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一份属于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

每个人心里都有非常重要和热爱的事物,只是受限于现实,我们不太可能全心全意地为热爱的东西而活。财务和生计问题算得上挡在前面的“拦路虎”,如果我们能够彻底解决财务和生计问题,很多看起来头疼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个人生活而言,财务自由就是财务问题的高级解。而且我相信对于大部分工薪族而言,只要做好规划,并且有一定的执行力,通过努力,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财务自由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鉴于大家对财务自由的不同理解,这本书给出一个对财务自由的定义,我们所讨论的、每个人都可能实现的财务自由是指可以不上班,依靠被动收入维持当前甚至略高于当前的生活水平。

财务自由是一条自由之路,但是自由和财富并不直接画等号。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当前生活水平上的财务自由,但是想要实现财富阶层大跨越,我们依然需要非常多的努力和一定的机缘,这不是简单地制订和执行计划就能解决的,但自由至少增加了这种机缘出现的可能性。

财务自由的两个核心要素

实现财务自由靠的是本金和收益率,因为被动收入=本金×收益率。只要我们积累下足够的本金,再通过简单合理的投资,获得可观的被动收入并不难。只要实现了“被动收入>开支+通货膨胀”,也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但是就这两个要素并不足以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需要再拆解一下。为了实现财务自由,我们其实需要做五件事:

•制订计划,制作一个可量化的时间表,明确相关里程碑节点。

•提升收入,既包括主动收入,也包括被动收入。

•开始投资,培养自己的投资意识,使收益最大化。

•开始储蓄,理性消费,控制开支是储蓄的第一步。

•理性决策,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是“选”出来的。

那么这五个要素分别代表着什么?我们来一一拆解。

制订计划

“计划赶不上变化”是永远不变的道理,但是这并不能否定计划的意义。在我看来计划最大的价值并不仅仅是执行,而在于帮你准确地梳理目标和行动的关系,帮你检查自己当前的行动是否匹配或者偏离了既定目标,以及量化自己和目标之间的距离。

制订计划之前,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理由——实现F.I.R.E后我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进而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这样的生活需要多少被动收入?

•需要积累多少本金?

•计划用多长的时间来实现?

这几个问题很关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也不知道自己还要走多远,所以很容易就会放弃。

答案一定因人而异,这里我提供自己的答案供大家参考。

我对奢侈的生活没有太大的追求,简简单单一房、两车就够了。我的目标是积累500万元本金,计划用时10年我的计划从2015年开始,截至2019年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完成度约为51%。,我的预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0%,也就是被动收入约50万元。每当提到预期收益率为10%的时候,总有朋友质疑我,市面上根本找不到收益率为10%的靠谱理财产品。别着急,我会在后面的章节告诉你,实现10%的投资收益率并不难。

明确了本金目标以后,问题来了,如果我从零开始,怎样能够确保在10年积累500万元呢?我们需要一个计算器,我自己用的是Calculator.net提供的投资计算器①。我输入了500万元的储蓄目标,计划10年,其间投资收益率10%。最终计算的结果为——我需要每月储蓄2.5万元,即每年30万元。

按照这样的估算,10年以后我的总资产可以达到525万元,其中300万元来自本金积累,另外的225万元来自投资收益。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 本金、投资收益、总资产走势

假如我们对投资收益率预期更高,如15%,那么最终的结果为每月储蓄1.9万元,每年23万元。我的收益率目标是10%~15%,所以我取了一个中间值,储蓄目标为25万元每年。这样一来,计划的第一个目标就非常明确了,我需要每年储蓄25万元。

我的数据只能供你参考,因为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不一样,我们的收入也不同。我经常在自己的公众号“也谈钱”上分享自己的财务自由历程,鉴于不同读者的生活情况不同,常有读者对我这个目标提出异议,觉得太高或者太低。但就像我前面说的,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你不上班也能保持工作时期的生活水平,从而解放生产力,财务自由的目标自然是和当前的收入水平相匹配。请记住,这本书是教你如何通过奋斗和用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而不是给你轻轻松松实现百万年收入的捷径。

那么在这个问题下,我继续向下追问,为了实现25万元的年储蓄额,我需要什么?

