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
- 胡阿祥 颜岸青
- 12945字
- 2020-08-29 04:26:47
3.4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求
研究设计主要指对学术研究进行规划的过程。从广义上说,研究设计与研究计划包含的内容基本一致。研究计划的概念,按照叶继元的解释:“是指在一段时期内,对所进行的研究工作预先拟定的办法、步骤、进程时间安排等。”(18)研究设计是研究计划的具体成果。
历史学科的研究设计,最具典型性者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学位论文研究设计,主要为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另外一种情形是项目研究设计,主要为各种人文社科项目的申报书。本节将以此为例,总结归纳历史学研究设计的一般规范。
3.4.1 历史学研究设计的基本格式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学科之间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应是相通的。因此究竟什么是历史学研究设计的基本格式,或者说,从事历史学有关领域的研究设计,究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包括哪些内容呢?
1.研究选题及其基本信息
开宗明义,研究选题是什么,题目又是什么,对课题名称、选题缘由、主要论点、研究目标等基本信息要做简洁、清楚的表述。
2.研究目的、意义
这一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学术价值,如所选课题以及具体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对于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具有怎样的意义或影响。相关论述切忌空话、套话,要结合具体选题的基本情况,阐释清楚。
3.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是研究设计的核心内容。例如学位论文的设计,绪论包括哪些内容,分为多少章、节,每一章、节的标题与主要内容,结论如何既总结又提高,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此外,所选课题的学术史回顾、文章的核心观点与主要论点、引用文献等内容,也要包括在研究框架中。
4.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在研究设计中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文章适用于哪种方法论,即历史观或者说选取了哪种视角来作为研究的主要视野,是全球史视角,还是文化史视角,抑或地域史、文明史观念等;第二,论述中采用了哪些具体的研究方法,是比较分析法,还是计量史学的统计法等。
5.研究进度
研究进度是指完成学位论文或项目课题的时间表。例如学位论文拟用多长时间完成,其中查找资料多长时间,初步成稿多长时间,完善修改多长时间,等等。制定研究进度,需要充分考虑选题范围的实际伸缩、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复杂情形,并留出适当的机动宽裕时间。
6.拟取得的成果及其形式
例如项目申报计划,要说明项目研究完成后,会形成怎样的成果形式,是论文,还是专著等,这需要在研究设计中加以说明。同时对所选课题研究成果要有一个基本的描述,例如对某一历史问题的研究,预计能形成哪些结论或推论,对学术研究有什么意义、影响等。
以上六个方面是历史学科领域研究设计包括的基本内容,也是研究者需要遵守的基本设计规范。下面再针对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项目申报书两种常见研究设计的撰写规范,进行举例说明。
3.4.2 开题报告设计规范
开题报告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设计思路与操作模式的基本概括。一份好的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撰写的重要前提与必要基础。历史学科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大体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综述部分
(1)选题来源;(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学术史(国内外)回顾与梳理
2.设计内容
(1)主要的研究内容;(2)研究方法与思路;(3)创新点与特色
3.参考文献
3.4.3 开题报告举例
