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管教
  • 蜀倩
  • 1356字
  • 2020-11-18 16:14:42

缺少了尊重,无法读懂孩子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情感的桥梁。谁尊重孩子,孩子就尊重他。只有尊重孩子的人,他才有教育孩子的资格。无论是怎样的孩子,只要尊重他们,就能与他们畅通无阻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有位家长常常被自己与儿子间的矛盾所困惑。有一次,她在教训儿子时,遭她儿子顶嘴,气得掉下了眼泪,儿子见到她那副伤心失望的样子,不但不让步,反而奚落她说——扮什么可怜相。这位家长一听马上不哭了,破门而出。这已不仅仅是伤心的问题,而是作为长辈应有的尊严为什么会遭受如此“不值钱”的践踏?

代沟问题一直是现实中令父母和孩子都深感头疼的问题。

“我和父母几乎没什么话可说,他们问我最多的就是学习情况,我特烦问这个。”已经上了初二的赵亮说,“我喜欢和同学聊聊足球,可妈妈不懂,也不感兴趣。所以她说我整天只知道玩,也不讨论讨论学习。”现在赵亮说自己也没有兴趣和父母聊天,感觉没什么话好说的。

周蓝的儿子今年上高中了,“我平时很喜欢和儿子聊天,聊得最多的当然是学习。但现在感觉儿子越来越不愿意听,每次都敷衍了事,有时干脆什么都不说。”周蓝的儿子挺喜欢篮球的,说起篮球眉飞色舞。不过每到这个时候,周蓝就很生气地说:“一说学习你就烦,提起篮球你就来精神”。

两代人之间为什么会出现一条无法逾越的沟壑呢?这固然受时代观念的影响,但往往也是由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造成的。做父母的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孩子有孩子的一套价值观念,而且互相不了解,在此情况下,怎能不产生矛盾和冲突呢?因此要避免两代人产生代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尊重孩子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听一则故事,对你肯定有所启发:

草原上有个牧民,养了很多牛。有一头小牛很倔强,经常不听牧民的命令,想离群跑开就跑开,想跟着牛群进草场就进草场。牧民有时觉得他很可爱,有时也非常讨厌它,觉得它实在是一头倔强的小牛,打算等它再长大一点后,就把它卖掉。

有一天晚上,牧民放牧回来,小牛又在牛栏外倔强起来,无论牧民怎么用鞭子打它,它都一动不动,就是不走进牛栏。牧民本来就累了一天,遇到这种情况心情烦躁起来,一边用鞭子打着小牛,一边暗暗地下定了决心:如果它还是这么倔强,就只好把它杀掉。牧民已经对管理、放牧小牛失去了信心。这时,牧民的母亲从帐篷里走出来,看了看倔强的小牛,拦住了牧民的鞭子。

牧民的母亲走到小牛身边,轻轻地抚摸了它一下,把自己的一根手指放到小牛的嘴边。小牛以为是自己妈妈的乳头,就跟着那根手指一路往前走。牧民的母亲轻轻松松地往前走,小牛开开心心地跟着走,一路走进了牛栏。牧民不禁看傻了眼,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是真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牧民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觉得天黑了,自己又这么累,所以要尽快地把小牛赶进牛栏。他并没有想过小牛的感受,小牛只是饿了,它需要妈妈的乳汁。牧民的妈妈,站在小牛的立场上去想问题,所以,用一根手指就轻松地将小牛引进了牛栏。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尊重孩子,就必须站在孩子立场想问题,这样就等于搭建了一条通向孩子心灵的桥梁,就能够轻松地将孩子那看似封闭的心灵打开,达到有效沟通。

孩子是一本书,是本很厚很厚的书,从婴儿到儿童,从少年到青年,一天一页,一年一章。而书中的主角应该是孩子本人,作为称职的父母,必须读懂这本书。然而,缺少了尊重,你永远也不会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