•高于25万元的年收入。

•一个可执行的消费计划,来帮助我实现储蓄目标。消费太容易,如果控制不好欲望,就算年收入100万元,实现25万元的年储蓄目标也难如登天。

•一个价值观相同的另一半,对于实现计划很有帮助。

如果当前的情况不能满足目标,我们有三个选项来进行改善:

•提升自己的收入,这也是五要素之一。

•降低自己的开支水平,你的潜力比你想的大。

•降低自己的目标,因为预期与能力不匹配。

不建议你开始就选第三个选项,没试过前两条,你怎么确定自己的能力边界到底在哪儿?

当初找工作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能够帮我实现财务计划的工资是工作的底线,最后也还算幸运,刚刚“压线”。而且可能是我对财务自由的诚心感动了我的太太,曾经花钱大手大脚的她也开始和我一起执行预算计划。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两个人把消费水平降到了不及同龄人的一半,最终实现了高于60%的储蓄率。而且实际上我们也没有为了预算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维持了相当高的生活幸福感,该有的消费,如手机、电脑、包包,即使不是最好的,也差不多。在理性消费方面,人的潜力真的是非常大的,这个问题我们会在本书的第三章深入讨论。

提升收入

当前的工作收入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财务自由以后的收入水平,投资理财本质上就是一个将职业价值和人力价值持续变现的过程。

鉴于大家来自各行各业,恕我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参考。但是这里可以提供一个我的原则供大家参考——找到“零本万利”的机会,然后反复试,增加自己的“定价次数”。

这个技巧虽然不能保证找到高薪岗位,却能有效避免被定价过低的情况。有过卖房子经历的读者可能会有所体会,对于这类流动性不高的资产(包括人力),不同买家的报价差别会非常大。多尝试可以尽可能保证自己得到一个公允的定价。

至于“零本万利”,简单来说就是赢了能赚大发,输了却毫发无损,比如刚刚说的增加“定价次数”就属于这类。找工作的过程中,这类机会太多了,抓住一切机会找到可能给你机会的人去聊、去问、去表现。你要知道,即使是最差的情况,你失败了,也就是相当于没问,毫发无损。可是万一人家答应了呢?一定要反复尝试,即使概率再小,只要你试的次数足够多,总会有成功的时候。

开始投资

投资和储蓄孰先孰后?这个问题很难有所定论,但是一个可以肯定的事实是,形成投资意识可以帮助强化储蓄习惯。当我们知道自己的本金可以用来投资增值以后,面对各种消费诱惑就更容易保持理智,毕竟对于懂投资的人来说,省钱和赚钱其实是一回事儿。所以我决定把投资放在储蓄前面说。

鉴于投资意识和水平的提高周期长、见效慢,所以越早开始,越早收获。从小白进阶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系统地学习,很少有只凭碎片知识和他人点播就能进阶的小白。碎片知识对于有系统知识体系的人来说是良药,对于没有的人来说反而是砒霜。而读书正是最具性价比的系统学习方式,你能读到这里说明你已经有了这个意识。我会在这本书中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投资方法和体系。

但是仅凭读书并不足以让你完成蜕变,即使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依然躲不过知易行难的困局。建立一个良好的投资意识少说也得两三年的磨砺,其间你可能会赔钱,也“需要”赔钱。很多雷,别人和你说是没用的,你得亲自去蹚一下才能记住。大家都是这么一步一步过来的,赔钱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反复蹚同一颗雷。

为投资交学费(赔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不交学费学不会投资。但是我们依然有办法降低自己的损失,那就是早早开始,在还没有太多本金的时候就开始投资理财。因为这个时候本金少,交的学费也就少。“没钱可理”是投资理财界最大的谎言。

开始储蓄

提到储蓄,可能很多人会担心生活质量下降,因为储蓄常常被和降低生活质量、省吃俭用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说,储蓄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质量,也不意味着必须省吃俭用,储蓄这件事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因为我们还可以选择提升消费效率,让消费创造更多的价值。本书的后面我会向你介绍我的消费体系,帮你实现“从没钱到有钱”的跨越。从我的经验来看,储蓄不但不会降低生活质量,反而会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总而言之,储蓄这件事可行!

