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①
游蒋山②,呈叶丞相③
独立苍茫醉不归④。日暮天寒,归去来兮⑤。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⑥。 白石冈头曲岸西⑦。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⑧。
①一剪梅:宋人创调。见周邦彦《清真集》。因周词首句为“一剪梅花万样娇”,故用作调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
②蒋山:亦名钟山,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东南。吴大帝时,为蒋子文立庙于此。因避祖讳,改名蒋山。宋复名钟山。
③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后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宋史》有传。
④独立苍茫:杜甫《乐游园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⑤归去来兮:陶渊明《归去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⑥今我二句:《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⑦白石冈头:疑为石子冈。在蒋山西,与曲折北流之秦淮河相邻。参见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⑧桃李两句:《史记·李将军列传》赞:“《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春,在建康。时年三十五(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蔡义江、蔡国黄以为作于第二年,于叶氏入相之后(据《稼轩长短句编年》)。二说可供参考。
据考,叶衡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帅建康,二月即召赴行在。作者调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正好在其属下。此词乃作者送别叶氏之后,独自游蒋山时所作。题中丞相之称,为后来所追改(参见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可见这是向老上司表白心迹的一首词。
上片所谓“独立苍茫”,主要说处境。下片所谓“闲愁”,主要说感受及态度。这是游蒋山时之所得,也可看作是对于整个时局观察、思考之所得。以此呈叶氏,目的在于争取理解与支持。据说,叶氏调任丞相,曾向朝廷“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宋史·辛弃疾传》),可能与此词相关。
上片有关处境的安排,由蒋山望去,包括整个苍茫大地。此时之作者,独立其间,似无有归处。这是包括社会人生在内的一个大环境。当然,蒋山即在其中。词章谓旧时踏雪前往,今日杨柳低垂——时间推移,环境也随着变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得到梅花消息。这是对于其所处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与充实。
下片的感受及态度,亦借助环境中之物景加以传达。词谓曲岸西边、白石冈头,萋萋芳草,连接天涯。这是游山,亦即独立苍茫时所见物景。但将此芳草与闲愁联系在一起,以为二者同样无边无际,却是游山,亦即独立苍茫时之具体感受。
这感受当也是由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即此时,不仅梅花消息已甚渺茫,而且春天也更行更远。——面对这一现实,究竟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呢?词章将山鸟与桃李加以对比,以为山鸟多情,日夜啼叫,留不住春归步伐;桃李无言,却能够将春色带往千家万户。其价值判断及取向十分明确。
当然说物景自然是有所寄托的,所谓咏物明志,对此作为老上司自然心中有数,不必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