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心理学
- 高云鹏 胡军生 肖健
- 12749字
- 2021-04-01 15:03:32
四、老化的主要理论
行为和社会科学的老化理论来自各个学科。有学者做过统计,到目前为止提出来的理论多达300多个。这里简单介绍的是源自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老化理论构建
1.老化理论的历史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都追求长生不老。但是,人们为什么会变老呢?从古代的神话到现代理论,人们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老年学家也在寻找可能解释人类衰老的理论框架,他们通过考虑现代和古代论述,包括圣经、梵语、中世纪的寓言,其他古代文献,甚至考古证据,以求解释不同的人,在他们人生的各个阶段保持其能力的差异。早期的老化模型比较笼统,例如有的学者提出,社会环境影响人们的老化过程,老年人中存在着“一般老化”和“成功老化”的区别。随着对老化过程的科学研究在20世纪的积累,出现了从对老化的广泛解释,到更加具体的、局部的老化理论模型的构建的趋势。
2.老化的理论发展和研究设计
与其他学科的理论发展一样,各种老化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研究者在系统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对其进行描述;第二阶段,概括这些经验数据如何彼此相关联,从而建立模型;第三阶段可以用“范式”这个术语来描述,隐含着从经验概括、模型,到理论的发展。
研究设计的进步明显影响着老化理论的发展。早期的影响之一是提出了代群模型,理论发展需要将年龄变化(用纵向研究进行测量)和年龄差异(用横向研究进行测量)区分开来。被试内成熟效应和被试间代群差异的区分也鼓舞了理论的发展。此外,制约性因素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式的出现,使得对不同研究方面的结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成为可能,这些不同的方面往往在不同的时间(年龄)是有变化的,在不同的群体间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这些新的分析方法出现之前,是无法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的。
(二)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解释人类老化的生物基础的理论,虽然五花八门,但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可以叫做随机理论,假设老化是有机体受到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随机事件造成的随机损伤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养成”的,或后天的);另一类可以叫做程序性理论(programmed senescence theory),认为老化是在基因里编好了程序的,这个程序决定着一系列发展过程(发展不应狭义地理解为成长,也包括老化过程),因此老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也可以看作是“自然”的,或先天的)。最近有一种趋势,将老化看作是先天和后天、自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能归入第一类的理论有很多,这里只简单介绍其中的几种:
磨损理论(wear and tear theory)是一个较早期的理论,该理论将人体看作是一部机器,随着年龄增长机器会逐渐磨损,老化因此就发生了。
体细胞突变理论(somatic mutation theory)认为,人体细胞并非是不朽的,经过7年的时间,大多数细胞死亡,或由新的细胞取代,或永久失去。因此,在任何时侯,人体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新的。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取代过程越来越无效。因为复制失败,一些细胞失去了,同时被替换的可能是较差的复制品,它含有错误,所以这个理论也叫误差灾变理论(error catastrophe theory,归咎于错误的蛋白质复制)。该理论预测,动物越老,其细胞中DNA的损害越严重。环境污染和不健康的饮食可能加重这个有缺陷的复制(Bohr and Anson,1995)。也有人认为,最初的复制错误可能就是源于辐射。
自身免疫理论(autoimmune theory)认为,老化可以归因于免疫系统的错误。首先,免疫系统与感染作战的能力衰退;其次,它把自己身体的细胞当作感染载体,并攻击它们。随着免疫系统日积月累的错误,到了晚年,人的机能开始明显下降。
细胞垃圾理论(cellular garbage theory)认为,老化是由于正常的细胞活动产生副产品——毒素(包括一个叫作脂褐质的色素和一套叫作自由基的化学品)造成的。这些毒素能引起广泛的累积性损伤,人体似乎在“自我下毒”,而且这些毒素(代谢的废物)不断累积,直至引起个体老化。
热量摄入理论(caloric restriction)认为,摄入的热量过多可引起寿命缩短,限制卡路里摄入能改善代谢潜能,延长寿命。用动物进行的大量研究都支持这个观点,仅仅限制热量的摄入,就能有效地延长大鼠的寿命。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结果并没有在人类身上得到证明(Cristofalo et al.,1999)。
应激理论(stress theories)这一类的理论认为,过多的生理学的活化作用有病理学的后果。应激机制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与年龄的交互作用,HPA轴是人体内两个主要的监管体系之一,以应对应激源,维持内部原状稳定的完整性。神经内分泌反应性增加,可能增加疾病和残疾的风险。例如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高浓度的类固醇激素,会导致快速老化衰退。神经内分泌反应性的个体差异可能导致老化模式的个体差异,以及年龄相关的疾病的风险(Finch and Seeman,1999)。
