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的代价:收益率与夏普比率

正确对待风险并管理风险,有效平衡风险和收益,以及利用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让风险为自己服务,这些可能是很多企业家和投资者要具备的基本素养。笔者在这里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夏普比率,它是投资者在考虑评价投资风险时的一个重要标准。投资者在考虑收益或者比较不同投资组合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为获得收益所要承担的风险。

30多年前,著名的金融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夏普提出了一个概念,建议投资者用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减去无风险利率,再除以波动率,得出一个比率,从而了解在每一个单位波动率的前提下,每一种资产带来的不同水平的收益。这一比率被后人称为“夏普比率”。如果把波动率定义为风险,夏普比率想要表达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哪一个资产或者哪一种投资策略能带来更高的收益。或许只有它,才能真正反映投资策略或者资产是否有吸引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夏普比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比较不同资产、不同投资策略收益的框架和思维方式。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这样分析有些难度,但是在考虑自己的收益时,一定要记住收益是以承担风险为代价的。投资者必须考虑,如果同样承担这么多风险,是应该持有比较安全的债券,还是应该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这需要取舍和权衡。只有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投资者才可能对多种资产进行有意义的分析和比较。

在国外,夏普比率是一个被普遍用来衡量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和一些私募股权基金)业绩的方法。由于各种私募基金使用的策略不同,又投资于不同的领域和资产类别,所以只有使用夏普比率,才能把不同私募基金的收益和风险结合,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有些对冲基金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获得200%左右的夏普比率,也就是投资者每承担1%的波动率,就有可能获得2%的收益率。这种收益与风险的平衡非常有吸引力。当然,投资者千万不要忘记,由于私募基金所收取的高昂的管理费用,最终净收益的夏普比率会大大低于这个水平。

国际资本市场的很多消极指数型基金的夏普比率为0.3~0.5 [12%的年化收益率减去4%的无风险资产(美国国债)的收益率,除以18%左右的年化波动率]。我国A股市场过去20年的平均收益率是18%,平均年化波动率是40%,因此可算出我国A股市场的夏普比率大概是0.35(18%减去4%的国债收益率,除以40%的年化波动率),这和其他很多国家的主要资本市场及全球资本市场的夏普比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A股市场的收益率水平超过了很多国际资本市场的同期水平,然而,A股市场的高波动率或者高风险使其资产在全球资本市场的框架下显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夏普比率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清醒地意识到风险,还能揭示不同资本市场、资产类别和基金管理者各自的优势。

夏普比率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清楚地认识到风险的价值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长期来讲,有效地控制风险是投资者提升长期投资收益的一个重要手段,甚至可能比提升收益更重要。如果投资者平均可以取得12%的年化收益率,那么在没有任何收益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本金大体可以在6年内翻番。但同样是平均取得12%的年化收益率,如果年化收益波动率是45%,那么有可能10年后资产也不能翻番。在此不妨设想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投资者在一年里损失了50%的本金(就像很多投资者在2008年之后几年间的表现),那么对他们来说,要想让本金翻番,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见,波动就是风险。如果散户不能有效提升投资收益,但能够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或者波动率,也非常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