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心理学
- 高云鹏 胡军生 肖健
- 3490字
- 2021-04-01 15:03:32
二、老年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代的老年心理学思想
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样,在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之前,中外各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医学家和社会学家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老年与老化的问题,积累了丰富的老年心理学思想。虽然古人的论述多基于思辩,只是一种论断与感悟经验,按照现代科学的标准来看还不太规范,但由于他们大多是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进行的分析和探索,可以认为是一种原始智慧(王登峰,2012,第170页),对于现代老年心理学的研究,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1.中国古代的老年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医学家们在老年人的心身关系、养生之道、代际关系以及心理调适方面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下边分别简单加以介绍。
有关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思想: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总结出了个体的毕生发展心理学思想,认为到了70岁时就可发展到完善的状态。此外,他还指出不同的年龄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论语·季氏》中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特别强调老年人在年老之时,血气已衰,应该力戒贪得。
有关老年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关系的论述:古代医学家对伴随生理变化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也有很多论述。比如中医名著《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如下论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瘘,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治。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在这段话中,明确指出50岁以后感知觉的变化,并且指出如果能够认识、适应这种变化就能延缓衰老。
此外,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谈到:“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情性变异,食饮无味,寝处不安。”生动地刻画了由于生理机能的变化,老年人视觉、听觉、味觉和性情上的变化。
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曹庭栋75岁高龄时所著的《老老恒言·省心》(又名《养生随笔》)中谈到:“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要急躁益甚,究无益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血气既不妄动,神色亦觉和平,可养身兼养性。”其明确指出因年老而出现的性格变化,并提出了“忍耐、顺其自然”的应对方式。
有关养生的思想观点:中国古代的养生思想可以简单归结为“清心寡欲、修身养性”八个字。前面已经谈到,孔子认为“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也就是老年人要戒贪,要有清心寡欲的思想。《庄子·在宥》中谈到:“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指出无为少知、神情清静可以长寿。而最早提出修身养性和长寿之间关系的是孔子。他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在《中庸》中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他认为长寿与否与人们的品德有关。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指出,古代圣人“所以能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明朝内府大御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也强调良好的品性可以长寿,称“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清代著名养生家在《长生秘诀》中也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关于代际关系的思想观点:在当代老年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代际关系,尤其是在社会变化剧烈的当代中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传统思想中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论述。比如《礼记·礼运》里面“……父慈,子孝……长惠,幼顺”就提出了“父母对子女慈祥、子女对父母孝顺”的代际相处之道,明确指出老年人与年轻人各自所应具有的行为方式。
其实,中国古代还有很多与老年心理学有关的思想,限于篇幅,在此只能抛砖引玉。目的还是期望中国研究者在进行老年心理学研究时,能够考虑到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思想对老年人的行为方式以及代际关系的影响,在提出解决方案时也能够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此外,也期望有志者能够系统地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年心理学思想,以便为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2.西方古代的老年心理学思想
西方的传统文化中也蕴涵了丰富的老年心理学思想。比如,古希腊神话中就有关于老化的描述,将变老和死亡看成是焦虑解除时期(许淑莲、申继亮,2006,第13页)。古希腊医学著作《关于自然》里面将人的一生分为小儿期、少年期、青年期和老年期(57岁以上);公元前1200多年的古罗马医生提出了老年人的养生方法;中世纪的老年医学指出,40—60岁是个体的老化期或衰退期,60岁以上是衰老期,并且系统地介绍了老年人的养生之道,这与当代老年期的划分方法基本类似(刘荣才,2009,第20页)。
(二)老年心理学的简要发展史
对老年心理较为科学的研究还是始于近代,这也是源于19世纪欧洲科学的发展。学界普遍认为,最早从事老年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是19世纪比利时著名数学家、统计学家奎特勒(L.A.Quetelet,1796—1874)。他于1835年就对刚出生至老年期的出生率、死亡率、身高、体重、智力、运动能力等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述了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老化问题。他认为,人的寿命与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行为变化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生活环境会影响个体衰老的早晚和速度。他也被认为是对老年学进行科学实证研究的第一人。此外,英国科学家高尔顿于19世纪80年代在收集上万名不同年龄被试资料的基础上,发现了反应时间方面的年龄差异。
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之后,对老年心理的研究也就逐渐走上了科学的规范道路。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的学生斯科特,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老年和死亡》(Old Age and Death)的文章(Scott,1896),这是最早公开发表的老年心理学论文。此后,华生指导他的学生哈伯特纵向追踪考察了不同年龄组老鼠的学习行为(Hubbert,1915),不过她的研究并没有对老年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产生较大影响。
1922年,霍尔从克拉克大学校长职位上退休以后,出版了第一本老年心理学专著《衰老:人生的下半段》(Senescene: The Last of Life, Hall,1922)。在这本著作中,他系统地论述了老年期的本质、疾病和死亡方面的问题,指出老化过程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认为不同年龄的人对死亡的态度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他的研究虽然有许多是基于对老年人的访谈,样本也不大符合现代的心理学规范(Birren,Schaie,2001,p.19),但是,这本著作的出版却被看成是老年心理学的开始(许淑莲、申继亮,2006,第13页)。虽然他是美国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但是他对老年心理学的发展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推动作用。这可能是因为,他退休之后对老年心理的研究,难以影响当时正深受行为主义思想影响的学生(Birren and Schaie,2001,p.19)。
老年心理学第一次获得有组织的发展,是1927—1932年间在斯坦福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家路易斯·推孟(Louis Terman)和沃尔特·迈尔斯(Walter Miles)的推动下进行的,当时他们从卡内基基金获得一笔资金以对老年心理学进行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老年人心理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多了。1946年,美国老年学会成立(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学会中包括医生、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随后不久,国际老年学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rontology)成立。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成人发展与老年分会”(The Division on Maturity and Old Age),这也标志着老年心理学有了自己的研究队伍和明确的研究领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老年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者已经系统考察了老年人的感知觉、智力、性格、注意等方面的特点,现在的研究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退休适应、生活质量,以及如何才能成功地度过老年期等方面的课题。
中国古代虽然有着丰富的老年心理学思想,但是科学的老年心理学研究却起步较晚。通常认为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才开始有了较为系统的老年心理学研究,不过发展速度较快,如今也取得了较好成绩。比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老年人学习、记忆、注意、思维、个性、自我概念、词语流畅性等老年变化的研究,杨治良等(1981)对幼儿到老年再认能力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最近几年来,研究者重点考察了中国老年人的退休适应、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等问题,以便帮助老年人有更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