上述理论的证据是不明确的,有的研究支持,有的研究不支持。每个理论都有一定的价值,但每一个都不能单独解释老化的大部分过程(Bergeman,1997;Hayflick,1994;Sanadi,1977)。根据现有的证据,细胞水平的老化可能是几个过程的积累,其整体效应大于部分效应。
第二类理论基于进化论,一个物种寿命的长短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当前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老化,以及生物物种有限的寿命,是基于三个主要的进化理论:变异积累理论、拮抗性基因多效理论和弃置体细胞理论。这三种理论可以概括如下:
变异积累理论(mutation Accumulation theory,Medawar,1952)认为,老化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进化没有选择淘汰它。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衰老是自然选择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假设有一种遗传素质,它见光就死,而且这个素质在刚出生时就表现了出来,那么,任何携带这种遗传素质的人,都很难活到青少年,更不用说繁殖。这样的基因就无法幸存,无法传给后代。但是,如果这种“见光死”基因只有到60岁才生效,很多人都会死于60岁之前(尤其对人类的祖先更是如此)。因此,这个基因首先很少出现,其次,如果它出现了,对生存率的影响很小,而且它已经传给了后代。因此,仅仅在晚年才发生作用的基因突变就累积下来,没有进化压力使之停止,这种有害的基因突变逃脱了自然选择。
拮抗性基因多效理论(antagonistic pleiotropy theory,Williams,1957)基于两个假设:首先,假定一个特定的基因可能会对不止一个特征有影响(基因多效性);其次,这些多效性对个体的影响可能是相反的(拮抗性)。在生殖概率最高的时期有益的基因,即使它在晚年有害,它也会提高总体生殖率,对物种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自然选择保护它们,以生命晚期的健康下降、物种的寿命为代价。当年轻和老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自然选择可以说是偏向于支持年轻。这就是拮抗性基因多效理论对老化和有限寿命的解释。这个理论最初只是一个理论设想,后来被其他学者用数学推论所证明(Charlesworth,1994),也为很多观察数据所支持。例如,突变产生了过多的性激素可能会增加性欲和生殖的努力,达到成功的繁衍,因此它们可能深受自然选择的青睐,尽管晚期可能会引起前列腺癌(男性)和卵巢癌(女性)。
程序性老化理论最有力的证据是,以其发现者黑弗里克命名的黑弗里克现象(The Hayflick phenomenon,见Hayflick,1985,1994,1997)。身体细胞可以被复制的次数是有限的。从身体取出的活细胞在培养皿内自身复制有限的次数后就会死亡,因此又叫做黑弗里克限度(Hayflick limit)。提供细胞者的身体越老,细胞在死亡之前复制的次数越少。为什么是这样,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的一个解释是与端粒有关。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个DNA系列。每次细胞复制,端粒就缩短一些,当端粒不可能再短,细胞就因不能再复制而死亡(Olovnikov,1996)。似乎如果可以延长端粒,就可以延长预期寿命。已知一些特定的细胞(原则上是精子细胞和卵子细胞)是“不死的”,可以无限地复制而没有任何退化的迹象。这些细胞使用端粒酶,确保在细胞复制时端粒的长度保持不变。把端粒酶作为延缓衰老的药,初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也的确有一些科学家在为此努力,但是,不幸的是,端粒酶也是很多种癌症的关键组分。事实上,随着身体老化,细胞中的DNA序列被损坏,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受损的细胞在它们到达异常从而引起癌症生长之前,就达到黑弗里克限度而死亡,但在有些情况下,受损的细胞意外地被端粒酶“修复”,导致细胞能复制自己而不受黑弗里克限度的限制。因此,简单地给细胞提供端粒酶可能有延缓细胞老化的作用,但也可能引起癌症的生长。这也能解释细胞的寿命为什么有黑弗里克限度,并且它们避免使用端粒酶,也许这正是人体避免癌症的策略。
弃置体细胞理论(disposable soma theory,Kirkwood,1988)是颇受重视的理论。现代进化论提出,一个有机体会尽可能多地繁殖,繁殖优先于有机体个体的生存。有机体的基因是最重要的,基因存在于其中的躯体是第二位的。根据这个理论,一个男人死于20岁留下30个孩子,好于死于100岁而没有孩子(Dawkins,1976)。弃置体细胞理论认为,身体细胞不断衰亡,需要随时更换。如果躯体某一部分的细胞不更换,这部分躯体在效率上就会下降。然而,不可能所有细胞更换都是同等有效的。最好的进化策略是,以躯体(非生殖的)为代价,来保持生殖器官最优化。因此,越多的能量投资于生殖,躯体衰退就越严重。该观点是有说服力的,研究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证据(Kirkwood,1988)。
以上三个理论是基于进化论对老化的三种解释。可以说三个理论可能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是正确的。人的皮肤起皱纹、骨头变脆、记忆广度减小、反应速度减慢,这是因为没有进化压力阻止它们的发生(变异积累理论),因为它们是早期优势过程的反面(拮抗性基因多效理论),或因早期投资集中在繁殖(弃置体细胞理论)。用进化论的术语说,一个人能活到老年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一个意外的礼物。
