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桥的任家

1904年4月30日傍晚时分,任弼时在湖南湘阴县塾塘乡(今属汨罗市)唐家桥任家新屋呱呱坠地了。

唐家桥在汨罗市的南部,距离爱国诗人屈原的故宅约七八十里。北临长江,西濒洞庭,蜿蜒曲折的白沙河绕桥而过。白沙河平日河水淙淙,浅可徒涉。任弼时童年时期,经常和伙伴们一起,在河边打水漂、摸鱼虾、逮青蛙。

任姓家族在当地是一个望族。白沙河东面的任家新屋,前后三进,青砖墁地,马头墙高耸;背倚山丘,面临水塘,四周竹木林立。进门的堂上悬着两块匾,上书“望重龙门”“光照璧水”,表明宅主书香门第的身份和祖辈的荣光。各代任氏家族,都是读书人,还有不少曾在朝为官。到清末民初,较知名的是任弼时的两位堂叔父:一位叫任裕恒(号凯南),曾经留学日本、英国,是和马寅初齐名的经济学家,有“南任北马”之称。另一位叫任裕敬(号理卿),是我国第一代的纺织工程专家。“少年叔侄如兄弟”,任弼时在青少年时代和任裕敬交往甚密。

任弼时的父亲任裕道是个思想开明的读书人,以教书为业,性情温和,慈祥和蔼;母亲朱宜,勤劳家务,忠厚贤良;家里还有三个妹妹,都善良懂事,聪明伶俐。这是一个典型的和睦之家。

任弼时出生时,父亲已经三十四岁。中年得子的任裕道,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很大希望,非常重视他的学习。每天天刚亮时,父亲就会撩开任弼时床上的蚊帐,拍醒还在熟睡中的任弼时,督促他莫贪睡,起来做功课。三四岁时,父亲教他描红识字,绘画刻章。那时候的任弼时,人小个矮,登上小竹椅才勉强够到桌面。稍大一点,父亲就教他悬臂临帖,抄写的都是古文名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韩愈的《送董邵南序》《原道》等。任弼时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虽然当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甚至许多字都不认识,但还是以顽强的毅力练习着。有一次,小竹椅滑倒了,他从上面摔了下来,手臂碰破了皮。但他一声不吭,重新爬了上去,坚持抄完一页纸的字。

任弼时的父亲任裕道

任弼时的母亲朱宜

受父亲影响,任弼时从小就爱读书。有一次,他看到父亲在读《左传》,便说自己也要读,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左传》对于幼小的任弼时来说还很难读懂,但父亲小心地呵护着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建议小弼时先读《三字经》《幼学琼林》及一本带图画的《水浒传》。父亲还把家中书柜的钥匙掏出来交给他,并告诉他这些书以后归他所有。从此,任弼时一天到晚守着那个书柜子,翻啊,看啊,废寝忘食,不知疲倦,这是任弼时一生中最早接触的一批书,这些书使任弼时走出了蒙昧,开阔了视野。

闲暇时光,父亲也会带着他到田畴小径、竹下河边散步嬉戏,游水捉鱼。有时,父亲也会坐在竹躺椅上,沏一杯浓茶,吸几口水烟,给任弼时和妹妹讲故事。父亲最爱讲岳武穆精忠报国的历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并教他们背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诗篇。任弼时总是瞪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童年的记忆伴随了任弼时的一生。40年后,他在北京郊区玉泉山下养病的时节,还挥笔录写《木兰辞》以自娱。不知写下这熟悉的字句时,他是否怀想起了那些田园牧歌的美好时光。

汨罗市境内有许多屈原的遗迹。屈原的爱国精神,如汨罗江的流水,滋润着后人。每年端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窗上悬挂菖蒲和艾叶,又用雄黄烧酒喷洒,菖蒲和艾叶烟熏各居室,说是“辟邪”,实是消灭害虫,正如墙上贴的纸条所写:“五月五日午时节,百般虫蚁皆灭绝。”幼年的任弼时,这时特别兴奋,他手执菖蒲剑、艾叶旗,脑门上用雄黄酒写个“王”字,像戏台上的勇士一般,在家居各室穿梭似的奔跑。

有一年端午节,任弼时求父亲带他到汨罗江边去看赛龙船,父亲答应了,但同时给任弼时提了个条件,那就是要讲讲端午节是怎么回事,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父子俩走了十多里路在汨罗江边看完赛龙船后,小任弼时用稚嫩的嗓音,动情地讲了他知道的屈原的故事。父亲借此机会勉励他:生在汨罗江边的人,更应该把屈原的故事牢记在心,学习他坚贞不屈的节操和热爱祖国的精神。

在父亲的悉心培养和家乡灿烂历史文化的熏陶下,任弼时的启蒙阶段过得既幸福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