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关注汉语报纸新闻标题的主观性问题,既探讨新闻标题中主观性话语的身份建构动因,也关注这种主观性在语用—语言层面的话语实现形式,并通过考察影响这些主观性特征使用和新闻标题作者身份建构的语境因素,进一步论证部分新闻标题的主观性根源于作者身份建构的假设。

报纸新闻标题可以是单级的,也可以是多级的。单级标题往往只有一级主标题,而多级标题则是由引题、主题和副题通过不同方式组合形成的。本研究将不仅关注单级标题中的主观性,同时也会考察多级标题中的主观性。

为了更好地呈现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请看以下几条新闻标题实例。这些标题截图来自各大报纸,字体、字号、排版等未经任何改动。


[1-7]

(《光明日报》2013年4月16日第8版)

[1-8]

(《湖南日报》2013年4月16日第7版)

[1-9]

(《解放日报》2013年4月16日第2版)

[1-10]

(《三湘都市报》2013年4月16日第A18版)

[1-11]

(《重庆晨报》2013年4月16日第20版)

[1-12]

(《现代快报》2013年4月16日第A24版)


新闻标题作者会通过一些语言手段呈现其主观性。例[1-7]中,新闻标题作者选择了直接引语作为新闻标题。直接引言体现的是新闻事件主要人物的视角。选择用新闻人物的视角来观察新闻事件本身就体现了新闻标题作者的主观倾向。例[1-8]的主标题中,“竟然”一词预设了这样一种观念:正规的围棋学校是不应该给学员发假证来蒙哄家长的。新闻标题作者利用这样一条语用预设间接地传递了这种观念信息,同时也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例[1-9]中,新闻标题作者使用了“不是……而是……”的语言结构,焦点标记词“是”的运用能将读者的阅读重点转移到“是”所引出的那部分内容,因此从转移视角的角度体现了新闻标题作者的主观性。例[1-10]新闻中标题作者连用了两个疑问句“大门敞开?”“看管人员干嘛去了”,表达了他对相关新闻事件所持有的怀疑和谴责态度,以及想要破解事件之谜的探索精神。在例[1-11]中,新闻标题作者通过用被动式将人们的关注对象从“骗子”转移到了“年轻城管”,体现了新闻标题作者对转移对象“年轻城管”的同情和关注。在最后一条新闻标题例[1-12]中,新闻标题作者使用了一则隐喻,将金银交易的困境比喻成“寒流”,十分形象地描述了黄金交易市场的现状,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该新闻事件的主观感受。

综上所述,这些新闻标题作者在标题中使用了一些语用—语言策略来体现自己的主观倾向性,这些话语策略又分别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这种主观性因何产生?本研究将借鉴语用学中有关身份的论述,从新闻标题作者的身份建构这一角度来探讨标题主观性的深层动因。

语用学者们基本认同身份的话语建构观,认为身份是可以通过话语而得以建构的。交际者为了满足不同的交际需求往往会选择或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陈新仁,2013b)。基于此,研究者假设,新闻标题中这些主观性话语策略及语言表达的存在有着深层原因,那就是新闻标题作者为了满足不同交际需求而建构了不同的身份。比如,例[1-9]的副标题中,作者使用了间接转述话语,引用了消息来源“专家们”的建议,传递了相关新闻信息,从而建构了其“信息传递者”的机构身份;并且利用转述话语明确提示消息来源,表明这些“建议”并非自己杜撰,而是确有来源,从而突显了自己“严格谨慎”的自我维度,建构了这样一种个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