(三)老化的心理学理论
早期心理学涉及老年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特定群体(例如临床病人,包括痴呆症如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的老化方面。直到最近,一些研究者才开始专心研究正常、健康的老年人,了解人的心理状态有哪些方面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哪些方面保持稳定,以及这些变化或稳定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主要集中在有关认知方面和发展方面,分别介绍如下:
1.认知理论
一位心理学家曾评论说:认知老化的领域几乎没有理论可以解释广泛的现象(Salthouse,1985)。
老化的认知理论试图解释认知方面的年龄差异的性质,影响这些差异的因素,以及年龄差异发生的机制。尽管没有一个理论可以解释认知领域存在的广泛现象,但是在过去的20年中还是有了基本的发展,几种主要架构已经浮现出来:(1)加工资源衰退;(2)总体减慢;(3)抑制过程的缺陷;(4)传输过程的缺陷。
加工资源衰退 加工资源即执行一些心理加工时所必需的内部输入,这样的资源在给定的加工时间内是有限的。人们有一个有限的加工资源库,当进行认知任务时,可以从中摄取资源。当人们变老,可用的资源就会随之减少。因此,当任务要求更多的资源时,例如,更复杂的任务,老年人的操作水平就表现出下降。与这个理论相一致,很多研究发现,老年人在执行各种复杂的任务(如理解复杂的句子、心算、口头推理)时,都显示出操作水平较大的下降。我们知道一个常用的表达,“用进废退”,其心理学术语是废用理论。
废用理论(disuse theory)认为,某些心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衰退,是因为不使用这些能力,最终导致它们衰退(Milne,1956)。这个理论不容易证实,也不容易反驳。老年人较少使用某一能力,这一能力的操作水平下降。但这个发现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有因果的关系。能力可能因为缺乏使用而衰退,也可能由于能力衰退,造成老年人失去继续使用它的动力(Perlmutter and Monty,1989),或者,尽管使用,能力本身还是可能衰退。针对那些经常使用某能力的老年人进行的研究发现,几乎总是存在着至少有一些衰退。例如,对建筑师和飞行员的研究显示出,空间任务的操作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尽管他们工作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实践着空间任务(Salthouse,1992)。当然这是相对于年轻建筑师或年轻飞行员而言的,在绝对意义上,年龄较大的建筑师和飞行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总体减慢 总体减慢假说(general slowing hypothesis)提出,认知机能存在年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实际加工速度减慢了,或者说执行认知操作的速度减慢了。这个普遍的减慢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速度减慢了,因此影响到所有的任务,不管任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也不管任务涉及哪些心理能力。一些研究者提出,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加工速度是线性相关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认知加工速率的减慢是恒定的,老年人的加工速度比年轻人慢1.5倍。虽然大多数研究者都接受这样的概念:加工速度随年龄减慢,但是否这种减速造成了所有的年龄差异,这个问题还存在相当的争议。
抑制缺陷(inhibition deficits) 有关的理论提出,老化损坏了抑制无关信息的能力,以致这些无关信息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活跃。抑制过程有两个功能:①阻止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②删除对于当前的工作不再相关的信息。当抑制过程受损,人们会受无关信息的强烈干扰。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老年人更容易考虑与当前的及与认知加工无关的想法(如与个人相关的信息),容易漫无边际地遐想,当描述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事件时,容易偏离话题。低效的抑制机制可以解释这些是为什么。因此研究者提出,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机制可以解释更广泛的认知问题。如果不能抑制干扰信息,就不能真正注意应该注意的东西,就不能记得应该记得的东西。并不是有的人有注意问题和记忆问题,可以把它当作一个问题——有的人无法抑制干扰信息,这个缺陷影响其他领域,例如注意、记忆等(Esposito,2005)。