确定了目标储蓄额,确定了年收入水平,剩下的就是预算了,年收入减去目标储蓄额就是年度预算。此时,有一件事你应该做——记账,事无巨细地记账!没有记账,很难谈理财。这就好比做项目开发,手头却连日历和时间都没有。

你可能觉得自己估算一下,就能知道大概的开支水平了。但是根据我的经验,估算的数值再翻一倍,有可能才是你的实际开销。因为估算时很可能没有考虑这些因素:

•琐碎的开支,这些开支单笔数额很小但总额很大。

•手机、电脑、家电等大件开销。

•旅游、娱乐、聚会等不定期开销。

•意外导致的开销。

经常有朋友留言抱怨记账这件事太麻烦,但是你仔细想想,记账这件事除了输入几个数字以外真的有什么不得了的障碍吗。

对于刚刚开始设计预算的朋友,建议把预算目标设置为:

预算=(收入-目标储蓄额)×80%

从我的经验来看,新手预算超支是大概率事件,预算往往太理想化。很可能你觉得自己还没干啥,预算就已经“亮红灯”了。所以,建议乘上80%的系数。

我个人比较喜欢使用软件记账,统计分析的效率要高不少。推荐各位读者试试MoneyWizMoneyWiz提供了iOS、安卓、Windows和Mac的全系统支持,只是安卓系统需要GooglePlay框架作为支持,安装时需要稍微花些功夫。。虽然现在市面上的记账软件层出不穷,但我很喜欢预算功能和分析统计功能非常强大的MoneyWiz。关于软件记账的一些高级技巧,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介绍。

理性决策

曾经有人问过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你觉得一个成功投资者的必备条件是什么?”芒格答:“理性。”就这两个字。

很多盲目的决策是可以通过简单思考避免的。小到买手机,大到还贷、换工作,都可以通过“小学数学+理性决策”找到最优解。

当我考虑换掉自己已经用了三年的手机时,我问自己:新手机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大屏幕?我不需要。性能?现在的手机也不卡顿。我是需要靠手机长脸的人吗?也不是。我有剩余预算换手机吗?貌似没有。那还买什么啊,回去干活去。

2018年年末老爸换手机,我顶住重重压力和来自亲戚朋友的“关心”给他换了个iPhone 6s。这下爸妈的朋友们可“炸锅”了,提出如“老手机不能上5G2018年年末,5G并未商用,其实新手机也同样不能用上5G。”“老手机都是翻新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理性决策何其艰难。

再比如一些热门的讨论:

•本人有48万元房贷,每月还3 000元,这两年存了10万元,是提前还贷还是定投理财好呢?

•怪我之前没有理财意识,到目前为止,包含信用卡已欠款达20万元,是先还债还是边理财边还债?

先还债还是先投资?很简单,哪个利率高就先做哪个。

我们可以以10%的利率作为分界。房贷的利率是5%左右,而长期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在10%以上,这个决定不难做吧?

而如果贷款是信用卡债,利率普遍在10%以上,那么答案就要反过来了,应该先还债。

遇到问题多想想,算算数,你会发现理性决策其实没多难。

我的财务自由计划公开实证

2015年前后我给自己定下了“10年时间用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从2019年开始,我在公众号“也谈钱”公开记录了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实证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并记录这个过程,希望给同样有志实现财务自由的朋友一个参考。

这也算是对我自己的督促和帮助。从开始到现在,写作给了我很大帮助,公开计划会督促我更加完善地思考,也能提高我的执行力。与其等最终实现目标再回来夸夸其谈,不如现在就公开实证,和大家一起努力奋斗。

行动计划的具体拆解

我对实现财务自由的要素进行了拆解,如图1.2所示。

图1.2 财务自由要素的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