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教兴国”就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几十年的实践经历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表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1]。习近平同志也反复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教师是科教兴国的中坚力量[2][3],而高校教师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作为重要的知识群体,高校教师这一社会群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工作,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力量,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高校立身之本,要坚持立德树人。他说:“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年以后可能会过时,可能会遗忘,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会让他们终生难忘。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因此,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推手与核心力量,狠抓高等教育是实现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方案》),在建设任务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目标。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世界优秀人才”。在《“双一流”方案》出台后,各省市、高校都积极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方案。比如:上海市由市教委公布了《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强调了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设计;国内所有高校都相继召开了研讨会,制定了学校“双一流”发展规划。其中,师资建设是高校“双一流”方案中的关键环节,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学科师资,一流高校建设需要一流的高校师资。勿庸置疑,高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对于实施“双一流”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社会各界对高校教师的重要性持有高度一致的认识,然而现实中高校教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表现出诸多严重的矛盾和问题。高校教师面临着日益巨大的各种压力[5]。这些压力可能来自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和学术评估,也可能来自个体对教学、科研和进修的投入。比如: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下,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压力,高校教师这一社会群体也不例外;近些年来,新管理主义、学术资本主义的盛行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快速改变,这些变化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综合型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也会增加高校教师的压力。从现场调研可以看到,高校教师们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多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教师表现出显著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高校教师猝死现象屡见不鲜。比如:2018年10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位35岁的青年教师在华中科技大学参加学术讲座时因心脏骤停而逝世,校方公告称“经常熬夜科研”。与此同时,上述问题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在巨大压力下,关于高校教师的负面新闻逐渐增多,一些教师出现学术不端和缺乏师德的行为,更有一些教师因为工作压力、薪酬福利、职称或者心理健康等问题表现出一系列偏激行为,严重损害了自身和他人的利益,给学校声誉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得高校和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受到极大的损害。高校和高校教师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可能进入一个死循环状态,进而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和科研实验的质量,并严重阻碍教师的进步和学校的长期发展。

如何破解上述战略上高度重视与现实中存在诸多问题的矛盾,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以及促进高校教师个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来看,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简称QWL)这一概念高度概括了组织成员对诸多因素的感知和评价,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组织成员的多方面认识[6],包括工作及其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组织工作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感[7]。对于高校而言,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有利于学校师资队伍的开发和管理,能够保证师资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凸显其主人翁精神,保障其教学质量,使其责任感以及自控能力得到增强,实现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主人翁精神、责任感、周边绩效等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范畴相关。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简称OCB)是组织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相关的自主行为,这些行为不是正式制度和岗位职责的要求,也与正式的奖励无关,但是能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组织效能。与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高水平的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和个体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8][9]

具体到四川省来看,当前四川省高校数量已达到109所,教师数量逐年增加。然而,有研究指出,虽然四川在高校数量上可以算得上高等教育大省,但高校尚未充分发挥出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0]。四川省内高校教师的现状分析结果也不容乐观[11]。实地调研可以看到诸多问题,比如一些教师职业认同度不够高,教师们的职称评定和科研工作压力较大,面临较大的继续学习压力,学校待遇较低、收入水平不高等。因此,对四川省高校教师群体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当前他们的现状,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师个体的发展,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高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四川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2020年教育发展目标。

然而,关于四川高校教师群体的研究却并不多,截至2016年11月13日,以“四川高校教师”作为主题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搜索到的结果仅有32条(1991—2016)。对这些文献进行浏览可以发现,现有研究要么是规范性分析,缺乏严谨的实证证据;要么着眼于一个案例分析,缺乏基于大样本的实证考察;要么着眼于某一方面(如激励机制、校本培训)的描述,缺乏微观机制层面的理论剖析。

基于上述背景,本书以四川省属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管理研究范式为指导,以工作生活质量、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作为研究的核心构念,深入研究这三个构念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将进一步从微观机制层面厘清四川省属高校教师的现状,从理论上探索提高其工作绩效的机制,为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提供建议。下文将基于简要的文献回顾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