开题报告名称:传说与城市:流变的“莫愁”与南京的空间建构及气质养成(19)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城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综合。就人文景观言,建筑、道路与人构成了城市,而人又主宰了或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建构、功能分区,影响着或养成了城市的性格与气质。人之于城市的这些作用,或显或隐,或长期或短暂,或深层或表面,事实本身既极为复杂,研究领域则非常广阔。
本研究计划的着眼点在于女性与城市。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是:一些特殊的女性群体或若干具体的女性形象,对于相应的城市发生了持久的作用,其结果是,或形成了城市的独特空间,或养成了城市的特别气质;换言之,群体或个体的女性与城市之间,建立起具有符号、标志、象征意义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在政治家、文人、学者的文本叙述中反复出现,也为本地与外地的普罗大众认可与接受,不仅存在于城市的历史记忆中,也随时彰显于城市的现实生活里。这样的女性,无疑应该成为我们理解历史的城市、研究文献的城市、感受现实的城市、规划未来的城市的重要途径、关键案例、优选标本。
本研究计划以上述认识为基础,选择莫愁女与南京城为切入点,讨论其间的多维关系:
首先,莫愁女形象的地域播迁与时代嬗变相当繁杂,涉及汉水流域、河洛中州、长江下游之广大的地域空间,关涉从东晋南朝直到近现代的政治、文化乃至阶级观念的时代变化,而莫愁女与南京城的彼此影响与气质共生也可谓非常典型;
其次,在“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历史记忆与形象构建中,“金陵莫愁”相对于另外的女性(如青溪小姑、张丽华、大小周后、马皇后、傅善祥等个体,秦淮粉黛、金陵十二钗等群体),扎根更深,枝叶更为繁茂,更能诠释南京的城市性格与城市气质,其中的特别链接是,沧桑感特强的南京城,不是没有愁,是愁太多了,而生活于这座江南政治与文化名城中的人,自当“有愁但莫愁”、“化愁为不愁”,这成为莫愁最终定位在南京的关键;
再次,本属外来客的莫愁女何以能在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南京独占大片空间?明清时代莫愁湖何以能与内秦淮一起,成为“金陵帝王州”中具有符号意义的“江南佳丽地”?莫愁湖在近现代又何以被建构为带有文化与政治意味的公共空间?
本计划的学术目的和范式意义正在于以上三点。至于本计划的理论支撑或概念运用,特别值得说明者如下:
其一,历史记忆。所谓历史记忆,即是固有的思想资源被不断唤起,并在新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被重新诠释,以及重新诠释时的再度建构。历史记忆使得旧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在新资源的参与中,表现出新的取向、姿态和形式。具体到城市的历史记忆,凡是在城市里出现过的人、发生过的事,皆可理解为构成城市历史记忆的砖瓦草木。本研究计划所欲致力的是,在比较的视域中,梳理各别体量、职业、地位、性别、感情、年龄的人及其相关的事,是如何参与到城市历史记忆中的?其发挥的作用与占有的分量怎样认识?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如何通过官方文献、文学描述、民间叙事的途径,化为城市的历史记忆,并在城市外在形象的塑造、功能空间的建构、内在气质的养成等方面体现出来?相对流变的传说文本与相对质实的城市文本如何相互影响、渗透、丰富,最终共同形成历时的或共时的城市历史记忆?
其二,主题学与原型研究。主题是相对于母题与子题而言的,原型是相对于变型而言的。主题学探讨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以及不同作家书写中的演变过程,以及主题与母题、子题的关系;中国学者如顾颉刚运用“层累的历史”概念围绕孟姜女传说的研究,对于主题学的运用颇有借鉴意义。而国外学者如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在所著《批评的解剖》中提出的原型研究理论,同样颇具创见,适用于原型、变型的系统探讨。
上述这些理论与概念是理解诸多历史文化现象、城市社会空间的有力工具;然而,能够串起这些理论与概念的案例并不好找。相对而言,莫愁女的传说、莫愁湖的空间、南京城的记忆三者之间的适配度显得颇高,而且可以同时承载这些理论与概念,从而成为本计划优选的案例。
二、研究状况回顾
