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领导课程教学

领导课程教学,是校长按照国家的素质教育要求和课程政策,设置课程并领导实施的专业职责。校长必须充分重视学校的课程教学工作,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领导学校的课程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

一、树立教学中心之理念

对当代校长来说,在领导课程教学方面,需要确立把教学作为学校重要工作、坚持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理念。

1.确立教学中心,坚持教学领导

教与学可谓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长要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领全体师生达到成为共识的发展目标。

(1)学校是教学组织而非行政单位。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并非一种行政意义上的管理机构,而是一种专业意义上的育人机构。所以,直接承担培养学生重任的教学工作理所当然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

(2)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教学领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当人们热衷于讨论新课程改革这一问题时,焦点大多指向教师、学生和家长,习惯于将校长定位于行政管理者。很多人认为当校长就是当官,校长就被理所当然地视为行政领导。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中央教育部主张学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要求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并要担任语文、数学、理化等主要课程且要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样领导教学才有说服力,为教师做榜样,教师才服气。但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校长需要面对的工作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关系也涉及政府、社区等方方面面,加之一些校长对教学领导的认知不足或因急功近利或为了谋求表面政绩目的等原因,使自己变成纯属事务型的行政领导,忽视甚至放弃教学,自己也不承担教学任务,却整日忙于应付处理社会关系上,这无异于舍本逐末,校长领导学校变成了对学校的行政领导。“没有高度和弹性伸展空间的行政领导形成两种学校管理状态:或维持型,推着干;或事务型,事必躬亲,变成一个生产队长的角色。”[2]毕竟在学校教育领域,校长领导的本质是教学而不是行政。学校因师生的存在而具有意义,因教学活动而丰富多彩。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会有学校的存在,学校行政也因此而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必须把对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放在重中之重。校长需要厘清认识,树立正确的理念,要摆正教学的位置,对于教学的地位,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3)校长是学校最核心的教学领导者。虽然在学校里,校长并非是唯一的教学领导者,但却是最核心的教学领导者,是学校教学领导的首要责任人,在教学领导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本身对教学领导的重视,以及其本身教学领导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品质的改善。而校长有效的教学领导,则是学校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总之,校长对教学是学校工作中心环节的认识,是对教学工作的最大支持,关系到学校这一专业性组织的本质目标能否得到实现。

2.全面培育学生,发展德智体美

要理解“坚持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需要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入手,站在历史高度深刻地看待这一问题;同时,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为我们的校长们做好这项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实施策略:

(1)站在历史高度看待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实践为依据,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部署和要求。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十七大”报告从实现社会公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民族振兴的高度,强调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作为直接具体负责实施育人工作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理应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问题,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落实和贯彻“十七大”报告的精神,把学校的体育、美育等工作同德育、智育工作放在同一层面来实施,着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2)遵循《纲要》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历经近两年制定过程,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纲要》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以说,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来说,《纲要》的公布为我们开展育人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

3.激发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

校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1)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创新人才的培养符合自主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在各种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培养造就出一支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

其次,从个体发展的层面来说,创新是人类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创新的意义还在于对自我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也即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就是指那些主体性特别鲜明、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潜能使主体创造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中率先得到实现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创新精神是否得到充分张扬,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得到自我实现的标志,也是其是否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2)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今社会各种知识、信息瞬息万变稍纵即逝,旧知识不断地被新知识所取代,根据这一特点,学校教育也由单一的基础知识传授向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才能不惊不诧地站在科学文化变换的风云中去迎接挑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我们的学校教育改革应在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上下工夫,在“做中学”,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的教育条件和育人氛围。

二、内涵勇于创新之品性

21世纪的中国教育,需要勇于改革和创新的校长,特别是在课程教学的改革领域。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品性。

1.敢于开展实验,实现教学创新

当代校长应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敢于开展教学实验,实现教学创新,特别是课程管理理念创新、课程开发技术创新以及课程评价创新等。

