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检讨礼仪之“体用”,况之古今之景象,一种感怀悠然凸显:“礼仪之邦”的遗风已经作古。未知何时,国人竟轻率地将礼仪这一“国之大事”去除如拂袖。反而深受我中华文明濡染之日、韩等国,却执守礼仪遗产相对较好。以笔者见,今日是到了恢复那些仍可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传统礼仪的时候了。

[1] [日]子安宣邦:《国家与祭祀》,董炳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81页。

[2] 同上书,第168-169页。

[3] [日]子安宣邦:《国家与祭祀》,董炳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6-147页。

[4] 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工作,主要由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部门进行联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Memory of the Worl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使人类记忆更加完整。至2013年6月,世界上100个国家的299份文献集合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中国有9份文献遗产入选。

[5] 参见[意]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仪式思维——性、死亡和世界》,吕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3-38页。

[6] [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7] V.Turner,symbols in African ritual.In Science,179:1100.

[8] 参见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37页。

[9] Roy A.Rappaport,Ritual and Religion in the Making of Humann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32.

[10] C.Bell,Ritual Theory,Ritual Practice,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1.

[11] Roy A.Rappaport,Ritual and Religion in the Making of Humann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Ch.5.

[12] M.Block,Symbols,song,dance and features of articulation,I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15:55-81.

[13] E.R.Leach1966,Ritualization in man in relation to conceptu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s,In J,Huxley(convenor),A Discussion of the Ritualization of Behavior in Animals and Man,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 251(772)

[14] M.Mauss,The Gift:Forms and Functions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Trans.By Ian Cunnison,New York:Norton,1967,pp.77-78.

[15] C.Bell,Ritual Theory,Ritual Practice,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125.

[16] 参见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17] Van Gennep,The Rites of Passage,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5 [1908],p.3.

[18]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19] 荆云波:《文化记忆与仪式叙事:〈仪礼〉的文化阐释》,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

[20] “五服”还有其他多种意思,除此例举外,还有诸如丧服制度、等级制度等。特别是丧服制度,构成了我国传统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服”作为丧服制度,是以血缘亲属关系的远近为根据,以丧服的面料、款式、配件以及制作方法的不同,分别命名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緦麻。参见张志春:《中国服饰史》(第2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117页。

[21] 参见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22] 参见姚伟钧等:《中国饮食典籍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8-54页。

[23] 参见彭兆荣:《饮食人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4]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337-339页。

[25]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364-365页。

[26] 参见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页。

[27] 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260页。

[28] 参见刘晓燕、景红艳:《周代食馂礼源流考辩》,《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11年第2期,第51-53页。

[29] [法]纪仁博(David Gibeault):《中国祭仪语法的要素:祭祀》,赵秀云译,载《民族学刊》2014年第3期。

[30] [英]迈克·罗兰(Michael Rowlands):《祭祀对世界的“中间状”和物化》,赵秀云译,载《民族学刊》2014年第3期。

[31]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69页。

[32] 唐启翠:《礼制文明与神话编码:〈礼记〉的文化阐释》,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33] 范衍文:《中国上古礼制考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17-26页。此字形者约之有四:礼者,从示从豐(二玉在器之形);从示从豊(行礼之器);从示从乙(芽,履,始也);从示从玄(玄鸟,明堂月令:玄鸟生之日,祠于高禖。开生之候鸟,行礼之初。

[34]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礼”,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转引同②同页。

[35] 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07-308页。

[36] 林沄:《豊豐辨》,《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1-186页,

[37]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40页。

[38] 同上书,第40页。

[39] 裘锡珪:《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40] 郑杰祥:《释礼·玉》,见《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1] 参见唐启翠:《礼制文明与神话编码:〈礼记〉的文化阐释》,广州:南方日报社出版,2010年版,第8-9页。

[42] 叶舒宪:《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1页。

[43] V.W.Turner,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New York:PAJ Publications,1987,p.158.

[44] Ibid,p.79.

[45] C.Bell,Ritual Theory,Ritual Practice,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19.

[46] 参见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1页。

[47] [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见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1页。

[48] 同上书,第63页。

[49] 参见郭佩宜:《分隔的空间,协商的灵力》,载Pamela J.Stewart & Andrew Strathern叶春荣主编:《宗教与仪式变迁:多重的宇宙观与历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07-156页。

[50] Carole.M.Counihan,The Anthropology of Food and Body:Gender,Meaning,and Power,New York:Routkedge,1999,p.9.

[51] [美]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的权力经纬》,江湄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86页。

[52] [日]白川静:《汉字》卷一,林崎等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53] 参见[日]金子修一:《皇帝祭祀的展开》,载[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孙歌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9-433页。

[54] 方李莉:《中国陶瓷史》,济南:齐鲁书社,2013年版,第27页。

[55] 《礼记今注今解》,王梦鸥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56] D.Parkin,Sacrifice:Elaboration on A Concetp,In JOURNAL OF ETHNOLOGY,Vol.5.见戴维·帕金:《祭祀:概念的阐释》,许瑶丽译,载《民族学刊》2014年第2期(引时文字略有改动——笔者。)

[57] [德]罗曼·赫尔佐格:《古代的国家:起源与统治形式》,赵蓉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58] 同上书,第51页。

[59] V.W.Turner,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New York:PAJ Publications,1987,p.158.

[60] [英]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刘珩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61] V.W.Turner,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New York:PAJ Publications,1987,p.79.

[62] E.Goffman,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ork:Anchor,1959,pp.144-145.

[63]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顾杭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64] M.Block,Symbols,Song,Dance and the Features of Articulation:Is Religion an Extreme Form of Traditional Authority,I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4(15),pp.70-71.

[65] Ibid,p.79

[66] 参见古塔、弗格森:《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3页。

[67] [英]利奇:《文化与交流》,郭凡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68] V.W.Turner,Symbols in African Ritual,[1973] In A.C.Lehmann and E.Myers,Magic,Witchcraft,and Religion: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the Supernatural,Californi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1985,p.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