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营造育人文化

营造育人文化,是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对校长专业素质的客观要求。校长必须坚持办学以育人为本,努力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落实文化育人、德育为先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保障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以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促使学生的人格品质得到健康成长。

一、坚持育人为本之理念

在营造育人文化的工作领域,校长需具备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坚持办学以育人文本,德育为先;相信并支持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成功;坚信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1.坚持育人为本,关注德育实践

学校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以“育人为本”为职责。学校是从事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学校教育最直接面对的是学生,是通过培养学生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人类价值。[1]要把促进人的发展和生活的完善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以“育人为本”。[2]

学校应坚守培养完整人的独特使命,即“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3]这是学校的基本工作职责。同时,“学校必须是有教育意义的,因为它们成为我们弄清楚任何实现人道、亲切、优美和共同利益等学校和社会中通常缺乏的价值观的主要基地之一”。[4]因此,学校教育应为实现人的各方面潜能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和条件。人与生俱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个体出发,细心、耐心地保护和支持学生潜能的生长和强大,关心学生基础性的情感及道德品格的养成,都应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或者说是全部任务的核心。[5]

道德就是对于生活方式、生命实践的理解和选择,它是生活的解释系统,它所要破解的是人的生活意义,它的存在就在于使人对生活意义有更合理、更深刻的理解。[6]在人类生活实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或家庭,都不存在“道德虚空”,也不存在“道德无涉”的教育。道德不仅关系到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系和调节,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如何处世、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只要是活着的人,都无法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回避此事。……从这个角度看,道德与道德教育属于人类生活的永恒范畴。[7]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校长不仅要坚持办学以育人文本,更要坚持德育为先。

在德育工作中,校长首先要正视“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的不同要求。一方面,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都是无条件的;而另一方面,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应当是有条件的,准确地讲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发生不能是无条件的。这就使得学校道德教育陷入了一种困境。[8]同时,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而言,21世纪意味着传统的“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必须转变为“教会选择的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能应当是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与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现状,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改变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并相应形成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9]

总体而言,教育至少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教授,我们称之为传授;二是对学生学科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称为教学;三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我们称之为教育。[10]在教学实践中,在分科教学的背景下,学科教师一般主动放弃学科自身的教育功能,甚至放弃教学功能,仅实施知识传授,使学科教学与学生德育人为地隔离开来。

虽然学科教师只负责学生的学科学习,但学科教学最终目的却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虽然学生要一门一门地学习学科知识,但他的目的是要借助于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来塑造全面发展的自我。因此,校长要注重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德育与学科教学密不可分,任何学科体系都是一个价值观的体系,要开发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要恢复学科教学的教育性,让学科教学从“学生德育”起步,使之成为提升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2.重新定位成功,回归育人原点

在人人都追求成功的现代社会,重新认识成功,正确定位成功,则是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尤其是校长所不可回避的职责使命。居里夫人认为,成功就是把未来变成梦想,然后把梦想变成现实。因此,成功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成真。不管是崇高理想还是小小愿望,你把它实现了;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你把它做成了,都是成功。[11]先后在苹果、微软和Google担任要职,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李开复先生则认为成功是多元化的,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但最根本的标准应该是:该行为是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换言之,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时刻发掘出自身潜能的人。[12]

反观现代社会普遍认同并影响至深的成功观,可以发现,在成人世界中,成功总是离不开“做大官”与“挣大钱”。在与儿童世界密切相关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成功总是受困于日常班级排名以及是否考入名牌学校,都与考试密不可分。既然是班级排名,肯定会有先后,既然是选拔考试,肯定有人落榜。且不说考试自身是否合理,就考试成绩是否等于成功这个问题,就可以举出很多反例:最聪明的爱因斯坦在读小学时是个小笨蛋;霍金读书成绩从来没有进入过前10名;爱迪生被老师认为是白痴,不得不退学在家……

众所周知,现代升学考试秘诀之一,就是学生不能偏科,偏科生很吃亏,全科生很占便宜,语文考100分,数学考25分,不如语文考80分,数学考80分。且不说全科生与偏科生孰是孰非,但知识是否等同于成绩?某一学科考试成绩不好是否不能在此学科领域获得成就?知识是否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通行证?对于这些问题,刚刚故去的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校长则以亲身经历验证其荒谬性。他曾以历史100分、中文100分,其他各科加起来还不到100分的成绩考进清华大学,进入历史系,但在国家危难关头,为“科学救国”,弃文从理,要求以5分的物理成绩转到物理系,最后,不仅成为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还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巨擎,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其姓氏冠于诸多力学、应用数学科研成果之上,“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方程”。5分物理成绩的学生成长为对国家影响至深的科学家,钱伟长校长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个人创造生命传奇的震撼,更让我们陷入对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我们该如何对待学生?成功似乎并不是成绩好学生的专利,人类具有无法估量的潜能。

因此,我们校长应该承认每一个生命体的个体都是在走着一条“例外”的路,因为他们各自秉承着不同的遗传素质,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积淀了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具备不同的潜在可能和现实能力,持有不同的发展需要和愿望。个性化的存在是千差万别的存在,人总是以这种各具差异的个别状态存在着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不会完全同一的。[13]同时,校长也要意识到,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但至少在本源上、在人的“天性”与“天能”上,学生并不是一味顺应的“受教育者”,而是具有超越性的“受教育者”。[14]超越性乃是人的一种天性,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因素。