有关莫愁女与莫愁湖的既往研究成果并不丰硕。通俗著作有夏振明、胡凤英的《莫愁女及莫愁文学》(1992),鉴赏了歌咏莫愁女的百余首诗词与40副楹联;吴福林的《莫愁湖史话》(2009),介绍了莫愁湖的佳景、逸闻以及相关诗画、名人,有关“莫愁探秘”则简而言之。研究论文有程章灿的《莫愁东下——话语中心对周边文学的吸附》(2003)、《千面女人——莫愁形象在后世文学中的演变》(2003),以及涂佩铃的《历代莫愁诗歌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又已见的资料集,有吴小铁整合清及民国四种版本的《莫愁湖志》而编纂的《南京莫愁湖志》(2005)。至于其他散见成果,大体集中在莫愁女本事之考辨、南京“莫愁湖”名称最早见于文献资料的时间考证两个问题上。
上述的通俗著作尤其是《南京莫愁湖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篇研究论文则提供了扩展研究的基础:首先,程氏的《千面女人》与涂氏的博士论文都以文学作品为据,对莫愁形象的嬗变多所阐发,故而本计划有意避开此项内容,转而从民间传说与图像文本的角度进行探讨;其次,程氏的《莫愁东下》从文学隐喻的立场出发,认为石城(今湖北钟祥市)莫愁是一路播迁到南京的,而笔者基于交通形势、士民南迁、梁武经历、地名巧合等历史背景的考证,认为莫愁的播迁经历了钟祥—洛阳—南京三个阶段,而且洛阳莫愁乃是其中意蕴丰富、至关重要的环节;再次,涂氏的博士论文解读与剖析了历代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莫愁诗歌,关注的是文学书写中的莫愁形象,本计划的旨趣则在莫愁传说与南京城市之空间、气质的关系,注重的是历史文本与城市文本交织中的莫愁。
依据上述的回顾与比较,以莫愁与南京为例,探讨传说与城市的关系及其结合过程,是能够成立的、缺乏相关成果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而就本计划的可行性来说,特别说明一点:为了在设定时间内完成本课题的系统研究,笔者已将本计划的第一部分即“形象播迁:从钟祥到洛阳再到南京”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先行撰写;其他的两大部分,即明清时期为主、近现当代为辅,以莫愁传说与南京城市融合过程为重心的内容,则留为后续的研究课题。如此安排,既使研究时间得以延伸,前期准备更加充分,史料收集与实地调研相对从容,也可为课题的后续进展减少压力,甚或为课题的进一步拓宽加深提供可能。
三、论文设计
(一)形象播迁:从钟祥到洛阳再到南京
1.埋种石城
莫愁最初的形象为南朝刘宋西曲中的石城(今湖北钟祥市)歌妓。这一形象的产生,联系着诸多因素:江汉平原旧为楚地,民风开放,女子不羞于表达情感;经由南阳的江汉平原与河洛中原之间的交通自古繁盛,石城作为其间要地,商旅云集,娱乐业得以发展;东晋及南朝初年,襄阳、石城之间的汉东地域为南迁侨民的集中地,其中还有来自汉中、原籍中亚的侨民,同时驻扎了大量以侨民身份为主的军队,这进一步促进了该地民风的开化。
2.开花洛阳
在莫愁形象由石城到洛阳的播迁过程中,荆襄与中原便利的交通联系为前提之一,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吟咏的“洛阳女儿名莫愁”则为关键。萧齐时,梁武帝为雍州刺史、驻守襄阳,对于河洛荆江地域的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地理状况非常熟悉,以此,其所吟咏的“洛阳莫愁”当为实指。
3.结果建康
历来学界对《河中之水歌》中首现的“嫁为卢郎妇”、“恨不早嫁东家王”未予特别关注,其实梁武帝笔下的“卢”、“王”寓有深意,都属西晋永嘉以后南迁的北方望族,而这层历史记忆与社会背景,以及梁武帝缅怀汉晋故都洛阳的寄托,加上梁朝首都建康又名“石城”的巧合,使得莫愁传说发生了时空的质变:由南朝刘宋的石城(湖北钟祥)莫愁到南朝梁代的洛阳莫愁,是一次空间位移;由洛阳莫愁到石城(江苏南京)莫愁,是又一次空间位移。其结果是:在莫愁本事中,石城(钟祥)—洛阳—石城(南京)的链接得以完成;而到唐宋时代的莫愁传说中,钟祥的石城莫愁已被淡化甚至遗忘,南京的石城莫愁则得到强化与放大,即“洛阳女儿”莫愁成了“南京媳妇”莫愁。
(二)定居湖畔:从莫愁女到莫愁湖
1.落户横塘
莫愁传说落户南京后,一直参与地方文学文本的叙述与建构,直到城西南外的横塘大约北宋时因莫愁传说而易名莫愁湖,文学文本开始影响城市文本的建构和塑造。考察横塘区域军事地位、自然环境、交通功能、山水风光的变迁及其与南京城的相对区位特征,女性的莫愁最终“定居”于低洼的西南坤位,可谓合理的选择;而横塘变身莫愁湖后,这片空间的功能转变、环境改造、旁涉人物,又都不离逐渐丰富起来的莫愁女传说,于是在莫愁湖的空间建构中,莫愁女意象成为一个核心。
2.金陵名区
政治力量改造自然景观,可以使之成为文化景观。明初莫愁湖被赏赐给开国功臣徐达,而后一直作为徐氏的私家湖泊。又在清乾隆帝南巡游览莫愁湖的次年,江宁知府李尧栋重修莫愁湖,改造旧有格局,新筑人文景观,并招各方名士宴集湖中。从此以后,莫愁湖成为文人学士各种名目的诗会雅集名区,又或承担起官民同乐、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公共空间的功能,南京雅俗两界,也都逐渐认可了莫愁湖为“金陵第一名胜”的称誉。
3.百废首兴
