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上海大学教师

1924年8月,任弼时回到上海,党中央指派他到上海大学任教。这时候他才二十岁,全校41名教职员,他是最年轻的一位。

此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形成。孙中山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大批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孙中山的帮助下,上海大学扩大了规模。

上海大学前身是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原址在上海闸北青岛路师寿坊,后来在公共租界西摩路132号(今陕西北路南阳路口)新建了一幢西式楼房,并在附近的新闸路找了几幢弄堂房子作学生宿舍,所以有“弄堂大学”之称。

上海大学算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集中了众多共产党员,成为中共早期在上海一个重要活动据点,有“红色学府”之称。上海大学成立时,正值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于广州蒙难脱险,留驻上海,筹划改组国民党,培养革命人才,所以他对上海大学甚为关注。孙中山希望上海大学办成“以贯彻吾党之主张,而尽言论之职责”的革命学校。大革命时期,上海大学师生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骨干力量。“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称“上海大学是赤色大本营”。上海大学因其历史功绩和地位闻名全国,被誉为“五四运动有北大,大革命时期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武有黄埔,文有上大”。

上海大学西摩路校门

1924年8月,任弼时留学回国,抵达上海

上海大学当时设有社会科学、中文、外文三个系。前来听课的,除了本校学生外,还有上海各学校的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学校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从1922年秋到1927年春,培育了近2000名人才,并为黄埔军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学输送了一大批学生。上大校友中有许多重要的国共两党领导人,单在优秀人才培养方面,就走出了王稼祥、秦邦宪(博古)、杨尚昆、丁玲、李硕勋、刘华、何秉彝、杨之华、阳翰笙等。他们中有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有的是名垂千古的革命烈士,有的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有的是第一流的学者、作家、剧作家、诗人、教育家等。

任弼时在上海大学任教期间,就住在离新校舍不远的一间亭子间里。每天早晨,人们能看到一位年轻的教员从弄堂口买上大饼油条当早点,然后夹着讲义走进上海大学。由于当时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对于社会主义的苏俄非常向往,所以任弼时任教的社会学系的基础俄语课程非常受欢迎。课堂上,任弼时除了教授俄语外,还常常向同学们介绍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新面貌。有时,任弼时还在课堂上引吭高歌,教同学们唱《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任弼时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和实际斗争。他要求学生组织工人夜校,教工人识字,讲革命的道理。为了能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他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组织募捐等。在任弼时和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时期,上海凡是有青年团员的大学,几乎都附设了工人夜校,促进了学生与工人的接触和结合。同时,很多青年学生也迅速地提高了觉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不久之后,任弼时从上海大学的讲堂走向社会,专职从事共青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