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如何构建模型

讲了半天模型的力量,那怎么构建课程模型呢?

现在,介绍几种构建模型的方法。

一、三角模型:构建核心要素

最常用、最简单的,是三角模型。

三角模型的三个角上的要素,可以是并列关系,比如我在本书序言中提到的知识、技能、态度模型。

也可以是层层递进关系,比如吴强的“狠独品”模型。培训师要狠狠扎根在一个领域,在此基础上,打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而真正决定培训师能走多远的,是他的品格。

也可以是底角的两个要素,共同托起顶角的要素。比如薛晨菁的“高情商”模型。职场里要“高调做事”。注重与他人的“情感交流”,这一切,都是要为公司创造“商业价值”,为公司创造了价值,自我的价值也提升了。

这三个要素之间,也可以有空间的关系,比如从大到小。

拿上图为例,在职场幸福课里,我讲到了什么样的思维模式是正确的,它需要符合三个要素:共同价值,也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法则,这是从最大的世界的范围讲的。社会大势,即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从周边环境角度讲的。期望结果,在和别人互动交流时,要时刻知道自己想要的结果和目标是什么,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这是从个人角度讲的。

这三个要素,就是从大到小,逐级演绎的。也可以反过来,从小到大。比如讲一个新举措的时候,可以从对自己的影响,讲到对对方的影响,最后讲到对大家的影响。

创建三角模型时,要注意的是,三个要素一定是该主题最核心的因素,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被第四个取代。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能被随意取代,就说明你列出的三个要素不精准,或者没有清晰的逻辑关系。

二、矩阵模型:用两个要素构建

矩阵模型,是三角模型之外最常用的模型。比如非常经典的时间管理矩阵,时间矩阵就是用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要素,把所有事务,分到四个象限里去。

再比如DISC行为风格,是按照关注人还是关注事、倾向直接沟通还是倾向间接沟通两个要素,把人的风格区分出四种典型:

DISC理论和MBTI理论,同根同源,都源于荣格的体系。MBTI比DISC更加精准,因为它把人的行为倾向分成16种组合,每种组合四个字母,比如我的MBTI类型是INFP。从全世界范围看,MBTI采用率最高。大型企业更多选用MBTI理论,其次才是DISC。

但MBTI理论太复杂了,16种组合,不利于记忆。对于非专业人士,你今天给他测评,告诉他四个字母的组合,过两天他就忘了。

而DISC理论,因为用矩阵,简单直接对人的风格进行了区分,十分直观,一目了然,大体就四种倾向,利于记忆和传播。在如今这个强调简单快捷的时代里,大有超越MBTI理论的趋势。

写到这节时,正好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张图片,就是用了矩阵的手段来甄别培训师的。我们始终在强调,一个好的培训师,是要左脑右脑完美结合的,即内容和形式兼备。根据这两个要素,我们就可以把培训师,分为四类,如下图所示。

如果你是一个培训师,就可以对照一下,看看现在你属于哪一类培训师:左右脑兼具的“大师”、只有左脑没有右脑的“良师”、只有右脑没有左脑的“乐师”、左右脑都没有的“巫师”。

提到矩阵这种模型,有一个培训课程,不能不提,那就是非常经典的情境领导。所谓情境领导,就是根据情境中下属面对一项任务的准备度,来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

下属能不能把一件事干好,取决于什么因素呢?就两个:第一,他有没有能力;第二,他有没有意愿。根据这两个因素,就可以把下属区分成四种状况:没能力没意愿、没能力有意愿、有能力没意愿、有能力有意愿。

这就是个矩阵。我会在后面,用一个章节,来和各位分享情境领导这门课程的逻辑结构。

三、金字塔模型:逐级向上

如果你要表达的内容,有逐级向上,层层递进的关系,不妨用金字塔这种形式来演绎。

之前我们提到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典型的金字塔:马斯洛的理论是,人只有满足了基础需求,才能追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自我实现需求。这个金字塔,也可以简化为:生存、生活、生命。

尽管这些年该需求理论受到了诸多挑战,比如有人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去西部山区支教,没有满足底层的需要啊,直奔自我实现而去,追求生命的意义。这个逐级而上的理论,并不成立。

但不管如何,只有逐级满足,上面的需求实现起来,才更容易,更从容,生命才更平衡。

再比如,学习教练技术的同学,会遇到“逻辑层次模型”这个工具,这也是典型的金字塔模型:

它从环境和一个人的行为层面出发,逐级向上探索,你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你的行为,受什么价值观指引,最后你会成为谁,对这个世界有什么影响。

如果用金字塔这种方式来构建模型,一定要注意,要素之间,有逐级递进、层层向上的关系。

比如我们讲影响力,不妨用个人影响力、团队影响力、组织影响力三层结构阐述。先讲如何单枪匹马打造个人影响力,再到如何组建团队发挥团队影响力,最后,如何通过创立组织,去最大化扩展影响力。

这就是金字塔模型。

四、流程模型:事务的先后顺序

在培训课程里,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些英文单词的缩写,这些通常是流程模型。

前面提到过的PDCA循环,就是这个类型。我们做事时,先计划(Plan),再做(Do),过程中检查(Check),最后总结经验,完善,再行动(Act)。

面试时,当我们邀请候选人分享他过往的成就事件时,一般会用到STAR模型。

当时是什么情况(Situation),或者你面临一个什么任务(Task),你采取了怎样的行动(Action),取得了怎样的结果(Result)。

再比如你一定听说过的情绪管理ABC理论。

先有个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对这个事件,你秉持什么样的信念(Beliefs),然后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获得了怎样的结果(Consequences)。如果你不想要获得和过去同样的结果,就得在信念(Beliefs)那里做文章,改变对诱发性事件的信念和认知。