此外,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并不完全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所处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承受的竞争压力远远超过他们的上一代,他们面临的是一些需要独立做出判断和决定的全新的问题。而我们却仍然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来解释孩子的所思所想,一味地指责,或者苛求我们的孩子,从而形成深刻的代沟。[15]学校教育应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应更好地公平惠及所有学生,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使所有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发展潜能得到激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成功,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理解文化内涵,实现育人功能

人类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既是宇宙自然的结晶,又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离不开天地宇宙,也同样离不开文化世界。可以说,人是与文化互养相成,文化是生活世界的总和,也是一个有秩序的有机整体。[16]“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17]

文化研究源远流长,国内外文化大师都对文化进行过系统研究与深入思考。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1832—1917)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8]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提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也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19]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是文化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他从“满足人类的需要”的角度来阐释文化概念。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特性,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的、而且是有效的,文化是一种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价值,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20]中国国学大师梁漱溟把文化界定为“人类生活的样法”。胡适也认为,文化是文明社会形成的生活方式。[21]通过对众多文化概念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类生存方式。

由此可见,文化的根本特征是日常性的,它涉及每个人平常是怎么思考问题,怎么行动。[22]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文化则体现为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23]

同时,也要认识到文化是一种选择。没有选择,文化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向心力,没有主心骨,所以,文化首先是一种选择,然后是一种整合,最后是一种创造。[24]任何人都总是生存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而文化本身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的强大的教育力量。犹如阳光、空气作用于植物,文化对于人的熏陶教育作用,是文化的一种客观效用。[25]

当代关注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重点是促进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的行为,探索、创造、超越现实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文化成为开发学生生命潜能并具有生命意义的一种力量,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文化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实现面向未来的转化,具有直接参与新文化创建的任务。这意味着学校不能把“变化”拒之门外,把“世俗”与“流行”视作洪水猛兽,以昔日的围墙保持校内一方经典的净土。……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任务,不是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财富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要从财富与精神、幸福人生关系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26]

二、具备率先垂范之品性

在营造育人文化的工作领域,校长需具备的品性主要包括: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1.坚守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传统,在社会、文化意义上,是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的范畴。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包括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2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秉性、精神纽带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28]民族精神是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内在、最本质的存在,不具有形的实体,既存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是刻在人类心灵中的东西,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并决定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俗、情感表达等,人类的意志自由终归是在民族精神范围内的自由,无法实现对民族精神的超越。因此,民族精神也就成为一个民族得以存在、社会得以团结、国家得以昌盛的源泉。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可以说民族精神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确面临着总体性的危机。20世纪的中国与传统中国相比,根本性差异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百年间受到西方文化体系的全面冲击。西方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重大文化转型,即从古希腊的两希(古希腊与希伯莱)精神,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精神,再到20世纪的反理性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精神。而中国却延续了二千余年汉语文化形态的相对稳定的时代精神,这一文化精神在20世纪初为西方现代性文化所中断。这就使得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面临总体危机。[29]

经过百年的历史验证,我们都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不是与传统决裂,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未来。“如果眼高于顶,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会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30]对于传统文化,只有先继承,才能去转换,才能实现超越,因此,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首要大事。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同样具有弊端,它可以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人们思想、范围人们行动的本性,利于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并不为之过。但是,人类之所以能够前进,能够发展,其根源在于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具有传统的民族不是肩负重任无法前进,关键是要清醒认识过去、把握未来,并确定适当的对策,继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传统,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文化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民族的未来,这是中国校长的特有使命。

2.具备学习精神,不断实现创新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既包括通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获得知识技能,也包括在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学习是“学”和“习”组成的复合词,源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篇》)“学”与“习”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侧重点。“学”就是闻、见与模仿,是获得信息、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官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及触觉味觉等等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想的含义。“学”是自学或有人教你学。“习”是巩固知识、技能的行为,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获得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应是学、思、习、行的总称。[31]学习不仅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更是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在现代社会里,交互作用加强了,流动加强了,整体的复杂性也加强了。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学习。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实际上是和学习非常相关的。有了创造,生命就会闪亮。一个开放的心态,一种认识的需要,一种对发展的追求,这三者结合起来,生活就会变成学习。这种学习可以与生活互换,是一种广义的学习。这样的人生才是学习的人生。学习的人生也是发展的人生,同时会产生一种创造性的结果。所以学习的人生,也是创造性人生的基础。对创造的追求就是对超越的追求。[32]

学习精神则是从他人、社会、好书以及具体做事过程中,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总结、反思及改进的精神。一位成功的知名校长这样总结道,“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我认为,校长的教育智慧来源于自身的不懈追求,来源于自身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33]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教职工也应属于“知识型员工”,校长对学校组织及全体师生的领导属于专业领导,其影响力并非建立在职位权力基础上,不是强制性的约束和控制,应能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在工作、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个人素养,及其顽强的进取精神对全体师生产生的巨大向心力、凝聚力和导向力,以内驱力的形式鼓舞、激励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协作、积极进取。

校长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就需要校长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能力以及不断完善的精神,理解终身学习的深刻内涵,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结合自身的专业工作,不断反思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成为终身学习者。对具有学习精神的人来说,会永不言败,所有的挫折只是在成功的路上跌倒而已,而且每次在跌倒后都会重新站起来,每次都变得更自信更乐观,并且从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也离成功更近了。

同时,当代社会进一步发展冲破了对新一代人只须掌握现有知识、技能的教育局限,要求教育促使人之创造性、个性和主动精神的勃发,要求人具备应对变化、不确定环境的生存和发展能力。[34]应该说,教育是为了未来的事业,不是为了眼前的目的,因此,校长应该具有学习精神、有超前的意识,要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实现创新,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使之成为学校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3.坚持以身作则,提升领导魅力

