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卢 梭

一、生平与创作道路

早年生活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启蒙思想家、小说家、散文家。1712年6月28日,他生于日内瓦,父亲是钟表匠,母亲在生他时去世。他从小由他的姑母抚养。他母亲留下丰富的藏书,《阿丝特蕾》很早就唤醒了他浪漫的心灵,普鲁塔克的作品也熏陶了他。他的父亲由于殴斗离开了日内瓦,来到博塞,卢梭寄居在牧师朗贝西埃家里,他在美丽的田野中生活了两年(17221724)。1727年,他回到日内瓦,在零件镂刻师杜柯门那里当学徒,经常挨打受骂。1728年3月的一个星期日,他因游玩误了时辰,城门关上了,他担心挨打,决定逃走。16岁的卢梭来到萨伏瓦地区,经神父介绍,由住在安纳西的华伦夫人收留了他。华伦夫人让他到都灵受洗,改信天主教。他当过雕刻工、仆人,忍辱受欺。一个机会使他能受教育、当秘书。1729年,他回到华伦夫人身边,此后称她为妈妈。他在神学院度过的五个月表明他当不了教士。他对音乐感兴趣,曾陪一个教堂乐师到过里昂,随即又返回安纳西,但不巧华伦夫人出门了。于是卢梭再次流浪,想在洛桑碰碰运气:他不会演奏,却当上音乐教师,并写出一首大合唱。17301731年冬,他在纳沙泰尔授课度日。春天,他又开始流浪,在纳沙泰尔遇到一个冒充替圣墓募捐的人,为他当翻译,到了伯尔尼。最后,他来到巴黎,打算当家庭教师,别人却让他当仆人。他回到华伦夫人家里,这时她住在尚贝里。

初期创作 17321736年,卢梭过了一段平静而快活的日子,他组织小型音乐会,阅读书籍。他弥补了自己长期缺乏的教育,学习历史、地理、拉丁文、天文学、物理学、化学。他教授音乐,写作合唱曲,还创作了一部喜剧《纳尔西斯》(Narcisse)。他曾在萨伏瓦的土地登记处工作了八个月。1737年,卢梭从日内瓦出游回来后,发现他在华伦夫人身边的位置被人抢占了。1838年8月,卢梭住到沙尔麦特。他到蒙彼利埃去看医生时,遇到德·拉尔纳热夫人,受到她的引诱。1740年,他在德·马布利家当家庭教师,胜任不了,又回到沙尔麦特。1742年,卢梭来到巴黎,想以新的记谱法发点小财,结果大失所望,只得靠教音乐课谋生。他寻求贵妇支持,当了杜班太太的秘书。1743年德·布罗格利夫人为他谋取了威尼斯大使馆的秘书职务。但大使蒙太居先生既无能又高傲,争执的结果是卢梭被逐出威尼斯。卢梭在巴黎生活穷困。他的芭蕾舞剧《风流的诗神》(Les Muses galants)引起德·黎世留公爵的注意,公爵让他改编伏尔泰和拉摩创作的一部芭蕾喜剧,可是上演时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提到。他又成为杜班太太的秘书,创作音乐,写出一部喜剧《大胆的诺言》(LEngagement téméraire)。他从1742年起成为狄德罗的朋友,为《百科全书》写作有关音乐的条目。在出入沙龙的过程中,他因胆小和缺乏谈话才能,无法表现自己;他不敢追求贵妇,谋求发迹机会,只能与一个旅馆女仆戴莱丝·勒瓦塞厮守。她为卢梭生过五个孩子,卢梭都一一送进了育婴堂。

成熟期到来 1749年,卢梭在探望狱中的狄德罗时,看到《法兰西信使报》刊登的一则征文启事,这是第戎科学院举办的,题目是:“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风俗的淳厚。”卢梭后来说:“有的事就像突然产生了灵感,看到这则征文启事,我心中起了波澜。突然,我感到脑子被千百道光芒照亮了;生动的思想强劲地纷至沓来,使我陷入难以形容的紊乱中;我感到我的脑袋像喝醉了一样昏昏沉沉。强烈的心跳压抑着我,使我的胸脯起伏不定;我再也不能走路时呼吸,便躺倒在林荫道的一棵树下,在半个小时内激动异常,当我站起来时,我看到我的外衣前襟沾湿了泪水,而我自己却一无所感。”卢梭在《忏悔录》中还写道:“在读到这则征文启事时,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我变成了另一个人。”在狄德罗的鼓励下,卢梭写出《论科学与艺术》(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应征,于1750年获奖,卢梭一举成名。这篇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风俗的堕落总是伴随着智慧的进步。法国社会从文艺复兴以来获得了进步,却失去了旧日的道德,今日,礼仪掩盖了深深的堕落。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一些现代国家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相反,那些更接近原始状态的民族,如瑞士人和“美洲的野蛮人”,却保留了他们的道德和幸福。斯巴达人善于抵御萎靡不振的文化的诱惑,给后世树立了榜样。苏格拉底指出了人类科学的虚荣,罗马的卡通也强调了它的危险,但法布里西乌斯、路易十二、亨利四世看到今日的堕落会做何感想呢?第二部分论述文明的进步是风俗衰败的逻辑结果。科学在起源时就值得怀疑,因为科学的每一种进步都满足了我们的一种恶习和人类的虚荣心。它们的对象是虚妄的,因为它们助长了与自然要求相反的奢侈出现。它们的方法和结果是不确定的,效果是危险的,因为它们保持了怠惰,使军人的品德和道德品质消失。像第戎科学院这样的团体所做的努力是有益的,让天才能够发挥才能是对的,但重要的是,控制一种文化轻率地传播到现代世界的后果,并倾听良心的声音。卢梭的见解与同时代人的想法大相径庭,一般人都是相信文明进步的,尤其是伏尔泰,他宣扬上流社会的娱乐、奢侈的享受、文明社会的幸福。卢梭的观点受到了他的反对。他在给卢梭的信中表示人类不会回到爬行的时代。

这个时期,卢梭与百科全书派来往密切,他和格里姆讨论音乐。歌剧《乡村卜师》 Le Divin du village1752)大获成功,他却拒绝觐见国王,认为领取国王的年金会失去自由。1753年,他在《关于法国音乐的信》(Lettre sur la musique française)中,贬低法国音乐,赞扬意大利音乐,与法国同行的观点相左。1754年他回到日内瓦,重新改信加尔文教,可是由于伏尔泰和日内瓦政府机构的敌视态度,他只得待在法国。同年,第戎科学院再次征文,题目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它是否获得自然法则的容许?”卢梭写出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iscours sur lorigine de linégalité,1755)。这篇论文仍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原始人:原始人体格强健,因为他锻炼身体,比现代人更能抵抗疾病;精神上他是健康的,因为他只遵循着自己的本能行事,不知道有激情的烦恼,不怕死亡,不担心未来。由于他不同他人打交道,他既不知道表现善心,也不知道表现恶意:他只服从保存自己的本能。在这种状况下,体能的不同只有很小的影响,不会给弱者带来任何奴役。不幸的是,一系列情况改变了这最初的状态,同时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和道德的堕落。第二部分论述社会人的产生。人们首先自由地联合起来,他们组成家庭和村庄,但是每个人是独立的,只满足自己的需要。冶金和农业发展的后果是劳动分工,带来互相隶属的关系;所有制是从农田劳动产生的,个人劳动成果的不同在财产的分配上产生了不平等。第二步,遴选法官,富人立法,旨在保证他们的强大。第三步,合法权力变成专制权力,在领袖和人民之间出现了深沟,选出来的法官变成世袭的,专制主义建立了。发展的结果是极权上台,通过政治压迫,维护和加强社会的不义。这样,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经济便逐步推进到可耻的制度的建立。这篇论文比《论科学与艺术》写得更周密,但由于论点激进,当权者感到可怕,第戎科学院自然不敢授奖给它。论文的核心是对现代社会赖以建立的私有制提出了疑问。卢梭承认私有制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分辨了社会各阶级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而立法的推行和各种经济力量的作用又加剧了这种冲突;同时他指出在政治压迫和社会不义之间存在内部联系。卢梭发出了不平之鸣:“一小撮人塞满了多余的东西,而大批饥饿的人缺乏必需品。”在对社会的批判上,他比其他启蒙思想家更为激进。