(1)时代呼唤敢于实验和创新的校长。以进取为特征的开拓创新是在中外伦理学上都被赞颂的美德。如果校长没有创新精神和敢于实验的行为,又怎么可能带出一支有创新精神的教职员工队伍,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呢?常常见到这样一些校长,他们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到校早、离校迟,在繁重的行政事务之外,还兼课;他们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事无巨细,在学校建立了一套严格、细致的管理制度,职责到位,赏罚分明……但是,他们往往发现,身先士卒未能带动教职工自觉跟上,事必躬亲却使自己感到分身无术;再严格的制度总让人有空子可钻,过于细致的管理制度令老师厌烦,管理者的严肃面孔容易引起教师反感,心中的既定目标总是难以实现,办学水平仍在原地徘徊。应该说,这些校长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有良好的管理者的素质。但他们只是学校的管理者,而不是学校的领导者、开拓者、创新者。

当代中国的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中,但也面临着诸多积弊。如应试教育甚嚣尘上,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真正的出路在哪里?目前还没有一条成熟的可供复制的路子可走。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均衡,各地经济、制度、文化、民俗差异如此之大,也导致校长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别处的成功经验。这就更需要我们的校长要敢于实验,也唯有通过不断反复的实验,才能摸索出一条有学校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来。中国的素质教育要走向成功,也需要一批敢于创新的校长探索出一批个性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成功学校。

(2)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积极开展实验和创新。我们的校长应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积极开展教育实验和创新。校长要积极培养自己敢于实验的个性,善于根据教育方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设计自己学校的办学方案,善于不断提出学校新的奋斗目标,使学校成员经常面临新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善于敏捷地思考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学校中进行新的试验等。校长应对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思考,提出办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愿意尝试新设想,赞成、支持、鼓励教师的教学改革,民主平等,实事求是,为整个学校的教学创新变革创造良好的条件氛围。

同时,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校长更需要追求创新,不仅在行政管理上追求创新,还应在教学与课程管理观念、方法、技术上追求创新,在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上追求创新,在教学服务理念、服务流程与学校特色上追求创新。但是,追求创新并不意味着全部抛弃过去而追求全新。无论是哪所学校(知名的或不知名的,成功的或不成功的),都有各自值得继承与发扬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积淀,需要采取辩证地“扬弃”。校长切不可为显示自己就任后的所谓政绩或短期效益而“推倒重来”,毁坏学校的记忆系统和优良传统,因为学校历史遗产的研究与利用是对学校发展成本的节约,更是领导智慧的表现。

2.关注每个学生,促进成长成才

2010年颁布的《纲要》中明确提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新时代的人权观。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也就是全纳教育。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不仅要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而且要能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全纳教育强调的平等观,并不是要追求一种绝对平等,而是强调教育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能只关注一部分学生,反对歧视或排斥学生。全纳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歧视和排斥,正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确实还存在着歧视和排斥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在我们的教育基本上仍然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前提下,学校中出现歧视和排斥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全纳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就涉及我们对学生的看法和评价。《萨拉曼卡宣言》申明每一个儿童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这些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歧视和排斥学习或行为有问题的学生的理由。相反,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条件。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指标的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就是一种以筛选淘汰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这是与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理念背道而驰的。针对为考试而实施教育的这种偏离教育本义的做法,素质教育着重强调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不一样,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发展每一个学生。我们主张在学校中要创造一种关注每一个人、加强合作、反对排斥和歧视人的氛围,并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求来进行教学,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入新的攻关阶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纵观当今欧美发达国家,各种课程教学观不断推陈出新,结构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想为课程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的课程改革也颇受影响。目前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更加关注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课程是为了学生,而不是学生为课程而学习;课程教学首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多样性和各自的个性。因此,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就应该提供学习各种课程的机会,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具有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