领导魅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对被领导者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来自被领导者自愿的愉悦的心理支持,从而实现领导目标。领导魅力在领导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组织成员有极大的影响力、激励力和感召力。[35]魅力领导即魅力型领导,是一种依靠领导魅力开展领导活动的行为方式,是个人魅力与领导行为的结合。“魅力”一词原意为“天赋”。早在20世纪20年代,马克斯·韦伯在研究组织的领导类型时就提出了“魅力影响力”的概念,他将“魅力”描述为“那些领导者展示了一项卓越的使命或行为过程,它们自身不能对潜在的追随者产生影响,但是正因为追随者认为他们的领导者具有特殊的天赋,所以该项使命或行为才能够得以进行。”[36]此外,领导魅力的形成不应该局限于领导者的个人作用,他必须存在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客观环境三者互动形成的一个整体。[37]

校长以自身魅力影响学校组织成员,其影响力主要来源于校长个人的人格力量,而不是校长职位所赋予的权利。在对校长领导魅力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具有卓越领导力的校长都具有一些相似的人格品质,如自信心、果断的决策力、强烈的事业心、忘我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问题独立的见解、高位的理论统整力、把理论付诸于行动的能力等等。应该说公道、正直、诚实、善良、博爱等是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溶入血液的品性。美国《领导力》的作者库泽斯和波斯纳在过去的20年中,分三个不同阶段对7500人调查后发现,“真诚待人”作为领导者品质的人在每次调查中都占据了第一位。对一个领导者来讲,真诚是一项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最基本道德底线,更是获得追随者的一种能力。[3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无论校长洞察力多深邃、意志有多坚定、见解多独特、理论多高深,若不能以身作则,是无法获得组织成员的支持与追随,也无法实现领导力。他们必须通过自身的行为传达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系,并以自己的行动为下属树立榜样。

因此,以身作则是对校长的基本要求,也是校长成功领导学校的关键所在。校长在工作过程中,少不了言教、正面诱导,但更少不了身教——表率作用。片面的说教、单纯的权威并不能使校长获得威信和感召力,因此,作为校长,要严格自律,率先垂范。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如要求教师敬业,要首先做到勤政;要求教师廉洁从教,要首先做到廉洁从政;要求教师加强学习,要首先带头学习;要求教师尊重校长,应首先去尊重教师。

三、了解德育养成之知识

在营造育人文化的工作领域,校长需具备的知识主要包括: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与规律;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1.了解方针政策,切实贯彻执行

作为校长,首先要了解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及主要精神。如,1994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8年正式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2004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2005年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颁布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2010年7月13—14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要“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39]国家刚刚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则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则把德育作为工作重点,提出未来10年,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紧紧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凸显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教育开放和推进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支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学校组织具有的“育人”职能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校长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内容、要求以及变化过程,抓住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学校各项工作中体现德育优先的地位。同时,校长要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思想品德与人格发展都深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言行举止的影响。因此,校长必须了解和把握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才能清晰教师可为与不可为的行为界限,明确应当倡导与必须遏制的言行,确定需要予以激励与不能放任的做法,形成教师遵纪守法的行为、积极进取的氛围、健康正确的教风,保证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还是人生成长、人格发展的导师。

2.掌握德育规律,养成道德行为

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德育区别于当今社会其他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校长必须深入钻研相关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与规律,将个体的实践性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提升,构成既基于理论又源于自身实践的知识体系,形成观察、思考、评价与谋划学校德育工作的知识平台。

就德育的文化基础而言,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外在超越性,而是具有“内在超越性”的特点,因此,道德的获得便全在于内心自觉、个人修养。这种道德“内烁”性的特点,恰恰是现代道德教育所缺乏的,当今学校道德教育出现的突出问题之一,不是从内在修养上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而是从外在力量的各个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由于缺乏道德内化的生成机制,人的道德行为很难真正养成。因此,当代人在“私德”方面不仅缺少认知,不知何为道德,而且在行为上也不能形成道德习惯。[40]

学校的主体工作是课堂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应当起到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形成“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效果。为此,校长就必须深入了解与把握各门学科教学内容与形式在培育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特点与作用,为指导教师挖掘课程教学的思想性打下基础。为了使中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与美育在促进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校长应当深刻了解和体验艺术与体育对学生良好个性成长的作用,从认知上改变学校只关注学生智育甚至演变为只抓考试分数的状况。

校长要意识到,终极意义上的“完”满、“完”善对于人来说是永远不会实现的,但是,人总是在追逐完满、完善中赋予自己新的规定性,创造新的自我,不断地开辟出自己新的存在可能。由是,人总是处于“是我所是”和“非我所是”双重性的生存样态之中。“超越”、“自我超越”就是人的本性。同时,人的存在方式——生活实践是自由、有目的和创造的,人的生命是自为的,生命中的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去创造,“人自己创造自己”。人的自我超越也就是人的自我创造,在自我超越中,人赋予自己新的规定性,创造出新的自我。人的最根本的创造就表现在他的自我创造中,人总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创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地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新的意义。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应遵循的人生之道。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定是一个具自我意识、有主体内在追求、能进行自我创造的人。[41]

因此,现阶段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方位进行的,校长需要从学校整体管理的视野,认识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等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使之相互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学校内部的德育工作网络。中小学作为培育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场所,必须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去感染与熏陶青少年学生。但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为此,校长应当深刻理解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对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并以此引导学校文化的建设,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拓德育工作的途径,扩大德育工作的效应。

