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浆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魏静元*

(辽宁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沈阳 110015)

酸浆亦称红菇娘,为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降压、强心、抑菌等功能[1]。酸浆果实营养丰富而全面,除含有蛋白质、糖、酸和脂肪等一般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甾体类化合物酸浆苦素类。其浆果含有19 种以上无机元素,其中人体所需无机元素K、P、Ca、Mg 和Na 的含量最高,占所测无机元素的95%以上,其中钙的含量是西红柿的73倍、胡萝卜的13倍。

此外,酸浆果实还含有玉蜀黍黄素、树脂、果胶、鞣质、黏液质、胡萝卜素、槲皮素、咖啡酸、桂皮酸、阿魏酸、甘醇酸、多糖、有机酸类、香豆素类及维生素A、B、C、D、E 等8 种维生素,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是开发功能食品的优质原料。

酸浆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6倍、胡萝卜的5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具有高效、快速、稳定、可靠等特点[2-4]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和试剂

Agilent 1200S液相色谱(安捷伦);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酸浆饮料来自生产企业。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C18柱(150mm×4.6mm, 5.0μm);

流动相:A. 0.1mol/L KH2PO4 (pH=7),B.甲醇,以体积比A : B=88 : 12等度洗脱;流速为0.6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45nm,进样量20μl。

1.3 样品的制备

以固相萃取来提取饮料中的维生素C,同时除去大多数的干扰物质。向一份10ml饮料中加入四份的水40ml,稀释,混合物在中等速度下搅拌1min,离心分离10min,14000g。固相萃取柱依次用10ml甲醇和10ml水(用0.01pH值mol/L HCl调pH值至4.2)冲洗活化。加入混合样品,离心5min,然后样品依次用5ml的水(pH=4.2)和10ml的甲醇淋洗溶出。溶出液在氮气流下干燥后重新溶解于1ml的流动相中,超声10min,离心5min,取上层溶液20μl注入HPLC系统。

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0.10g维生素C对照品,用流动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得1mg/ml的储备液,避光保存。稀释储备液的浓度(μg/ml)分别为20、40、80、160、240的溶液,用0.45μm滤膜过滤,进行HPLC色谱分析。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以浓度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方程,计算相关系数,见图1。维生素C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79460X−71510(R2=0.9997,n=6)。维生素C在10~1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图1 维生素C标准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比较了甲醇水体系发现,当甲醇水比例为88 : 12时,维生素C峰形好、对称,且能有效分离杂质。比较了检测波长,以245nm最好。

2.2 精密度试验

取维生素C标准曲线项下低(30μg/ml)、中(40μg/ml)、高(50μg/ml)系列浓度,分别连续进样3次;日间精密度分别于第1、3、5天测定,各进样3次。结果维生素C三种浓度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26%、0.57%和0.41%,日间RSD分别为2.98%、2.06%和2.78%。

2.3 回收率试验

在一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酸浆样品,然后再分别加入不同量的维生素C 标准溶液20μg/ml、40μg/ml、80μg/ml、160μg/ml、320μg/ml,摇匀,测定其回收率,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回收率实验结果

2.4 稳定性试验

取维生素C对照品储备液,以流动相稀释成浓度为20.0μg/ml的溶液,分别在0、1h、2h、3h、4h、5h、6h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0~4h,RSD为1.67%,4h后峰面积明显减小。

2.5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的样品5份,按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重复性试验,记录维生素C色谱峰面积。结果RSD为1.9%。

2.6 样品含量测定

进样3个不同批次的样品含量,结果以标示量计,3批样品批示量含量分别为:100.4%、101.37%、102.01%,均在95%~110%之间。见图2。

图2 维生素C样品液相色谱图

3 结论

本实验考察了不同流动相的组成及不同浓度,不同pH值及温度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柱温为25℃,以0.1mol/L(pH=7)磷酸二氢钾为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

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高效的特点,适用于饮料中维生素C的快速测定。

参考文献

[1]许亮, 孙鹏, 王冰, 等. 中医药学刊, 2005, (5): 908-909.

[2] 陆道礼, 李国文, 陈庶来,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4, 25(6): 121-123.

[3] 王艳颖, 姜国斌, 胡文忠, 等. 大连大学学报, 2006, 27(2): 21-23.

[4] 周晓霞. 饮料工业, 2003, 6(1):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