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伊凡形象

谢·尼·布尔加科夫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伊凡·卡拉玛佐夫形象作为一个哲学典型,进行了极为独特的分析。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了更好地揭示艺术形象的矛盾性、复杂性,往往采用构造戏剧的艺术方法,把人物放置在戏剧表演的环境中,通过人物自身的独白和人物间的对话来展示,在具体的话语语境中来实现主、客体相融合的具体存在。

从谢·尼·布尔加科夫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见出,他虽然在艺术分析中运用了宗教中的“三位一体”的概念,采用了宗教批评的方法,但是却摆脱了一般宗教哲学理论的束缚,他不再把艺术个性或艺术现象看成是“精神”的传声筒,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伊凡·卡拉玛佐夫崇尚理智,研究自然科学,善于独立思考,同情人类的苦难,坚持人道主义立场,但是无情的现实又让他的内心充满痛苦,任何道德原则在他的眼中都是不堪一击的。他虽然向往基督的理想,但是却无法摆脱宗教大法官的思想,也就是只有用“恺撒的剑”,即暴力,才能够维持人类生活的稳定。伊凡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奉行着“为所欲为”的处事原则,对麦尔佳科夫弑父听之任之,实际上为其提供了思想依据,同时伊凡自己也经受不住“良心”的自我折磨,自感是弑父的凶手,甚至精神失常。伊凡就这样摇摆于恶与善之间,游移于麦尔佳科夫与弟弟阿辽沙之间。

显然,从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创作意图来说,阿辽沙是一个愿为人类受苦受难的理想化人物,而伊凡则是一个悲剧式的极端个人主义者,然而作者并没有将这种“主体”意识直接在“客体”形象身上表现出来,而是让人物形象存在于复杂的戏剧冲突语境之中,在不同话语的作用之下“在”起来。读者如果仔细阅读作品,不难发现,与作家本人的愿望相悖,阿辽沙形象是苍白无力的,相对于阿辽沙,伊凡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力量的。伊凡·卡拉玛佐夫性格是极其复杂的、矛盾的,有时还是分裂的、神经质的,他几乎纠缠于善与恶、理想与现实、忍耐与暴力之间。不同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伊凡形象“在”起来的具体呈现可能是不一样的,读者可以从伊凡·卡拉玛佐夫形象中读出许多层意义,而不是简单的、归一的意义,更难对该形象下固定的判断。

在对伊凡·卡拉玛佐夫形象的具体分析中,我们不难见出,谢·尼·布尔加科夫的三位一体的文学批评是动态的,批评的意义是多元的。当然,这种第三维的“在”应该包括读者的接受语境,只有文本语境的多元和复杂,才能够给读者的解读语境,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给读者以更多的自由。显然,谢·尼·布尔加科夫的三位一体的文学批评更能够把握文学经典作品,更能够揭示文学典型的丰富内涵。

谢·尼·布尔加科夫的文学批评活动也还存在着不少可以商榷之处,例如对艺术创作与宗教之间关系的探讨还不够全面,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以哲学分析来代替艺术分析的倾向,等等。然而,谢·尼·布尔加科夫对美学和文学批评的贡献是较大的,它不仅丰富了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理论与批评,而且在国际哲学和文学理论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谢·尼·布尔加科夫的著述已成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文学批评理论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