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鸽场环境

鸽场环境的有效控制对规模化鸽场肉鸽养殖十分重要。良好的鸽场环境不仅能够改善肉鸽的生产性能,减少疫病发生的概率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对提高鸽产品质量和保证人类食品卫生安全都有积极意义。

规模化鸽场的环境有效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鸽场的大环境控制,包括鸽场的场址选择、气候条件、水源净化等;二是鸽舍内环境控制,包括鸽场布局要求、人员及器械进出要求、羽毛和粪便等排泄物净化处理等;三是鸽舍内微环境控制,包括鸽舍内光照、噪声、温湿度及空气中尘埃粒子控制等。

鸽子是比较耐粗饲、耐寒的种类,适应能力较强。但是肉鸽养殖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考核指标。因此,尽管肉鸽在环境相对恶劣的情况下也能够存活,但要想获得良好的生产和生长性能,鸽场环境的好与坏十分重要。只有让肉鸽在舒适、空气洁净、无“三废”污染、远离传染病源的条件下,才能保证肉鸽养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鸽场的大环境控制

鸽场大环境控制的首要条件是场址的选择。肉鸽场场址的选择是肉鸽养殖标准化、集约化的重要因素之—。在建场的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建场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地势、土壤、水源和气候、雨量、风向、作物生长等。社会条件包括交通、疫情、建筑条件和社会风俗习惯等,并要考虑发展的可行性。在确定场址前,对选择对象要做全面的调查研究,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再进行建场设计和布局规划。鸽场所在地气候、地势、土壤等大环境有着总体要求,这些都对肉鸽养殖有一定的影响。

1.气候

肉鸽相对其他禽类品种,抗病力较强,基本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但气候长期干燥、高温、寒冷、潮湿等,对肉鸽的生长和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对肉鸽场生产人员的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麻烦。因此,鸽场的建设必须考虑一定的气候条件。我国大部分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夏季盛行东南风,而冬季则是有着强劲的西北风,因此在构建鸽舍时必须正确选择鸽舍的方位,目前最佳的朝向是坐北朝南(冬暖夏凉)。

2.地势

以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平地、南向或东南向为宜。这样的地形阳光充足,地势干燥,排水良好,利于肉鸽场的卫生。在山区,不宜选择昼夜温差太大的山顶和通风不良及潮湿阴冷的山谷,应选择在坡度不太大的半山腰。地势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光照、通风等条件,必须慎重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有利于肉鸽生长发育的地势建场。

3.土壤

肉鸽场的土壤要求具有一定的卫生条件。要求场地的土壤过去未被传染病病原污染,透气性和渗水性良好,能保持干燥。为了便于种花植树,美化环境,土壤还要有一定的肥沃性。因此,肉鸽场的土壤应以砂壤土或壤土为宜。这样的土壤排水良好,导热性小,微生物不宜繁殖,符合卫生要求。黏土或砾土不宜建场,因为黏土颗粒极细,黏着力强,渗水和透气性差,含水量大,雨后泥泞积水,污染环境,工作不便,且寄生虫易繁殖,传播寄生虫病,影响肉鸽健康。此外,黏土有时多含碳酸盐,一旦变潮,碳酸盐溶解,土壤可能软化下沉,危及场内建筑物,使之倾倒。砾土虽然透水、透气性良好,但导热性大,肥沃性差,均不宜作为建场地点。

二、鸽场内环境控制

鸽场内环境的控制是养好肉鸽的关键,而鸽场是否合理布局直接影响着肉鸽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一般来说,肉鸽场可分为两大区,即生活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和生产区绝对分开,生活区即场内职工办公和生活的场所,它包括办公室(如场长室、经营管理室、技术室和兽医室等)、库房(如饲料库房、药品库房等)、职工宿舍、食堂及活动室等。生产区包括鸽舍、隔离舍和炼尸炉(处理病死鸽的尸体)。隔离舍和炼尸炉应建在肉鸽场的下风头。另外,对于鸽场的饲养管理人员、车辆及饲料、器械等,一定要做到彻底清洁卫生,具体措施如下。