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收复南京、百废待兴之际,首先施政于莫愁湖,修复诸景,可见其时的莫愁湖在南京所具有的政治文化地位与社会生活价值。此后王壬秋关于莫愁的一副楹联引起了江南士子的普遍抗议,并由此生发一段公案,这又反映了江南本土文化对莫愁的悠远记忆与深层认可,证明了莫愁传说对于南京城市文化的渗透与内化。
(三)南京“莫愁”:由形式看内涵
应该是从水路漂来的莫愁女,落户扎根在了南京,西南方位低洼的阴柔之地横塘,变身成了莫愁湖,文学文本与城市空间就这样融合在了一起。而由莫愁女的莫愁湖再发散开来,“莫愁”逐渐渗透进南京的血脉之中,作用于城市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的诸多方面。
1.文学:金陵怀古
历史的不幸往往是文学的大幸。南京兴衰起伏而又屡遭毁城的历史,孕育出“金陵怀古”的文学范式与杰作。在“金陵怀古”中,由于莫愁传说的丰富特别是其名称的双关含义,“莫愁”成为南京文学的典型意象之一,承担着对南京城市沧桑悲情命运进行安慰的任务,参与了城市外在形象的塑造与内在气质的养成。
2.社会:胜景评选
明清以迄当代,南京文人数次评选金陵胜景。而从十八景、二十景、二十四景直至清代、民国、当代的四十八景,“莫愁烟雨”、“莫愁胜览”、“怡然莫愁”等皆列其中,至于为胜景所题文字、所配图画,也往往蕴含丰富甚至深刻的意义。值得指出的是,民国与当代的胜景评选,还是文人学者、人民大众、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社会行为,莫愁湖作为南京城市文化地标与性格符号的功能,由此呈现。
3.政治:纪念性质
民国以降,莫愁湖还与政治结合,丰富出其政治空间的建构功能。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建粤军阵亡将士墓于湖畔,孙文题字“建国成仁”,黄兴撰写碑文,此举意在利用莫愁湖的娱乐功能,扩大政治教育意义;南京国民政府主持的《首都计划》中,则将莫愁湖周边地名规划为“莫愁”地名群,以此彰显传统文化中的莫愁象征意义。
4.综合:回到传说
明清以来,华夏中土的莫愁传说不外三大系统:其一,莫愁为荆襄女子,被征入楚宫;其二,莫愁为洛阳女子,远嫁金陵卢氏,然为梁武帝觊觎,设计杀其夫君,逼莫愁改嫁,莫愁不从,投横塘死,该湖因此改名;其三,与其二大体相同,只是男主人公换成了莫愁湖的主人明朝徐氏。分析这三大系统的传说,既与莫愁故事及形象的地域播迁有关,也能反映出相应地域的文化传统与相应时代的意识形态,而其中关键又在“话语版权”或“话语霸权”。如以莫愁形象特别是南京莫愁形象的石刻、图画为本,不仅可以看出江南烈女传统的范本式影响,而且能够强烈感受到近现代以来阶级斗争、阶层压迫等叙事思维对历史传说的介入与改造;不仅可以体会城市政治地位的高低与历史传说流播地域大小的关系,而且能够品味地位高的城市对地位低的城市之历史、文化与传说资源的侵占甚至掠夺。莫愁在南京与钟祥两地的此强彼弱、此为人所共知彼为少有人知,即为鲜明例证。时至今日,莫愁这一外来女子形象已经内化为南京地方叙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南京城市气质的极佳代表;而经过改造的莫愁传说也深得南京人的珍爱,成为古都新城中的南京人失落感与宽容心的微妙反映。
四、研究方法
(一)沉潜与高明
“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这是清人章学诚倡导的两种治学类型。由于本课题的研究积累非常有限,所以笔者的首要任务在于“沉潜”,即通过史料的广泛爬梳、系统整理和细心分析、逻辑推理,以期在史学层面上重建莫愁女形象与传说之产生、播迁、嬗变的整个过程,在城市人文地理层面上重构莫愁女、莫愁湖、南京城交互影响的全域视野。缺少了这样的“沉潜”,便无从追求真正的“独断”。
(二)交互与借鉴
本课题既涉及历史、地理、文学、民俗、政治、社会、人口、心理、城市等传统学科,也需运用记忆、主题、原型、空间、符号、象征、形象、意象、图像、田野、地名等新的理论、概念与方法。以此,必须努力做到理解基础上的博采众长、消化吸收、交互借鉴。笔者在文学、历史、地理、城市、地名等学科领域已有尝试并有相应的习作发表,近一年来正在利用或争取各种机会“恶补”相对陌生的其他学科领域,所期望者,能在“人与城”这个宏大的天地中,感受学术的无尽魅力、享受学术人生的苦辣甘甜。
3.4.4 项目申报书设计规范
现阶段我国对于历史学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设立各种规格与等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进行基金扶持,而申请者获得项目支持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提交项目申报书。项目申报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研究者对于某一史学课题的研究计划,是研究者申报课题成功与否的重要凭据,还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历史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因此对项目申报书的撰写要特别予以重视,遵守基本规范,提升写作质量。