传输缺陷 传输缺陷假说(transmission deficit hypothesis)使用了一个联结主义的框架,语词被描绘成节点,在许多层面联结,这些层面包括音韵(即声音)、拼字法(即拼写)、语义(即意义)等。传输缺陷假说提出,老年人的联结随年龄增长而削弱了。结果是,任何涉及弱联结的任务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当需要形成新联结的时候(实际上是新的学习),或当既存的联结变弱了,如某些词不常用或最近没有使用,老年人的认知操作水平下降尤为明显。与这个假说相一致的是,关于老年人记忆的研究发现,无论任务涉及新的学习,还是提取已有的知识,都显示了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大多数认知老化的理论观点,还可以按照主要因果关系的影响期限,分为近期理论和远期理论。认知老化的远期理论,将认知老化归因于发生在生活早期的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受教育水平,强调社会文化可能会影响认知能力。这种理论感兴趣的是代群效应,即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一批人有哪些认知特征,他们与在其他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人有哪些差异。老化的近期理论感兴趣的是近期因素的影响,例如认知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怎样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反映了在一个或多个基本认知过程中操作水平的改变(Salthouse,1999)。
比较综合性的理论是日常能力理论,寻求解释个人如何有效地在完成任务和日常生活中行使认知能力。这类理论把潜在的过程,如机制、认知功能的使用,以及制约个人能力有效发挥的生理状况,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基本的认知过程通常代表单一的特质,而任何单一的过程都不足以解释个体差异的原因。因此,日常能力被描述为一些基本认知过程的组合,它使我们能在特定的日常情境中采取适应的行为。
研究日常认知能力有三个主要的理论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将日常能力看成是一种潜在的基本认知结构的表现形式;第二个途径认为日常生活能力涉及不同的特定领域的知识;第三个途径强调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所面临的环境的要求之间符合或一致。
有关认知老化的研究证据请见第三章。
2.发展理论
人类发展理论主要有两种发展观点:生命阶段的观点或毕生发展的观点。
生命阶段的观点将发展视为一系列阶段,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要经历这些阶段。这些阶段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从一个过渡到另一个。是否能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取决于前一个阶段的操作水平。一般来说,后面的阶段都比前面的阶段更先进。
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Erikson,1963,1982)是最广为人知的老年期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8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对特定的矛盾冲突需要解决,这个矛盾冲突叫社会心理危机。老年期需要解决的矛盾冲突是完满感对绝望感。老年时期是反省的时期,一生充实和对自己负责的人会有一种完满感,自尊自重,这使他可以带着尊严面对衰老和死亡。如果带着遗憾看从前的生活,老年人会有一种绝望感,背负痛心和懊悔,觉得生活中失去了很多机会,自己失败了,而一切重新开始又为时已晚。衰老和死亡的威胁便成了恐惧和消沉的根源。老年期适应性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能够承认死亡将临近,并且以满意的心情看待自己一生的能力。成功地解决这一危机会带来很多智慧。这样的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每一个心理危机从来都不能完全解决。研究者提供的证据说明,通常只有那些已经成功解决了埃里克森早期阶段的冲突的人,才能达到自我整合(Hannah et al.,1996)。换句话说,晚年的人格是早期行为和晚年现状的结晶。
佩克(Peck,1968)发展了埃里克森的理论,他认为在晚年生活中,有三个矛盾需要解决。第一个矛盾是自我分化与过分关注工作角色的矛盾。许多职场上的人(尤其是男性),是通过他们的工作建立自己的地位和自我概念的。因此,专业人士可能仅仅因为他们有一个社会赞许的职业而发展出高自尊。然而,当一个人退休,地位便随着职业消失了。因此,退休者必须找到自身的一些东西,让他们显得独特,或与以前职位所带来的自尊相配。第二个冲突是超越身体与过分关注身体的矛盾。对大多数人来说,老化带来了健康水平和一般身体状态的下降。如果老年人过分强调身体的健康在享受生活中的作用,那么失望将会是不可避免的。成功老化包括具有克服身体不适的能力,或至少发现有些有趣的活动并不一定需要身体非常健康。第三,超越自我与过分关注自我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指一个人向这一事实让步: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显然不是一个愉快的想法,但佩克认为,那些试图为自己死后还留在世上的亲人,提供好的环境和幸福而不断努力的人,对自己命运的担忧是可以克服的。
选择、优化和补偿理论(the theory of selection,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SOC,Baltes,1997; Baltes and Baltes,1990)提出,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有得有失,但是在老年,损失会远远超过收益。进化发展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是不完善的,在这期间社会支持不再能够补偿生理的衰退和行为功能的损失。为了达到成功的老化,老年人应该:①选择那些对自己的幸福感最重要的活动和能力,着力维护这些能力,参与这些活动;②找到有助于自己选定的能力达到操作最优化的策略;③设法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其它能力的下降(Baltes and Smith,1999)。
