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宝力德阿爷的故事

宝力德老人和徐一鸣边饮边聊,不觉酒意微醺。老人兴致正浓,侃侃而谈,徐一鸣认真聆听,能够和这样一位有丰富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老人一起交流,他感觉受益匪浅。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徐一鸣的脑海:这里是吐谷浑的故都,何不多了解一下吐谷浑的旧事,尤其是那三个盗墓贼的谈话的内容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在一股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迫切想知道那三个人到底想干嘛。

“阿爷,能给我讲讲吐谷浑的故事吗?”

“吐谷浑啊,”老人捋了一把胡子,将粘在胡子上的酒拭去,“你还知道吐谷浑啊?嗯,那我给你谝谝吧,不过故事有点长哦,这些老故事,现在都没人喜欢听了,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讲讲了。”

“没事,阿爷,我喜欢听。”徐一鸣说着又给老人倒了一碗马奶酒。

宝力德阿爷轻轻抿了一口,娓娓道来……

吐谷浑本是从东北那边过来的一帮牧人,他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受尽了千辛万苦,尝尽了世间冷暖来到了这里,在这里站稳的脚跟,并建立的国家,成为草原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就这样过了几百年,逐渐强盛,被中原王朝视为威胁和扩张的对象,后来和隋朝和唐朝打了几仗,国力损耗严重,自隋炀帝西巡后,吐谷浑全面衰落了。在唐朝太宗天可汗时期,在接连遭受唐军一系列致命打击后,吐谷浑投降,归附于唐朝,成为大唐的属国。大唐对吐谷浑的战争,让吐谷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致使吐谷浑贵族中的一部分人对唐怀有强烈的敌对情绪,这为吐蕃后来灭掉吐谷浑埋下了伏笔。

后来在大唐的支持下,诺曷钵当上了吐谷浑可汗,并迎娶了弘化公主,成为大唐的女婿,吐谷浑和大唐的关系更加密切。

而与此同时,在XZ,一个强大的藏族政权正在崛起,那就是松赞干布的吐蕃王朝,时刻存有吞并其他草原小国的野心,其强大的势力让其他小国望尘莫及,生怕得罪了吐蕃招来杀身亡国的灾祸。

吐谷浑也不例外,竭力和吐蕃搞好关系。先是派最好的医生为松赞干布的爷爷治疗先天失明的眼睛,得以重见光明。后来王室和吐蕃王室联姻,将公主蒙洁墀嘎嫁给了松赞干布之子,双方结成了甥舅关系。后来在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进入吐谷浑境内的时候,受到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的隆重接待。弘化公主和文成公主两个娇弱而美丽的女子为大唐、吐蕃和吐谷浑之间架起了和平的桥梁,吐蕃和吐谷浑之间的友好相处持续了近十年。

松赞干布死后,因其太子早逝,赞普之位由其孙子芒松芒赞继承。芒松芒赞年龄幼小,吐蕃政权落入了号称“吐蕃第一智囊”的大相禄东赞手中,他掌权之后,开始实施了早已产生但未能实施的征服吐谷浑的战略。

而以此同时,芒松芒赞赞普和其母对吐谷浑叛王达延莽布支及其儿子达延墀松宠幸有加,并委以重任,任命达延莽布支为大论,达延莽布支在外流亡多年,念念不忘的就是要返回故地,从诺曷钵手中夺取吐谷浑的汗位。他和大相禄东赞虽然目的不同,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所以一拍即合。而吐谷浑国内以大臣素和贵为首的仇唐亲吐蕃的一批人则看到了希望,他们背着诺曷钵与达延莽布支加强了联系,准备等时机一到,就迎达延莽布支回来继位。

而其中的关键仍为大唐,当时唐高宗在位。吐谷浑是大唐的属国,但吐谷浑和吐蕃同为大唐的甥舅国,唐朝皇帝虽然有意偏向吐谷浑,但为了表示公正,不得不违心地保持中立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正中吐蕃的下怀,这就相当于撤去了吐谷浑的靠山,从而加快了吞并的步伐。

禄东赞善于用兵,他首先使用了攻心战术,声称其出兵的目的是扶持达延莽布支另立汗庭。这个办法有效地瓦解了吐谷浑王国的民心和兵力,吐蕃军进军比较顺利,一直打到了吐谷浑王国的后方根据地一白兰。那里地处险远,人迹军至,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只有熟悉情形的本地人才能在那里勉强生存。以前每当吐谷浑王国遭遇外敌进攻,形势危急的时候,历代吐谷浑王就跑到白兰躲起来。而来自内地的士卒因高原缺氧反应,往往无力深入,从而使吐谷浑王死里逃生,多次逃过了追杀。

相对来自内地的士卒来说,吐蕃人是青藏高原上的土著居民,体魄强壮,骁勇善战,根本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他们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白兰附近。禄东赞对吐谷浑王国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深知要征服吐谷浑王国,首先必须攻占白兰,断其后路,才能一劳永逸地让吐谷浑王国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

