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茶艺的成形期

唐朝是茶艺的成形期。茶艺的成形至少应该有三个方面的支持:一是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这是茶艺的群众基础;二是有完善的茶艺程式,这是茶艺的形式要求;三是要有精神的内涵,这是茶艺的理论支撑。这三个方面在唐朝时都具备了。在唐朝,茶已经是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的消费品,并且已经传到了国外;茶的字形被最终确定下来;有了完善的茶艺的程式;有了一批专门的茶人;有了第一本茶著;茶业经济也开始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产生影响。成形于唐朝的茶艺与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了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日常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茶经》——茶著之祖

《茶经》是唐代陆羽所著的一本关于茶的生产、消费和文化的全方位的著作,是世界上第一本茶著。《茶经》是陆羽对此前的有关茶叶知识与经验所作的总结,是一本起点很高的著作,以至宋朝陈师道在为《茶经》作的序里说:“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把它当作茶文化的起点。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时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主要活动在中唐时期。陆羽的一生极有传奇色彩,他是一个孤儿,在3岁时被竟陵龙盖寺信持智积禅师于当地西湖边捡得,带回寺中,教他学习洒扫念佛等事,是一个无名无姓的小和尚。长大后,用《易经》来为自己占卜,得了一个“渐”卦,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为姓,以羽为名,以鸿渐为字。智积禅师希望他留在寺中学习佛法,但陆羽对此没有兴趣,大约在13岁那年,他逃出了寺院。离开寺院后,没什么谋生技能的陆羽进了一个戏班子。在一次演出过程中,陆羽受到了当时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推荐他到火门山去读书。天宝十一年,陆羽与贬官竟陵的原礼部郎中崔国辅相识,两人经常一起品茶鉴水,谈诗论文。陆羽要出游考察天下茶事,但他从和尚到戏子再到书生,一直没有积蓄,又是崔国辅为他置办了出行的装备。公元760年,陆羽来到苕溪(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闭门著《茶经》。书成之后,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陆羽本人也因此而天下闻名。

《茶经》共十篇。一之源,述茶之性状、生长环境和茶的效用;二之具,述采茶及制茶的工具;三之造,述采茶与制茶的方法以及茶的品类特点;四之器,述煮茶的器皿;五之煮,论茶的烤煮方法;六之饮,论饮茶的意义、沿革及方式方法;七之事,述茶史;八之出,述茶的产地;九之略,论茶艺过程的省略变通;十之图,谈挂图。这十篇中,其四、五、六、九是直接与茶艺有关的部分。

《茶经》为中国古代文人的著述和趣味开辟了一片新领地。陆羽之后,关于茶的著述逐渐多了起来,但像《茶经》这样全面论述茶艺的已经没有了。

唐至五代时期著名的茶著还有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廙的《十六汤品》、毛文锡的《茶谱》。至于文人笔记、诗赋中对茶的记述和吟咏就更多了。

《煎茶水记》是第一本评水的著作。陆羽在《茶经》里对煎茶用水曾有过论述,但并没有对水的等级进行排名。《煎茶水记》里收录了两份评水的记录,据作者说,一份是刘伯刍所评,一份是陆羽所评。关于陆羽评水的说法,因与在《茶经》里的论述差距较大,后人多认为是张又新作伪。虽说此书的内容不太可靠,但却开了文人评水的先河,此后人们纷纷以评水为雅事。

《十六汤品》是讨论煮水的,提出:“煎以老嫩言者凡三品,注以缓急言者凡三品,以器标者共五品,以薪论者共五品。”对陆羽的理论有所发展,也有些是将煎茶煮水神秘化了。

二、器具——茶饮之载

茶具在古代常被称为“茶器”。茶器到了唐朝时已大致齐备,陆羽在考察了天下茶事之后,综合各地茶器的优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茶艺器具,计二十四式,他所设计的这一套茶具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可以说,到了陆羽时期,中国茶艺的形式已经齐备了。陆羽《茶经》的器具分为“具”与“器”,“具”指的是采茶具与制茶具;“器”指的是烹饮之器,有烤茶具、贮茶具、碾茶具、烹茶具与饮茶具。“具”与茶的生产有关,从《茶经》之后,人们就很少将这两者列入茶具之中。

团饼茶在准备饮用时都要烤一下,使茶香散发出来。烤茶也叫炙茶,把茶饼用夹子夹着放在小火上烤。茶夹最好用青竹来做,烤的时候小青竹遇火生津,可以为茶助香。茶夹也有用铜铁制作的,这主要是为了经久耐用。烤过的茶饼要放在一个纸囊里,防止茶饼吸湿和茶香的散失,等凉下来以后再拿去碾碎。

