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管教
  • 蜀倩
  • 1814字
  • 2020-11-18 16:14:42

给孩子安全感是最起码的尊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强烈地依恋父母,这种依恋是在婴儿与父母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孩子不仅要求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更要求父母为他(她)的身体和心理安全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可在现实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诸如此类怒斥孩子的话:“要是再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去。”

“还哭?再哭,让狼把你叼去。”

“再敢撒谎,我就撕烂你的嘴巴!”

……

生活中我们还会在不经意间看到这样的场面:

在路边,小孩子不听妈妈劝,拼命地哭。无论妈妈怎样说好话,或者给他什么东西,都不管用。最后,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你还哭?再哭我就走了!”并做出要走的样子。孩子哭得更凶了。当孩子见妈妈扭头真的要走了的时候,孩子立即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不要扔下我,我不哭了……”

看了这样的场面,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问题:作为母亲,当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难道我们非得这样对孩子不可吗?难道就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我们必须明白,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对父母有一种特别的眷恋,特别有一种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不安感。心理学上管它叫“基础不安”。

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幼小的心灵里,都会经常有“爸爸妈妈不会不要我吧”这样的担忧。在这种潜在的不安心理下,如果你还时不时地对孩子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他的懵懂不安的心理就会加剧,从而心灵上也容易受到大人无法想象的打击。这种精神上的不安,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做出诸如自杀一类的极端举动。到那个时候,父母后悔也来不及了。

恐惧是儿童成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某种恐惧感是一定年龄所特有的,每个孩子都经过这个感情发展的正常阶段。”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儿童治疗医师伊莎贝尔·福克斯如是说。这种恐惧科学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本能反应,即对于各种潜在危险的恐惧。另一种就是神经性的忧虑,即一个人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无端甚至没有任何理由的害怕,但在常人看来却是不足以引起恐惧的所谓的理由。而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来说,最容易产生的就是这种神经性的恐惧。

但是,成人总会委婉地表达恐惧,例如他们会说“我不喜欢成为第一个跳舞的”“我不喜欢抽血”或“我更喜欢白天开车”等。由于孩子尤其是儿童不具有处理自己思想并解释自己想法的经验,所以成年人应该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儿童的恐惧心理。不仅不能恐吓孩子,以免加深孩子的恐惧,还要以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使他不至于产生无谓的恐惧心理。

每个孩子都可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产生恐惧的心理,这属于正常现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对孩子恐惧这一现象要认真对待。

孩子不听话时,如果你对他说:“你再不吃完早点,我就不要你了。”它产生的后果是许多家长始料未及的。毕竟他们还是孩子,他有时并不明白父母只是为了哄他而说出恐吓的话,并非真的不要他或不爱他。父母或者无心实则凶恶的一句话,孩子听到后的感觉可能是天昏地暗的,对孩子心灵的伤害你无法预料。

千万不要用医生、警察、老师及其他让孩子害怕的人去恐吓他。一个怕医生的孩子,生病的时候怎能跟医生合作?一个怕警察的孩子,即使他迷路或遇到其他情况,怎么敢去向警察求助?一个怕老师的孩子,怎么可能坦然安心地听老师讲课?

孩子的心里有不安的土壤,重则会萌发出许多的恐惧,并可能最终演绎为不幸;轻则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性格压抑。而这,就相当于毁掉了一个好好的孩子。如果你不想毁掉孩子,就不要对他(她)进行恐吓和威胁。

还有,假如你的孩子犯了再大的错,你都不能说:“你给我滚出去!”因为,家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他再没有地方可去,除非坟墓。

有一个男孩,因考试成绩不好,不敢回家,浪迹街头,结果被坏人以招工为名骗到乡下一个“地下血库”,和其他几个孩子天天被逼去抽血。

数日后,几个孩子面黄肌瘦,十分虚弱。幸好其中一个孩子逃出来,叫来了大人,才得救。出来时,几个孩子已奄奄一息。那些“滚”出去的孩子,许多人在心灵上、肉体上受到极大的伤害。而这些伤害,往往是难以补救的。

孩子需要教育,但更需要保护,包括身体的和心灵的。在他们犯错的时候,不要一味只想着怎么批评他,怎么惩罚他,而应该想想,这个时候,该怎么保护他。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明白,在任何时候,家都是孩子温暖的港湾,尤其是他在外面受到委屈、挫折、伤害时,父母要为孩子努力营造一个能让孩子最放松、最放心、可以说出所有心里话,并且不会得到任何否定性评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