1756年初,卢梭接受了德·埃皮奈夫人的邀请,住到“退隐庐”,待在大自然之中。他写出了不少作品。百科全书派攻击他逃避现实、偏爱孤独。狄德罗在《私生子》中的一句话:“只有恶人才是孤独的”,引起他的愤怒,两人关系恶化。卢梭爱上了德·埃皮奈夫人的小姑子德·乌德托夫人,但她比他小17岁,而且卢梭的朋友是她的情人。卢梭对德·乌德托夫人的爱情令德·埃皮奈夫人不满,后者又是格里姆的情妇。这一连串的纠葛导致卢梭与德·埃皮奈夫人、格里姆、狄德罗的关系彻底破裂。1757年冬,卢梭离开了退隐庐,住到蒙莫朗西的卢森堡元帅家里,一住四年。1758年,卢梭发表《致达朗贝尔论戏剧的信》(Lettre à d Alembert sur les spectacles)。卢梭对达朗贝尔在《百科全书》中所写的条目“日内瓦”不满,而达朗贝尔对日内瓦没有剧场表示可惜。在这封长信中,卢梭认为看戏是危险的:戏剧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有利道德,而在娱乐,如果要指点观众,观众便会扫兴;想使观众高兴,必须在舞台上搬演观众所喜欢的爱情。另外,戏剧通过虚构的情境白白地作用于我们的本能。我们对悲剧英雄受苦所感到的怜悯是贫乏的,因为这不会带来任何豪爽的行动。喜剧虽然忠实地描绘风俗,但它没有建立什么;或者它把描绘推到漫画化,但这只能引起笑声,而不是高尚的愤怒。法国悲剧的人物不是一般的人,而喜剧更有甚者,由于它包含的人类真相而显得危险。莫里哀的喜剧是一个败坏风俗的学校。观众对之鼓掌的是最灵活的人,而不是最受尊敬的人,如《恨世者》中品德高尚的阿尔赛斯特显得可笑。悲剧和喜剧都描绘爱情,但这种描绘不健康。只有腐朽的城市才建立剧院,而日内瓦的风俗仍然纯朴,共和国不如鼓励军事检阅、水上运动甚至舞会。卢梭在这封信中坚持自己对文明的一贯观点,未免走向极端。

创作盛期 1761年,卢梭发表了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依丝》(La Nouvelle Héloïse)。小说共分六部。第一部描写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城克拉朗斯,有一个平民圣普乐,他是朱丽··埃唐日和她的表妹克莱尔的家庭教师。他向朱丽表白了自己的爱情,不久朱丽也爱上了他,但她让他走了,一对情人忍受着分隔之苦。当他回来后,她向他让了步。克莱尔和圣普乐的朋友爱德华爵士都不能说服德·埃唐日男爵同意这对情人结合;男爵已经将女儿许给了德·沃尔玛先生。第二部叙述圣普乐和爱德华爵士一起到巴黎去。他给朱丽写信吐露积忧,少女打消了跑到英国爱德华爵士那里同他相聚的念头。圣普乐对巴黎的生活、社会、悲剧、喜剧、妇女、歌剧等等发表了严厉的看法。有一天,在克拉朗斯,朱丽的母亲发现了圣普乐的信。第三部叙述朱丽的婚姻。克莱尔理智地结了婚,圣普乐不听她的劝告,甘愿消失。德·埃唐日夫人因忧伤过度去世,朱丽后悔不已,决心和圣普乐分手,屈从父亲的意志,嫁给了自己不爱的德·沃尔玛。她希望在婚姻中找到忠于丈夫的力量。圣普乐在绝望中想自杀,爱德华爵士阻止了他。为了忘却往事,他周游世界。第四部描写六年之后,朱丽和丈夫、孩子平静地生活在克拉朗斯,她最终向丈夫承认了自己的秘密。圣普乐旧情难断,表示要返回。德·沃尔玛想治好他的心病,让他到克拉朗斯来。经过解释,大家的生活很平静。德·沃尔玛出门了。一次,在湖里划船,圣普乐和朱丽见到了以前相爱的地方,一时想鸳梦重温。第五部叙述德·沃尔玛回来了,共同的生活重新开始。克莱尔丧夫后来到克拉朗斯。只有一个令大家不安的因素:朱丽信教了,而德·沃尔玛是怀疑论者。收获葡萄在节日的气氛中开始。圣普乐在同爱德华爵士旅行时,有一夜做了一个令他不安的梦,他担心再也见不到朱丽,六神无主地回来了,幸好看到她安然无恙,感到担心是多余的。第六部描写朱丽的死。朱丽想让克莱尔和圣普乐结合,她在神秘的思想中找到平静。她的孩子在散步时跌入湖中,她跳到水里去救孩子,受凉后病死了。她死前给圣普乐留下一封信,希望他娶克莱尔为妻,并待在德·沃尔玛身边,教育她的几个孩子。但圣普乐一下子不能忍受这个明智的安排,陷入绝望之中。这部小说获得巨大成功。卢梭从全欧收到许多信。

卢梭长期以来想在一部著作中表达他的政治理想,他阅读了洛克、斯宾诺莎、霍布斯、格劳秀斯、普芬多夫、孟德斯鸠的著作,1753年为《百科全书》写出了《论政治经济学》(Discours sur léconomie politique)。1762年,卢梭出版了《社会契约论》(Le Contrat social),此书共分四卷。第一卷指出一切专制都是非法的,因为力量决不创造权力。为了建立真正的权威,必须上溯到第一个契约,即每个人为了共同体的利益,放弃自己的一切权利,反过来,共同体保障个人和人人的财产。平等就这样得到保存,因为大家的条件是一样的。自由也是这样,因为每个人在献身大家时,也就献身给个人,人便从自然状态过渡到公民状态。第二卷论述最高权力和法律。最高权力作为总的意志实施,是不可变更和不可分割的;任何个人利益的联合都不应损害它;但它以合法保证个人获得权利为限制。国家的保存得到法律保障,法律预见到对集体生活实施普遍意志。法律对人人是一样的;但立法形式随国家、时代和特殊条件而不同,立法者要意识到和考虑到这些情况。第三卷论述政府及其形式。公众力量要实施法律,必须有一个代理者,这就是政府。代表全民或大多数的政府是民主的,代表少数人的政府是贵族的,一个人的政府是君主的;民主是理想制度,但它难以生存。选举产生的贵族是最好和最自然的秩序。君主制是最强大的政府,但也最不忠于普遍意志,因为国王希望绝对权力。为了避免政府腐败,它所获得的权力应该定期受到控制,由议会加以更新。第四卷论述特殊建制。普遍意志有时被忽视,但它不可摧毁,由大多数人的声音决定。古罗马的行政长官是保守的,专政是特殊手段,监察官的设立是为了保证风俗淳厚。最后,宗教是公民之间的神秘纽带。这部著作强调尊重人民的意志,认为公民始终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集体至高无上地决定,为了公众利益,个人要做出牺牲。《社会契约论》对后世有过巨大影响。康德在考虑道德自律时,汲取了卢梭的总体意志概念。黑格尔则认为总体意志是属于人的原则。《社会契约论》对法国大革命起过推动作用,成为雅各宾党信奉的《圣经》。它对民主政体的建立起过还继续起着参考作用。

