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柔性正骨总诀

总纲

悉心软硬结构,洞察力学变化,把握传变规律,理法东西通达。
“东方柔性正骨生物力学模式”关注的对象以人体有形之筋骨结构为主,侧重于对以生物力学紊乱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特定大类疾病的观察与诊疗,故其病因病机分析的核心要点,围绕人体筋骨结构及其生物力学表现展开。
除了物质存在,格物的对象离不开人体结构空间。人体空间的架构、维系与运作的学问,是人体筋骨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主体内容之一。
直面人体筋骨结构,精心研究、探讨其生物力学现象与规律,发现并探索现代医学概念下的相关疾病与筋骨结构紊乱病因之间的关系规律,安全、高效地解决人体肌肉骨骼系统诸多的临床疑难,这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探索的核心与发展的方向。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指导思想和技艺方法,展现出东方的人文特色,这并非表演艺术所需要的夸张。如果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宇宙自然规律的认知及其对正骨医学的指导,如果没有施术者心性与神气的参与,以绵绵之力透筋挪骨的正骨技艺恐怕难以实现。
诊疗特色贯通东、西方医学,传统与现代医学的理论方法在“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中兼容并蓄,人文与科学相得益彰。
一切以揭示疾病真相及达成安全、高效、稳定的临床疗效为目标,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这是所有医学体系共同的努力方向。
融通东方、西方,这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永葆青春的良方。

行为总则

老子《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骨为刚为阳,筋为柔为阴。筋骨即是一对阴阳,是阴阳概念在人体结构上的具体表现。
《太平经》曰:“阴阳者,要在中和。”《淮南子》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老子想尔注》亦云:“道贵中和,当中和行之。”
中和者,“中正”以为“和”,“守中致和”是也。
“守中致和”,是弥纶天地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与行为的总体规则,也是人体小宇宙希冀保持或达成之结构生理的平衡与和谐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道非偏物,用必在中。……借彼中道之药,以破两边之病。”(李荣《老子注》)“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对人体结构的人为干预,不是、也不可能创造任何新结构或新功能,而是全力恢复并保守人体原本就有的自然、中和之结构与功能状态。
在人体物质结构、人体结构空间以及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均处于自然、中和、协调之本来面貌时,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运行、自动调节与自我疗愈等生命机制便能正常展开。守筋骨结构之“中”,方能致脏腑功能之“和”。
任应秋在《刘寿山正骨经验》序言中说:“操手法之精巧者,术后即能愈其多半,无待于药石。”
因此,以筋骨结构空间还原、脏器组织力学环境良好、筋骨线位对合协调、筋骨运动同步和谐为内容和目标的“守中致和”,便成为“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行为总则,为骨道有形之准绳。
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东方柔性正骨”之真传,于此尽矣。
毛泰之正骨箴言
骨道至简,结构还原。守中致和,各安其所。
《医道还元》曰:“以药物之性情,契合乎内脏之性情,削其太过,益其不及,使之归于中和,无偏无当自然化成,可以永贞。”
《尚书·大禹谟》中记载着中华民族“十六字传心法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子思在《中庸》中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认为“致中和”是天地宇宙生成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将儒家的中和观定位到了无上的地位。唐代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曰:“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由此可知,“守中致和”不仅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之行为准则,也是中医学祛病疗疾的总则纲要,更是中华民族传统儒道文化奉为圭臬的“中和之道”。
至道不繁,骨道至简。
只是,越简单的东西可能越不容易把握,也就越不容易使人生信。故骨道虽言至简易知,亦必明晰人体复杂多端的生理及病理变化于临证之先,并能自如应手,于健顺处方得其效验,慎勿轻言“简易”也。

行动理念

《道德经》曰:“反者道之动。”
任何事物都包含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趋势规律。正常状态的人体筋骨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有着发生紊乱的机会和可能。反过来,紊乱的筋骨结构同样有着向正常状态回归的趋势。
而一旦出现了违背自然规律的事物或现象,就是人们应该有所行动的信号。
纠正、调整紊乱异常的状态,回归道之中和,亦为“反”义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言“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可见逆向治疗是中医学诊疗疾病的正治法则。
在骨折、脱臼及骨移位整复过程中,手法操作总的方向和目标是“逆顺颠倒”以“致中和”。反其道而行之,反“反”则复。即顺其骨移位方向逆向操作,可归复原位。
因此,“反者道之动”于柔性正骨临证诊疗的具体意义,不仅可以理解为筋骨结构状态之正常与紊乱这一对矛盾相互转化的现实性及其客观规律性,也同时告诉了我们正骨出手的信号与时机,并明确指出了治疗行动的“反”之法则。