3.尊重教师经验,借鉴教学智慧

校长要领导好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不能仅靠个人的努力和探索。校长要尊重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借鉴他们的教学智慧,善于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1)校长要尊重老教师的经验。众所周知:“姜是老的辣。”虽然老教师在身体与精力上不能与年轻教师相提并论,但是,老教师在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是学校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如果没有进一步挖掘和利用,不能不说是学校的一大损失。因此,一个高明、有远见的校长应当懂得老教师在学校发展中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不给老教师过早地贴上“老字号”标签。这样才能有效激活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老教师的职业激情永驻。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他们大多经验丰富,早期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他们做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但在实际中有许多老教师不在教学一线工作,职称也晋到高级了,不影响工资收入,找一个后勤服务部门的工作等着退休,有这种想法的老教师大有人在。应该发挥这些老同志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一是环境影响,活到老、学到学、干到老,形成积极学习、努力工作的氛围;二是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参与学校发展规划,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三是组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克服职业倦怠。

(2)校长要善于聚合教师们的智慧。校长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在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中形成教育智慧,并学会共建教师经验共享机制与平台,聚合教师们的智慧。俗话说:智慧来自于集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能创造一所学校的未来,并能排除未来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在学校这个舞台上,诚然校长是主角,但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好的发展成效,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更需要校长去聚合广大教师们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

(3)校长要善待个性教师。学校中有些教师个性很强,举止或许与整体的学校文化格格不入,但教学工作很受学生肯定(民间常把这些人称做是有“争议”的教师),对待这样的老师,校长也要能够宽厚待之,要善于发掘这些教师的成功教育经验,让学校形成自由、平等、民主、宽容的学术环境。这是对校长的考验。

4.富有改革精神,敢于承担责任

我国的教育改革离不开富有改革精神的校长,要实施改革,还需要校长敢于承担责任,否则,教育改革就容易陷入裹足不前的境地。

(1)我国的教育改革需要富有改革精神的校长。学校是教育改革实施的第一线。我们国家教育改革成果的最终取得,要靠每一所学校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应主动地认识教育改革,了解教育改革,并组织实施好教育改革。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教育改革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学校的管理,尤其是校长是否具有改革的精神起着关键的作用。就目前来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便为每一位校长提供了教育研究与探索的机遇,创造了学校改革发展的空间。

(2)富有改革精神的校长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在具有开拓改革精神的同时,校长还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责任伦理”取向。领导学校教育改革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它需要激情和眼光,更需要理性和责任。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均有成与败的可能。当人们被改革的美好构想所吸引时,校长则应该更多地思考改革可能付出的代价及负面效应,并勇敢地承担起改革可能失败的责任。唯有具备这样的胆魄,校长才能站在“教育改革承担的不仅是当前的,而且是国家、民族和每个家庭未来的使命”的高度去深思熟虑改革方案,将风险降到最低。

三、领导课程改革之知识

校长要能很好地领导课程教学,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包括掌握国家宏观的课程改革政策,具备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不断学习和借鉴课程和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能够熟悉教育技术的使用及其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1.学习课改政策,宣传课改理念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推进近10年,但是还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出在校长课程执行能力不强上,而校长的课程政策执行能力不强又集中表现在校长自身“知”、“行”能力不强的原因上。“知”的能力不强即校长对课程政策目标、价值取向以及执行策略上的认识与理解出现了偏差。对今天的校长来说,必须要正确把握国家课程改革的政策,提高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1)校长要成为课程改革政策的学习者。校长要开展课程改革的实验,必须首先加强学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工夫,取得实效。在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里,校长只有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会有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才可能推出新的教改举措和行动。如果校长目光短浅、孤陋寡闻、坐井观天、自我感觉良好,仅凭着感觉“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那只能使学校的“航船”在茫茫“大海”里“迷失方向”。校长要自觉关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重大教育新闻、先进的教育改革举措等方面的报道。应该潜心研读教育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自觉吸收教育媒体上重要的信息资源,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课程改革实验,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要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校长要成为课程改革政策的宣传者。对中小学校长来说,自己认真学习和掌握了课程改革政策的精神还不够,应该要广泛组织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的课程政策上来,为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推进做好准备。校长还要有计划地,持续不断地组织向社会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改革的内容,引导全社会理解、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2.完善知识结构,学习教育心理