唐时的碾茶具是从汉晋时期一脉传下来的,其形式在团饼茶时期一直没什么大变化。碾茶具包括茶碾、茶臼、拂末、茶罗等。茶碾、茶臼是用来碎茶的,从前面张楫《广雅》里的“捣末置瓷器中”中的记载来看,茶碾可能是后来茶艺较为成熟时才广泛使用的,有木、石、瓷、金属等多种材质,如果木质茶碾,需用质地坚硬细密而又无异味的木料来制作。《茶经》里所描述的是木质茶碾,皇家、贵族所用的茶碾一般为金银所制。茶臼出现得较早,它的作用与茶碾差不多,在唐代茶臼与茶碾应用都较为广泛。拂末用来清掸碾茶时散落的茶末。碾过以后的茶要放在茶罗里筛一下,陆羽特意设计了一个别致的茶罗,用竹节制成,或者用杉木弯曲后制成,上面有盖,中间为罗,这样在过筛时不会让茶末撒到周围的地上。

烹茶具主要是茶鍑、风炉与交床。茶鍑是煮茶的锅,风炉是在室内饮茶时所用煮水的炉子,如果在野外,可以将茶鍑放在交床上,交床是一个可折叠的支架,在下面生火煮水。

煮水的茶鍑有金属和瓷石两类,当时的洪州地区多用瓷茶鍑,莱州地区多用石茶鍑,贵族家庭多用银茶鍑,陆羽认为,“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银器很洁净但“涉于侈丽”,如果要选经久耐用的,还是铁质茶鍑为好。与煮茶具配套的有量取茶末用的“茶则”和“茶匙”,取水用的“绿油囊”,贮水用的“水方”,舀水用的“瓢”,搅茶汤用的“竹筴”,盛盐的“鹾簋”“盐台”,取盐用的“盐匙”等。

陆羽为茶艺专门设计了风炉,用铜铁铸成三足鼎型,上面还要写上“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圣唐灭胡明年铸”三句话,三足之间还开有三个窗,分别写着“伊公”“羹陆”“氏茶”,连起来就是“伊公羹,陆氏茶”,炉内还要再画上一些有象征意义的动植物图案。在风炉的下方有一盘子,叫“灰承”,用来盛炉灰。给风炉加炭有专门的“火筴”,通常为铜或铁所制。此外,还有盛炭的“筥”,一个竹编的篮子;碎炭的“炭挝”。

唐代的茶碗一般为瓷器。发展到隋唐时期,中国的制瓷技艺已经相当成熟了。据陆羽在《茶经》里的叙述,唐时用于饮茶的茶碗主要来自于越州、鼎州、婺州、岳州、寿州、洪州、邢州等地,一则可见当时陶瓷业的兴盛,再则也反映出茶饮的流行。是茶艺给了陶瓷以新的天地,反过来,陶瓷又成就了茶艺之美。陆羽在论饮茶用碗时提出,茶碗以青瓷为上,白瓷次之,黄瓷和褐瓷再次,原因是用青瓷茶碗盛的茶汤颜色显绿,用白瓷茶碗盛的茶汤颜色显红,用黄瓷茶碗盛的茶汤颜色显紫,而用褐瓷茶碗盛的茶汤颜色显黑,而对于茶汤来说,最好的颜色是绿色,自然就以青瓷最好了。越瓷对于茶艺的贡献可以远溯到晋朝时,晋代杜育在《荈赋》中就已经提出:“器择陶简,出自东隅”,所说的就是产于越地的茶器。

三、清饮——茶艺之变

早期饮茶常会在茶里加上好多东西,煮成羹的样子来饮用,称为“荼粥”“茗粥”,还要在茶里放上葱姜,加上盐。从前人的一些记述来看,茶不仅是平时的饮料,也常被用在筵席上当羹。《广志》里说当时有人把“茱萸煮脯胃汁”叫作茶,还有红色的用米加油煮出来的称为“无酒茶”。《世说新语》里也讲到一个故事,东晋时,大名士褚季野过江后参加一次集会,众人都不认识他,就吩咐给他多上茶汁,喝光了就添加,而佐茶的粽子很少,存心想看他出丑,再等他自报家门后,大家尴尬不已。在上一节里提到的桓温宴请部下时,也用到茶。

把茶作羹来饮用的情况直到陆羽之前还存在,他认为:“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属,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在陆羽看来,传统的煮茶方法有失茶的本味,他提倡在煮茶时除了盐,其他的配料就都不用加了。而加盐则是从体现茶的本味的角度出发的,因为“芽茶得盐,不苦反甜”。由于陆羽《茶经》的巨大影响,汉族人“茗饮作羹”的情况随之变为清饮,此后,清饮就成为汉族人饮茶的主流。