卢梭在德·马布里家当家庭教师时,写过一本小册子《德·圣玛利先生的教育计划》(Project pour léducation de M. de Sainte-Marie),认为仅仅进行知识教育是不够的。他重读了蒙田的《随笔集》,并将洛克和同时代人的教育方案付诸实施,反对传统的老一套方法,随后他写出了《爱弥儿》(Emile,1762)。这部作品共分五卷。第一卷描写五岁前的爱弥儿。作者认为婴儿不应交给奶妈,而要交给他的自然保护人:他应由妈妈抚养,由父亲教育。假设爱弥儿是孤儿,应交给一个家庭教师专门负责他的教育。我们在乡下培养孩子,让他习惯冷水浴,不把他包在襁褓里,因为襁褓束缚他行动自由,不让他成为任何习惯的奴隶,让他从恐惧中摆脱出来,不急于让他看到学语言的困难,只让他清晰地发音,正确地使用足够的小量词汇,使他能够提出自己的基本要求。第二卷描述爱弥儿从512岁的教育,这是对身体和感官的培养。对孩子不要有不合时宜的束缚,让他的本性得到发展。要避免同他议论,按年龄对待他。用不着教给他许多东西,他还不能吸收知识。这时不是争取时间,而是浪费时间。最初的教育应该让他从经验获得知识。如果他发火打碎了玻璃窗,就把他关在这间屋子里受冻。让他的脑子充满理论知识吗?教给他几门语言、地理、历史和文学?通过拉封丹的寓言向他显示一个他还不了解的社会的恶行劣迹吗?这个方案是徒劳和危险的。但不应忽视培养他的性格,锻炼他的身体,提高他的感觉能力。爱弥儿在12岁时是健康的、强壮的、热情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幸福的。第三卷描写爱弥儿1215岁的教育,这是对知识和技术的培养。爱弥儿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观察、评论事实、了解科学,吸收地理、天文、物理的概念,接受技术培养,学会一门体力工作。爱弥儿当了一名细木工。在组合和对比经验获得的材料中,爱弥儿习惯了判断和议论。到15岁,爱弥儿知识不多,但都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他很勤劳、节制、耐心、坚定、勇敢,善待与他有关的东西。第四卷描写爱弥儿从1520岁的教育,这是对精神和宗教方面的培养。要鼓励他的同情心和怜悯心。为了教会他认识人,要让他阅读古代历史作品,如普鲁塔克对名人生平的描绘,也让他看寓言。18岁时让他接触宗教,能够自由选择,但不让他加入任何一个教派。一个萨伏瓦副本堂神父面对阿尔卑斯山的景色,告诉他如何在内心思考与和谐的自然景色中抽取出神的存在、人类自由的概念和道德真理。爱弥儿进入了世界,他以朴素自然引人喜爱。第五卷写的是索菲,要把她培养成自然之女。她可爱而不风雅,她的品质得到精心培养,有点讲究吃,十分敏感,有时任性,信教但不虔诚,注重品德,举止朴实,对挑逗善于自卫,除了《忒勒马科斯历险记》,看书不多。适时地让爱弥儿和她见面,他们互相喜欢。爱弥儿旅行了两年,以完善他的知识,并了解政治问题。然后他娶了索菲,他们有一个孩子。家庭教师的任务结束了。《爱弥儿》虽是一本论教育的书,却以宣扬宗教而得罪了百科全书派,又因观点不同得罪了教会和政府。巴黎最高法院下令烧毁它,并通缉卢梭。他不得不先后逃到伊维尔东、莫蒂埃、斜谷。

卢梭为了让他的支持者抗议日内瓦当局的严厉措施,在1764年发表了九封《山中来信》(Lettres écrites de la montagne)。这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本攻击卢梭的小册子《公民情感》,据说出自伏尔泰的手笔。1765年9月78日的夜里,莫蒂埃的居民用石块投掷卢梭的住宅,他不得不避居到比埃纳湖中的圣彼得岛。可是伯尔尼的参议院下了逐客令,于是卢梭接受了休谟的邀请,来到英国,先在伦敦,后在武通,住了13个月,进行写作,采集植物,创作音乐。但他同休谟闹翻了,于1767年回到法国,到处流浪,直至1770年才定居巴黎,住在普拉特里埃尔街,今日改名为卢梭街。

早在1761年,出版商建议他写一本自传,卢梭先是拒绝,但面对污蔑他的小册子,他决定写回忆录,为自己辩白。从1765年3月至1767年8月,卢梭写出《忏悔录》(Les Confessions,1782,1789)前六卷,叙述他的童年时代和青年时期,直到1740年前往巴黎为止。后六卷写于17691770年,叙述的时间自1741年初开始,至1765年离开圣彼得岛为止。卢梭原来打算续写第三部,叙述他的流浪生活的曲折经历,终于未能如愿。他希望自己的回忆录在他死后20年再发表,实际上发表的时间要早得多。

晚年生活和创作 17701778年,卢梭生活在四面受敌的状态中,他的敌人既有无神论的百科全书派,也有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他于17721776年创作了《卢梭自评》(Rousseau jugé de Jean-Jacques)。这部作品叙述有两个人要反对他,但他们出于善意,摆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赞成他的品德。为了争取同情,卢梭甚至在街上散发为自己辩护的简介。当他深信自己无法预防反对自己的阴谋时,他决定孤独地生活。17761778年,他写出《孤独漫步者的遐想》(Les Rêveries du promeneur solitaire),共分十节。第一节写他决心写作这本《遐想》,他被人类社会抛弃,在弃绝中获得平静。他在孤独的散步中产生遐想,于是记录下来。第二节描写梅尼尔蒙唐的事故。他在散步中被一只狗撞翻,在晕倒醒来后感到奇异的快乐,因为他一度忘却了周围的一切。第三节描写他的精神和宗教思考。他回想起在40岁之前的精神变化,分析了《萨伏瓦副本堂神父的宣教》的渊源。第四节思索说谎。他回想起一次令他终身悔恨的说谎,随之考虑真诚问题。第五节写他在圣彼得岛的生活,这个岛的风光和几个星期的幸福。第六节思索善事,他觉得善事变成限制和约束时,他便认为可怕。第七节谈对植物的看法。为了消愁解闷,他采集植物,这使他感受到自然的美,并摆脱他人。第八节谈论厄运中的幸福,他感到如今比盛名时期更有满足感,因为他的敌人把满足还给了他。第九节谈孩子。他认为达朗贝尔攻击他抛弃自己的孩子是不对的,表示自己热爱孩子,他最高兴的是看到周围是年轻人快乐的面孔。第十节写华伦夫人,1778年是他见到夫人的50周年,他回想起在沙尔麦特的幸福日子。这部散文集是卢梭晚年的重要作品。

