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知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
- 周建波
- 5717字
- 2021-03-31 19:23:03
自序
北大经济学院为鼓励学术创新,与北大出版社合作创办教授文库,遂有了这本集子的问世,算是个人阶段性的、较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也借此机会向各位老师、学界同行们汇报。
我是1999年7月取得北大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学位的,2000年4月正式从北大历史系调动到经济学院任教,至今已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本,其中独著6本;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学界认可的核心刊物发表的有78篇。我从这百余篇文章中,挑出35篇收入个人文集中,其中有关先秦经济思想的9篇,有关明清商帮经营思想的8篇,有关洋务运动时期经济思想的8篇,有关现代经济思想的10篇。敝帚自珍,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文章。
有关先秦经济思想的9篇论文分别是:《孔子经济思想简论》《〈中庸〉〈大学〉的经济思想暨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耦合》《孟子“仁政”思想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的视角》《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的经济学解析》《〈老子〉无为思想与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比较》《范蠡价格思想刍议》《中国封建国家早期干预经济的理论及实践》《先秦社会保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这9篇论文中,有关儒家的4篇,道家的1篇,法家的1篇,微观商业经营以及宏观国民经济管理思想的2篇,社会保障思想的1篇。也就是说,在先秦儒墨道法诸学派中,只差墨家了。全书之所以将《孔子经济思想简论》作为第一篇,是因为这是中国经济思想的正宗,孔子提出的一系列观念,如见利思义、使民以时、取民有度等,不仅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的基础,对中国人思维的形成、行为的规范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这9篇论文中,《〈中庸〉〈大学〉的经济思想暨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耦合》,将儒家的中庸思想与西方经济学的均衡观念联系起来,从均衡价格、拉弗曲线、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契合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深邃思想,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最为有利的文化根基。《孟子“仁政”思想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的视角》,以及《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的经济学解析》二文,则认为“人性善”赋予了“仁政”思想远远高于时代的洞察力和思想价值,同时也使孟子不像韩非子那样去研究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发生尖锐矛盾的情况,这就使得“仁政”思想在某些方面不免充满了过分乐观的空想和不可操作性,是战国统治者认为其“迂远而阔于事情”的重要原因。《范蠡的价格思想刍议》《中国封建国家早期干预经济的理论及实践》,以及《先秦社会保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三文,则认为商家学派的思想不仅奠定了商人微观经营的理论基础,也奠定了封建国家进行宏观国民经济管理、协调农工商的理论基础,还为政府开展社会保障提供了资金来源。至于《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一文,则突破了经济思想学者习惯于文字表达的局限性,既用文字语言也用数学语言,即通过数学模型探讨了商鞅的军功授爵思想,并对秦军功爵制绩效远好于六国现象作了分析。论文认为,产生于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崇尚功利甚于伦理、素有集权主义传统的落后的秦文化,较之产生于经济发达地区、崇尚伦理甚于功利、素有宗法力量强传统的先进的东方文化,更能顺应这一社会发展潮流,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落后的优势,是秦军功爵制绩效远超东方各国的重要原因。
自2000年来经济学院任教后,我便接手恩师石世奇教授担任研究生课程“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先秦部分)的教学任务。我本来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就非常喜欢,教学的压力又促使自己看了不少书,跟随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北大继续教育部部长郑学益教授(已故)深入中国企业、中国社会调研的过程,更加深了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其实,在上述论文发表之前,我已经出版了《管理智慧:儒墨道法与现代管理》(独著,鹭江出版社,2008年12月)、《国学与企业文化》(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先秦诸子与管理》(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教程》(合著,主要负责先秦两汉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等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发展走势等比较清楚,因而才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下去,写出几篇还算有些特色、对得起老师培养的作品。
