当这个美好的期望伤害到了孩子,伤害到了我们自己的时候,那么这个期望就是一个没有功能的,甚至是具有负面功能的期望了。
• 承认孩子的缺点,接受“真实的孩子”
承认孩子的缺点,接受“真实”的孩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打个比方,你本来花“重金”买了一个玉手镯,一直很爱惜,小心翼翼地每天用自己的体温“养”着这块玉,可是某一天遇到一个懂玉的行家,他用专业的工具检测后发现,这是一块好玉,但玉里面有一块瑕疵,这块瑕疵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用专业工具就能检测出来,影响了这块玉的品质。面对这块“玉”,你心里是否“五味杂陈”?而现在要求你承认这是一块有瑕疵的玉,并且接受这一点,还和以前一样珍爱它,你做得到吗?
孩子就是这块“玉”,这个懂玉的行家就是“生活”。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看不出来什么,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长大了,慢慢地我们会发现他没有我们期待中的优秀,他甚至没有年轻时候的自己优秀,怎么办?该如何承认孩子的缺点,接受“真实的孩子”呢?并一如既往地爱他呢?
最好的方式就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家长要客观分析孩子的优缺点,看看这块玉其他“好”的方面,他确实是一块好玉,只是有点瑕疵而已。不要把目光聚焦在“缺点”上,缺点只有1个,优点却有10个,这样的孩子又差到哪里去呢?放弃自己原来的期望,把期望值调整到适合孩子的高度,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都大有好处。
• 留意观察“放弃”时的快乐
“放弃”与“快乐”有时候人们很难把两者联系到一起。放弃时有痛苦,这是必然的,不用多阐述,放弃时有快乐吗?有,当然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玩着手机,正刷微博刷得起劲,旁边的孩子过来,拉你一起“过家家”,这时候的你拗不过她,只能放下手机陪她玩。放下手机的一刻,就是你“放弃”的一刻,你必然有痛苦,但是当你看到孩子展开的笑颜,是否也会感受到快乐呢?
现在孩子长大了,他们不再玩过家家,不再和家长打水枪,他们希望你放下的不再是手机,而是你在自我内心深处对他们过高的期望。这种期望让他们感受到焦虑、压力,让他们失眠、自伤。你愿意放下吗?如果你愿意,在放下的同时,去体会孩子和自己得到的快乐感、愉悦感,这不但能减轻你“放下”时的痛苦,还能让孩子感受你的“重视”“关注”“无条件的爱”,让你和孩子的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心理小课堂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字非常“浪漫”,叫做“无条件式的爱”。这种爱不附带任何条件,“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孩子在这样的爱中,不用担心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哪里做得不够好而使这份爱少一点点。在这样的爱中成长的孩子,是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