中小学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还处在父母等家人的监护下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是城市的部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日益加大,另一方面,在相当大的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对孩子的管束则日渐减弱。在网络时代,除了实体意义上的社区影响着青少年学生成长之外,“虚拟社区”的影响力日益显现,学校要对学生品德与个性发展起到主导作用,正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困难与挑战。在“育人”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故的情形下,校长更需要深入了解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与作用,为构设与选择相应的对策打下基础。

3.良好人文素养,养成广阔视野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社会科学则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果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的话,那么社会科学更多地则是研究客观的人类社会而外在于具体的个人及其主观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由奴隶制发展到封建制的国家,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奉行重农抑商、重道轻器、重文轻技、贵德贱艺的基本国策,因而,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封建文化的伦理特质明显,蕴涵着丰厚深邃的人文思想。“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2]早在春秋时代就形成了文史哲浑然一体的学术传统,人文学科相对发达,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处于古代文化的核心地位。然而,作为一门统一性学科的名称,“人文学科”是20世纪初才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此后这一称谓才为学术界所认同。

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即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所说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而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又都是社会性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的,其知识体系也被称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不可否认,科学技术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重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也可能给人带来危害甚至灾难。在一次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有人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骑着一匹快马在街上飞驰。马放开四蹄狂奔,骑马的人不得不紧紧勒住缰绳才不被掀于马下。“你去哪儿?”街上的人问他。“我不知道,问我的马吧。”这匹马就是科技。[43]现在科学进步开创了很多难以想象的新领域,科学技术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的时候有可能危害人类自身。工艺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污染和环境、资源的破坏。转基因、克隆等生物技术带来了损失人健康的问题,这些靠科学本身不能解决。[44]正如胡塞尔所言,“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使科学丧失了它活生生的人的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或人的生活的遗忘”。[45]霍金则在“不能招惹外星人”的观点之后又发表“最吓人言论”,他认为,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造成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并建议,若人类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46]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对科学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社会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价值体系,是人类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论认识,是对社会发展、社会运行和社会管理认识和实践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能够给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导向、转化资产保障和精神支持。[47]

我们校长要认识到,教育的要义不在“制器”,而在“育人”,即在传授各种专门知识的同时,促进人类智慧的生成和德性的成长,由此增进对社会的关怀,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思索,最终养成广阔的视野,完满的人格。审视东西方,但凡做出划时代贡献的人,无不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博雅的气质,无不超越了单一知识的束缚,实现了一己创造力的最自由的发扬。

人文素养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之时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沛显现。

因此,校长不仅要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更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相应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不是指与人的自然性或神性相对的人的社会、文化属性,而是人自身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属性。它主要针对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对于人和人性所造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失衡或对立。[48]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广阔知识视野的教师队伍,也才能培养出人格完善、兴趣广泛的学生。

4.了解学生现状,关注心理健康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意思是说,孩子先孝顺父母,再尊敬兄长,然后讲诚信、博爱。把以上的事都做完了,倘若还有剩余的力气,再学习文化知识。如今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反过来了:学习知识是最重要的事,考完试,已无余力诚信和博爱了。[49]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教育几乎“掠夺”了学生的全面生命成长。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几乎将全部课余时间都消耗在奥数辅导班、英语升级考试、钢琴艺术入门等与入学考试密切相关的技能训练上,身心疲惫接近极点的学生没有时间和空间来感受自然、生命、生活、亲情、友情的乐趣与美好,也失去了本应有的快乐与天真。教育不仅掠夺了中国学生的精神家园和物质领域,同时也占据了其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可以这样说,“教育掠夺”已渗透于他们的生命成长之中。[50]

教育“掠夺”学生生命活力,忽略了对其心理发展、精神家园、思想成长的守护。“有些东西存在着,但它一直在角落里,那样安静地躺着,自生自灭,就像深山里的桃子一样,花开了,花落了,结实了,脱落了。但有一种东西被遗忘时,它会不甘寂寞,甚至肆意蔓延,那就是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如果被遗忘,她会疯狂地长出异样来,结的果子不再是桃子,或许那就是邪恶。”[51]

家庭和学生的对立已经成为普遍社会问题。“父母皆祸害”成为一个拥有几千名成员的网络讨论小组的名字,在公认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感人的爱的同时,孩子们用“祸害”来形容父母,并认为“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如此触目惊心的标语,让我们不由得反思,是什么让世界上本应最亲密、最相爱的人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对峙?母亲对女儿关心备至,女儿的回应却是“你有病啊!”“我忍你很久了!”并在短信中明确告诉母亲,“你从来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所以请你不要老干涉我的生活……不久的我可能会恨你一辈子。”这些话每位家长都不会陌生,甚至成为部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日常对话的主要内容。在父爱母爱的大旗下,孩子们为何选择如此强烈的方式来反抗?其根源就在于家长照顾过度,和孩子沟通不够,事事包办,导致自主能力不足,形成恶性循环。随着孩子长大,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同时,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处理事情态度过于激烈。这都造成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隔阂。

在学校里,校舍越建越豪华,教学现代化技术越来越先进,教师的待遇也日益改善,但这些“华美”非但与人的幸福无关,反而会加剧人的不幸。调查显示,“缓解学习考试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与同伴和家长愉快相处”、“自信的提升”这5项是高中生最希望接受的心理教育内容。“最希望接受”也就意味着“最缺乏”,由此可见,学习考试的压力仍然是目前高中生面临的最大的心理困惑。