那年冬天,禄东赞不顾严寒,亲自率领数万大军进攻白兰。战争进行得非常激烈,吐蕃军苦战了三天三夜,先遭失败,后反败为胜,占据了白兰。禄东赞占领白兰之后,就让达延莽布支在白兰建立了隶属吐蕃的政权,统领旧有土地和部民。这样一来,吐谷浑王国的领土事实上被一分为二。后来达延莽布支挑衅唐军,被唐军打败身亡,达延莽布支死后,他的儿子达延墀松继承了他的汗位,继续帮着吐蕃进攻吐谷浑,完成他父亲没能完成的事业。

几年后,禄东赞向吐谷浑王国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诺曷钵知道此战关系国家的存亡,因此投入了王国的全部精锐部队,严阵以待。两军对垒之际,素和贵等亲蕃派处处对诺曷钵阳奉阴违。诺曷钵早知素和贵等人怀有二心,见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还如此执迷不悟,不禁十分恼怒,下决心要惩办作战不利的素和贵。素和贵早在诺曷钵身边安插了耳目,他得到密报后连夜出逃,径直投奔了禄东赞。禄东赞正为战事进展不顺而愁眉不展,一听素和贵来投奔,大喜过望,一反常态地亲自迎出帐门。

素和贵如丧家之犬凄惶来奔,见禄东赞对自己如此礼遇,感激涕零之余,不仅将吐谷浑军队的虚实全部告诉了禄东赞,他还出谋划策说:“诺曷钵后方空虚,其老弱病残、粮草都留在青海湖以北,大相如果在正面吸引其主力,然后派一支奇兵去袭击诺曷钵的后方,端掉他的老窝,诺曷钵的阵脚必乱,吐蕃军必胜。”禄东赞采用了素和贵的计谋,使诺曷钵后院起火,军心大乱,粮草也供运不上,在黄河边上的决战中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吐谷浑王国三百多年的基业就此毁于一旦。

诺曷钵见大势已去,深知自己无力回天,遂长叹一声,带着弘化公主和儿女及亲信几千帐直奔唐朝的凉州而去。

诺曷钵和弘化公主一路飞奔逃命,看着脚下这片本属于自己的大好江山已沦人了吐蕃的手里,不禁心如刀绞。诺曷钵可汗一言不发地纵马前奔,弘化公主坐在车上一边擦拭泪水,一边对儿女们说:“你们睁大眼睛看好了,这是你们的国土,有朝一日,你们一定要回来重振祖先的基业。”诺曷钵虽然不说话,却一直在心里盘算着向唐朝借兵的事,他认为只要唐朝答应出兵,自己复国便是指日可待之事。他和弘化公主都以为自己只是暂时地离开自己的王国,却没想到这一去,家园便离他们有千里之遥了,他们终其一生都没能再踏上故土一步,其子孙后代也一直在唐的国境内四处漂泊,直到最后销声匿迹。

宝力德阿爷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徐一鸣听的惊心动魄、如痴如醉。这那里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分明就是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个王国的兴衰,三个民族的荣辱,无数风流人物爱恨情仇仿佛就在眼前。和徐一鸣看过的关于吐谷浑的书也较为吻合,没想到,从一个老人口中述说出来要比书中看到的震撼百倍。“这也只在这吐谷浑的故地,只在这种饱经沧桑、广闻博识的老人口中才能听得到吧,”徐一鸣这样想到。

看到宝力德阿爷讲的口干舌燥,徐一鸣赶紧给他斟上一碗温热的马奶酒,老人一饮而尽,吧唧一下嘴,颇有点神秘地说道:“听老人传说,诺曷钵可汗在兵败逃走之前,将大批财宝转移了出去,希望以后用来复国。后来在经过七年的漫长等待后,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终于等来了大唐出兵的这一天,他们欣喜若狂,认为这一次复国有望了。可是他们等来等去,等到的确是薛仁贵兵败大非川的消息。听到噩耗,诺曷钵就像被迎面浇了一盆凉水,打了个冷战,半响才有气无力的说:‘时不我与,奈何!奈何!’就此大病了一场,从此万念俱灰,他和弘化公主彻底打消了复国的念头。”

宝力德阿爷的故事到此就算完整了,可是徐一鸣关心的是吐谷浑亡国前转移的财宝,这应该是那三个盗墓贼的目标。

徐一鸣央求宝力德阿爷说说财宝的事。

“这只是个传说,谁知道是真是假,都过去一千多年了,”宝力德阿爷捋着胡子说到,“听一些老人说,亡国在即,诺曷钵打算向大唐借兵复国,就密令一员亲信的将军将王庭的大批财宝转移到一个秘密的地方。这位将军带着千余人,血战而出,踏上了西去的征途,和诺曷钵和弘化公主逃走的路线正好相反,从而逃避了吐蕃大军的追杀。”

“他们去哪儿了?”

“不知道,也没人知道,听说往昆仑山的方向去了,一路过草地、翻雪山,千辛万苦,最终到哪了,没有人知道,那一千多人的部队也从此销声匿迹。后来有没有跟身处内地诺曷钵可汗联系也无从得知。听说是留下了一首歌谣,但知道的人很少,不知道歌中说了些什么?”

“这批财宝肯定很多吧?谁要是找到,岂不是发大财了!”

“那是当然,三百多年的基业攒下来的财富肯定是富可敌国啊!但是要找到它哪有那么容易,自古以来找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但从来没听说有人找到过,有命去找没命活着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