1778年5月20日,卢梭接受了德·吉拉尔丹夫妇的邀请,来到埃姆农维尔,不久在那里去世,葬在杨树岛。1794年,他的遗骸迁至先贤祠。

思想 卢梭的思想在启蒙作家中是最激进的。他猛烈地抨击当时的社会。他往往从人类的原始状态和大自然出发,认为自然状态优于社会状态:人的一切优点来自自然,而所有的恶来自社会。人本来是自由的,社会使他成为奴隶;人本来是品德高尚的,社会却使他变得丑恶;人本来是幸福的,社会却使他变得悲惨。文明的进步伴随着不平等和腐败,戏剧的建立也许是最明显的标志。卢梭指出,说什么必须摧毁一切社会生活,那是他的敌人的结论。他说:“人类不会倒退……一旦远离,便决不会回到天真和平等的时代。”对于指责他想毁灭科学、艺术、剧院、科学院,要回到野蛮状态中的论调,他回答他始终坚持“保存现有建制,认为毁灭这些建制只是治标,会留下弊端,是以强盗行径代替腐败”。卢梭认为有必要建立接近自然状态的社会秩序,让文明人的条件接近自然,这也许能改善社会状态。

卢梭将上述观点运用到政治、教育、道德、宗教等方面。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是自由的和平等的,或者至少自然的不平等很少能让人感觉到。良好的政体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由和平等。社会契约取消了天然的自由,以公民自由来代替,如果不进行区分,它就要一律强加于所有公民身上。在自然状态中,人按照自身的本能行动,这样就能避免以约束的办法培养孩子。孩子决不应唯命是从……服从和命令的字眼要从他的词典中取消;他的身体和脑子将自由地发展;他的心灵会自然而然向着善觉醒。人们只应控制孩子的自然进步。在自然状态中,人在自身找到怜悯感,使他对别人做善事。自然在我们的心中写下的规则永不磨灭。良心是神圣的、不朽的本能,至高无上的声音,虽无知而狭隘,但却是明智而自由的人的向导,善与恶的可靠法官。人性本善,社会败坏了它。在自然状态中,人不知道已有宗教的律条。上帝存在于自然中。让我们在瞻仰他的显灵,全身心冲动时发现他。上帝创造了一切,安排好一切。在自然状态中,人只知简单的无邪的乐趣。卢梭力图在隐居生活中对此加以体会。

艺术特色 卢梭的文艺创作,有如下的艺术特色。第一,卢梭在返回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突破了古典主义和多数启蒙作家的理性,讴歌大自然,把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写进作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无论是日内瓦湖和瓦莱山区,还是蒙莫朗西森林和布洛涅树林的优美景色,都得到绘声绘色的描绘。大自然的美是同现实生活的丑恶相对照而出现的,因而具有理想美的特质。第二,卢梭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他认为古希腊神庙前“你要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应是哲学家和文学家首要关注的问题。他改变了自画像的写法,不是在列举人物的德行和恶习,他从根源去阐明行动和情感,解释一连串结果。自我不再是一个对象,而是一种思虑,只存在于回忆中。他通过片断的搜集,得到真正自我的本质。他特别喜欢在孤独中对人生进行思索,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挖掘自我。卢梭的性格是复杂的,他不适应社会生活,他有自然人的冲动,又有社会人的弱点,孤僻和喜爱离群独居。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第三,卢梭的作品充满激情,但他能将激情融入要表达的思想中,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一是他像一个辩证学家那样将自己的思想融进议论之中,在《社会契约论》中,他简洁而明晰地分析契约的性质,在《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徐徐地进行的章节中,他插入对谎言加以尖锐批驳的篇页。二是他带着战斗和摧毁对方的激情,进行笔战的表述。《论科学与艺术》的整个第二部分反驳普遍流行的舆论,力图建立文明的进步与风俗的败坏之间的联系;《致达朗贝尔论戏剧的信》几乎是对戏剧的控诉书。三是致力于心理分析,他像明晰的心理学家那样研究自己的心灵状态,在《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他描绘了昏迷醒来后和植物研究中自己意识里连续发生的意念;在《新爱洛依丝》中,他往往将自己的心灵状态赋予他的人物。四是他经常进行抒情的倾诉,当他沉湎于遐想的时候,变成一个真正的诗人,圣普乐的爱情表白、对华伦夫人和德·乌德托夫人的回忆是富于诗意的。五是他的散文富有小说家的想象,《爱弥儿》有“教育小说”之称,他的自传作品往往有小说的兴味。第四,卢梭的文风具有演说家的风格,他善于以定义的方式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因此我将合法施行行政权称为政府,”或者以警句来表达,如:“老人的研究在于学会死,”表现出几何般精确的冷漠和不加修饰。同时他的风格又往往具有笔战家的愤怒,如《论科学与艺术》中法布里西乌斯面对新罗马的混乱发出的痛苦和羞愧的喊声:疯狂的人,你们干了些什么?你们,民族的主宰,你们把自己变成了战败的浅薄者的奴隶。第五,卢梭的文笔细腻准确,如他在《忏悔录》第三部中将他“思索的缓慢”与“感受的热烈”相对照,在《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分析心灵状态:“遐想令我消除疲劳和快活;思索令我疲倦和忧愁。”卢梭的描绘朴实清新,如圣普乐对克拉朗斯生活的描绘,又如《忏悔录》中关于采摘樱桃的片断和《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在布洛涅树林里遇到小姑娘的故事。这种清新的文笔又富有诗意,如这样的句子:但愿它能再生!但愿我能在这迷人的岛上了结我的余生! 啊!但愿我满足了她的心,就像她满足我的心,我们在一起度过多么平静和多么美妙的日子啊!卢梭同安德烈·谢尼埃一起被视为18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性格 卢梭的性格异常热烈,情感容易冲动。他自称“动听的声音、明丽的天空、美丽的景色、旖旎的湖泊、鲜花、芬芳、漂亮的眼睛、动人的目光”,都会使他强烈激动。他极其敏感,又富有想象力,甚至认为“没有什么比不存在的东西更美的了”,他自觉地被幻觉牵着走。但他有时又聚精会神地研究现实,获得广泛的知识,写出各种各样的作品。他非常敏感,常常觉察到自尊心受伤害,别人很难同他相处。他不能忍受任何外界的约束,具有“不可制服的自由意志”,他不能容忍被迫做事,“一旦我感到枷锁,哪怕来自需要和别人,我就会反抗,或者不如说很倔强”。为了摆脱他所厌恶的社会,他喜欢孤独和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二、小说创作

卢梭一生只写过一部小说《新爱洛依丝》,这部小说被誉为18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小说情节从1732年至1745年,由172封信组成。书名借自12世纪少女爱洛依丝和她的老师阿贝拉尔的爱情悲剧,小说的女主人公朱丽也与她的老师圣普乐相恋而未能如愿。这个书名正如卢梭所说,令人一看便知,这是一部描写爱情悲剧的小说。