北京一所区级示范校的校长说:“我们学校有86个教学班,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数量320人,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共有62人,但我们学校原来只有一名专职的心理老师。”尽管教育部早就下文要求中小学应该配备心理老师,尽管与身体健康相比,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但比较起为身体健康而开设的体育课来,80%的学校心理课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师资配置等方面,其关注程度远远不够。中国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仍然举步维艰,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只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有限的体力、精力和时间让教师爱学生成为一种奢侈,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老师离得很远。学生在学校是真正的产品,这个产品比较复杂,里面要有勾股定理,要有酸碱盐,要有弄得稀里糊涂的电路图,但没血没肉,没情感。这种结局是教师被潜规则的结果。[52]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进入全面急剧的转型时期。现代社会的激励竞争在学校教育中直接体现为升学竞争,城市的独生子女化造成学生情感脆弱,缺乏毅力、独立性和适应能力,遇到挫折就消极悲观,甚至发生过激行为。频频发生的学生跳楼事件不得不让人深思,如果这些孩子现在不能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今后又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其成长的突出因素,这一问题正变得普遍与格外突出。因此,学校要实现“以学校发展为本”,校长就必须去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从而为学校开展心理咨询、辅导乃至专业性的心理干预活动等,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解与支持。

同时,校长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要关注教师的心理问题。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教师不仅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与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通过自身良好的情绪和健康、成熟的性格去感染学生。[53]因此,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校长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

四、打造精神家园之能力

在营造育人文化的工作领域,校长需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把握时代精神的能力;理解教育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1.把握时代精神,实现改革创新

黑格尔认为,时代精神属于客观精神范畴,是“绝对精神”在每一个时代的化身,是每一个历史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它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方向,是激励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根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对黑格尔的这一重要论述做出补充和修正,认为时代精神不是由“绝对精神”决定的,而是由一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的。时代精神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在社会心理、群众情绪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反映,以整体性和普遍性的形式综合地表现了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是思想体系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54]

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潮流。这一主题和潮流,集中表现为四大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愈益凸现,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科技信息化突飞猛进。这“四化”,不断深化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动力。当今时代是百舸争流的时代,是多元变革的时代,当然也是锐意创新的时代。能否勇敢地推进改革创新,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增强自身实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指出我国的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即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生活各领域所反映出的该时代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的精神追求。一般来说,时代精神不是一种现成的、理性的东西,而是渗透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产、交往、科学、文化、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中的一种“普照光”,它使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浸透它的色彩。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历史特征。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就整体而言,在中国,一个级慢、稳定、相对封闭和单一的社会形态正加速成为过去。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互动性、开放性的信息社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必须面对的一种生存环境,通过日常工作和生活等实践形态且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个体,尤其改变着青少年。这正是我国学校教育需要转型性变革的最重要和具有根本性与前瞻性的社会依据,也是对学校实现转型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义的揭示。[55]就学校个体而言,每一所学校的自主、积极、创造性的发展,恰恰在为学校教育系统的更新提供着资源、能量和可能的道路,恰恰在以独特的方式支持着学校教育系统的变革。[56]因此,校长要把握社会变革的总趋势,结合学校发展现状与传统基础,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和人类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壮大。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之关键。在学校教育层面,校长应成为创新人才的激励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只有自主创新的校长,才有自主创新的教师,也才能培养出自主创新的人才。因此,校长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发扬自主创新的专业精神,对学校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凸显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差异性品牌,以实际行动激励自主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总之,校长要在深刻理解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在变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中走向卓越。

2.理解教育价值,营造精神家园

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与重建是建设学校文化的首要条件。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按照一定的教育尺度来衡量办学效能,这种尺度就是育人。它着眼于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和允许有差异地发展,着眼于学生较为均衡、有个性的发展和应“世”能力的培养。[57]因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学校的一项基本职能。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部分学校的所作所为与这一基本职能的履行相去甚远,甚至常常完全相悖——部分学校很少考虑学生的特点、需要及权利,它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实际上只有一个,即按照升学率来排名的学校地位。为了提高或保住这种地位,学校便对学生进行无穷无尽的考试训练与没完没了的考分排序,至于培养学生适应与超越的意识、想象与创新的能力、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关心与负责的态度,以及全面和谐的发展等,统统被抛在了一边。于是,学生的书包负载越来越重、休息时间越来越少、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学生经常处于紧张、焦虑乃至厌恶的情绪之中,其结果是学校不仅没有成为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与生活乐园,反而成了遮阻学生潜能、伤害学生自尊、压抑学生个性、扭曲学生人格的场所。[58]

因此,校长要认识到,教育所面向、指向的是人,教育的终极归旨并不是在教人如何去征服外部世界,征服自然,而是要使人在不断地否定自己有限的规定性中,创造出具有新的规定性的自我。生活的意义问题对于人来说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灵魂,是一个人存在和生活进行下去的理由与根据,它是生活的根基。[59]同时,“人要追求成为人”,这是当代人的觉醒,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找到的结论,所获得的智慧。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是人心之所向,是人的根本需要和追求。[60]

从广义上说,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特质。而精神家园就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归属之地。由于人的精神世界是由知(知识)、情(情感)、意(意志)三大要素构成的,因而精神家园就成为人之生命的理智认同、情感寄托与意志安顿之所,其核心是作为意志安顿(信仰)之基础的价值意义系统。[61]

校长要认识到学校组织中的教师和学生群体都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他们不仅需要一个“实在的家”,更需要一个“精神的家”。精神家园就是人的精神之家、心灵之家。有了这样一个家,人才能找到人生发展方向,找到心灵意义和归宿之地,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才会感到安心、舒适、自由、放松,避免陷入焦虑、痛苦、彷徨、忧愁的境地,避免成为精神上的流浪者,而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守望者。只有成为教师和学生群体的精神家园,学校组织才能具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活力。因此,校长要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价值观,不做“短视”校长,从人性化对待教师专业发展着手,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真正为全体师生营造能共同生活、学习和追求的精神家园。