作为当代教学领导者,无论是教育学还是心理学的知识,都是校长的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校长要具有完善的教育学知识。教育学是育人之学,本质是发现人与发展人。当代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的学问,作为以育人为责的学校的校长,无疑应当掌握完善的教育学知识。首先,教育学揭示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这都是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校长在办学过程中按常规办事,正确把握住学校教育的发展动态和方向,使之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常运行。其次,教育学还揭示出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领导与被领导、学与思、知与行等矛盾的辩证统一规律,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校长从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引导和督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促使教学工作按教学规律进行,进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最后,教育学还揭示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诸如德育的社会性、反复性、渐进性、实践性等等。这些知识的掌握,不仅有利于指导学校德育的实践,而且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正确发展。

(2)校长要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心理学知识包括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对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校长了解得越广泛、掌握得越深入,那他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对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引导和把握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教育心理学知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校长也应该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内容,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不懂人的心理,就不知道如何去遵循人的心理规律去进行科学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就可想而知了。校长要了解与掌握心理学知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儿童心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是需要掌握的。

3.善于借鉴学习,吸收课改经验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优秀的校长必定能够善于借鉴和吸收外校和他人成功的改革经验。

(1)校长要善于借鉴和吸收课程和教学改革成功经验。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不断地涌现出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以及好的办学经验。一个优秀的校长应当善于借鉴、吸收外校名校的经验和做法,将“他山之石”内化为自身的营养。新课程倡导开放的精神和相互学习的精神,目前我国课程改革应该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还没有现场的统一成功模式,这个阶段是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通过大胆实践转化为实际工作效益的过程,因此,缺乏成熟、完善、具有即行性的指导意见或工作方案是正常的。但这种情况常常会给不少校长推进具体的课程改革工作带来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校长们发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一方面通过学习,自己摸索,另一方面,学习借用“外脑”,打破故步自封的陋习,走出学校和地域的局限,主动和高校等科研机构接洽,寻求支持,同时广集信息,学习和借鉴其他兄弟学校和地区的经验。在视野开阔中,通过思考和分析,寻找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工作突破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长只要善于借鉴他人经验,只要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去“登高望远”,必能跃上新的管理“高地”。

(2)认识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长期与反复性。虽然我国各地已经取得不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但是,校长应该看到,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好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的失败。理想的课程要转化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作者、行政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校长们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功近利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脱节的空壳化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校长们只有用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和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才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找出解决的方案。

4.掌握教育技术,提升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应用对今天的课程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当代校长,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并关注其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因势利导,施行课程与教学改革。

(1)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尤其是在“教学过程”部分,明确表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其指向与要求十分明确,需要我们认真地贯彻实施。具体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对当代课程教学产生的影响是:[3]首先,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最突出的是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形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教学理念;其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有益的方面体现在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再次,学习内容发生了转变,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也成为必然,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计算来帮助他们优化认知的过程:在因特网上寻找和综合信息,使用编辑软件和演示工具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等;最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对教师与学生这对关系带来的冲击是最大的,现在的课堂,很多学生在课前或者平时的生活中就已经通过网络对课本或教师所设计的教学主题有所研究,获取的是教师本人远远不能企及的相关信息。

(2)校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正是因为教育技术的使用对当代课程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校长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校长的信息素养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信息素养高的校长会跟上时代潮流,把握机遇,努力更新学校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质量,重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因此,一名现代校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不可逆转,以锐意改革的思想和决心,以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创造精神,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校长应着眼于未来教育的新方向,把握信息技术的新特点,引导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使自身的信息素养真正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校长要重视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站在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带头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通过更新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把握信息化教育的精髓,发挥自身信息素养对教师的感染作用。

四、统整改进教学之能力

校长领导学校的课程教学需要四大核心能力,即统整学校课程的能力、落实教学改进的能力、获取教学支持的能力和评价教学质量的能力。

1.设计课程结构,开展课程统整

对当代校长来说,一方面开展课程统整具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更需要科学地开展这项工作。