爱情描写 《新爱洛依丝》的爱情描写有别于以前的爱情小说,首先在于它的反封建意义。《克莱夫王妃》是一部爱情心理小说,谈不上什么反封建;《玛侬·莱斯科》暴露了18世纪上半叶淫靡的社会风气,也没有反封建的内容。《新爱洛依丝》则不同,这是一曲争取不到爱情自由,爱情理想被封建门第观念葬送的悲歌。或者说,《新爱洛依丝》是一部新型小说,它把《阿丝特蕾》的巴洛克风格的庞杂和《克莱夫王妃》的古典式严谨结合起来,加以纠正和提高,获得了新的深度和广度。在卢梭笔下,朱丽和圣普乐的爱情是纯洁和美好的,但是,朱丽出身贵族,而圣普乐出身平民,他们的阶级地位不同。朱丽的父亲断然反对这门户不当的婚姻,而把她许配给救过他性命的俄国贵族德·沃尔玛。朱丽从小受的是正规教育,知道自己要遵从封建的婚姻观念;爱情从她口中吐出,就会名誉扫地,但是她感到爱情的甜蜜,认为爱情和纯洁无邪是可以一致的,爱情是人能感受到的最大乐趣。是她首先给了圣普乐一吻;面对父亲的勃然大怒,她做出了强烈的反抗:她直截了当地说,德·沃尔玛先生对她来说永远一文不值,她决心保持女儿身死去,父亲只是她生命的主宰,却支配不了她的心,什么也不能使她回心转意。看到女儿誓死不从,男爵泪如雨下,扑在朱丽脚下,要求她尊重他的苍苍白发,别让他像她的母亲一样痛苦地进入坟墓(她的母亲因女儿的行为不轨而得病死去)。父亲的眼泪使她手足无措,这时,她所受的教育起了作用,履行责任像枷锁一样压在她身上。她既为了履行责任,又为了不让父亲落下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恶名,只得嫁给了德·沃尔玛。但她对圣普乐的爱情之火并没有熄灭,所以当多年之后,圣普乐重新出现在她眼前时,还有她和圣普乐同游当年两人萌生爱情的旧地时,她冲动起来,几乎要重温旧情。她死前表示,她一生都没有爱过德·沃尔玛,而“我们的爱情,我们最初的也是唯一的爱情,永远不会从我的心中排除出去。我的生命之花永远不会在我的记忆中凋谢”。她要在天国等待圣普乐,到那时,把他们分开的人间的道德标准就不会成为障碍,她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取无罪地永远爱他的权利。朱丽的爱情悲剧是对封建门第观念和等级观念的有力控诉。

圣普乐的爱情和朱丽一样强烈和坚贞不渝。他觉得人间的王位即使拥有幸福,也在他之下。他在情人的要求下,离开了她的家,但他待在湖的对岸,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谈情说爱的地方。在朱丽结婚以后,他的希望破灭了,于是周游世界,但是,他一刻也摆脱不了朱丽的形象,他说:“对我们珍贵的东西,是无法逃遁的。它的形象比海洋和风走得更快,追随我们直至世界的尽头,我们随身携带着它,所到之处,都有着这使我们活下去的东西。”朱丽死前写信给他,要他娶爱着他的克莱尔。可是他仍然对朱丽念念不忘,只愿意负起教育朱丽的两个孩子的责任,而不肯与克莱尔结合。圣普乐的形象融入了卢梭的身世和遭遇,不过做了相当大的改动,评论家认为这是一个更加真实的人物,因为他身上存在不少弱点,这就是真实的标志。卢梭在写作《新爱洛依丝》的过程中,恋上了德·乌德托夫人。这是一次无望的爱情,问题倒不在于卢梭比她大十几岁,上流社会这样的男女关系司空见惯。卢梭深切地感受到的是,他出身平民,而对方是一个贵族妇女;即使卢梭已经成名,但阶级地位不同是阻止对方给他青睐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卢梭以前在贵妇沙龙中就不敢追求贵妇,以此当作成名的敲门砖。眼前这次经历更加证实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加深了他对森严的等级观念给予人们思想束缚的感受。卢梭在《忏悔录》中说: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存在,使我陷入幻想之国,既然丝毫也看不到与我的迷乱相称的现存事物,我便在理想世界中加以培育,我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不久就按照我的心愿,使这个理想世界充满了人物。所谓理想世界,是指圣普乐的爱情得到了朱丽的响应,这一点是和现实生活不同的。然而,卢梭尊重现实,描写爱情不能实现。在塑造圣普乐这个形象时,他对这个平民出身的人物寄予了无限同情。他和朱丽一样,都是社会等级制度的牺牲品,卢梭对不公平的道德准则发出了愤怒的抗议。

卢梭在小说中对爱情的热烈讴歌,是以往的小说中未曾有过的。他赞扬激情,指出激情不可抗拒的特点,描绘爱情的冲动、残酷的痛苦、欢乐和颓唐。与前人不同的地方在于,爱情不仅仅得到分析,而且得到赞美,被写成纯洁、崇高的感情。由于卢梭贯注了自己的感情,这种描写能深深感染读者。评论家认为,卢梭另一个革新之处在于,他将爱情和道德准则调和起来。在古典主义时期,爱情受到无情的道德责难,《玛侬·莱斯科》写的仍然是被激情所毁的人。在《新爱洛依丝》中,爱情虽然是被禁止的,但它并不降低被燃烧起来的心,而是相反。卢梭甚至暗示激情和道德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都同样是敏感的形式。唯独有激情的人才能真正看重道德:朱丽生来是为了了解和尝试一切乐趣的,长久以来她非常珍视道德本身,仅仅把它看作最温馨的精神上的满足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以道德的名义同自己的爱情做斗争,朱丽心里很明白,她这样分析自己的混乱:当我想到那些心里有通奸思想的人胆敢谈论德行时,我不禁颤抖起来。你知道一个这样可尊敬而又世俗的字眼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我们俩都被狂热的爱情燃烧着,正是它将冲动乔装成圣洁的热情,让我们感觉冲动更加宝贵,让我们更久地受愚弄。于是她宁可死去,也不愿受到诱惑。激情不会在敏感的心灵中熄灭,但对道德和责任的尊重使她能够抵御自己的冲动。这样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她不可能完全冲破传统思想的樊篱,但比起完全听从父母摆布的封建女子,已经大不相同了。无论是朱丽,还是圣普乐,都被描写成心灵纯洁、行为高尚的“新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爱美德,这是一种崭新的道德,与违反人性的旧道德相反,它源于自然人性,自爱、自尊而又爱他人,尊重他人。

赞颂自然 对大自然的赞颂是《新爱洛依丝》的又一个重大特点。这个特点是与激情相连的,同样体现了卢梭的敏感心灵。卢梭在《忏悔录》中写道:为了让我的人物居住在一个合适的地方,我依次回想我旅行过的风光最为旖旎的地点。可我找不到阴凉的小树林和令我赏心悦目的风景……必须有一个湖,我终于选择了我的心流连忘返的那个湖泊。这就是日内瓦湖和它旁边的瓦莱山。在卢梭之前,还没有人认识到山峰的壮美。卢梭描绘了日内瓦湖迷人的湖光山色,瓦莱山陡峭的山岭,还有梅叶里的粗犷和幽静,收获葡萄的欢乐,冬天守夜的肃穆,田园生活的平静和乐趣。阿尔卑斯山怀抱下的湖面浩渺广阔,雪水形成的急流奔腾着混浊的水,山上是巨大的冰峰,山上覆盖着黑森森的枞树和橡树,而山脚下流淌着小溪,在绿树丛中形成水晶般的网状,一幅幅奇景令人心旷神怡。在瓦莱山上,倾斜的巨石高悬,瀑布以浓密的雾气令人浑身湿透。东面是春天的花卉,南面是秋天的果实,北部是冬天的冰雪,大自然在同一时刻汇集了四季,在同一地点汇集了各种气候,在同一块地上汇集了相反的土壤,把平原的物产与阿尔卑斯山的物产协调一致,在任何别的地方真是见所未见。此外,还要加上视力的幻觉,被光怪陆离地照亮的峰峦,阳光与阴影交织的半明半暗,以及晨夕所产生的光的千变万化。他把山景的奇妙描绘得令人神往。收获葡萄时节是欢乐的节日,人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酿造出各种葡萄酒,晚上,主人、仆人、日工都坐在一起。饭后打麻、守夜、唱歌,围绕着火堆跳跃、欢笑。农村生活的甜美达到了最高限度。朱丽开辟了一块“乐土”。这是一片果园,形成花丛和巨大的绿廊,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芳香花卉和树木,这是一个植物世界。人工引来的水渠使水从四面八方冒出来,却又得到充分利用,毫不浪费。朱丽改造了大自然,使一片荒野成为人间乐园。

