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俄苏文学批评理论史
- 张杰等
- 1400字
- 2020-07-09 15:57:36
第三节
“三位一体”的文学批评
谢·尼·布尔加科夫的哲学美学基础是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国宗教哲学家、宗教文化批评家索洛维约夫(1853—1900)哲学和美学观点的批判继承和发展。索洛维约夫依据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的学说,认为,现实世界或此岸世界与“理念”世界或彼岸世界是共存的,前一个世界只是后一个世界的一种反映,一种被歪曲的类似物。他呼吁人们摆脱尘世的羁绊,走向那永恒的彼岸世界。索洛维约夫的这一思想深刻影响着白银时代的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家们,在他们中间,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离不开该思想的基点,谢·尼·布尔加科夫自然也不例外。
在早期的文艺批评活动中,谢·尼·布尔加科夫把重新构造一个与“理念世界”相一致的、永恒的精神世界看成艺术创作的首要任务。后来,他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艺术家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的被扭曲的世界之间、人的本能需求与崇高的精神追求之间是存在着深刻矛盾的。如果说,在索洛维约夫那里,哲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目的是探讨和构建“精神”与“现实”这二位一体的世界,那么,在谢·尼·布尔加科夫的著作中,这种二位一体已转化为三位一体。
在《哲学的悲剧》一书中,谢·尼·布尔加科夫借鉴了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之一的“三位一体”(триада)的概念,强调哲学研究的“三位一体”。当然,他赋予了“三位一体”以新的内涵,而不再是纯粹的“圣父、圣子和圣灵”的“三位一体”,而是物质(客体)、精神(主体)和存在,这“三个各具特定位份的概念,完全同具一个本体”。他指出,语言中的形象主要包含在“句子”之中,句子或判断不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形式,而且是一种多功能的表现艺术。“人就是活生生的判断或句子。”[1]句子的一般形式是“我是什么”。这里,“我”是主语,表示主体,“什么”是谓语或在哲学中称宾辞,表示客体,“是”是连系动词,表示存在。谢·尼·布尔加科夫指出,主体、客体和存在是“三位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以往哲学研究偏重于某一方面,都是不全面的,所以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哲学要走出悲剧的困境,就必须把主体、客体和存在联系成一个整体来看。
应该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正教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们大都把艺术形象看成是精神与个性的同一。谢·尼·布尔加科夫也曾写道:“人把自己的独立身份,或者把存在于自身上的个性理解成某种完全绝对的,永恒的东西……”[2]然而,他不只是停留在精神与个性同一的认识上,而是认为,精神只有通过存在才能与个性同一,并且努力揭示这“三位一体”内部的矛盾性。在谢·尼·布尔加科夫的眼中,艺术形象是一个由存在联系着的主客体共生整体。这个“三位一体”的共生整体越复杂、越充满矛盾,其艺术性就越强。
正是基于这样的美学立场出发,谢·尼·布尔加科夫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分析。他主要从宗教哲学的角度,先后研究过赫尔岑、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安德烈·别雷等俄罗斯作家的创作,其中特别感兴趣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因为这里充满着复杂和激烈的精神与现实的矛盾,交织着善与恶、理智与非理智、美与丑的斗争,这里既有伦理的丧失,也有良心的谴责,既有非理性的疯狂,也有理智的判断,既有刻骨的仇恨,也有动人的怜悯,等等。
[1] Булгаков С.Н.Соч.:В 2т.М.,1993.Т.1.с.416.
[2] Булгаков С.Н.Свет Невечерний.Созерцания и умозрения.М.1994.с.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