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心看世界:天宝解析孤独症谱系障碍
- (美)天宝·格兰丁
- 2977字
- 2020-06-26 03:30:18
第二章 教学与教育
Chapter 2 Teaching and Education
Photo©Rosalie Winard
优秀的教师明白,要让孩子学习,教学方法就必须适应孩子的学习方式。
每个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独特的特长和困难。和其他孩子一样,他们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性格阳光,有的性格古怪,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数学。父母和老师往往会忘掉这些,把孩子的每个行为都当作是孤独症或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特征,从而认为需要分析并处理掉。在我看来,教育孤独症儿童的目的不是把他们变成和普通孩子一模一样。你可以仔细想想,在普通人群中,也不是所有的特征都值得当作学习榜样。更有意义的做法是,教给他们在社会上生存所需要的学业和人际能力,同时让他们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最好水平。孤独症不是对孩子和家庭的死刑宣判,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给孩子带来了可能的天分和独特能力的种子。父母和教师的责任是找到这些种子,给予营养,让它们成长。无论对普通孩子,还是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这都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孤独症谱系障碍个体的独特思维模式,使得父母和教师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符合孤独症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期望孤独症儿童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用常规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法就能开始学习,那么,从一开始就会犯错误。这就好像把一个婴儿放到成人的座椅上,希望他的脚能触到地面。这听上去不是很蠢么?但是,很奇怪的是,这就是现在大量的学校和教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正在做的。优秀的教师明白,要让孩子学习,教学方法就必须适应孩子的学习方式。而面对孤独症,特别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学生,仅仅符合孩子的学习方式还不够,教师必须一直保持这样的认识,即他们并没有发展出一个完整的社会性思维框架,而这导致成人难以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不能预见他们的下一步行动,且无法与他们沟通。我们的公立教育体系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就是每个孩子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已具有基本的社交能力。而孤独症孩子在社会思维上面临天生的困难,进入学校的时候远远落后于同龄人的水平。老师们如果不能认清这点,不调整社会思维和社会能力的教育内容,而是利用常规的教学计划,将更加限制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是否需要和主流群体融合?
在5岁的时候,我进入一个接收普通孩子的小学。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就是融入了主流。我的确融入了,因为那个年代课堂的安排符合我的需要。那是一种老式的高度结构化的课堂,只有12名学生。学生必须遵守严格的纪律规定,强调要求一致,如果违反规定就会受到惩罚。课堂环境安静而可控,没有大量的感觉刺激。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不需要辅助。而现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当时大不相同,现在的教室通常有30位学生,1名教师,学校范围大,教室规则少。如果没有一对一的辅助,我在现在的学校中肯定无法生存。
对于学龄孤独症谱系儿童,是否需要融入主流涉及很多因素。在与父母和教师的大量讨论中,我认为最终决定依赖于对具体学校和具体老师的情况分析。在理想的条件下,融入主流的确是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比如,所有外界条件都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的需要,那么,融入主流就会是一个积极的体验。但是,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理想,过大的课堂,缺乏有经验的教师,为个体修订的教育计划以及经费限制,无法进行一对一的辅助,这样的环境给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带来的往往是痛苦的经历。对于高功能的孤独症小学生,我通常会支持融合教育,因为他们需要向其他孩子学习社交技巧。如果孩子在家上学或者去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也需要保持一定和同龄人互动的机会。对于无口语的孤独症儿童,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融合,这依赖于学校对待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经验。对于无口语和有认知障碍的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特别是有严重问题行为的儿童。
父母们经常问我他们的孩子是否应当换个学校。我会先问他们:“你的孩子在这个学校有没有进步?”如果他们说有,我通常建议留在这个学校,然后考虑是否需要增加其他辅助服务和干预项目。比如,一个孩子如果在体育课上能够得到更多关注,或者通过改变环境改善了感觉问题,或者课外增加了几个小时应用行为分析(ABA)和社交训练之后就能得到进步。但是如果孩子完全没有进步,而学校的态度不支持其他干预项目来配合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且父母一直在费力要求最基本的服务而得不到,那么,换个学校就是应该的。当然换学校需要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最终目标更重要,那就是在一个能提供最大支持的环境中,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获得需要的能力。如果家长不断地在和学校系统做斗争,无论是个别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IEP)会议还是其他过程,在一个不愿意真正帮助孩子的环境中,这些都是白费时间。不幸的是,我们看到在美国的每个角落都有这样的场景。家长的宝贵时间应当花在能给予孩子有意义的帮助中,而不是浪费在不尊重家长和孩子的学区上,有些家长花了不仅仅是几个月,而是几年时间去斗争。但孩子和孩子的需要才是他们最需要关注的。如果学校不以孩子的需要为本,家长应当考虑其他选择。
我重复一下前面的观点:我们的确特别依赖服务孩子的具体人员。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在一所名声不错的好学校,但是里面的一些老师不喜欢他,也不努力去理解他的学习方式,不能调整教学计划来满足他的要求,导致学生不想去上学。我建议家长考虑换一所学校,结果孩子现在在新学校适应得很好。在我和父母以及教师的交流中,我也观察到,小学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通常不是问题所在,更关键的因素是当地的条件,学校对于残疾儿童的态度和教学理念,老师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程度以及和孤独症谱系儿童相处的经验,学校管理层对于教育孤独症谱系儿童的支持态度。在做选择的时候,要根据每个具体情况来决定。
父母的愧疚旅程
不幸的是,在今天的社会现状下,一些个人和公司打着特殊教育的名义,出售五花八门的干预服务,或者销售商业化的产品给孤独症谱系障碍群体,并试图引起父母的愧疚心理。每一位父母都希望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未来,对于刚确诊为孤独症的孩子的家长来说,他们最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这些人往往利用家长的感情来做推销,暗示家长如果不试用他们的服务或购买他们的产品就不是好的父母,如果不考虑他们提供的东西,就说明没有尽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帮助孩子。一些人甚至说如果不用他们的产品,孩子就会永远陷入厄运。一位家长告诉我,他们已经准备变卖房产来支付让4岁的孩子去另一个州上特殊教育学校的花费。我问他孩子是否在当地公立学校系统能够获得进步,那位父亲说有进步,但是那个特殊教育学校告诉他们,孩子在那里会获得更惊人的进步。我告诉那位父亲,环境的剧烈变化会给孩子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如果把孩子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带到另一个州的学校,孩子的状态很可能会恶化,而不是变好。通过和我讨论,这对父母决定把孩子留在当地公立学校系统,此外再增加一对一的训练项目。
在本章收录的这些文章中,我将进一步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模式,什么样的教学经验能够帮助孩子成功。在这章的内容中,我认为特别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特长;如何利用孩子的兴趣作为完成学校功课的动力;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正确的思考模式,这不仅仅是针对有限的学业,而是针对一生的有益安排。
补充阅读
Grandin, T. (2005). Unwritten Rule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Decoding Social Mysteries Through the Unique Perspectives of Autism. Arlington, TX: Future Horizons, Inc.[1]
Grandin, T. (2006). Thinking in Pictures (Expanded Edition). New York: Vintage Press/Random House.
Tammet D. (2007). Born on a Blue Day: Inside the Extraordinary Mind of an Autistic Savant. New York: Free Pres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