有关明清商帮经济思想的8篇论文分别是:《旅蒙晋商明清时代开发蒙古市场研究》《明清商人为城市游民提供金融服务的经验及启示》《明清商人如何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信贷服务》《清代账局经营之道暨对我国小额信贷公司的启迪》《晋商票号管理思想及其启示》《晋商股份经营制度刍议》《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浅论山西票号员工的管理及培养》《明清时期的文化消费》。这8篇论文中,除1篇讲明清的文化产业发展盛况外,剩余的7篇全与晋商有关。而在有关晋商经营的7篇论文中,除1篇谈到晋商如何在经济落后、缺乏硬通货币、人员流动性强的蒙古大草原开展贸易外,剩余的6篇谈到的全是晋商最辉煌的产业——金融的发展。依我之见,晋商金融的伟大乃在于在抵押品、担保品不足的情况下,大胆开创了信用放款的新局面,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实业的发展。在晋商的金融创新中,既有大胆为城市游民进行信用放款的印局,也有为区域中小商户信用放款的账局,还有为长距离贸易的大商号进行汇兑和信用放款的票号。为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实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并降低市场风险,晋商还发明了股份公司制度,在突破家庭血缘关系限制走向广阔的社会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在同时代的国内各商帮中绝对领风气之先。当然,由于其时中国商品经济的社会化程度不高,这使得晋商的股份公司制度没有西方企业的先进,但也有着自身的特色,值得当今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家借鉴。
在全书4大部分中,我对明清商帮经济思想的这一部分颇为自信,自感学术的创新价值比较高。第一,下了很大功夫,不仅看了许多资料,更赴晋商大本营——晋中地区实地调查。从1999年冬天去山西祁县地税局讲课,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算起,到2007年正式出书,中间花了9年时间,20余次带学生去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调查。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赴实地多次调查得来的感受和仅仅看资料,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我的体会是:调查一次还不够,必须调查多次,才能慢慢品出感觉来。第二,我从1996年起就在郑学益教授的带领下,为企业界讲授“营销学”“企业变革”“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并进行战略规划、营销规划等。由于熟悉企业的管理、销售等,因而在同样的文字和调查资料条件下,对晋商企业运营的分析自然更到位,并能看出以往专家看不出来的新问题。第三,这8篇论文是在《成败晋商》的书出版三年之后写的。由于先有书再写论文,因而大局观更强,能够直接深入研究主题,所以创新性比较强。第四,《成败晋商》出版后,得到了晋商研究大家如张正明、孔祥毅、刘建生、高春平等学者的高度认可。张正明先生对我说,最初觉得北京的学者研究晋商,肯定是走马观花,堆积资料,后来仔细看了我的书,发现还真是下了功夫,创新处颇多。孔祥毅先生对我说,这本书的最大创新处是对晋商衰败原因的探讨,论述平和中正,能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给人的启迪处最多。孔祥毅先生、刘建生先生多次邀请我赴太原参加晋商研讨会,山西大学晋商研究所、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山西省晋商研究会还聘我为客座教授。2012年春天,时任山西省省委书记袁纯清召开晋商传统与山西经济发展研讨会时,我与孔祥毅先生、梁小民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参加。2012年首届世界晋商大会召开,我作为唯一的学者代表,与郭台铭、李彦宏等山西籍著名企业家同台演讲。我想,这应该就是学术成果得到社会承认的反映吧!
有关洋务运动时期经济思想的8篇论文分别是:《洋务现代化发展战略刍议》《晚清政府与洋务现代化》《洋务运动期间的对内融资思想》《洋务运动期间的劳工雇佣与管理》《晚清“官督商办”企业的改革思想及实践》《西方股份公司制度在中国最初的实践和评价》《洋务运动期间社会过剩劳动力转移思想》《洋务运动期间规范证券市场思想》。这8篇论文对洋务运动尤其是洋务企业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其中,第一篇谈到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战略,一方面以军事工业为中心带动民用工业发展,另一方面“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第二篇谈到了晚清政府与洋务现代化成败的关系,认为只有既具有明确的现代化导向也对社会资源有相当的控制力的政府才能完成推动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使命,晚清政府既不具有明确的现代化导向,对社会资源也缺乏相当的控制力,因而难以完成引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使命。第七篇谈到了现代化过程中由于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机器的引进,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势必发生大变化,这样就产生如何引导过剩人口从已经落魄的传统产业、地区转移到新兴产业、地区的问题。其余的5篇谈到的全是新式工厂——洋务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既有如何在广阔的社会范围内融资的思想,又有来自西方的、较之本国更为规范的股份公司制度如何在中国扎根和改革的思想,还有新式工厂内部员工的雇佣与管理思想,等等。
这8篇论文是在我的博士论文《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后发表的,自我期许甚高。由于四年博士寒窗苦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导师石世奇教授的耳提面命(石老师说我是他的第一个博士,不会让我轻易毕业的),以及害怕通不过论文拿不到学位的提心吊胆,更重要的是写论文的准备工作充分,一年时间搜集资料,一年时间写作,因此论文写得蛮有质量。论文2001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先后获得2002年北京大学第八届科研著作二等奖、北京市优秀科研著作二等奖,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一等奖,2008年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三十年优秀著作提名奖。香港凤凰卫视《开卷8分钟》栏目专门介绍过这本书,不少大学还将其列入近代史研究生必读书目。