1.项目分类
历史学科领域的项目,目前主要分为四大类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关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高校有关社科规划项目。上述四个类别的项目,又都习称“纵向科研项目”。
2.项目申报书的撰写
项目申报书的撰写,主要包括基本数据、课题论证、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障、经费预算四个方面。
(1)基本数据
主要包括课题名称、主题词、项目类别、学科分类、研究类型、项目负责人基本信息(含职称、学位、研究领域、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主要参加者信息、申请经费、预计完成时间、预计成果形式等课题申报的基本数据信息。
(2)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部分是项目申报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①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②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③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3)完成项目的研究条件和保障
这一部分主要概述课题负责人、主要参加者的基本情况,以及为完成课题需要哪些保障条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②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前期相关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含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③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4)经费预算
这一部分应以表格的形式,参照所申报项目类别的经费管理办法,分年度、分科目列出课题研究的必要经费开支,经费预算总额应与“基本数据”中的申请经费的金额一致。
3.撰写项目申报书注意事项
项目申报书是申请者对所申请研究项目的设计大纲与情况综述。撰写项目申报书的核心目的,是如何让项目设计方案获得评审专家的认可。撰写项目申报书要注意如下事项:
(1)课题论证部分,要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简明扼要,突出核心的理论与观点,并切忌超出规定字数。
(2)课题论述形式,可以做到多样化,能用表格的用表格,能多用数据的就多用数据,分级标题、重点部分还可用加粗字体进行突出。
(3)行文风格追求简练,建议不要套用大段理论,避免重复啰嗦的长句;对申报者个人情况的介绍要中肯,切忌不切实际的夸大。
(4)电子文本的撰写,还需注意一些技术方面的细节,如字体、行间距、引用格式等等,需要参照有关项目的申报说明,进行设定与调整。另外值得特别提醒的是,申报书中务必避免低级错误,如错字、病句,因为一旦出现这类问题,会给评审专家留下申报者学术态度有欠严谨、学术水平很差的感觉。
3.4.5 项目申报书《课题论证》举例(20)
课题名称:魏晋南北朝政区研究
填报要求: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4000字以内。
《课题论证》活页: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政区,包括政区建置与政区制度,既是传统沿革地理的研究主体,也是现代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划分政区是为了设置相应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设置则是为了管理一定的政区,两者共同决定了国家政权的纵向结构体系。此政区之于历史的根本意义。而政区研究之于历史学的意义在于,历史时期的人和事大体是用政区名称记载下来的;若不明确屡经变迁的政区,各别课题的研究便失去了前提。
政区及其研究的上述意义,具体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并无例外,而且更加凸显:
其一,以言魏晋南北朝历史,“外重内轻”的权力格局,政局的长期分裂,各别政权内部的持续动乱、行政效率下降等现象,都与政区制度、政区建置密切相关,以此,政区洵为魏晋南北朝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问题在于,“魏晋南北朝不是汉唐宋明那样长期统一的局面,州郡建制和地理沿革特别错综复杂”(周一良语)。这种错综复杂,表现在政区制度上,尤多特殊政区或类政区制度;表现在政区建置上,则诚如王鸣盛的感叹,自“汉末天下三分”至“隋文帝开皇九年”,“区宇分裂未有甚于此时者也,故地理为最难明”。王氏所谓“地理”,核心内容就是疆域与政区。