毕生发展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问题,涉及人从生到死全部过程中行为的发展和变化(Baltes,1987)。毕生发展理论强调,发展是一个人与他的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也叫做连续性理论。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是个人在每一个机能领域,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成长和衰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整个一生。成长和衰退的速度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多端的。在每一个心理领域,个人可能经历收益和损失的几个周期。毕生发展的过程是稳定与变化之间微妙的平衡过程。发展受到个人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发展需要利用几种不同领域的知识方能更好地加以理解。
应激处理框架(stress process framework,Pearli,1981,1989)提出,老年人是通过应激处理机制来处理老年带来的改变的。应激源、处理问题的内部调节机能、处理的效果等方面不断地交互作用。应激源包括社会角色的失去或改变,如退休或失去配偶。应激往往会增殖,主要的应激源,如失去配偶,可能导致次级应激源,如财政困难。内部调节机能植根于一个人的人格,例如个人所偏爱的应对风格或自我效能感。成功的调节方式可以支持人们应付未来的应激源,因此被保留下来,而无效的调节方式可能被调整或丢弃。发展阶段理论家如埃里克森认为,人们处理应激源以解决一个特定的发展挑战,而发展连续性理论家则认为,人们一生都在发展、维护和改变应对策略,监控其有效性,改变策略以适应每个情境。他们都强调个人特征在处理应激中的作用,以及应激源和调节机能的互惠效应。
(四)老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发展理论聚焦在个人的老化改变,而社会心理学理论则试图解释老年人作为一个群体,与社会上其他人的关系。大多数的社会心理学理论都倾向于强调生命历程,研究社会规范,包括文化、历史和家庭背景,如何影响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和角色的转换。一个特定事件(例如生育)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发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心理学关于老化有三个主要的理论:活动理论、撤离理论、连续性理论。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是由海威赫斯特(Havighurst,1953)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老年人的社会需要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即使实际的社交互动有所下降。当进入老年后,继续以前的社会交往,并建立了新的社会交往的老年人,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Havighurst,1961),因此,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坚持年轻时养成的活动习惯。当不得不放弃特定的角色或活动时,应该找到其他的角色或活动来代替。这样,老年人才能保持更好的自我形象和更高的满意度,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一些研究支持活动理论,但也有研究不支持(Clair,Karp and Yoels,1993)。这些研究发现,老年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会自愿减少他们的社会参与,这就是撤离理论的观点。
与活动理论相反的是撤离理论(disengagement theory),由卡明和亨利(Cumming and Henry,1961)提出。该理论认为,随着老年期的到来,老年人从社会撤离是一件正常的、合情合理的事情。根据这一理论,老年人愿意撤离,因为这能使他们从力不从心的角色和责任中解放出来。同时,社会也因他们的撤离而受益,因为填补老年人空出的位置的,将是活力旺盛和技术更强的年轻人。撤离是双向的,老年人从社会撤离,社会也从老年人撤离。人老之后退出角色是普遍现象,但是否老年人都愿意从社会和某些人际关系中撤离,或是否心甘情愿地退位就能成功地适应老年期,都还难说。
现在一致认为,撤离理论和活动理论分别对一些老年人来说是最优策略,但不是对所有的老年人。哪种策略更好取决于诸多因素,如财政情况(是否能负担得起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健康(是否还有精力维持一些爱好)、人格类型(如内向的人可能讨厌积极社交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以前的行为可以解释晚年活动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大量的研究发现,增加社会参与只能提高低收入老年人的幸福感(Caspi and Elder,1986; Larson,1978)。同样应该注意的是,撤离也可能是慢性病的征兆,在某些情况下撤离可能预示严重的健康问题。
活动理论和撤离理论这两个相反的理论都得到一些研究的支持,也遭到一些反对。为克服这两个理论的困难,艾施利(Atchley,1971)提出了连续性理论,并一直致力于将其完善(Atchley,1989,1999)。
老化的连续性理论认为,人格、价值观、道德、偏好、角色的活动和基本的行为模式在整个一生中是一致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生活变化。例如,一个饶舌的性格外向的25岁姑娘,很有可能在70岁时仍然是交际花,而一个说话简洁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在老年也会保持着深居简出。事实上,人格特质通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根深蒂固。老年人寻求保持一个稳定的环境,或者是通过外部途径,即住在同以前一样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中,或者是通过内部方式,维持自己的信念、态度以及人格特质与年轻时一样。如果期望的和实际的连续性水平不一致,可能产生问题,连续性太弱(例如太多的新体验)可能诱发焦虑,而连续性太强则可能诱发无聊感。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连续性理论在一个整体框架中探讨了这些复杂性。