卢梭进而写出了大自然对人们心灵的影响。他不是为了写大自然而写大自然,他写道:田园和郊野生活的纯朴总有某种令人感动的东西。这种对大自然的礼赞是对城市的喧嚣以及充满谎言和野心的现实生活的厌弃。主人公在瓦莱山区感到心境平静悠闲,摆脱了烦恼:人们忘却了这个世纪和同时代人,回到宗法制的时代,想亲自动手劳动共同担负乡村劳作和依附其中的幸福生活。卢梭赞颂大自然,是对丑恶的现实生活的否定。由于描绘大自然的成功,小说发表后,人们纷纷到瑞士旅行,寻找主人公生活的痕迹,一时之间到瑞士旅游成了时尚。文人到那里去寻找灵感,新婚夫妇去寻找激情,上流社会人士则去寻找追随时髦的乐趣。

思想的综合体现 卢梭把小说看成是对受到腐蚀的民众最根本的教育手段,他将《新爱洛依丝》写成一部哲理小说,它包含了卢梭的主要思想,无论是教育观点、文艺观点、农村经济、社会平等的理想、宗教观点,还是园艺、决斗、自杀,小说都有所触及,甚至进行长篇议论。卢梭在写作这部小说时,也同时写作《致达朗贝尔论戏剧的信》(谈文艺问题)、《爱弥儿》(谈教育和宗教问题)和《社会契约论》(谈政治问题)。他的各种观点在《新爱洛依丝》中杂然并存就不奇怪了。卢梭在小说中通过圣普乐对巴黎社会的观察,抨击了当时的恶浊风气:自然情感的全部次序在这里都被颠倒了……通奸决不使人愤慨,人们感到其中没有什么与礼仪相抵触:大家读来受教育的最得体的小说都充满通奸的描写,放荡只要同不忠结合,便不再受到指责……一个竟敢在这里约束妻子败德秽行的丈夫,比起我们那里忍受妻子公开放荡的丈夫,引起的不满指责要更多。至于妻子,对丈夫也并不严厉,还没有见到她们因丈夫仿效她们的不贞而让别人惩罚他们……大城市的男人变得换了一个人似的。看到这一切,圣普乐晚上回到家里时灰心丧气,内心感到人性在堕落,厌恶而又难受。巴黎的景象和克拉朗斯的小社会形成截然对比。卢梭从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去丰富小说的内容,扩大了小说的容量。小说的中心内容——爱情描写便获得了赖以存在的社会背景,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和它对人们精神的危害。

三、散文作品

卢梭的散文作品很多,广义说来,《论科学与艺术》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社会契约论》都可以说是散文作品,属于政治、哲学、社会学一类。至于《山中来信》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更是优秀的散文集,具有更多的文学色彩。从散文的角度看,卢梭的《爱弥儿》和《忏悔录》则分别为这两者的代表作。

《爱弥儿》 《爱弥儿》写于1757年和1760年,发表于1762年。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重新创造自然的人,并且充分表达了他的教育观点。作品开宗明义第一句是: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上一切都变坏了。这句话把卢梭的教育学和他的全部哲学及对文明的批判联系起来。卢梭主张“否定的”和自由的教育。他认为必须保护孩子,让孩子不受文明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出两个基本特点:在农村进行“否定的”教育,避免同家庭、社会和书籍的接触;让孩子自由发展,他通过自己的经验来让孩子成长起来: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样撇开文明,重新创造出自然的人。关于自然的人,卢梭不太注重科学,而是更加注重道德的培养、心灵的品质、正直和美德。爱弥儿的知识是由具体概念组成的,对他的实际生活有用。尤其要培养他的判断力,因为教育关系到他的一生。最后,虽然爱弥儿被置于社会之外培养起来,他总有一天要成为一家之主和公民,因此,他的教育的最后几年,目标是为此做好准备。

培养方法必须尊重自然,就是说要将孩子当作孩子,而不是当作成年人,卢梭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遵循自然的发展。要按照年龄来培养他的智力:当孩子还不能动用智力时,不要同他议论;当他的敏感性还未唤醒时,不要诉诸他的敏感性;不要太早对他谈论宗教和道德。《爱弥儿》的第五卷讨论了自然发展的各个阶段。二是要诉诸他的感官。在他到12岁之前,几乎只指点他的感官。由于我们的思想是和我们的感官相联系的,因此,为了培养他的智力,除了直接观察以外,没有更好地获得知识的方法:决不要运用记忆和书本教育,卢梭主张同事物、职业、社会实际接触来培养孩子。判断力的培养和道德教育同样都要通过观察。三是“积极的”教育。为了同经验相协调,就要引导孩子自己教育自己。这种“积极的”方法要求具有唤醒好奇心的艺术,而又不要显示出来。“向导”在不断追求培养艺术的过程中,将学生安排到自然的条件下。四是不要改变孩子原有的心灵。卢梭随时要求我们反对这种方法:虽然有效,却有危险将自然所没有赋予孩子的,而是来自社会生活的缺点引进他的心灵:例如虚荣心、统治欲望、贪婪、说谎等等。关键是要培养自然的心灵。

《爱弥儿》的第五卷讨论的是女子教育:“一切女子教育都应与男子教育相对应。让男子高兴,对他们有用,为男子所爱,为他们所尊重,男子年轻时女子抚养他们,男子长大后女子照顾他们,给他们出主意,安慰他们,让他们的生活愉快和温馨:这就是任何时代妇女的责任,也是从童年起就应让她们学会的东西。”卢梭提倡女子教育,为的是培养贤妻良母。

独创性 卢梭的教育观点得益于蒙田、洛克、杜尔果、爱尔维修甚多,但他仍有很大的独创性。卢梭的哲学与他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连成一体。很多思想都来自他个人的经验。他觉得过早同书本接触,过早唤醒感情是危险的。他在从事不同的职业,获得了经验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实际锻炼知道了能够获得的一切,也获得了他所缺乏的东西:系统的教育和完美的体能。在阐述观点时,卢梭常常感情洋溢。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按照孩子的智力进行教育,尊重感性知识和从事体力劳动,强调观察能力,主张积极的培养创造性的教育方法等等,都是很有特色的思想,不少方法和见解给人以启发。问题是,人的智力和敏感性是否如此晚才苏醒,是否在幼年时不会慢慢地发展起来,通过观察来教育一切知识和技能是否会浪费时间?尽管有这些缺点,《爱弥儿》仍然产生巨大反响。当时不少人按照他的方法培养孩子,甚至产生了可笑的后果。还有的人聪明得多,如德·武当贝公爵写信向卢梭咨询教育方法。至今,《爱弥儿》对现代教育学仍然有影响。

宗教观点 《爱弥儿》对宗教问题的阐述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它招来非议和被列入禁书的原因之一。《萨伏瓦副本堂神父的宣教》约有4万多字,表达了卢梭的宗教观。卢梭指出:我存在,既然我有感觉;物质存在,既然它作用于我的感官。物质虽然是无生命的,我们却觉得它在运动中:我相信有一个意志使宇宙活动和使大自然活跃……如果变化了的物质向我表明有一个意志存在,按某些规律变化的物质就向我表明有一个神灵存在。为此,卢梭激烈反对无神论者如狄德罗和爱尔维修。卢梭的观点属于自然神论。他认为有一个最高存在,以保证宇宙的秩序:“我在天主的作品中看到他;我在自身中感觉到他,在我周围的一切中看到他;但我一旦想瞻仰他,想在他所在之处寻找他,了解他的本质时,他就离我而去,我混乱的脑子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卢梭的自然神论受到无神论者和教会的反对。

