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个性化理解方式

林琅在笔记本上记下重点,“脑细胞网络突触的强弱决定个人才干布局,它是精神过滤器,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事情的理解方式”。

我举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比如你和朋友们出去旅游,假设你有“体谅”的天生才干。你的精神过滤器会使你关注大家在旅途中的需求。你会提前准备好矿泉水、零食,以及必备药品。你对每个人都微笑和气,关注他们细微的感情变化。你自然而然地完成这些事情,并相信每个人都会这样做的。但事实是怎样的呢?

朋友A因为堵车迟到一小时才到集合地,获得众人的原谅以后还是深深自责。他坚持要承担全部饭钱,因为A的“责任”才干不允许他这么轻松地“放过自己”。

朋友B在打电话取消第二天晚上的篝火晚会,转而预定功夫茶表演。因为“统筹”才干让B关注细节变化,最新的天气预报提示明晚暴雨的概率很大,所以有调整行程的必要。

朋友C反对B取消篝火晚会,他认为这次旅行的核心就是体验特色篝火晚会。“完美”才干让C对这个环节异常重视,他建议B把篝火晚会提前到今天晚上,因为今晚不会下雨。

大家争论不休时,D始终保持沉默。因为“审慎”才干让D专注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婉拒A请客并平复他的愧疚心理。第二是C为什么对篝火晚会格外关注。在想明白之前,即使别人追问意见D也决不正面表态。

朋友E则保持笑容,每个人发表意见的时候都点头支持。无论是取消或者保留篝火晚会,E都觉得非常合理。看上去E没有主见,但其实“和谐”才干让他担心,如果出现强烈争执,会导致大家不欢而散。那才是E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所以,在“过滤器”的加持下,人和人之间充满了神秘美感,也由此出现了各种沟通问题。比如我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去说服别人接受想法,我们一遍一遍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是对方还是我行我素,与我们的苦心规劝背道而驰。难道是他心不在焉吗?还是抗拒呢?

这些疑问只要用脑细胞网络的角度去解释,就会清楚地知道他只是无法通过你的双眼看世界。他的“过滤器”不允许他这么做。他虽然理解你的词句,却看不见你的世界,自然感受不到你的焦虑和期盼。

这种困难就像是对一个天生失聪的人强调钢琴和手提琴的乐曲差异,对一个色盲的人解释春天的颜色,对一个恐高症的人描述一览众山小的愉悦。无论你描述得多么声情并茂,他们都无法与你共情。

林琅提问:“难怪有句话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看来人和人之间的精神差异完全就是两个星球之间的差异,沟通起来比登天还难呀。”

“那倒不至于。”我摇摇头。我们不会因为特性而完全孤立,共同的文化习俗、基因传承激活了我们为数不少的突触,这让我们的“识别器”有共通之处。所以相对于星球而言,我更愿意把脑细胞网络比喻为孤岛,看上去遥不可及,但海平面之下蜿蜒起伏的陆地却永远相连。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史蒂文·平克在他的《头脑怎样工作?》一书中描述了一次著名的实验,其结果否定了断言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个性迥异的观点。几位社会学家向新几内亚高原土著人展示了一些斯坦福大学学生的照片。每张照片都拍了一名学生的面部,每张脸上都有一种十分强烈的表情:快乐、爱慕、恶心或痛苦。社会学家接着请高原土著人说明形成每种面部表情的情感。尽管这些土著人从未见过照片,也不熟悉西方白人的面部特征,但他们都能准确识别每一种情感。这个试验证实,无论我们的文化传统、地域习惯多么不同,我们仍旧具备沟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