①在大门设消毒池,要求进出的一切车辆必须彻底消毒,以防病原体带入场内。同时对工作人员、来访客人及进出的杂物等应严加管理和监督。饲养人员每次进鸽舍前必须洗手、脚踏消毒液、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工作服不能穿出鸽舍,饲养期间常清洗消毒;不准相互串舍聊天、借用工具;所有用具在进鸽舍前必须经过消毒。来访客人一般不准进入鸽舍,特殊情况下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后方能进入。其他闲杂人员严禁入场。

②鸽舍要求清洁卫生,每月至少消毒2次。饮水器要求每天清洗、消毒2次。水箱等供水系统每周清洗、消毒1次。坚持每周带鸽喷雾消毒2次,但在免疫前、中、后3天不宜进行。

③科学处理淘汰的病鸽和死鸽。对无治疗价值的病鸽应及时淘汰,并做无害处理,以防成为传染源而危害其他健康鸽,有望治疗的鸽要与健康鸽隔离饲养,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④防止活体媒介和中间宿主与鸽群接触。及时搞好鸽舍内卫生,防止蚊蝇滋生,经常捕捉老鼠,禁止猫、狗进入鸽场等。

三、鸽舍内微环境的控制

鸽舍微环境控制也是保证规模化鸽场健康养殖的一个关键点,但是常常被忽视。而恶劣的鸽舍微环境,如通风不良、养殖密度大、有害气体浓度高、湿度大等都是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另外,光照过于强烈、噪声和粉尘过大等,也不利于肉鸽的繁育和生长。因此,就如何提高规模化鸽场肉鸽的生产性能,必须有效控制和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通风

不论鸽舍大小或养鸽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饲养高密度的鸽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鸽舍,影响鸽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

2.光照

光照对鸽的产蛋性能影响较大,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促进鸽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产蛋量。冬季白天短,光照不足,对种鸽繁殖生产不利,一般应于晚上补充鸽舍人工光照3~4小时,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种鸽产蛋率、受精率和乳鸽的体重。通常每10平方米鸽舍采用一盏40~60瓦灯泡即可,光线要柔和,不宜太强或太弱,并定时开关,一般每日鸽舍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达到16~17小时,即能保证种鸽正常生产需要。

3.饲喂

肉鸽在饲喂过程中,一定要合理配制保健砂。保健砂能促进鸽子机体的正常发育,防止鸽患软骨症和产软壳蛋、薄壳蛋及砂壳蛋;能帮助肌胃对玉米、豌豆等大颗粒料的消化,同时砂粒中的微量元素也可被机体充分吸收;保健砂中的红土富含铁、锌、钴、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有效地维持成鸽健康,促进仔鸽生长。

4.饮水

肉鸽的饮水量是随环境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肉鸽夏天的饮水量比其他季节要多,笼养式肉鸽比平养式肉鸽饮水量要多。每只每天饮水量为5~60毫升,饮水器应做到洁净卫生,供水要保证干净无污染。如饮水供给不足或饮水不清洁,则极易导致肉鸽患病死亡。

5.温度

通常鸽舍温度在5℃以上时,种鸽可照常产蛋、抱孵、哺育雏鸽,如果温度低于3℃时,应增设取暖设施,尤其在冬季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鸽舍的门窗在夜间或风雪天要挂草帘,有利于提高舍温,还可在鸽舍的北墙外用玉米秸等搭成风障墙、垛草垛挡风御寒。

6.湿度

鸽舍内湿度一般以50%~55%为宜,如果舍内湿度太低,鸽子容易表现呆滞,羽毛蓬乱,皮肤干燥,羽毛和喙爪等色泽暗淡,并且极易造成机体脱水,引起鸽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潮湿空气的导热性为干燥空气的10倍,冬季如果舍内湿度过高,就会使肉鸽机体散发的热量增加,使鸽更加寒冷;夏季舍内湿度过高,会使鸽呼吸时排放到空气中的水分受到限制,鸽体污垢,病菌大量繁殖,易引发各种疾病,引起产蛋量下降。生产中可采用加强通风和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办法降低舍内湿度。

规模化肉鸽场大环境、内环境和微环境的有效控制,三者紧密和统一的结合,自始至终贯穿着以“鸽”为本的核心管理方式,切实搞好鸽场环境卫生,是保证鸽场成功养殖和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