其二,以言魏晋南北朝政区的研究现状,政区制度方面有严耕望的《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1963),虽已问世近半个世纪,总体而论尚无出其右者;政区建置方面有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四册(1982),为学界查检的权威工具书。然而,严著重在地方政府的长官僚佐,对于普通政区以及一些特殊政区的建置情形未作系统考证;谭编因为受到“文革”期间贬低分裂时代、反对烦琐哲学的不可抗影响,魏晋南北朝图组存在全图设置过少、分幅图缺失更多的遗憾。进而言之,其他国内近今学者考证性质的相关专著(国外仅见日本小尾孟夫《六朝都督制研究》,2001),政区制度方面未见,政区建置方面则有《北魏州郡志略》(劳榦,1961),《北周地理志》(王仲荦,1980),《北魏政区地理研究》(毋有江,博士论文,2005),《孙吴政区地理研究》(陈健梅,2008),《北齐地理志》(施和金,2008)等;这些著作大多功力匪浅,但在体例上,由于基本是选择一个标准年代,所以无法穷尽往往变迁巨大的一代政区之面貌,当然更难反映在政区制度史上独成一个阶段的魏晋南北朝政区演变的全过程。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表现在,既是亟待明确的魏晋南北朝本身的史实,更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前提论题。而国内外既往研究取得的成果,不仅政区制度与政区建置两者并不平衡,因而难收彼此补充、相得益彰之效;政区建置的研究尤为断线缺面,因而难敷历史学界甚至历史地理学界之参用。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主要内容:(1)复原魏晋南北朝政区,包括一般政区与特殊政区或类政区的层级、辖属、境域、边界、治所及其变迁,力争做到最大限度地再现魏晋南北朝各别政权与时段的政区全貌。具体到各别政区则全其沿革,具体到各别政权则皆无遗落;又具体到各别时段,除首之220年、尾之589年外,三国与西晋各取至少两个年份、东晋十六国至少取三个年份、南北朝至少取四个年份,即以超过十个的标准年份为准,铺叙疆域,提明政区。(2)以专题的形式,集中讨论若干魏晋南北朝政区制度附及政区建置中的关键问题或未受重视问题,诸如正统观念、人口迁移、民族政策、胡汉分治、侨旧关系、世族权力、军事形势、经济开发、地域意识等因素,对于政区制度创立、调整、流变乃至破坏、消亡的作用,以及给予具体的政区建置的影响。
基本思路:政区制度与政区建置实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理解政区制度当以全面明了政区建置为条件,否则势必陷入凌空蹈虚的境地;而复原政区建置又以把握政区制度为前提,否则亦会遭遇混淆而无线索的尴尬。制度与建置两者比较,建置又是主体问题,因为“文本”性质的政区制度,只有通过具体的政区建置,才能转变为“实际”制度;而“实际”制度与“文本”制度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别。考虑及此,本课题将以大概3/4的篇幅致力于政区建置的考证,并以政区复原为目标;而在达成这样的目标之后,再展开政区制度的专题讨论。如此,当能鲜明区别于既往研究,避免简单的重复与近似的立意。
研究方法:(1)考辨《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四部正史地理志,以及清及民国时代十余部相关的补志补表舆图,从而打牢史料基础;(2)依据正史地理志、后人补志补表舆图、诸史纪传、总志方书等,详考各级各类政区之沿革、辖属、治所、境域;(3)广泛搜集文物考古资料,如城址、墓志、吴简等,既验证文献资料,也进一步确定相关政区的地理点位;(4)对于资料缺佚的时段与地域,运用逻辑推理手段进行弥缝与缀连,即据已知条件推断出最具可能的趋向;(5)引入电脑编程手段与绘图软件技术作为辅助,制作政区建置表,编绘政区建置图;(6)依据以上政区建置的研究结论,专题探讨政区制度中的若干问题。
重点难点:本课题的研究重点,(1)横不缺面、纵不断线的魏晋南北朝政区复原。复原的程度,达到明确高层政区与统县政区的辖属关系、境域边界、治所今地,以及大部分县级政区的位置。(2)紧密联系政区建置特别是政区复原的研究,探讨魏晋南北朝一般政区制度的实施原则、运作状况、效果评价,以及特殊政区与类政区制度的设计精神、成立过程、影响因素、施用对象、演变脉络。至于开展本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目标的难点,(1)史料的缺佚。连续的政区沿革、全面的政区复原的研究,依靠反映某个年份的正史地理志的记载远远不够,必须广搜博采其他传世文献资料、文物考古资料;然而即便如此,对于复原政区全貌而言,史料仍嫌不足,这又特别表现在十六国与南北朝后期,这样,就必须引入逻辑推理手段,在多种可能性中选定最佳方案。(2)政区建置的纷乱。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政区离析变迁、增置滥置,特殊政区与类政区纷繁复杂、因革无定,这决定了研究过程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需要非比寻常的耐心。(3)可以直接参用的成果不多。传统的考据,如清及民国学者的多部补志补表,受体例、时代、条件所限,“质量都相当差”(谭其骧语),难以凭信;可以借鉴的近今学者考证性质的论著,则数量更少。
