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干是培养优势的最重要原料

林琅明白过来,说:“蔡老师您的意思是,用优势沟通,就是找到脑细胞中发达的神经元,发展出更多的突触。在两极分化的精神世界里,让强者更强。把才干锻炼成优势,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她说话的时候眼神闪过一丝疑惑,指着图中“贫瘠”的神经元,说:“那么为什么不去加强它们呢?化弱势为优势,十全十美不好吗?”

显然,林琅关心的是,在缺乏必需才干的情况下能不能发展出优势呢?

我提示她找到约翰·布鲁尔在《头三年的神话》一书中的文字:大自然为你成人后的学习发明了三种方法,不断强化你现有的突触连接(当你用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完善一种才干时,你就在这样做),不断丢弃无关紧要的连接(当你专注于你的才干,同时听任其他连接衰亡时,你就在这样做),或者新建少数连接。三者中最后一种方法是最低效的,因为你的身体必须花费更多的能量,才能创造必需的生理基础(血管、整合蛋白等),以便建立这些新的连接。

林琅早年在家长的鼓励下参加过表演培训。即便林琅不具备“取悦”的才干,但她又希望让观众喜欢自己,这就是典型的想要化弱势为优势。所以我借用这次经历为她做一次深度剖析。

当年林琅通过培训熟记表演技巧,可是当她走上舞台的那一刻发现,它们统统失效了。

知道而做不到的原因,是大脑细胞网络主宰所有的决策过程。林琅每一次舞台表演,都是一系列小决定的综合体。例如,她站在舞台中央与观众的眼神交流方式、她肢体语言的张力、她的语速以及与观众互动的节奏。

培训课堂上教会她的技巧只是教条式的放松、微笑、手势,却不可能细化到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呼吸、每一次举手投足。而恰恰是这些细化的选择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无暇理性思考,只能做出下意识的反应。也就是说,即便她接受了培训,但大脑神经网络还是会寻找并且遵循阻力最小的路径,从最牢固的突触连接做出反应。这正是她的既有才干部分,它们不存在“取悦”观众的可能。一个小选择结束后,大脑会沿着该路径飞驰而下,不等她细想,新的决定又做出。这些小决定堆砌出她的舞台表现。

林琅听到这里,一拍脑门,说:“难怪我无论怎么苦练都不得要领。被老师嫌弃懒,被家长责备笨。原来这不是我不够努力,而是缺乏相关才干的原因呀。害我灰心了好久呢。”

她的表情让我感受到了她的深深遗憾。在努力却又充满挫败感的求学经历中,林琅绝不是个例。

对优势的根本检验在于我们能否持久地把一件事做得几乎完美,通过将才干定义为最牢固的突触连接。大脑神经网络在16岁以后已经基本定型,成人可以通过努力取得进步,却不可能让原本“贫瘠”的脑细胞发展强大。在不具备对应才干的情况下,化劣势为优势是不现实的。

回到上文你和朋友们旅游的例子。

你缺乏“审慎”才干,这导致你在生活、工作中常常出错。经过系列培训,你已经意识到应该关注事情的逻辑以及轻重缓急,你常常告诉自己一定要谨言慎行。然而,当一群朋友们把酒言欢,聊到职场秘闻、行业潜规则时,你本应该谨慎回应,却高谈阔论、随意揣测;你本应该观察入微,保持与大家的视线接触,却在微信上提醒导游安排地道的水煮鱼。

偶尔,你的理性思考能提醒你把高涨的情绪缓和下来,向大家问一些开放题便于自己观察、思考。但是即使如此,你的停顿往往有点过长,你的问题直言不讳。说到底,尽管你非常努力地想要“审慎”,但你的实际表现却总是笨拙和反常,收获的不是思路而是朋友们狐疑的眼神和嘲讽的语气,你涨红了脸感受到邯郸学步的尴尬。

林琅承认,说:“之前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现在看来努力重要,但方向更重要。如果用错了地方,只有徒劳无功啊。”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学习最大的代价永远是心理层面的。我们知道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不懈。但为了抵御松懈的诱惑,我们需要从进步中获得能量,然后继续进步,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坚持的最大力量来自不断接近的终点。

不幸的是,在缺乏必需才干的情况下,我们反复努力,以求在脑细胞网络内修补一个16岁那年断裂的连接。无论培训设计得多么精心,我们的动作都是生硬而怪异的。我们一练再练,却只会更迷茫,更沮丧,更不知所措。

相反,如果我们使用自身才干,就会产生与这种走投无路的困境截然相反的快感。才干不仅使我们自然而然,而且感觉良好。最强固的连接使信号传达、反馈双向急速流动。随之而来的成就感,就是大自然赋予才干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确保我们渐入佳境。在某种意义上,才干是生命赐予的永动机,让我们以一种贯穿始终的方式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直至优势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