《忏悔录》 《忏悔录》是卢梭晚年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创新的回忆录。他写作《忏悔录》由多种因素促成。1761年末,当年发表《新爱洛依丝》的荷兰出版商雷伊向卢梭表示,他想出版卢梭的作品全集,希望卢梭写一篇自己的生平,放在全集的前面。卢梭回信说,他担心这样一来会损害太多的人。然而,写自传的意图在《新爱洛依丝》和《爱弥儿》中已有所透露。1762年1月,他在写给德·马莱泽尔布先生的四封信中,已经勾画出《忏悔录》的轮廓。6月,他起草《忏悔录》的序言草稿。1764年末,伏尔泰用笔名发表《公民情感》,指责卢梭抛弃自己的几个孩子、生活糜烂。这本小册子促使卢梭动笔写作回忆录,为自己辩护。不过他决定在生前不予发表。1765年3月,他开始写作。尽管他多次居处变动,至1767年末,他写出《忏悔录》第一部分前六卷,叙述他的童年时代和青年时期,直到1740年前往巴黎为止。在此期间,英国哲学家休谟发表了他和卢梭争吵的经过。1769年年初,卢梭续写下去,至1770年末,至少写到第十二卷(叙述至1765年10月离开圣彼得岛为止)。《忏悔录》叙述的生平历史长达53年。1771年,他回到巴黎,在不同的沙龙中朗读自己的作品,引起了狄德罗、德·埃皮奈夫人的不安。后者的回忆录要到19世纪初才发表。从表面看,卢梭写作《忏悔录》是在应战,为自己洗刷恶名。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早就酝酿以全新的方式写自传。他思考的时间是漫长的,动笔之前先写出大纲(给友人的四封信),写作前后历时将近五年,这不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回忆录,而是一部有创新意义的杰作。卢梭原来打算续写第三部,叙述他的流浪生活的曲折经历,最终未能如愿。

袒露自我 卢梭在《忏悔录》的开卷中说:我造就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我想给人们展示一个自然纯真的人,这个人就是我。他在日内瓦的手稿扉页中也写道:这是绝无仅有的一幅人像,按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准确地描绘出来,它是存在的,但也许将来不会再有了。卢梭断言这是独一无二的事业和绝无仅有的人像,并没有说错。回忆录一类作品历史上并不缺乏,多至数以百计,但任何一部都没有真正写出自我,而不过是叙述作者参与过的一系列事件,并对这些事件做出评论。即使叙述到秘而不宣的事,也并不是忏悔。或者说,只忏悔叙述者认为可以透露的事。无可怀疑,叙述者有所选择,有所安排。纵然浪漫主义文学汪洋恣肆,无所顾忌,但回忆录作者仍然多少有所保留。唯有卢梭比他人更敢于说出一切,袒露一切。后人经过考证,证明卢梭基本上按事实的本来面目去写,只是由于他缺少资料,也没有日记,在日期或事实上略有出入,可是大体上是符合事实的。例如,格里姆和德·埃皮奈夫人对他所耍的小手腕和“阴谋”,都是事实,而德·埃皮奈夫人后来为自己辩白的文字倒是不真实的。读者不能不承认,卢梭不仅愿意说出事情的真相,而且勇于把自己的缺点和做过的错事,甚至见不得人的丑事都写出来。他在当学徒时为了报复师傅的虐待而偷窃,随后养成了这个坏习惯。他在德·维尔塞利夫人家当仆人时,诬陷无辜的女仆玛丽永偷了一条粉红和银白相间的丝带,让可怜的玛丽永被赶了出去,她从此会遇到不堪设想的命运。更进一步,卢梭披露了和他发生过性关系的情人,其中就有他称为妈妈的华伦夫人、拉尔热纳夫人等,甚至他不止一次嫖过妓女。这种事“正派人”是不敢坦白出来的。在卢梭看来,“一切人的内心,不管如何纯洁,都包含着某些可憎的恶习。”他又说:“我宁愿人家知道我的为人以及我的一切错误,而不愿那是一个连我自己都感到陌生的人,有着并不存在的美德。”卢梭认为蒙田虽然也谈自己的缺点,但他只暴露可爱的部分,而不谈自己的可耻之事,这是“在说真话时骗人”。而卢梭要让人们看到“我的心像水晶一样透明,从来不会把藏起来的一个稍微强烈的感情隐瞒一分钟”。卢梭确实做到了这种高度的透明。在这一点上,《忏悔录》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自然,卢梭说出自己身上的弱点,并非要否定自己,相反,他要表明自己在这个混浊的社会中是一个纯真的、诚挚的、追求自由的公民。卢梭将自己热情奔放,有时又沉静胆怯的性格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是这样来描绘自己的:

我有非常炽烈的激情,一旦它们使我激动起来,什么也比不上我的暴烈;我再也不知分寸、尊重、害怕、礼仪;我放肆、激烈、无耻、大胆;没有什么危险和羞怯拖住我;面对我唯一关注的东西,全宇宙在我面前消失了。再看看我平静时的模样吧。我是驯顺的,甚至胆怯;一切使我害怕,一切使我气馁;一只苍蝇飞过使我心惊胆战,要说一句话、要做一件事、要做一个动作,都要惊动我的惰性;恐惧和羞耻控制着我,以至我想从人人眼皮下溜走。倘若要行动,我不知怎么干;倘若要开口,我不知说什么好;倘若有人瞧着我,我便感到窘困。

在后人眼里,卢梭就是这样一个既火热又羞怯的人,他的自画像非常生动。卢梭展现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给人们提供了人的心灵和“人的材料”。卢梭揭示了自己的心理,这也是“人的心理”。他极其准确地自我分析,有的篇章是自省的杰作。例如他对诬陷玛丽永的反思,他认为是自己害怕丢脸,害怕当面被人看成小偷、撒谎的人和诬告者。人们恫吓他,反而使他不敢说出真话。他感到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他的良心上。再如他怎样对德·乌德托夫人产生了爱情的描写,而又怎样在她的劝告下克制着,这个过程写得合情合理。卢梭的自画像通过他的袒露,逐渐完善。他的高傲、病态的不安、思想中总是被别人的阴谋所折磨,这些描写又不自觉地画出了一个病态的天才。读者看到他一面要表现得真诚的意志、承认自己错误的需要以平息自己的悔恨,另一面又竭力辩解(如为自己将五个孩子送进育婴堂辩护,认为这样对孩子反而有好处),不断使忏悔走样,在这两者之间挣扎。读者看到他从真实的叙述滑向盲目的辩护,组织材料,以最合理的理由解释自己古怪的行为,相信自己的真诚、高尚、善良,把自己的错误归于别人身上。他的极端复杂性、他的幻想、他的优点和弱点,不仅展现了卢梭,同时也展现了一般人的心灵的复杂性。他相当彻底地暴露自己的灵魂,正是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最突出最形象的表现。在文学史上,“我”第一次成为一部作品的主角,人的敏感性这个全新的课题出现了,给至今不为人知的领域打开了探索的道路。