东方柔性正骨总诀

1.总诀
闭目冥心,回光朗照;人天合一,内外昭昭。
说骨论要,无有妙窍;错旋壅变,逆顺颠倒。
移骨送筋,层应徼绕;纤指缓进,悦动相邀。
撤领整纠,大有之德;挫锐解纷,一元在抱。
骨脉筋肉,气血贵娇;证构病辨,药辅手到。
手随心动,意得形渺;若即若离,不依不饶。
宗旨所在,丹易黄老;阴阳和合,坤乾泰交。
东方骨道,形神俱妙;水柔善下,卑自登高。
2.总诀释义
东方柔性正骨,得神以统御筋骨之术也。
神者,宇宙人生之主宰、万物运行之法则是也。
得神,为医者疗疾祛病之始,柔性正骨肇发之端。神敛气聚,精神贯注,则病患之筋骨可约可束。医之得神,全在受物以虚、摄神以归。故冥心而感召,回光以固摄,朗照以全妙用。
无欲得意,能观筋骨动移及气运变化之生命奥妙;有欲视物,以智临事,可视形体外在之皮肉器窍,明人体物质构造机制。故老氏之有欲、无欲,“载营魄”“抱一”,于徒手正骨而言,皆在乎元神之得失。不以目视,而以神遇。有神无神,其统筋御骨之能力与境界泾渭分明。疏失于神,则柔性正骨之根基荡然无存。
骨道总诀开篇,未述筋骨生理与手法机巧,而直引丹修明言,不唯穷理尽性,更为手法操持之具体行为要求,其意深深。
性命丹修,乃颠倒之术、全神之学,宇宙人生大明之道。神明,则手摸心会,筋骨之变移逆顺,历历胜在于目。筋骨往来,错综复杂,层次参差,徼绕繁复。然筋骨陈列,貌似纷乱多端,实则秩序井然,参差而级次各有所系。审物不迷,性住神回,法自手出。
欲以纤纤手指挪骨送筋,“悦动相邀”之易卦“随”性,于此彰显妙用。相约而动,欣悦以行。推随互应,亲亲以归,安有疑障而碍之乎!
东方骨道从柔性原则出发,行事解纷,挫锐疗疾,始终固守一元“中和”。守中致和,枢机健运。阴阳氤氲交感,筋骨互用,生机泰然。
柔性正骨擎《易》之“大有”旗帜,秉承大中至正、亲和诚信品德,乾健内心,坤柔外应,采“撤、领、整、纠”之行动谋略,统筹阴阳骨肉,兼顾筋脉气血,辨构、辨证、辨病三辨并治。“以一己之卷舒”,得药石之佐助,“正其斜”而“完其阙”,离合位复,化干戈为玉帛。骨道精粹,或备于斯。
徒手柔性医技,心之于神,神之于气,气之于力,力之于筋骨移行,境界所在,元神为之主。无为而无不为。神御气,气御力,而筋骨动移之力,依从慈悲、亲和之性。其刚柔宛转之玄奥,以其若离若即之势,尽在有意无意之间。
是故,东方骨道之求形全神,各有工夫。全面、透彻地诠释并把握“东方柔性正骨”之精髓要义,必须要以中华文明高度上的视野与境界,大易、岐黄与老聃、炉火并参。
而高深莫测的,莫过于“善下”之“上善”之道。
人居卑地,动辄向上。
3.整体口诀
东方柔性正骨整体口诀:
正骨易,独孤难成器。皮肉筋骨并血气,路路分明看仔细。
人体构造复杂,承接精密,有着奇妙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皮、肉、筋、骨、脉,为《黄帝内经》中《灵枢·根结》所述之“五体”。“五体”由外至内,其功能各不相同,但相互间密切协作、互为支持,合同为一而成就人之架构整体。
因此,认知人体生理病理,于上下、内外之脏器组织,固不能割裂对待。
陆师道在明代薛己《正体类要》序言中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薛己在《正体类要》中亦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寿山老先生常言:“伤虽自于外,病已及于里;伤虽在于筋骨,病已及于气血。故治外伤,当明内损;治疗筋骨,当虑气血。”(《刘寿山正骨经验》)
当代以道家正骨著称的李同生亦常告诫后学,作为骨伤科医师,“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诸脉理、四诊八纲哉”(《道家伤科李同生》)。
骨伤医学所涉疾病复杂多样,症状与体征表现各不相同。不同的疾病在症状表现上虽然相同或相似,但其病因病机却可能千差万别,不会单单只是一个物理性的骨移位就能简单地涵盖所有。
即便经过诊断分析,确定为骨结构病理性移位病因所主导的“骨移位相关疾病”,也会由于人体结构与功能之整体互应,在相关脏腑、气血等方面继发病理影响。
于中医学而言,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内伤,以及瘀血、痰饮诸病理产物等等病因,是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主导因素。人体筋骨系统之病理状态的发生发展,与此内外病因之关系,不无密切。暴力外伤之骨折、脱臼以外,中医痹证、痿证、筋伤、骨病及诸虚损性疾病等等,皆可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内外病因对人体筋骨结构本身及其所提供之空间状态的重要影响。
因此,客观分析病因病机,全面、系统地诊查疾病,必然会涉及人体生理系统与病理表现的方方面面,“皮肉筋骨并血气,路路分明看仔细”自然成为临证诊疗之不二法则。
骨伤正骨疗法,无论门派,均应遵循医学科学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