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俗和酒礼,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内容。酒俗的发明是和酒同时产生的,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酒俗在民间的传承,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多种功能。酒礼是一种在酒桌上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懂得酒桌礼仪才能纵横酒局。
一、古代酒礼与酒德
饮酒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种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这种礼节在现在看来略显繁琐。但假如在当时一些重要场合下不遵守礼仪,就会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因此不可不遵,不能不从。又因为人一旦饮酒过量,往往无法自制,容易徒生是非,因此,制定饮酒礼节也就更显重要。明代的袁宏道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
从文字可考的历史来看,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务必要遵守的礼节:
古代饮酒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他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3杯为度。
这些酒礼,有些被淘汰,如跪拜,但更多的仍得以延续至今,仍在使用。
关于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唯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执群饮”(禁止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
儒家并不反对饮酒,但提倡在饮酒时要有酒德。《易经》释困卦为“九二,困于酒食”,释未济卦为“饮酒濡首,亦不节也”,都是凶险的征象,语含警诚。《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就表彰宾客各就席,揖让不失礼;批评“目既醉止,威仪沙沙;是曰既醉,不知其秩”(一到喝醉了,就仪态失度,轻薄张狂,连普通的礼节也忘了)。此外,《尚书》有《酒法》篇,《抱朴子》有《酒诫》篇,晋代庾阐作《断酒戒》,唐代皮日休撰《酒箴》,宋代吴淑撰《酒赋》,苏辙撰《既醉备五福论》,都谆谆告诫制欲节饮;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清之际顾炎武的《日如录》,也提醒酒为“魔浆”、“祸泉”,少饮有益,滥醉伤身。总体来说,中国传统主张让酒回归到文化的本位,讲求以下的酒德:
1.饮酒有度,能自我克制
饮酒时要注意自我克制,十分酒量最好只喝到六七分,至多不得超过八分,这样才能做到饮酒而不乱酒礼。明代莫云卿在《酗酒戒》中也论及:与友人饮,以“唇齿间沉酒然以甘,肠胃间觉欣然以悦”;超过此限,则立即“覆斛止酒”(杯倒扣,以示决不再饮)。对那些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为由劝其再饮者则认为“非良友也”,这也是节饮的榜样。
2.饮酒要量力而行
一个人要正确估量自己的饮酒能力,不做力不从心之饮。明明只有三分酒量,却要豪饮十分,这便是过量饮酒。过量饮酒或嗜酒成癖,都将导致严重后果,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饮膳正要》指出:“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醉饮过度,丧生之源。”《本草纲目》亦指出:“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伤躯陨命,其害可甚言哉!”这就是说,过量饮酒,一伤身体,二伤大雅。有的人或赌酒争胜,或故作豪饮,或借饮消愁,那都是愚昧的表现、懦夫的行径,殊不知“借酒浇愁愁更愁”。正如郭小川在《祝酒歌》里所咏唱的:“酗酒作乐的是浪荡鬼,醉酒哭天的是窝囊废,饮酒赞前程的是咱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辈!”
3.饮酒不能强劝
清代阮葵生先生在其所著《茶余客话》中引陈畿亭的话说:“饮宴若劝人醉,苟非不仁,即是客气,不然,亦俗也。君子饮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夫唯市井仆役,以通为恭敬,以虐为慷慨,以大醉为欢乐,士人亦效斯习,必无礼无义不读书者。”这里刻画了酒林中一些近乎虐待狂的欢饮者,他们胡搅蛮缠,步步进逼,层层加码,必置客人于醉地而后快。这些人往往还振振有词,什么“今朝有酒今朝醉”呀,“人生难得几回醉”呀,完全是把沉溺当豪爽,把邪恶当有趣。其实每个人酒量都有所不同,对酒的承受力也是大相径庭。强劝人饮酒,不仅是缺了酒德,失了酒礼,还容易出事,甚至丧命。因此,作为主人在款待客人时,既要热情,又要诚恳;既要热闹,又要理智。切勿强人所难,执意劝饮。还是主随客便,自饮自斟。
酒礼和酒德产生之初,具有很强的政治教化和道德规范的目的,是统治阶级维护宗法制度和伦理秩序的工具。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现代的饮酒礼仪,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代酒礼
中国是文明古国,自西周时期就把礼仪规范体现在宴饮之中,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并且影响了现代人的酒礼。中国现代酒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1.倒酒礼仪
如何倒酒?这个问题在酒桌文化越来越浓的现代社会,已是一个颇受年轻人关注的话题。那么,我们在倒酒时要遵守哪些礼仪?