3.选择适当方式,实现有效沟通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处理人际关系是影响管理效率的重要方面。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过:“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沃尔玛公司总裁沃尔顿也说过:“如果必须将沃尔玛管理体制浓缩成一种思想,那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62]由此可见,成功领导者对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视,也由此可见,人际沟通能力对管理的重要性。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换,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沟通存在于管理的每个环节,沟通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便捷性决定了沟通的质量。人际沟通能力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借助信息交流而达到沟通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语言交流能力,也包括非语言交流能力。[63]

领导者人际沟通能力的核心环节是要善于理解他人的立场观点,并善于说服别人。人际理解能力是沟通能力的基础。每个人尤其是领导者,都已形成看问题的独特视角,以及判断是非曲直、好坏善恶的标准,因此,较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这样的领导者很难理解他人,也很难说服他人。“权,然后知其轻重,度,然后知其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要想理解他人,必须有换位思考能力,站在对话者的角度,认真思考他的立场和观点的合理性。对不同立场和观点,有包容能力,能够允许求同存异。这样,才容易让人接受。

人际沟通具有四大要素。首先,是必须知道说什么,就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就意味着你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自然也不可能让别人明白,也就不可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其次,是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就是要掌握好沟通的时间。要想很好地达到沟通效果,必须掌握好沟通的时间,把握好沟通的火候;再次,必须知道对谁说,就是要明确沟通的对象。要与适当的人沟通适当的事情;最后,必须知道怎么说,就是要掌握沟通的方法。你知道应该向谁说、说什么,也知道该什么时候说,但你不知道怎么说,仍然难以达到沟通的效果。沟通是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调及肢体语言,而你要学的就是透过对这些沟通语言的观察来有效地使用它们进行沟通。[64]

人际沟通的有效性和适当性非常重要。有效性即沟通行为有助于个人目标、关系目标实现的程度。适当性即沟通行为与情境和关系限制保持一致的程度。有效性和适当性是评价沟通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65]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实践工作中,要注重人际沟通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要学会相互理解;二是要坦诚相见,平等待人;三是要加强信息的传递,即要及时把有关的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四是善于协调。首先要善于校内协调,善于协调好学校的人际关系,使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工之间、干群之间、班级之间、学科之间都协调一致,形成学校和谐融洽的气氛,为了共同的目标,把心用在培养人才上,把劲使在提高质量上。其次要善于校外协调,要协调好与上级行政部门的关系,协调好与社区的关系,协调好与家庭的关系。新时期办学是立体化办学,新时期学校管理是多元化管理,在立体化和多元化中,校长的协调艺术尤为讲究。所以,校长要增强协调意识,讲求协调艺术,探求协调方式,提高管理效能。[66]

可以说,人际沟通是校长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具体表现为校长与教师、校长与学生、校长与家长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人际沟通能力是校长的必备素质,直接影响学校组织的文化氛围与工作方式。因此,校长在人际沟通中要注意有效性与适当性,即要在合适的场合讲合适的话。

五、实现文化建设之行为

在营造育人文化的工作领域,校长需实施的行为主要包括: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创建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扩展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水准。

1.注重道德素养,提升人生境界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67]

素养则是在长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其中对人的态度、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才能叫做素养。这种素质融会成生命的一部分,与人的态度、价值观、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是近乎于本能的,无需任何条件、无需外部压力、无需别人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才能称之为素养。素养不是一种简单的习惯,而是变成了对社会公德、社会规则的一种理解,变成了一种生活价值观,变成了对待社会、对待别人的一种尊重。[68]

个体的道德素养与人生境界密切相关。关于人生境界,冯友兰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并提出四种境界人生,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69]

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道德境界: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70]

自然境界中的人凭本能的需要而生活着,对人生的了解极为有限,因此大都是“顺才”或“顺习”。功利境界中的人的思想意识已大大加强,了解他的行为目的,为达到目的,会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并将有步骤地实施其计划。道德境界是建立在人对社会的亲和与认同之上,个人之“小我”融化进社会之“大我”。人于此时会舍利而求义。天地境界中的人不是为个人,也不是为社会,而是“事天”、“知天”,在一个最大的范围内来认识社会,认识个人。在生存方面,已经进入了极为广大自由的境界,直接指向人的健康与全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校长个体的人生境界对教育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很难想象一位人生境界不高的校长能够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学校“育人为本”的本质,而摆脱应试教育的“魔咒”。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外在超越性,而是具有“内在超越性”的特点,因此,道德素养的获得与人生境界的提升全在于内心自觉与个体超越。因此,提升校长道德素养与人生境界,应从修己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目的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回归,而是通过此途径让校长对生活其中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使之具有道德素养内化的生成机制,从而达到人格完善、境界提升的目的。

2.坚守文化自觉,打造特色文化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校长最重要的行为是在“文化自觉”中实施“文化选择”,从而实现“文化创造”。费孝通把主体对自己文化的来龙去脉、固有特色、发展趋向的“自知之明”称为“文化自觉”,他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71]按照费孝通的解释,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还应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从语义上讲,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悟。这个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国家的,还是阶层的、地域的,乃至团体的、个人的。[72]

诚然,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其教育创新的能力离不开对别国先进文化的主动摄取,“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73]。但同时,我们应该有文化上的“自知之明”,保持理性的“文化自觉”意识。[74]“文化自觉”要求一种理性的文化思考,追求一种高远的文化境界,坚持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表现为一种高度责任的行动。“文化自觉”的核心是“文化选择”,而“文化选择”的目的是“文化创造”。它旨在唤醒人们的文化主体意识,激发人们的文化创新精神。[75]