(1)校长开展课程统整的必要性。

“课程统整”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之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课程已经步入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划分的格局。上述格局的形成,导致了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包括:如何以校长任职的学校为主体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以统整,以便使之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整体?目前,在许多学校,既要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同时又要发展校本课程,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互之间存在较严重的断裂甚至相互冲突的状况,这类状况不仅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更加沉重,而且已经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以学校为核心主体,对各级课程加以统整,因为课程总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而学校是学生学习各类课程的核心场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统整上的要求主要包括:学科课程目标上的整合,即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中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不同学科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三个基本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设置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科学等;强调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等。可以这样讲,“课程统整”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

虽然现行的课程设置在各个学科编制的过程中对课程目标的三个纬度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但不同的学校,其师资和生源都是不一样的,如果用同样的目标、内容,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指导教学,则是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因此,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科课程进行适度的调整,有利于教师通过实践,努力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2)设计课程结构开展课程统整。

校长可以通过合理的学校课程结构设计来开展有效的课程统整,具体建议思路如下[4]

首先,将学校课程体系纳入整个学校的发展图景。学校课程体系应该属于整个学校发展图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学校为主体而进行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统整工作,应该纳入整个学校发展图景的构建工作中。任何一所学校,都是一个完整的场所,在此场所,学生接受完整的教育,学校各类成员经历和体验着完整的生活,为了保证完整的教育和完整的生活,学校就需要有完整的发展图景,这一完整的发展图景包含着完整的学校课程。

其次,因地制宜地处理好现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学校课程结构涵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学校课程结构的设计者要使这三个层次的课程相互结合而成为一个有序且和谐的整体,必须处理好这三个层次的课程之间的关系。

再次,要充分考虑课程的局限性。在进行学校课程结构设计时,我们不能有意地或无意地放大课程的功能,而应该看到课程的局限性。学校的学习不能都归结为课程中的学习,或者说,不能都课程化。有些学习是情境生成性的,无法也不可能都以课程的形式来加以具体规划或做其他形式的设计。

最后,注重设计顺序。在现实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都是有顺序的,学校层次的课程统整和学校课程结构的设计也应该注重顺序,一般可采取如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研究要实现培养目标,或者说实现培养目标所表明的学生素质发展,就需要通过哪些学习,并进而研究需要设置哪些课程;第二步是研讨已确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研究学生的哪些学习是可以通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来完成;第三步是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寻找学习上的空缺,即确定除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还需要通过哪些学习才能获得所期望的素质发展;第四步是将在第三步中找出的学习“空缺”部分中的一部分确定为校本课程的规划内容,同时将“空缺”中的另一部分确定为学校中非课程性的学习以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学习;第五步是统整,即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为一个有序的学校课程体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对非课程性的学校学习做适当的提示,通过这种课程结构设计之延伸进一步确保整个学校学习的完整性。

2.落实教学改进,不断提升质量

对校长来说,领导学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教学改进。

(1)教学改进的实施步骤。

应该说,教学改进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的过程。一般来看,教学改进至少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念输入阶段,即给教师提供书籍、外部专家的指导或其他地方的教学实例,向教师展示改变教学是可能的;第二阶段是计划阶段,同教师一起设计课程,创建支持该课程的教学环境;第三阶段是实施阶段,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其他人对教师的新方法进行观察和反馈;第四阶段是反思阶段,教师与其他教师及外部专家一起,反思新的教学实践中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

(2)教学改进的实施要求。

在落实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校长需要把握如下实施要点[5]

教学改进要务实。各所学校发展的现状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的素质、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落实教学改进中都需要直面学校教学的现实,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提出全面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改进的思路及举措。

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工作,要求学校树立科学的发展评价观和教学质量观,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强化学校内部各机构教学质量管理的效能,建立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决策、执行和反馈系统。而且不同的学校,规模、办学理念、教师、学生都存在差异,影响质量的因素也不同,如何有效调动各方面因素,既看到共性问题,更关注到个性问题,抓住影响学校质量改进的主要矛盾,并且能够根据学校改革的推进不断调整管理策略,这需要领导者的智慧。