基本观点:(1)魏晋南北朝政区既不同于前此之秦汉,也颇异于后此之隋唐;而以侨旧关系为主导的东晋南朝政区与以胡汉关系为主导的十六国北朝政区,也存在广泛差别。(2)魏晋南北朝建置的政区,可以分为一般政区(州郡县)、特殊政区(如尉部、侨州郡县、双头州郡、左郡左县、俚郡僚郡、护军、军镇等)、类政区(如遥领、虚封、都督区、总管区、行台区)三类;相应的,魏晋南北朝多特殊政区制度与类政区制度,这些制度的成立又各有其必要性。(3)魏晋南北朝政区建置,置废、分合、升降、改名、迁治等无有停歇,增置滥置也是愈益严重;这种混乱状况,还表现出政区层次越高、同一朝代越往后期、整个魏晋南北朝越到后来,表现得越加严重的特点。(4)魏晋南北朝政区的设置与划分,多受特殊因素的影响甚至决定;及至后期,由于政区的不断分割,境域的直线下降,政区划界更无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可寻。(5)魏晋南北朝政区制度与政区建置引发出诸多弊端,诸如“外重内轻”必然导致的割据与动乱,军政民政合治必然导致的民刑诸政不修,机构重叠、官吏冗滥必然导致的吏治败坏。及至后期,政区制度与政区建置更是走向了没落与虚妄。(6)魏晋南北朝政区演变的历史表明,政区制度与政区建置的得当与否,不单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巩固、民族关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创新之处:(1)本课题由政区建置、政区制度两部分组成,是为结构与内容的创新。(2)政区建置立意于基础性的考据,政区制度立意于开拓性的论证,两者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是为学理的创新。(3)综合运用文献考证、文物考古资料补充印证以及逻辑推理、电脑编程、绘图软件等手段与技术,是为方法的创新。(4)成果表现形式,不局限于单纯的文字,而配合以大量的表格与地图。表格利在经纬分明、纵横可通,地图利在形象直观、一目了然,表与图又都便于学界的查检与采用,是为形式与价值的创新。
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项目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1)《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论文
(2)《中华本〈宋书·州郡志〉校点献疑》,论文
(3)《述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对当时政区之影响》,论文
(4)《东晋南朝侨流人口的输出与输入》,论文
(5)《十六国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引论》,论文
(6)《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专著
(7)《宋书州郡志汇释》,编著
(8)《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专著
主要参加者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1)《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地形志〉标点献疑》,论文
(2)《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3)《〈晋书·地理志〉政区断代考》,论文
(4)《吴增仅〈三国郡县表考证〉误谬例举》,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
(1)《汉书》至《隋书》凡十四部正史
(2)《读史方舆纪要》、《水经注疏》、《历代舆地图》等舆地专著,《元和郡县图志》至《嘉庆重修一统志》等总志,《汉唐地理书钞》等所收总志方志辑本
(3)清与民国学者有关正史地理方面的补志补表,如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东晋疆域志》、《十六国疆域志》,吴增仅《三国郡县表》,洪孙《补梁疆域志》,臧励龢《补陈疆域志》,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等
