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a,民利百倍b。绝仁弃义,民复c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d,以为文e,不足。故令有所属f,见素抱朴g,少私寡欲h,绝学i无忧。

◤注释

a绝圣弃智:杜绝和抛弃聪明巧智。绝,断绝。b民利百倍:人民会得到百倍的利益。c复:回复。d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e文:文饰,巧饰。f故令有所属:所以要正面指出,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g见素抱朴:外表单纯,内心质朴。见,通“现”,显现。抱,抱持。素,没有杂色的丝,白色,引申为单纯。朴,未经雕刻的木材,引申为质朴。h少私寡欲:减少私心和欲望。i绝学:弃绝圣智之学。

◤译文

杜绝圣贤的权威,抛弃所谓的智慧,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法则,人民才能回归孝慈。抛弃机巧和厚利,盗贼自然消失无踪。

这三者,所谓圣智、仁义、巧利,全是巧饰的东西,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正面指出,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外表纯真内心质朴,取消私心减少欲望,杜绝学问没有忧患。

内圣外王

这一章针对社会上的种种弊病,提出相应的方略,重点是论述治国之道。老子认为,所谓圣人智者以及他们所宣扬的仁义、巧利,是扰民的行为,伪饰的谎言,是榨取民众利益,导致六亲不和,盗贼蜂起,造成道德沦丧、世风败坏的根源。应该坚决彻底地杜绝和抛弃。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杜绝“圣贤”的权威,抛弃所谓的“聪明智慧”,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在以往的阶级社会,不论是仁治、礼治,还是法制,都建立在君主帝王的“圣贤之治”之上,实行的却是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绝圣弃智”是对专制统治的否定,也是老子的一贯主张。他认为人性本是纯真质朴、淡泊无为的。文化在赋予人民知识和智慧的同时,也腐蚀了人的天性,从而产生出追名逐利、尔虞我诈的恶习。尤其是当时作为文化与文明最高体现的“仁义礼智”这些东西,更是违背人性、产生虚伪的根源,高张仁义之大旗而谋求私利的大有人在。老子认为,不如抛弃这些“文明”的垃圾,使人民恢复到无知无欲、宁静不争的自然状态,而孝慈、善良这些品德自然会在淳厚质朴的人性中得到复苏。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抛弃了“仁义”,人民就会回复天性。所谓“仁义”,不过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设言施教,引导人们弃恶从善,化解社会矛盾,但这是主观片面的。仁义与否只能以统治者的利益标准来衡量。因此,仁义必然成为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工具,仁义的本质就是吃人。“绝仁弃义”,是对套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的否定。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巧,机巧、诈取。利,利益。抛弃了所谓的机巧,抛弃了自私自利的贪欲,自然不会有盗贼作奸犯科。“绝巧弃利”是对个体名利思想以及物质欲望的否定。

以上三句,指出要想“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就必须“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此三者,即“圣智”、“仁义”、“巧利”,这三种东西全是巧饰,不足以治理天下,解决社会矛盾。“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所以,还要让它们归结到具体的措施上来,那就是“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这是老子治国的具体措施。

“见素抱朴”,是说外面单纯,内心质朴,即用“无为”取代“有为”。见,显现。素,没有染色的生丝,比喻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比喻合乎自然的法律。

“绝学无忧”,指抛弃“仁义”的说教,解除人民头上的种种精神枷锁。“绝学”就是要放弃成见,杜绝学问,就会达到无忧无虑的状态。“少私寡欲”,减少机巧的心思,以消弱对物质的欲望。

本章重点是论述治国之道,指出解决社会矛盾的策略以及具体措施。对于“仁义”,老子并不全然反对,只是希望“圣王”或“君主”慎重处理,不要拿“仁义”来说事,对民众进行盘剥压榨,要废除那些虚仁假义,伤天害理的做法。因此,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观念。圣王,指人治社会的统治者,如天子、帝王、君主。这和书中“圣人”的概念不同。

春秋战国时代是大变革的时代。为政者各施谋略,为了王霸之业物质利益,到处征伐。所到之处,攻城略地,都以“仁义”为标榜。到了这种程度,已是天下大乱不可救药了。这是老子所深恶痛绝的,所以断然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主张。因为以“仁义”为口号,往往是尔虞我诈,卖弄才智,弊病丛生。

那些“绝圣弃智”的观念,该归纳到怎样的生命理想呢?在动荡的社会人命如草,随时都有被毁的可能。其间痛苦,不在其中不能切身感受,最终蒙受其害的只是普通民众。如果没有所谓“智贤之士”去卖弄他们的聪明才智,或许本来会有和平安静的生活。而遗憾的是,事实就是如此无常,平和宁静的生活终究被那些才智之士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