这个“我”是一个平民的形象,但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平民。卢梭的童年是不幸的,因为他得不到母爱:母亲在生下他时就去世了。他得到的父爱也很有限,父亲为了谋生而不得不把他托付给卢梭的姑妈。卢梭得不到正规的教育,他靠自学才掌握了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和音乐等多门知识,正是经过扎实的学习,他才有可能在条件成熟时一鸣惊人,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从不懂音乐到学会作曲,发展到写出歌剧《乡村卜师》,最好地说明了他锲而不舍的学习和钻研精神。同时,他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在与贵族交往时,这一意识始终起着作用。他生来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不惜万死也要把暴君杀掉的愤慨,要“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年轻时看到社会压迫,便发出不平之鸣:“作恶的强者逍遥法外,无辜的弱者遭殃,走遍天下皆是如此。”他看到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暴君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不屑获得来自国王的赏赐,路易十五要在宫廷上演他的《乡村卜师》,并恩赐他年金。这是一般文人梦寐以求的事,可是卢梭借故不到宫廷,表现了藐视国王的大无畏气概,显示了他高傲的平民意识。他对妇女的感情也有别于贵族,他把有高尚感情的女子当作崇拜的偶像,对爱情较为真挚。如他对华伦夫人始终怀有眷恋之情,像对长者一样抱有尊敬。他与葛莱芬丽和加蕾两位小姐半路相遇,采摘樱桃的一段插曲富有诗意。尽管他并未能摆脱肉欲引诱,但他是作为自己的一个污点而加以谴责的。直到后来卢梭受迫害时,他仍然我行我素,决不屈服,表现出平民的本色。这样一个来自下层,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平民知识分子,是第三等级的杰出代表。

也有人认为,卢梭不是把写作重点放在作品本身上,而是放在自我身上,这就改变了文学描写的重心。

反映现实 《忏悔录》通过叙述一个人的历史,为18世纪的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学徒的生活、不胜沉重捐税负担的农民、农村中不敢露富以免破产的殷实人家、巴黎的小资产阶级、贵族沙龙、使馆生活、宫廷的奢华、重要的历史事件、百科全书派的功绩和排挤他的行径,还有他的作品所受到的欢迎、他对《新爱洛依丝》的分析、当时人们的文学趣味、他被社会所排斥、受到骇人听闻的迫害,等等,这一切写出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以及封建王朝和教会对启蒙思想的恐惧,受到流行观念和舆论导向影响的民众的落后,思想界的文人相轻和矛盾。这是法国大革命之前半个多世纪的法国乃至欧洲的社会写照。

艺术创新 在艺术上,《忏悔录》给文学注入了新因素。一是心理分析。卢梭善于袒露人的心中上演的小喜剧,包括他自己和别人的内心。试看这一段:请设想在日常生活中胆怯和顺从,但却热烈、高傲、情感不可制服的性格;这是一个始终受到理性的声音约束,始终受到温柔、公正、好意对待的孩子,他甚至没有不公正的观念,是第一次恰好受到他最珍爱和尊敬的人们如此可怕的不公正对待。多么天翻地覆的思想变化啊!多么大的情感震动啊!他心里、脑袋里和整个精神和智能的小小的体内起了多么剧烈的变化啊!卢梭与华伦夫人初遇时,她正准备走进门去,听到我的声音她回过身来。在这一注视下,我变成什么啦!他激动的心使他只能说出一些简短的话,间以沉默。玛丽永向我投以能使魔鬼缴械投降的一瞥,而我粗野的心却顶住了她的目光玛丽永的温顺、卢梭的固执、尴尬和后悔都和盘托出。二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充满抒情意味。他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描绘加尔桥的废墟和尼姆城的圆形剧场。他发出感叹:“我为何不是生为罗马人呢!”表现了他对雄伟剧场的赞美。他哀叹剧场周围存在的小房子令人想起人类的伟业是何等脆弱。当天气好的时候,我从不晚起,要跑到平台上呼吸清晨有益健康的新鲜空气,目光驰骋在这美丽的湖泊的天际,湖岸和环绕湖泊的山峦使我赏心悦目。他引导读者进行平静而忧郁的沉思。在收获樱桃的描写中,他融入清新和无邪,并带上典雅,沉浸在缅怀一去不复返的时代的忧郁中,就像华托的绘画里,将温柔的田园诗汇入短暂的一刻之中。他的句子随着漫步而起伏,充满柔和的音乐节奏,而且与他丰富的心灵颤动相适应。卢梭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恬静和孤独:“我生来对孤独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爱,随着我更加了解人,孤独不断增长。”他在孤独中感到一种神秘的迷醉:

当夜晚来临时,我从圣皮埃尔岛的山峰上下来,乐于坐在湖边、沙岸和隐蔽的地方;在那儿,浪涛声和激荡的水声使我的感官凝聚,从我的心灵中排除出其他的一切激动,沉入到美妙的遐想中,黑夜往往向我突袭而来,而我没有觉察。湖水的激荡,持续不断但不时轰然响起的水声,毫不间歇地敲击我的耳鼓和眼睛,填补遐想在我内心熄灭的内部运动,足以使我愉快地感到我的存在,而用不着思索。时不时我产生一些对世间事物不稳定的微弱而短暂的思考。湖面给了我世界的形象;但是不久,这些轻微的印象消失在摇荡着我的持续运动的千篇一律中……

卢梭面对景色,不由得开始遐想,他内心的激动与运动着的自然景物融合,激荡的湖水与他激荡的内心是一致的。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地方避开仇视他的社会和敌人的攻讦,自然是他的栖息地。这时的卢梭是一个诗人。可以说,卢梭在他生平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在自然中找到归宿:童年时在乡下博塞本堂神甫的住宅,旅行到都灵,同葛莱芬丽和加蕾两位小姐摘樱桃,同华伦夫人在沙梅特,在退隐庐,在莫蒂埃,在圣皮埃尔岛,都找到了他回避社会攻击的暂居地。自我分析、心理描写、描绘自然、抒发情感,通过这些,卢梭给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开辟了道路。

浪漫派先驱 《忏悔录》补充和发展了《新爱洛依丝》对感情迸发的赞颂、对大自然的魅力的讴歌、对遐想和孤独的追索。《忏悔录》改变了自画像的写法,它不是在列举人物的德行和恶习,尽力调和生理和性格的特点。它不注重描述。卢梭与心理现实主义决裂,他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以至于不会竭力客观地描绘自我,从而更显出他的真诚。他从根源去阐明行动和情感,以解释一连串结果。对他来说,想描绘肖像比肖像本身更重要,自我不再是一个对象,而是一种思虑,作者在全力不懈地自我追寻。自我又不是一幅肖像的对象,而是只存在于回忆中。卢梭不看现在,他只看到回忆的事实。他通过片断的搜集,才得到真正自我的本质。至于追寻孤独,则是卢梭晚年不断追求的:“我爱沉迷在海阔天空的想象中,我的心在事物的束缚下揪紧了,感到太狭窄,我在宇宙中感到窒息,我真想冲向无限。”他不仅在孤独中对人生进行思索,而且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至于要逃避到孤独中,那是因为他激进的思想不为世人所理解,并遭到恶势力的围攻,几乎无立足之地。他不无遗憾地说:“我生来对孤独有自然而然的爱,随着我彻底了解人们,孤独不断增长。”

《忏悔录》给浪漫主义开辟了道路。描绘自我的乐趣、对大自然的热爱、感情的冲动、对命运的意识、无缘无故的忧郁,这一切都是浪漫主义人物所共有的,从夏多布里昂的勒内到雨果的欧那尼,从《红与黑》的于连到雨果的吕依·布拉斯,莫不如此。直至20世纪,自传性作品仍然以《忏悔录》为楷模,纪德的《如果种子不死》就是一例。此外,卢梭的心理分析对意识流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