(4)相关文物考古报告与出版物
(5)今人著作,如《北魏州郡志略》(劳榦,1961)、《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严耕望,1963)、《北周地理志》(王仲荦,1980)、《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四册(谭其骧主编,1982)、《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周振鹤,1998)、《北魏政区地理研究》(毋有江,博士论文,2005)、《孙吴政区地理研究》(陈健梅,2008)、《北齐地理志》(施和金,2008)等
(1) 叶继元等:《学术规范通论》第三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2) 赵俪生:《谈史学研究的工作方法》,《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第68页。
(3) 朱绍侯:《关于如何撰写历史毕业论文的几点意见》,《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第97—100页。
(4) 杨玉圣、张保生:《学术规范导论》第四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121页。
(5) 谭其骧:《对今后历史研究工作的四点意见》,原刊《社会科学》(上海)1983年第5期,收入谭其骧《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6—227页。
(6) 胡阿祥:《宋书州郡志汇释》“后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页。
(7) 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后记”,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69页。
(8) 叶继元等:《学术规范通论》第三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60页。
(9) 杨玉圣、张保生:《学术规范导论》第五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136页。
(10) 李良玉:《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刍议——以历史学为例》,《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22—23页。
(11) 葛兆光:《大胆想象终究还得小心求证——关于文史研究的学术规范》,《文汇报》2003年3月9日。
(12) 葛兆光:《大胆想象终究还得小心求证——关于文史研究的学术规范》,《文汇报》2003年3月9日。
(13) 胡阿祥:《“回顾”与“展望”绝非“小道”》,《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4页。
(14) http://www.npopss-cn.gov.cn/n/2014/1114/c219469-26021498.html。表中“所属一级学科”系笔者所作的大体判断。
(15) 下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历史学科文献与资料不作详细区分,文献调研即为资料调研,二者内涵一致。
(16) 谭其骧:《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原刊《学术月刊》(上海)1982年第11期,收入谭其骧《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17) 参考高敏《〈魏书〉说略》,收入王钟翰等著:《经史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209页。
(18) 叶继元等:《学术规范通论》第三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19) 此为2011年9月南京大学文学院本科生胡箫白申请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计划,略同于中国大陆高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征得胡箫白同意,“照录”如下,以便年轻学子参考。
(20) 如上所述,课题论证部分是项目申报书的核心内容。这里“照录”笔者2010年2月填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魏晋南北朝政区研究”的《课题论证》部分,以便年轻学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