教学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求我们始终聚焦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巩固已有的、并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机制、好办法,又要根据现实的变化、新课改的新要求,特别是学生的实际不断地探讨、反思、研究和调整,及时归纳提炼,形成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的机制,并在日常的教学中扎实践行,持续改进。

教学改进需要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个环节的落实,提高执行的有效性,需要关注过程、关注细节;而且更重要的是,过程中我们始终不能离开正在进行着的教育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不断革新的勇气,在理想与现实的一次次碰撞中,在不断地互动调整中实现统一,因为教学质量改进是永无止境的旅程。

3.实施教学支持,共创教学生活

“支持”一词,意味着“给以理解、鼓励和帮助”。“教学支持”是校长在组织、引领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以人为本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做的理解、鼓励或帮助性的活动。其本质乃是校长支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支持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生活中自主发展,共同学习,建构、反思、创新教育教学生活。

(1)校长在教学支持语境下的角色。

“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支持”。校长教学支持的实质是“服务、开发、协调、发展”,“服务”应该是校长的教学支持理念,“开发、协调”是教学支持的手段,“发展”是教学支持的目的。因此,教学支持就是在“管理就是服务”理念的指导下,合理开发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等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学校的组织者和支持者,校长在学校生活中需要树立服务意识、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协调意识、发展与创新意识;尊重教师和学生要体现在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教学自主权、尊重学生人格和尊重学生学习主动权上,使传统的教学管理变为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服务、引导与支持。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把校长的角色定位为学校发展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2)校长开展教学支持的具体做法。

校长开展教学支持的具体做法是[6],校长运用专业性工具(如SWOT分析法等)帮助教师和学生分析并找出教育教学生活中影响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相关因素,共同寻找改进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最优化服务与帮助。这里的教学支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运行必须以促进学生“全人”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发展为核心;二是让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参与者(教育教学管理者、服务者、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热心教育人士等)能平等地参与学校发展计划(SDP)的制订,监测与评估学校决策的实施过程;三是校长在教育教学生活中为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生活的创新,不断提供指导、服务和帮助,从而使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提高。

教学支持是一种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教学管理技巧。强调教学支持,不是不要相应的管理,而是强调校长不直接干预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强调校长引导、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发现并寻找最优化教学的方案、办法。总之,有效的教学支持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生活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它反映着时代的需要,体现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4.监控教学实施,评价教学质量

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条件。因而,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应该具有评价和监控学校教学质量的能力。从学理上讲,只要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质量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都毫无例外。原因在于,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保障与提高教育质量是办学者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受教育者的需求所在。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复杂的。就校长来说,要把握的评价和诊断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有输入诊断、过程诊断、输出诊断,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分析与解释反映教学质量变化的数据和现象,领导和组织教师落实课堂教学改进的行动方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施要素分析如下[7]

(1)输入诊断。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首先,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的投入。学生入学时知识和经验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其次,看教师教学的投入,教师的教学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最后,看保障性投入,包括教学经费的投入,领导精力的投入,管理者的投入,教学条件的投入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学的投入,包含着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所以,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强调要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从而才能保障学生的发展。

(2)过程诊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应体现学校教育活动由学校教学过程向社会实践过程过渡的特征,以适应时代背景下学生发展的需求。

(3)输出诊断。主要是衡量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等个性发展的程度。即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独立性与自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洞察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

五、落实课程政策之行为

对当代校长来说,领导课程教学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

1.贯彻课程政策,开齐开足课程

贯彻国家课程政策,首要工作是开齐开足各级各类课程。

(1)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是依法办学的底线。

在我国不少地方至今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问题。政府部门的教育督查中时常发现,有的学校临时更换课表,减少音乐、体育、美术等必修课的课时,而语文、数学、外语的课时数又超过了课程设置规定。有的学校每个月进行月考,学生心理压力很大。不少学生反映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校长应该牢固确立依法行政、依法办学的思想,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政策的规定,积极创造条件开全、开足、教好规定的每一门课程,并且要培养教师们养成较强的课程法规意识,能按照规定的课时和课表认真组织教学,做到不随意增减课时和变化课程。可以说,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政策的“底线”就是都要做到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有教无类,关注全体学生,确保学生休息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2)为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争取必备的条件。