除了这三个主要的社会心理学老化理论,还有其他一些理论,例如角色理论。
一个社会角色不仅包括个人的自我概念,也包括社会上的其他人认为一个特定地位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些研究者认为,社会有文化年龄规范,人们期望到了特定的时候,就应该到达生命中的某些特定的里程碑,比如结婚、生子、退休,等等。如果这种生命的里程碑“不合时宜”,或者大大不同于社会上的其他人,就会出现问题。
角色理论(role theory)将重点集中在消极的角色转变:角色失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老年人开始失去父母、员工、配偶等角色,这经常导致他们感到失去对生活的掌控。觉得自己能控制生活,有社会权力和威望,将带来更好的健康(Krause et al.,1992),而失去控制将使人感到无能为力、隔离、自我疏离、无意义、无规范感(normalessness)(Van Willigen,2000)。此外,老年人一般和他人联系较少,使得他们的社会网络收缩,而这又导致健康状况更差(Moen,Dempster-McClain and Williams,1992);如血压调节和免疫反应(Berntson and Cacioppo,2000);可能导致抑郁症状(Krause et al.,1992)。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稍微不同的解释:接受和给予很容易在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实现,而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机会可能会失去。寡居、退休和其他社会角色的失去,可能限制老年人保持和发展互惠和相互支持的亲密关系。角色与互惠的关系是相联系的,没有这些角色,也就没有了可以从其受益的他人(Rook and Sorkin,2003)。
最近出现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社会情感选择性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是由卡斯坦森(Carstensen,1992,1993,1999)提出的,这是一种动机毕生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们会觉得时间越过越快,他们就变得越来越有选择性,将更大的资源投放在情感上有意义的目标和活动中。根据这一理论,动机的转移也影响认知过程。人们年老时倾向于注意和记忆积极的而非消极的信息(称为“积极效应”)(Mather and Carstensen,2005)。
因为老年人珍视感情上的满足,他们经常花更多的时间与熟悉的人在一起,选择性地缩小社会互动,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大化,将情感风险最小化。老年人系统地建设和维护他们的社交网络,这样社会伙伴可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
这个理论也看重人们想要实现的目标的类型。与知识有关的目标旨在获取知识、规划事业、开发新的社会关系等,这些目标将来会有回报。与情感有关的目标旨在管理情感,追求情感上愉悦的与社会伙伴的互动,效应在当下。当人们认为他们的未来是开放的,他们倾向于关注面向未来的与知识有关的目标,但是当他们觉得时间不够了,他们的重点往往转向面向现在的与情感有关的目标。目标转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成年早期就开始了。重要的是,这个理论认为引起目标转移的不是年龄本身,而是老年人对时间的看法改变了。
这个理论旨在对老年人减少社会交往提供一个解释,认为老年人的社会网络缩小,社会参与减少,应该被视为老年人主动的资源再分配。老年人不是简单地对社会环境做出反应,而是积极管理自己的世界,他们减少参与某些活动,但在另一些活动中仍然活跃。
最近的另一个理论是社会环境理论,它强调的是一个人的环境对一个人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如果环境中有很多老年人,他们住得较近,比起老年人的人数很少,他们彼此居住又较远,前者更容易相互影响。对大型退休社区和老年公寓的研究支持老年人的友谊模式。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主要的老化理论,还有其他很多理论,有些较为成熟,有些还不成熟,新的研究发现在不断地检验和修正这些理论。仅仅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研究人员才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年人身上。早期的老化理论很少,涉及范围很窄,通常是消极的,最近的理论将老化看作是多维的过程,老化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特征。这些理论强调生物、身体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并试图解释,老年人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方面,而将积极方面最大化,以便在21世纪更充分享受延长的寿命。
参考文献
1.Atchley,R.C.,“Retirement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 Continuity or crisis?”The Gerontologist,1971,11 (1),13-17.