基于上述原因,上述论文的质量自不待言,当时几乎每发表一篇,就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有关现代经济思想的11篇论文分别是:《孙中山的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思想评议》《孙中山的农业现代化管理思想》《“中国农村派”的土地所有权思想探微》《投资人力资本,重建乡村经济——晏阳初乡建理论的经济学分析》《刘大钧工业化思想述评》《服务社会:陈光甫经营管理思想的核心》《新中国成立后薛暮桥的物价思想探析》《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暨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启迪》《国外有关农业合作化的研究暨对当前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启示》《瑞蚨祥的经营之道》《赵靖先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及学术贡献》。这11篇论文中,有关于宏观国民经济管理思想的探讨,如《孙中山的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思想评议》《新中国成立后薛暮桥的物价思想探析》;有中观的产业发展思想,如《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暨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启迪》《“中国农村派”的土地所有权思想探微》《投资人力资本,重建乡村经济——晏阳初乡建理论的经济学分析》《国外有关农业合作化的研究暨对当前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启示》,以及《刘大钧工业化思想述评》;有微观的企业经营思想,如《服务社会:陈光甫经营管理思想的核心》《瑞蚨祥的经营之道》。最后,还有对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北大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开创者赵靖先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和学术贡献的论述。
作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赵靖先生拓展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特有的研究模式,构建了科学的学科研究体系。四卷本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经济学志》和《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续集》三部著作是赵靖先生一生学术成果的总结,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理论体系,都达到了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赵靖先生在学术研究中非常讲求群体奋斗,发挥集体力量和智慧。他认为,要使一门学科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只靠几个人单干是不行的,必须群策群力,要有学术队伍,有学派,有争鸣。因此,自1986年开始,赵靖先生就组织石世奇教授、陈伟民教授、郑学益教授以及在校、离校的研究生成立写作组,先后出版了《中国经济思想通史》四卷本、《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续集》(1840—1925),在国内学术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2004年《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续集》(1840—1925)出版后,赵靖先生对郑学益教授说,他年龄大了,已无力再承担《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续集》(1926—1949)的工作,希望郑学益教授继续承担下去。从此以后,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方向就转到了民国时期。上述11篇论文中,除了《孙中山的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思想评议》独自写作外,其他的论文都是与本专业的研究生(如颜敏、曾京、马亦欣、熊维刚、孙淮宁)以及优秀的本科生(如金芙杰、叶淏尹、赵宇恒等)共同写作的。这几年带学生搞科研的经历,使我更加深了对赵靖先生发挥群体的力量搞科研的观点的认识。
作为国内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镇,北大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有悠久的传统,只是最近几年,由于学科前辈赵靖先生(2007年)、郑学益教授(2009年)、石世奇教授(2012年)先后去世,学科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连着数年都无法招收博士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的前辈,如王同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虞祖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叶世昌教授(复旦大学),朱家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谈敏教授、赵晓雷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叶坦教授、钱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唐任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严清华教授(武汉大学),韦苇教授(西北大学),王毅武教授(海南大学)等非常关心北大该学科的发展。好在这几年,前辈支持,后生努力,2012年之后,北大经济思想史学科重新招收博士生,这一严重危机方得到缓解。在这里,我们对中国经济思想学会同仁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
北大经济学院的历任领导,从陈岱孙教授、胡代光教授、石世奇教授、晏智杰教授、刘伟教授,一直到现任院长孙祁祥教授都非常重视经济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孙祁祥教授还亲自担任北大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的所长,为北大经济史学的发展献计献策,殚精竭虑。古人云:鉴往而知来。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民族复兴大业目标的越来越接近,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经济史学的关注也必将越来越热烈,这意味着北大经济史学的复兴和繁荣春天的到来,而目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个美好目标的到来而做的准备。
谨以这本集子就教于学术界同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