我国不少农村和偏远地区,依然有不少学校因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缺乏等原因,部分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未能开齐开足。不少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劳技、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由兼职教师任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教师自身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难以达到相关课程要求,课堂教学不能根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导致学生因学有困难而负担过重。不少农村中学理化生实验室不足,实验仪器设备、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和图书配备严重缺乏。学生只能在教室里“死读书”、“读死书”。因此,对校长来说,要向当地政府部门努力争取相应增加办学经费,配齐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学校才能有条件做到彻落实国家课程政策,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

2.立足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随着我国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现代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而校长在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1)校长是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和创新者。

课程改革专家郑金洲教授认为“校本”的含义[8]:一是一切为了学校;二是一切在学校中;三是一切基于学校。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来源,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新编,就是所有的课程材料都是新开发的,没有依赖现有的课程材料;另一类是改编,就是从现有课程材料中选择合适的部分并加以改进,如课程选择、拓宽、加深、整合等。而这一切实际上是取决于校长的办学理念。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首先校长就要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特点、基本条件和程序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在校本课程中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

校长实际上乃是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和创新者。校长要肩负其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重任,引领着校本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校长还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在学校原有基础上,帮助指导设计(整合、融合,诊断、改造)学校校本课程。如何使校本课程在学校生根以及变成现实,这就需要校长带头弘扬、积极参与和指导,并逐步成为班子成员、教职员工的一种精神动力和行为方式。校长还应注意校本课程的适度创新,之所以要适度创新,是因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一般说来是渐进的、潜移默化的,只有当校本课程成为班子成员、教职员工的一种精神动力和行为方式时,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学校校本课程。

校长还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负责人。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张扬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以学校为本”的含义在于以学校中的教师为主体而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它的目标是为了促进本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了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为了促进学校本身的发展。显然,校长作为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主要负责人,有责任在学校中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随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现代教育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校长应处处以民主的领导者、良好环境的促进者、外界的联络者的身份出现。

(2)校长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校本课程。

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地,科学准确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灵魂。许多学校在办学实践中,虽然也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但其表述不够准确,内涵模糊,且不定型,不能引领学校向着独具特色的方向发展,致使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和思路摇摆不定,形成不自身办学理念,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也不利于特色学校的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心应置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所以校长应把握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引导教师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是从学校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要在学校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就像闭门造车而意义不大。

3.实施研究实验,提高教学实效

校长抓教学是题中应有之义。怎样切实有效地抓好教学,整体提升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十分关键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校长可以通过积极实施教学研究和实验,提高学校教学的有效性。

(1)校长要研究教师群体的教学工作。

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校长首先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校长不去研究教学,不懂得教学规律,如何去领导和指挥教师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如何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当然,校长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研究教学与教师研究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里,校长应着重研究学校教师群体的教学工作,而教师主要是研究自身的教学工作。校长只有通过研究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正确把握教师教学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素养、教学能力和教学的有效性等,才能在领导和指导教师认真实施新课程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作出个性化的决策。

一般说来,校长研究教师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如校长可听教师的随堂课、常态课,一般事先不打招呼,这样容易听到教师客观、真实的课,因此,最能反映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真实情况。校长听课后,要及时反馈听课的感受,提出供教师参考的建议[9]

目前,国内不少学校都坚持了学校领导听课的制度。校级领导经常深入课堂,这对校长准确地掌握学校教学信息、科学地作出价值判断很有帮助。学校领导听课制度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如正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6节,副校长听课不少于48节。在听课的基础上,学校领导要对教学总体状况作出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2)校长要直接参加校本教研和教改实验。