因此,校长在营造育人文化的工作领域,要坚守“文化自觉”的教育立场,即在对学校文化与发展现状进行冷静反思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学校价值体系和目标定位,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行为方式与物质空间的动态过程。“文化自觉”是内涵反思与重建的动态复合过程。

校长的“文化自觉”应表现在对本学校文化传统的了解、选择、坚持与扬弃中,打造真正适合学校发展的育人文化,走个性化的学校发展之路,在变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成功。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学校发展的同质化,即出现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只有变革与创新的校长才能引领变革与创新的学校,也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挖掘文化功能,实现潜移默化

文化功能是什么,学校教育有哪些文化功能(至少有传递文化、增进文化、创新文化之功能)。文化传递、创新中又会形成怎样的教育功能?这二个问题要论述清楚。再论述校长日常学校管理中做哪些工作使学校的文化功能与文化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

为了中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校长必须高度重视学校育人环境的建设与优化,扩展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水准。以学校硬件建设而言,教育教学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必须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准则。从软件建设来说,必须端正与优化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为形成优良的校风奠定基础。教育者的人格本身就是一种德育影响,同时,它又是德育影响的透镜。学生经常是透过它来看待教育者所施加的各种影响的。透过它,各种影响可能被准确地传导,也可能被变形地传导;可能扩大其影响力,也可能消弭其影响力,乃至产生相反的力量。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洞察这一教育的奥秘,指出“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76]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办学,形形色色的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会以各种途径侵袭教师队伍,动摇教师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甚至改变教师的职业行为。因此,为了给中小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校长必须规范、培育与维护教师的职业道德,营造教师自觉遵循职业道德的风气,引导教师对职业理想信念的不断追求,激励提升教师形象的道德行为,遏制损害教师形象的败德现象,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守护者。

同时,校长要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要途径。校长需要鼓励教师探索课程教学的德育作用,从参与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到深入课堂了解师生教与学的实际情况,自己心中必须有德育这根弦,以实现教学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理念,提示与启迪教师关注和发掘各门课程教学中蕴涵的德育因素,引导教师自觉地探寻课程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

4.关注现状问题,提升学生品德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正日益表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作为校长,无论学生成长过程如何曲折,都要以“不放弃”、“不抛弃”的执著,引导教师重视个性化的德育工作和个别教育,寻找打开“问题”学生心灵的钥匙,尽最大努力让问题消失在学校,而不是推向家庭、社会。在居住环境变化,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度呵护等的催化下,与工业化社会相伴生的所谓人类“孤独感”,在现代青少年学生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学会关怀,才有可能培育出现代和未来社会所要求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个性。毫无疑问,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学生优秀个性品质,绝不是单凭学校的引导与培养所能完成的,校长应当延伸德育的视野,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充分认识、发掘与运用其中的德育因素,最大限度地优化中小学学生的外部成长环境,以充实学校德育的内容,丰富学校德育的形式,拓展学校德育的途径。

不可否认,受某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影响,或受所谓社会新潮的感染,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大体可归结为这几类:一是政治动员型,把学校德育工作当作政治运动来进行,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表现形式有明显改变,如用现代化手段把德育专题展示活动包装得令人眼花缭乱,但“领导动员,层层表态,典型宣讲,人人发动”的“人民战争”模式并没有改变,表面上轰轰烈烈,但理想、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因素并没有因此进入学生的头脑,更难以产生行为上的效果,热热闹闹过后,鲜有实效。二是刻板循旧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开展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学校就怎样做,停留在统一要求的层面上,止步于文件上的一般性规定,不去发现德育工作的新内容与新形式。三是平庸媚俗型,把学校德育工作装扮成“演出秀”,各种活动形式与内容追踪社会流行,模仿演艺时尚,这种“跟风”将崇高依附于平庸,升华寄托于媚俗,试图取得德育的失效,但以失败告终。要取得德育的实效,既不能将德育等用于政治,也不能混同于文体活动,更不能迎合于低俗,应让德育回归时候。

校长在具体工作中,应使学校须尽全力去实现下列的一切:拓展学生对人性和世界丰富性的体悟和认识,让学生对未知世界、未来人生充满向往,对学习、探索本身充满兴趣并能从中获得内在的满足;让学生树立自信,懂得人生必会遭遇各种不测,环境必有好恶顺逆,人只能在各种环境下生存和实现发展,怨天尤人无用;每个人都只能自活,不能由他人代活,可靠的、可把握的、可运用的、别人无法夺走和代替的根本力量,是一个有足够实力和意志、有明确目标和善于策划、能与环境对话并能战胜自我和与他人合作奋斗的自我;使学生相信只有合理的愿望、合法的手段获得的财富,才是坦荡的财富;相信财富是人的奴隶,不是人的主人,用财富完善、丰富人生,能使财富体现对个体有意义的生命、人文的价值;相信自己是可变的、可发展的,只有提高本身的需求水平、丰富性和实现需求的能力,才能创造和享受幸福的人生,才能在成就最好自我的同时,为事业、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77]

在营造育人文化工作领域,校长要依据党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校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扩大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不断凝聚文化建设的力量,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等组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整体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校长要坚持文化育人,德育为先的信念,在学校各项文化建设工作中积极体现德育因素,加强以德育为核心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水准。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和灵魂所在,校长在积极促进学校文化对学生各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作用的同时,也特别突出德育的因素,逐步形成以德育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障学校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 李家成.学校变革应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J].人民教育,2005(18):2—5.

[2] 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15—22.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196.