首先,在倒酒时酒不能满杯,以1/2满为最好,也就是半杯。这和许多人动辄说“茶满欺人,酒满敬人”的说法有出入。后者更多的是粗人之间的牛饮,并不适合文人骚客之间的对酌。在一些重要场合时,倒酒更是要遵从以1/2满为最好的规矩,切不可满杯。
在第一次上酒时,主人可以亲自为所有客人倒酒,不过一定要记住,要依逆时针方向进行,也就是从主人右侧的客人开始,最后才轮到自己。
客人喝完第一杯酒后,可以请第二主人帮忙为他附近的人添酒。如果你同时准备了红酒和白酒,请把两种酒瓶分放在桌子两端。记住绝对不要让客人用同一个杯子喝两种酒,这是基本礼貌。
除非技巧炉火纯青,否则倒酒时请在瓶颈垫上一条毛巾防滑,而且瓶口尽量朝上,免得酒洒出来。
2.敬酒礼仪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先后顺序,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即使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对他的称号,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既然你有求于席上的某位客人,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也要先给尊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很尴尬。
通常情况下,主人首先要向第一客人敬酒,然后依次向其他客人敬酒,或向集体敬酒。客人也要向第一主人回敬酒,再依次向其他主人回敬酒。晚辈应首先向最年长者敬酒,再依次向长者和同辈敬酒。向女士敬酒,或女士向客人敬酒,应举止得体,语言得当,不要失礼。在别人正在喝酒、夹菜、吃菜时,不要敬酒。
如果因为生活习惯或健康等原因不适合饮酒,也可以委托亲友、部下、晚辈代饮或者以饮料、茶水代替。作为敬酒人,应充分体谅对方,在对方请人代酒或用饮料代替时,不要非让对方喝酒不可,也不应该好奇地“打破沙锅问到底”。要知道,别人没主动说明原因就表示对方认为这是他的隐私。
3.祝酒礼仪
祝酒是指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提出某个事由而饮酒。在饮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类的话甚至主人和主宾还要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辞。祝酒辞内容越短越好。
祝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要是致正式祝酒辞,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绝不能因此而影响来宾的用餐。
祝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在场的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其他特别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
有人提议干杯后,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样子。将酒杯举到眼睛高度,说完“干杯”后,将酒一饮而尽或喝适量。然后,还要手拿酒杯与提议者对视一下,这个过程就算结束。
在中餐里,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酒杯低于对方的酒杯,表示你对对方的尊敬。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对方碰杯。当你离对方比较远时,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代劳。如果主人亲自敬酒干杯后,要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
在西餐里,祝酒干杯只用香槟酒,并且不能越过身边的人而和其他人祝酒干杯,这点一定要牢记。
4.劝酒礼仪
劝酒,也是中国人表达敬意和善意的传统方式。然而不适当的劝酒行为常会导致饭桌上出现不雅行为。
古代文人骚客多追求狂饮、豪饮,以烂醉如泥为最高境界。南宋陆游有句“遣闷唯清圣,忘情付黑甜”。唐代李白更直接爽快:“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而“一壶浊酒喜相逢”,则是布衣大众所好。这些无不说明,很多人以酒买醉。
如果一对好友在家对饮,尽可一醉方休,但亲友聚会、商务宴请的地方是公共场所,喝酒就应有所节制、把握分寸。醉酒容易失礼、失态、失控,让宾客双方都感到尴尬,严重时会破坏整个宴会的气氛。此外,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酒文化,一些国家和地区视劝酒为不礼貌,主人若是一味劝酒,也很容易无心冒犯宾客。对一些身体虚弱的人,一些天生就不能饮酒的人,一些爱惜身体的人,一些滴酒不沾的人,你最好不要劝酒。如果劝这些人多饮酒,碍于主人的情面,他们不好拒绝,只能不得已而为之,心里却十分反感,那么你的盛情好意就会削减。
因此,最好还是将中国酒文化与现代社交礼仪相结合,达到敬酒不劝酒的礼仪新境界。
三、节日饮酒习俗的起源及演变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饮“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节日的全新解释是:必须选一些日子让人们欢聚畅饮,于是便有了节日,而且节日很多,几乎月月都有。代代相传的举国共饮的节日有:
1.春节: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摧作少年人
春节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这井水对酒,合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会染上瘟疫。后人便将这草庵之名作为酒名。饮屠苏酒始于东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饮用方法也颇讲究,由“幼及长”。