除汉族的清饮外,唐政权周围的一些地方,饮茶还是以羹饮为主,这样的茶饮结构一直持续到现在,从这一点来说,唐代作为茶艺的成形阶段也是当之无愧的。

四、文人——茶艺之动

茶文化在一开始就受到知识阶层的青睐,因为文人是一个相对生活安定,又有钱有闲的阶层,有闲情也有玄思,而且,文人所掌握的文字又是文化传承最好的载体。文人对茶艺的推动也主要在文学、哲学以及技艺的传承几个方面。唐代的文人首先是用诗歌传播了茶文化。许多诗人都写过吟咏茶的诗歌。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仙人掌茶并序》可能是现在可见的最早一首吟咏名茶的诗。在诗里,李白以他的生花妙笔着力渲染了仙人掌茶的神奇功效,说这种茶常饮可以“还童振枯”,使人延年益寿。他的侄子僧中孚将此茶赠送给他时,仙人掌茶还是不为人知的新产品呢,诗人的这首诗无疑会使茶的名字借着诗人的名气而传遍天下。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唐代茶诗中最为著名的,从其诞生之日直至宋朝,这首诗被广为传唱。甚至有人认为,卢仝的这首诗对于茶文化的推广之功不亚于陆羽的《茶经》,这虽是夸张之词,但也可看出其在茶史上的地位。这首诗里许多的词句被后来的诗人们反复引用。卢仝在诗里首先将茶饼比作是天上的圆月,后来的诗人们也纷纷效仿,宋朝苏轼在诗里写道:“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卢仝道号玉川子,这也被诗人所爱用,苏轼诗:“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明朝陈继儒诗:“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资料:

《答族侄僧中孚赠仙人掌茶并序》

唐·李白

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从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对于茶事,唐代很多文人都身体力行。白居易被贬江州时,闲来无事,在庐山上建了一座草堂,草堂附近就有茶园有飞泉,白居易常与朋友们就着泉水、茶树来烹茶。对于茶,白居易是个内行,对于茶的品鉴及烹茶用水都有自己的认识,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是作茶诗最多的人,以他当时的影响力,不难想象对茶艺会有多大的推动。除了喝茶,文人还积极参与茶业生产,唐末的皮日休与陆龟蒙在苏州隐居,经营了一片茶园谋生,对于茶事的每一过程都亲历亲为。皮日休在陆羽《茶经》的启发下作有《茶中杂咏》十首,让陆龟蒙唱和,陆龟蒙因此写有《奉和袭美茶具十咏》。吟咏了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十题。这二十首诗对了解唐代制茶的状况有帮助,如陆龟蒙的茶灶诗:“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可知唐代的茶灶是没有烟囱的。这些诗可以说是用诗写成的《茶经》。

资料: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至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至头还得苏息否?

文人的参与对于茶艺程式的完善与推广起着很大作用。在陆羽之前,茶艺的基本程式应该已经有了,但没有见诸文字。《茶经》里,陆羽对当时的茶艺程式进行了整理,并添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茶经》一经刊行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尤其是对书中茶艺和茶具部分的内容有很大的兴趣,对于陆羽所设计的二十四件茶器,好事者家藏一副。据《封氏闻见记》载,《茶经》书成之后,当时的著名茶人常伯熊“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看来,陆羽所设计的茶艺程式可能是复杂了些,操作上不是很方便,因此才有了常伯熊的“广润色之”。

五、经济——茶业之重

茶艺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生命力的强弱。在安史之乱之前,茶只是普通的消费品,虽然贵族喜欢它,百姓离不开它,宗教活动中会用到它,甚至被作为贡品,但对于国家的经济生活,茶业一直没有体现出直接的影响。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开始逐渐走下坡路,财政捉襟见肘,而这时产茶区已经遍及南方各省,并远销到边疆地区。《膳夫经》说:“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又说:“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茶业这样的厚利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唐德宗建中三年,户部侍郎赵赞提出对天下的茶漆竹木等行业抽税,十取其一,这是第一次对茶叶抽税。贞元九年,唐德宗再次对茶叶抽税,并从此成为定制。

据史料记载,唐德宗在贞元时抽的茶税,每年不过40万贯,到长庆元年时,茶税增加到了60万贯,随着财政的紧张,唐朝政府对于茶税的依赖在加剧,到唐文宗时,宰相王涯在全国推行榷茶政策,所谓榷茶,就是指茶叶由官府专营专卖,禁止茶农与商人之间的交易。榷茶政策引起了极大的社会矛盾,随着王涯在一次政变中被杀,榷茶制度在唐朝结束了,但茶业重税的矛盾没有解决。直到裴休作盐铁使之后,定立了简明的茶法十二条,才使得矛盾缓和,茶业生产复趋稳定。

茶叶由自在的消费品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使得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对于茶艺的传播起着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