校长也应该经常性地直接参与和介入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实验。校长作为学校教师教研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全程参与某一学科的教研活动或者教改实验,通过聆听教师说课、认真观摩教师上课、积极参与教师评课,以自身积极的教研态度和行为来感染和影响教师,竭力营造良好的教研风气,发展教研文化,同时,也使校长对教师教学情况和校本教研推进程度和质效有一个真切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形成学校教师如何教,教的效果如何,为什么教得好,应该怎样才能教得更好等教学研究的成果,为进一步推进和优化校本研修制度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4.组织教学调研,完善质量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就对校长的教学领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要组织开展教学调研,完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其保障体系的构建也一定要讲求系统性。要从教学及教学管理单位、教学及教学管理人员、教学及教学管理资源、教学及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及教学管理过程、教学及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加以构建。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那么校长应该如何完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呢?

(1)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目标体系[10]

教学质量目标的确定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流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质量保障的关键要素。建立它的体系应以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作为依据,即培养学生的发展性素质、内适性标准和外适性标准。这一标准在具体操作中要制定相应的学生的发展指标,这个指标,一方面是学生各个阶段的德、智、体、美、劳各种素质发展水平来表示(这种标准以国家颁布的规定为依据,或以科学制定的常模为依据),如升学率、合格率应达到标准;另一方面是用比较性指标来表示,这类指标是指考试成绩、各类竞赛等。这两类指标中,前者是基本标准,后者是辅助性标准。运用比较性标准时,要注意它的局限性,将它运用在恰当的范围中,如作文、娱蹈等竞赛成绩好应予以鼓励,但不能用这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

(2)建立教学质量领导与管理体系。

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使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必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系统,明确各机构的管理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保障。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必须是一个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标,将学校各个组织机构进行有机整合、合为一体的体系。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学质量组织系统不能独立于学校总的管理体系,应该在不改变中小学现行管理体制与原有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质量管理需要,采取补充(补充没有的但是有必要的机构)、调整(调整原先管理机构的设立或职能)、增加管理职能(如增加年级组的教学质量管理职能)、强化管理效能(如强化教研组、备课组教学质量管理效能)等。这样,既不会引起学校组织系统的混乱,又能达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的目的。

(3)建立学校教学资源保障体系。

学校教学质量保障资源体系应包括人、财和物三个方面的要素。就人的因素而言,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构建也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程,需要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积极投入。从校长至每一个教职工,都必须明确各自职责、质量目标、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就财和物的因素而言,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因此,为了保障教学质量而开展的质量管理和保障活动理应拥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

(4)建立学校教学过程管理体系。

教学过程管理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程度,影响到学校培育人才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在于保障教学过程的质量。教学过程的保障可以通过对各个环节的调控来实现,主要方法有:一是根据培养目标,对教学过程总的质量要求,通过分解目标,提出每个教学环节的各种要求;二是采用调查、听课、了解学生情况等方法,获取课堂教学状况,从同行专家和学生两个侧面了解教学过程和各教学环节的状况;三是管理者把获取的信息与目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情况,对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调控和改进,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5)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制度体系,其二是评价体系。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所需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作为“质量链”中的一环,强调全员参与团队合作,使学校各个部门、每个教职工都有强烈的制度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就评价体系而言,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学校教学质量目标体系的基础上,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预期标准,评价目标则是教学达成结果的判断标准。评价体系进一步把教学内容、学习水平层次要求与考试评价的要求三者结合,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1247.htm.

[2] 张东娇.论校长学术身份的“失重”与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5):26—32.

[3] 肖玉敏.校长的教育技术领导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9—30.

[4] 丁念金.学校课程统整中的课程结构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3—7.

[5] 李学红.以改进计划为抓手有效提升教学质量[J].上海教育,2009(23):47.

[6] 海存福.教学支持语境中之学校使命与校长角色定位[J].教育科学研究,2010(5):25—28.

[7] 张云.高校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探讨[J].教育前沿,2008(12):22.

[8] 转引自洪清悦.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指导作用[J].新课程教学案例,2008(12):27.

[9] 杨连明.校长应整体提升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性[J].上海教育,2006(22):39.

[10] 汪尧平.构建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