2.Atchley,R.C.,“A continuity theory of normal aging.”The Gerontologist,1989,29 (2),183-190.
3.Atchley,R.C.,Continuity and Adaptation in Aging: Creating Positive Experience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9.
4.Baltes,P.B.,“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of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On the dynamics between growth and declin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7,23,611-626.
5.Baltes,P.B.,“On the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of human ontogenesis: selection,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as foundations of developmental theory.”American Psychologist,1997,52,366-380.
6.Baltes,P.B.and Smith,J.,“Multilevel and systemic analyses of old ag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or a fourth age.”In V.L.Bengtson and K.W.Schaie (eds),Handbook of Theories of Aging,Springer,New York,1999,pp.153-173.
7.Baltes,P.B and Baltes,M.M.(eds),Successful Aging: Perspectives from the Behavioral Scien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90.
8.Bergeman,C.S.,Aging: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Thousand Oaks: Sage,1997.
9.Berntson,G.G.and Cacioppo,J.T.,“Psychobi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ast,present,and futur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3-15.
10.Birren,J.E.and Schaie,K.W.(eds),Handbook Of Psychology Of Aging, San Francisco: Academic,2001.
11.Botwinick,J.,“Intellectual abilities.”In J.E.Birren and K.W.Schaie (eds),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1977.
12.Brody,J.A.,“Changing health needs of the ageing population.Research and the Ageing Population.”Ciba Foundation Symposium, Chichester: Wiley,1988,p.134.
13.Burnside,I.,Ebersole,P.and Monea,H.(eds),Psychosocial Caring Throughout The Lifespan,New York: McGraw Hill,1979.
14.Carstensen,L.L.,“Social and emotional patterns in adulthood: Support for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Psychology and Aging,1992,7(3),331-338.
15.Carstensen,L.L.,“Motivation for social contact across the life span: 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In J.E.Jacobs (ed),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1992,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40,209-254.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3.
16.Carstensen,L.L.,Isaacowitz,D.M.,and Charles,S.T.,“Taking time seriously: 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54,165-181.
17.Caspi,A.and Elder,G.H.,“Life satisfaction in old age: linking social psychology and history.”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Aging,1986,1,18-26.
18.Charlesworth,B.,Evolution in Age-Structured Popula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4.
19.Clair,W.J.,Karp,D.A.and Yoels,W.,Experiencing the Life Cycle: A Social Psychology of Aging,Second Edition,Springfield,Illinois: Charles Thomas,1993.
20.Cowgill,D.O.,“The demography of aging.”In A.M.Hoffman (ed),The Daily Needs and Interests of Older People,Springfield,IL: C.C.Thomas,1970.
21.Cristofalo,V.J.,Tresini,M.,Francis,M.K.,and Volker,C.,Biological theories of senescence.In V.L.Bengtson and K.W.Schaie (eds),Handbook of Theories of Aging,Springer,New York,1999,p.98-112.
22.Cumming,E.and Henry,W.E.,Growing Old,New York: Basic,1961.
23.Dawkins,R.,The Selfish Gen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4.Decker,D.L.,Social Gerontology, Boston,MA: 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0.
25.Erikson,E.H.,Childhood and Society,New York: Norton,1963.
26.Erikson,E.H.,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A Review,New York: Norton,1982.
27.Finch,C.E.and Seeman,T.E.,“Stress theories of aging.”In V.L.Bengtson and K.W.Schaie (eds),Handbook of Theories of Aging, Springer,New York,1999,p.81-97.
28.Hall,G.S.,Senescence: The Last Half of Life, New York: Appleton,1922.
29.Hannah,M.T.,Domino,G.,Figueredo,A.J.and Hendrickson,R.,“The prediction of ego integrity in older persons.”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996,56,930-950.