“椒花酒”是用椒花浸泡制成的酒,它的饮用方法与屠苏酒一样。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宋代王安石在《元旦》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周庚信在诗中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
“椒”是玉衡星精,能使人身轻能走;“柏”是一种仙药,能免除百病;我国古代人们相信元旦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百病皆除,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自汉代开始就有元旦饮椒柏酒的习俗。
汉代人饮椒柏酒是在红日微露的元旦之时,这时每家堂阶前用火烧烤的竹节还在噼噼叭叭地响,全家人就开始饮用椒柏酒了。饮椒柏酒时先让全家年龄最小的晚辈饮是因为“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这是当时的习俗,认为年纪小的一过年就长了一岁,值得庆贺。由于人生的寿限一定,而年龄大的长者过了一年就少了一岁,故很珍惜时光,不肯先饮这杯代表增长(或减少)一岁的椒柏酒。
可见,饮屠苏酒和饮椒柏酒一样,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
在我国少数民族节日风俗中,过年饮酒也是较为普遍的。蒙古族、满族的过年风俗和汉族相类同,从农历十二月(腊月)二十三日便进入过年活动期。腊月二十三,满族和汉族同称为过小年,蒙古族叫送火神的“年火”日,此日全家团聚饮宴。除夕夜辞旧岁,正月初一拜年,互相庆贺,举行家宴或宴请亲朋,共祝来年万事如意。
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春节饮屠苏酒已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对酒类的多种选择和更深层的饮酒文化。
2.元宵节:元宵红灯高高挂,家家扶得醉人归
农历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称之为“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正月十五日通宵达旦张灯举火祭祀太一神的活动,佛教传入中国后,又融进了燃灯礼佛的内容。后来传到民间,便形成了户户挂灯,城乡灯火辉煌的元宵节灯会。
初唐之时,已经有了元宵夜相聚宴饮的习俗。宋代元宵节在隋唐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元宵节不仅时间延长了5天,而且各种名目繁多的灯笼更是大大地超过了唐代,又新增了烟火、灯谜等花样,盛况空前。元宵节期间,皇帝与民同乐共观灯火,与近臣宴饮。尤其是宋徽宗赵佶,每年元宵夜亲自上宣德楼观灯并赐酒给楼下的仕女。
南宋都城杭州元宵节,每当夜幕初降,大街小巷顿时悬灯结彩,大小酒楼点燃灯球,鼓乐齐鸣,吸引观灯的人们前去饮酒。与此同时,大官府第设酒宴赏灯。当时人们在元宵节饮酒赏灯的同时,还流行着吃汤圆的习俗。
到了明代,元宵节延长为10天,朝廷特准许赐假给百官,以欢度佳节。酒楼歌馆成为观灯者的落脚聚会处,买卖兴旺。大街之上,在各式花灯之下,卖酒食的、卖汤圆的、卖风味小吃的比比皆是。平民百姓大多在这些酒食摊上吃酒歇脚。
满族入主中原后,元宵节改为五天,“自十三至十七均为灯节,俗十五日谓正灯耳。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燕京岁时记·灯节》)。在这热闹空前的上元夜里,北京城的酒肆纷纷挂出一盏盏新奇别致的花灯,借以招徕酒客。
不仅市面上的各家酒肆里酒客云集,买卖兴隆,市民百姓家也多设家宴以庆元宵佳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展现的宴饮场面虽说属于衣冠之家的情景,平民百姓之家无法与之相比,但是可以从中得知清代人元宵节酒俗的概况。整个元宵夜,贾府上上下下几乎所有人都在饮酒。
自汉代以来陆续形成的元宵节观灯、饮酒、吃元宵(汤圆)的风俗,直到今天还在大江南北广大地区盛行不衰。
3.清明节: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最早是农事的重要节日。时间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这一天,家家要禁烟火,只能吃预先做好的冷熟食,故称为寒食节、熟食日等。“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寒食节过枣团店时写下的诗篇。翠柳、黄莺和飘香的美酒,给人们留下了旅途中寒食节的深刻印象。
清明节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节日里饮酒不受限制。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经南北朝到唐代,寒食节饮酒俗盛行不衰。唐代盛行寒食节上墓祭扫时相聚饮酒之习。宋代以后人们把清明节扫墓当做一件大事。每年朝廷派出多批人员去各陵墓祭扫,官员百姓也到郊外扫墓,并借扫墓之机,携带酒食春游。这样的扫墓饮酒的习俗直到清末民初仍然盛行。直到今天,人们在清明节祭拜祖先,以酒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4.端午节: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最为普遍及流传最广的是饮菖蒲酒。
据文献记载:唐代光启年间(885~888年),即有饮“菖蒲酒”事例。唐代殷尧藩在诗中写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后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历代文献都有所记载,如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书中,均载有此酒的配方及服法。
菖蒲酒是我国传统的时令饮料,而且历代帝王也将它列为御膳时令香醪。明代刘若愚在《明宫史》中记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也有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由于雄黄有毒,现在人们不再用雄黄兑制酒饮用了。对饮蟾蜍酒、夜合欢花酒,在《女红余志》、清代南沙三余氏撰的《南明野史》中均有所记载。
