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应激相关障碍: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是指在应激事件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精神障碍,即一些突如其来的,并给人们的心理及生理带来重大影响的灾难事件所造成的创伤。如汶川大地震、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很多幸存者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次疫情使得部分人正在经历应激相关障碍,需要我们特别予以关注。

通常,应激障碍主要分为三大类: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适应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创伤事件或者严重的精神打击后,所产生的应激性的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左右。

在创伤环境下的人往往伴随着这样一系列的情绪体验:首先是强烈的恐惧情绪,同时行为上伴随着一定的盲目性。因为创伤环境或是创伤事件激活了他的恐惧情绪,他就会表现出极度恐惧,表情呆滞、麻木,以及呼之不应、毫无感知的内心僵直状态。如果摆脱了创伤环境,症状往往也会随之好转。目前正在经历的疫情,使得部分人处于这种急性应激状态,因此,如果出现了某种不良心理反应,也不用过度紧张,随着疫情得以控制,人们脱离了这种环境,心理状态也会得以缓解。需要说明的是,这次疫情给人带来的身心伤害,人们是有能力进行自我调节的,因此,一旦出现了某种急性应激障碍,可以借助自我调节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方式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2.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人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创伤事件之后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例如,火灾、洪水、地震、车祸等天灾人祸,或是遭遇强奸、目睹他人死亡等创伤事件所诱发的负性心理反应。一般而言,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急性应激障碍在形成时间上有所不同。急性应激障碍是在创伤情境下即时产生的一种应激机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经历了创伤事件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才发展出的病理性的因素,病程持续时间至少是3个月,甚至更长。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起源于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部分经历了灾难的幸存者出现了一系列的创伤后应激反应,这也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的一个新的障碍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般临床表现为:

(1)反复重复创伤时的痛苦体验而持续性产生的一系列应激反应,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表现。一般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往往会不自觉地反复回想当时的创伤场景,或是做有关的噩梦,半夜惊醒;或是产生一系列错觉或幻觉,等等。患者仿佛仍然身处当时的创伤场景中,并会产生一些身临其境的身体反应,例如出汗、面色惨白等。而这些都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些持续性的影响。一位经历了汶川地震的居民感叹:“我现在不敢让自己停下来,当我停下来,我脑海就会浮现地震中那些血淋淋的场景。”这位居民提及的那些场景即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情境再现。

(2)出现回避行为:主要表现在患者长期、持续地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场景,拒绝参加相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与创伤相关的人或事。有的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如经历火灾的幸存者,可能自火灾以后就会特别害怕看见火,也害怕看见与火相似的亮光,即对火产生一系列的回避行为。毋庸置疑,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

(3)警觉性增强:患者常常伴随着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注意力集中困难、过分担惊受怕等一些反应。因为这样的反应对于他们而言,能够对外界的事物保持一种自我防御状态。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滥用药物、暴力性攻击行为,更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残,甚至是自杀行为。例如一些经历了“二战”或“越战”的老兵,大都有自残行为,如酗酒等,甚至有自杀倾向。

研究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中,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儿童在重复创伤体验方面表现为梦魇、害怕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在回避行为方面,儿童身上常常表现为对于分离的焦虑,变得非常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在高度警觉方面,儿童身上常常表现为过度的惊吓反应、高度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另外,部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发生一些改变。有一个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孩子表示,他不想再读书了。当问及原因时,他回答因为他们班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同学在地震中丧生了。这也可以看出,创伤性事件及一系列打击会影响患者看待问题的视角,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给人造成持续性的影响,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目前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者的心理状态。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每天面对被感染的病人,他们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也更容易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时,正在被隔离的人若经历了亲人因感染而离世的打击,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

3.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境反应,同时还伴随着一定的适应不良行为障碍,如不愿与人交往、退缩等,以及一定的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适应障碍也就是指在特定生活事件之后所产生的适应不良现象,从而导致适应障碍,而这些生活事件主要包括居丧、离婚、失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

适应障碍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的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因素有关。也就是说,应激源的存在并不是导致适应障碍的唯一因素,其还与患者的人格特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存在人格缺陷的人更容易在应激源的作用下诱发应激相关障碍。另外,社会适应能力是评估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很强,即使他在生活中遭遇了一系列负性生活事件的打击,可能会产生短期、轻度的焦虑和抑郁,但是他也能很快地调整适应过来。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一些社会适应能力差的人,他们的心理健康指数不高,例如过度敏感、过度焦虑、过度抑郁等,这类性格有缺陷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社会适应障碍。

疫情暴发期间,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无法回家而羁留在外的人,或者是因为患病而被隔离在外地的确诊病患,他们可能会产生适应障碍。他们被迫需要适应另外一个新的环境,这需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这些人也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希望大家结合上述自我心理的评估原则及类型,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守护心灵的净土,做好心理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