30.Havighurst,R.J.,“Successful aging.”The Gerontologist, 1961,1(1),8-13.
31.Hayflick,L.H.,How and Why We Age,New York: Random House,1994.
32.Hayflick,L.H.,“Mortality and immortality at the cellular level.A review.”Biochemistry, 1997,62,1180-1190.
33.Hayflick,L.H.,“The cell biology of aging.”Clinical Geriatric Medicine,1985,1,15-27.
34.Hubbert,H.B.,“The effect of age on habit formation in the albino rat.”Behavior Monographs,1915,2(6),55.
35.Kirkwood,T.B.L.,“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ageing.”Research and the Ageing Population,CIBA Foundation Symposium 134,Chichester: Wiley,1988,pp.193-207.
36.Klaczynski,P.A.and Robinson,B.,“Personal theories,intellectual ability and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dult age differences in everyday reasoning biases.”Psychology and Aging,2000,15,400-416.
37.Krause,N.,Herzog,A.R.and Baker,E.,“Providing support to others and well-being in later life.”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1992,47,300-311.
38.Larson,R.,“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lder Americans.”Journal of Gerontology,1978,33,109-125.
39.Laslett,P.,A Fresh Map of Life: The Emergence of the Third Age,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40.Mather,M.,and Carstensen,L.L.,“Aging and motivated cognition: The positivity effect in attention and memory.”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5,9,496-502.
41.Medawar,P.B.,An Unsolved Problem of Biology,London: H.K.Lewis,1952.
42.Minois,G.,History of Old Age,Cambridge: Polity Press,1989.
43.Moen,P.,Dempster-McClain,D.and Williams,R.M.,“Successful aging: A life-course perspective on women's multiple roles and health.”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2,97,1612-1638.
44.Olovnikov,A.M.,“Telomeres,telomerase and aging: Origin of the theory.”Experimental Gerontology,1996,31,443-448.
45.Pearlin,L.I.,“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stress.”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89,30( 3),241-256.
46.Pearlin,L.I.,Menaghan,E.G.Lieberman,M.A.and Mullan,J.T.,“The stress process.”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81,22(4) 337-356.
47.Peck,R.C.,“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In B.L.Neugarten (ed),Middle Age and Aging: A Reader in Social Psychology,Chicago,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48.Perlmutter,L.C.and Monty,R.A.,“Motivation and aging.”In L.W.Poon,D.C.Rubin and B.A.Wilson (eds),Everyday Cognition in Adulthood and Later Lif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9.Quetelet,A.,Sur l'homme et le développement de ses facultés,essai d'une physique sociale,2 vols.Paris: Bachelier.Trans.Knox R (1842) reprinted with Introduction by Diamond S (1969).A Treatise on M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s Faculties,Gainesville,FL: Scholars' Facsimiles & Reprints,1835.
50.Rook,K.S.and Sorkin,D.H.,“Fostering social ties through a volunteer role: Implications for older-adults' psychological healt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2003,54,313-337.
51.Salthouse,T.,A Theory of Cognitive Aging,Elsever Press,1985.
52.Salthouse,T.,“Reasoning and spatial abilities.”In F.I.M.Craik,and T.Salthouse (eds),The Handbook of Aging and Cognition,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1992.
53.Sanadi,D.R.,“Metabolic chang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aging.”In C.E.Finch,and L.Hayflick (eds),Handbook of the Biology of Aging,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1977.
54.Scott,C.A.,“Old age and death.”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896,8,67-122.
55.Shaw,C.,“Interim 2003-based national population projections for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onstituent countries.”Population Trends,2004,118,6-16.
56.Sonnenschein,E.and Brody,J.A.,“Effect of population aging on proportionate mortality from heart disease and cancer,U.S.2000-2050.”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5,60,110-112.
57.Stuart-Hamilton,The Psychology of Ageing: An Introduction (4th ed.),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6.
58.Thane,P.,Old Age in English Histor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59.Van Willigen,M.,“Differential benefits of volunteering across the life course.”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0,55,308-318.
60.Williams,G.C.,“Pleiotropy,natural sele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enescence.”Evolution,1957,11,398-411.
61.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第2期。
62.刘荣才:《老年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3.王登峰:《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理论与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64.肖健、沈德灿:《老年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65.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6.杨治良、叶奕乾、祝蓓里等:《再认能力最佳年龄的研究》,《心理学报》1981年第1期。
6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2000,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20118_402779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