[4] 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戚万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1.

[5] 朱小蔓.关于学校品牌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5):1—4.

[6] 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3—7.

[7] 叶澜.试论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J].教育研究,2001,(9):3—7.

[8] 吴康宁.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56—60.

[9] 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10—18.

[10] 周彬.学科教学具有教育性再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6):54—55.

[11] 黄怀宁.成功的定义[D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0525/16/353_121874.shtml.

[12] 李开复.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DB/OL]http://www.teamtop.cn/blog/index.php?action=showlog&gid=554.

[13] 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15—22.

[14] 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3,(4):43—47.

[15] 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2000,(8):3—5.

[16] 邹广文,蔡利民.从文化哲学视角看中国人的终极关怀[J].天津社会科学,2009,(5):52—56.

[17]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9.

[18]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8.

[19] 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M].高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224.

[20]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出版社,1987:57.

[21] 李书进.文化的内涵[DB/OL]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7/1/122275.html.

[22] 李政涛.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J].人民教育,2008,(3—4):2—5.

[23] 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8A):1—10.

[24] 余慧斌.蒙牛文化与文化育人[J].上海教育,2007,(8):60.

[25] 肖川.论教育与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1991(1):2.

[26] 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8A):1—10.

[27] 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DB/OL]http://www.confucius2000.com/poetry/whctyctwh.htm

[28] 韩美群.论民族精神生成的内在逻辑[J].哲学动态,2009,(12):28—32.

[29] 庞朴.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Ⅰ—Ⅱ.

[30] 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DB/OL]http://www.confucius2000.com/poetry/whctyctwh.htm

[31] 学习[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261.htm?fr=ala0_1

[32] 叶澜.校长今天应该怎样学习?[J].黑龙江教育,2004,(7、8):14—16.

[33] 王志刚.教育智慧来自不懈的追求[J].上海教育,2007,(2):55—57.

[34] 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8A):1—10.

[35] 孙宏.走向成熟的领导魅力[J].领导科学,2005,(18):34—35.

[36] 史铭之.魅力型校长界说:领导学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B):65—69.

[37] 威尔弗雷德·德莱斯.卓越领导魅力[M].黄海霞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274.

[38] 领导魅力人格的八项修炼[DB/OL]http://www.thldl.org.cn/news/0912/29000_2.html

[39] 徐京跃,吴晶.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N].解放日报.2010-07-15.

[40] 张香兰.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3—35.

[41] 鲁洁.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1—6.

[42] 人文社会科学[DB/OL]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023202a986f94148

[43] 信息时代如何改变生活[DB/OL]http://hi.baidu.com/zxj1688/blog/item/64443101ef67f40f7aec2c63.html

[44]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重要性[DB/OL]http://money.163.com/10/0521/11/67718MAL00254DC5.html

[45] 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4.

[46] 霍金发最吓人言论[DB/OL]http://news.cn.yahoo.com/10-08-/1105/2kukb.html

[47]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重要性[DB/OL]http://money.163.com/10/0521/11/67718MAL00254DC5.html

[48] 陆有铨.关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J].教育学报,2005,(6):3—6.

[49] 郑渊洁.古代的童话[J].读者,2010,(12):47.

[50] 章小亮,李世宏.关注“教育掠夺”[J].当代教育科学,2007,(7):37—38.

[51] 校长拷问:学生心理问题大问责[DB/OL]http://online.blog.edu.cn/2010/533034.html

[52] 同上.

[53] 关注教师心理:呵护教师的心[D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5/11/content_4533197.htm

[54] 时代精神的特征及其意义[DB/OL]http://www.stuln.com/qingchunhuacai/huacaiketang/zaixiankecheng/2008-7-14/Article_12680.shtml

[55] 叶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11.

[56] 李家成.论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变革中的价值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04,(16):28—30.

[57] 朱小蔓.关于学校品牌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5):1—4.

[58] 吴康宁.为什么学校会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J].教育研究,2007,(12):21—25.

[59] 鲁洁.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1—6.

[60] 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11—15.

[61] 李翔海.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J].求是,2010,(6):48—50.

[62] 高效人际沟通技巧[DB/OL]http://www.yingweilai.com/html/2lesson/6.html

[63] 童学敏.基于领导艺术的人际沟通能力分析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128—129.

[64]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DB/OL]http://hi.baidu.com/yygyd/blog/item/06c40a3fedbfb2ed55e7231c.html

[65] 张淑华,夏敏,蒋兴宏,柳治仁.企业管理者人际沟通能力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4,(2):480—482.

[66] 校长领导艺术[DB/OL]http://hi.baidu.com/bsxssx/blog/item/68b76e0f1c6c35296159f3f1.html

[67] 道德[DB/OL]http://zh.wikipedia.org/zh-cn/%E9%81%93%E5%BE%B7

[68] 什么是素养[DB/OL]http://blog.stnn.cc/dengpo/Efp_Bl_1002230664.aspx

[69]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DB/OL]http://www.yuwenonline.com/Article/renwen/gzzw/200307/94.html

[70] 人生的境界[DB/OL]http://www.5156edu.com/page/09-05-17/46155.html

[71] 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J].读书,1997,(10):4.

[72] 李宗桂.究竟何为“文化自觉”[DB/OL]解放日报,2009-2-9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2/09/content_10784781.htm

[73]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1.

[74] 黄书光.基础教育变革中的文化坐标[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1—18.

[75] 张志敏.学校文化自觉:以课程为突破口[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30—32.

[76] 鲁洁.德育影响传导者的作用[J].教育研究,1991,(1):1—8.

[77] 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8A):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