还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流程模型,就是教练技术里常常用到的GROW模型。

当客户找我们做教练时,寒暄过后,我们首先问:“今天这个话题讨论完,你希望拿到什么样的结果,实现什么目标(Goal)啊?”然后探讨这件事情,现实(Reality)如何,你都做了什么,结果如何,有什么阻碍,别人怎么看,等等。

接下来问:“基于以上现实,你有什么选择(Options)吗?”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客户探索各种可能性。

最后,上面这些选择,你会采取哪个,或哪些作为下一步的行动,即Way-forward呢?

当我们运用流程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模型时,不能满足于把英文单词首字母,或者中文短语首个字简单拼凑到一起。

比如上面提及的PDCA和ABC理论,就比不上STAR模型和GROW模型。因为后两者,英文首字母组合在一起,又构建了一个有意义的单词。STAR,是讲过往成就事件,那些如“星星”般的闪光时刻。GROW,是通过教练技术,帮助来访者不断“成长”。

这正如前面提到的,2017年“我是好讲师”大赛冠军张家瑞的“SOS”模型一样,正好构建出了求救信号这个新意义,就令人印象深刻,刮目相看了。

五、状态线模型:时间+相应变化

状态线有点儿像股票曲线图,即呈现事物随着时间的延展发生的变化。

比如在变革管理课程里面,有这样一个变革模型[1],就是用这种模型演绎的。

横轴表示时间,就是变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纵轴表示结果,也就是变化的每个阶段给人带来的影响。

最初,变化没有发生的时候,是“现状区”,你会看到曲线是平的,这时候对当事人或者组织,没有什么影响。

然后变化发生了,即“混乱区”,比如当事人失业,或者一个新竞争对手出现对组织造成了冲击。这个阶段,结果曲线开始下降,物质收入降低。即使物质收入不降低,比如某人升职加薪了,但至少精神层面,会带来冲击,要调整自己适应新角色。

结果曲线的最低点,是决定点,也就是面临冲击和混乱,当事人决定采取某些行动去应对变化。接下来,就是“行动区”了。我们不断行动、试错、调整,结果和收益曲线开始慢慢回升。理想状况下,会和变化发生之前持平。

最为理想的状态是,我们采取行动,成功应对了变化,不断超越,从“行动区”过渡到“变革区”,收益比变化之前还要高。

这门课程,开篇就运用状态线的方式,提出这个变革模型,统领整个培训,清楚呈现出变化的四个阶段。接下来,再告诉我们,每个阶段应该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在职业生涯领域,我们也常常会用到这样的模型。比如,根据职场人的年龄,可以把整个职场划分为生存期、职业发展期、梦想期。接下来再讲解不同阶段,应该应对的问题有哪些,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行动。

六、平衡轮

最后来谈谈用圆形或者平衡轮,来构建课程模型。

在很多课程里,我们都能看到平衡轮的影子,被不同的讲师拿来做不同的应用、赋予不同的意义。

比如在我的职场幸福课里,我把它叫作“圆方规划图”,用来做年度总结和新年目标制定。

这个图运用的逻辑是,首先把对职场人士都重要的八个方面找出来,比如职业发展、财务、家庭等等。

接下来完成三个步骤:第一,评估满意度,即评估上一年度,对每个方面的满意度是几分。第二,确定期望值,即确定下一年度,我希望把每个方面的满意度提升到几分。第三,制定新目标,即下一年度,如果我在每个方面能够完成这些目标,我的满意度就相应提升了。

平衡轮,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比如用来辅导下属。让下属把他目前在组织里担当的角色,或者承担的主要任务,分成几个方面。举例来说,一个培训和发展主管,可以把平衡轮分为:授课、培训管理、组织发展、团队管理等几个方面。下属可以就这些方面,给自己打分,之后确定下一年度的发展方向,制定新的目标。

平衡轮是圆,圆意味着圆满,也意味着无限,它是个开放的工具。我们运用这个模型时,要保持开放,允许学员对该模型进行改编。

我把“圆方规划图”分为了八个方面,这只是我作为专家的意见。有女学员说,“自我实现”这个关于梦想的部分,我不是很在意,我希望的生活就是相夫教子,普普通通,平平安安。那没有问题,她就可以把圆分为七份,甚至是四份,这都是可以的。

以上,我分享了构建课程模型的六种基础方法,分别是三角形、矩阵、金字塔、流程、状态线和平衡轮模型。

我们可以用它们,设计一门课程的总体模型,也可以用来设计课程中一个知识点的模型,也就是大模型套小模型。比如我的职场幸福课,总体运用的是职场幸福钻石模型,在两天的课程里,会经常出现三角模型、矩阵、流程模型等小模型,用来诠释其中的知识点。

以上只是基础模型,你也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构建自己独特的模型。我就曾经见过什么五角星模型、四叶草模型等等。任何模型都没有问题,只要你能说出自己的逻辑,能够自圆其说,就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