当然,今天端午节形成喝酒的习俗也和悼念屈原有关。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刚正不阿,不与奸佞小臣同流合污,最后由于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于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汨罗江。据说人们为了使屈原的尸体不为蛟龙水兽所侵害,拿出粽子雄黄酒等物倒入江中,因而,后世悼念屈原时多饮雄黄酒和吃粽子。
现如今,雄黄酒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端午节饮酒的习俗却得以延续下来。
5.中秋节: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
文献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反映比较多,《说林》记载:“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韩愈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有些文人也善酿此酒,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有“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沉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要知其为美酒”的记载。
清代酿有“桂花东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对此在文献中有“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的记载。
直至今日,中秋节饮桂花酒、吃月饼,全家人聚在一起赏月的习俗,仍然受人们重视。
6.重阳节: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饮酒的习俗。《魏文帝与钟繇书》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曹丕在这里不仅说了重阳节名字的由来,而且又谈了魏时的人们在九月九日登高饮酒以祝健康长寿的风俗。自汉代开始,九月九日登高望远、佩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就已形成了。
宋代高承著的《事物纪原》记载:“菊酒,《西京杂记》曰:‘戚夫人待儿贾佩兰,后出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登高,《续齐谐记》曰:‘汉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令家人作绢囊,盛茱萸,悬臂登高山,饮菊花酒,祸乃可消。’景率家人登,夕还,鸡犬皆死。房曰,‘此可以代人。’”自此以后,历代人们逢重九就要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不衰。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对常饮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消百病”,“令人好颜色不老”,“令头不白”,“轻身耐老延年”等。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制菊花酒。除饮菊花酒外,有的还饮用茱萸酒、茱菊酒、黄花酒、薏苡酒、桑落酒、桂酒等酒品。
历史上酿制菊花酒的方法不尽相同。晋代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至次年九月始熟,用之”,明代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清代则是用白酒浸渍药材,而后采用蒸馏提取的方法酿制。因此,从清代开始,所酿制的菊花酒,就称之为“菊花白酒”。
直到近代,重阳节饮菊花酒、登高的习俗仍然盛行。
7.除夕: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
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夜。时在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人们有别岁、守岁的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除夕饮酒始于南北朝时期。梁代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除夕守岁都是要饮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写有这样的诗句:“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宴。”宋代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道:“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除夕饮用的酒品有“屠苏酒”、“椒柏酒”。这原是正月初一的饮用酒品,后来改为在除夕饮用。宋代苏轼在《除日》一诗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来年七十岁。”明代袁凯在《客中除夕》一诗中写道:“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唐代杜甫在《杜位宅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阿成家,椒盘已颂花。”
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习俗延续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