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被抓丁家破人亡

  • 母爱
  • 路兴录
  • 7972字
  • 2020-02-12 10:04:16

李绪杰的身体本来就非常虚弱,再经过这过度的打击,突然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此刻的他是欲哭无泪,生不如死,跌跌撞撞地向贾府走去,边走边嘶哑着嗓门责怪自己不该将儿子带出来学艺,更不该指使他去救那个柔弱女子。他后悔莫极地哭着说:是爹害了你呀,儿子也,你现在在哪儿呀!……离家门越来越近的李绪杰更加撕心裂肺的难受,最后竟然两眼一黑昏倒在自己的家门前。李玉英独自一人在院中练拳脚,忽听门外有动静,急忙跑出来一看边哭边往爹爹身上扑去:爹!娘!快来呀!我爹他……

李绪杰苏醒过来发现自己已躺在应城东关外的芦苇塘边,他哆哆嗦嗦地爬起来,在大脑里搜索着记忆:“我咋会来到这儿,我咋会躺在这荒郊野外?我这是……难道他们就……”

“儿啊!少华,我的少华!”李绪杰猛然想起来贾府西客房里的那幕幕情景,垂胸跺脚地嚎啕大哭起来。由于伤心过度,一下子又昏厥过去,不知又过了多长的时间,他再一次爬起来。

李绪杰的身体本来就非常虚弱,再经过这过度的打击,突然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此刻的他是欲哭无泪,生不如死,跌跌撞撞地向贾府走去,边走边嘶哑着嗓门责怪自己不该将儿子带出来学艺,更不该指使他去救那个柔弱女子。他后悔莫极地哭着说:“是爹害了你呀,儿子也,你现在在哪儿呀!我一定要找贾爷,凭什么,他凭什么……光天化日下,他竟敢与国民党官兵相互勾结……”

李绪杰人还未到贾府的门前,早被守门的家丁报知贾爷,贾永忠气势汹汹地站在大门前,手指着他大声斥问道:“李绪杰你好大的胆子!我一向对你不薄,你!你们父子吃住在我府上,不知恩图报倒也罢了。可你,竟敢如此的坏我大事……让我还有什么脸面在官场上做事?”

李绪杰终于控制不住满腹的愤怒,一针见血地说:“她还是个小孩子,你不觉得太伤天害理了。再说,我为你家大人小孩做了多少衣服,光大小姐的嫁衣,春、夏、秋、冬一大车,就是在你家吃住十年也用不完。可你才给了几个子?少得可怜!”

“一个破裁缝,竟敢骂我伤天害理。来人呐,将这个疯疯颠颠的穷裁缝给我轰出去!”贾永忠怒发冲冠的指着李绪杰破口大骂。

有了主子的发话,不容李绪杰分说,几个保镖一涌而上,把个年老体弱的裁缝师按倒在地,一阵拳打脚踢后推下台阶,“澎”的一声关上了大门。

李绪杰挣扎着爬起来,一摇三晃地向自己的家里走去,边走边不住嘴地叨叨说:“我这是作的哪辈子孽呀!传什么艺啊!来的时候父子俩高高兴兴,回来时儿子没了,叫我怎么向他妈交待,她能受得了这如此大的打击吗?我,我这可该咋办哪!”

离家门越来越近的李绪杰更加撕心裂肺的难受,最后竟然两眼一黑昏倒在自己的家门前。李玉英独自一人在院中练拳脚,忽听门外有动静,急忙跑出来一看边哭边往爹爹身上扑去:“爹!娘!快来呀!我爹他……”

李玉英的母亲正在灶前做饭,忽然听见女儿的哭叫声,丢下手中的柴火就往外跑,边跑边不停嘴的惊问:“英子,你爹他咋了?”

当她看到地上躺着的老头子时,疯了一样的蹿过去,扑通一声坐在地上,伸手将老头子扶倒到自己的怀里,悲痛如注的泪水喷涌而出。她边用手抚摸着他的胸口帮她顺气,边哽噎着说:“他爹呀!你这是咋了,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啊。儿子呢?少华咋不跟你一起回来?他到底……你醒醒啊,他爹!”

“爹!”

“爹!!”

老二少祥听到母亲和妹妹的哭喊声,赶紧跑出来一看,扑通跪到爹爹跟前,双手扒着他的肩膀不停地晃着哭叫:“爹!你醒醒,快醒醒啊!”

李绪杰经过儿子的不停晃动,终于慢慢地苏醒了过来,他长长地出了一口闷气,老泪纵横地哭着说:“孩子他妈,我对不住祖宗,对不住你,对不住少华,我没照顾好他,他让国民党官兵抓了壮丁啊!”

“该死的国民党,还有那个贾永忠个王八蛋,我与你世不两立!”由于过度悲伤,李绪杰一口气没有上来,再也没有醒过来。

“爹!”李玉英兄妹两个扒在爹爹的尸体上悲声大放。

李玉英正在屋里睡觉的两岁小弟弟少明,被外面的哭叫声惊醒了,从床上爬下来,边往外走边揉眼睛。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啥事,看着哥哥姐姐都在那儿哭叫,也被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娘的,简直是不让我们活了,老子去跟他们拼了。”老二少祥气得咬牙切齿,站起身来抹了一把悲痛的泪水,就要去找贾永忠报仇,李玉英的母亲撕心裂肺地吼了一声:

“回来!”

随之,她痛哭流涕地说:“娃啊!别再去拼命了,你爹没了,你哥下落不明,你再去送死,你弟弟还小。咱们这个家……叫娘可怎么活呀!”

李玉英站起来抓住二哥的手说:“二哥,你就听妈一句话,别再去招惹是非了。”

望着老伴那含恨而去,死不瞑目的悲愤,李玉英的母亲用手轻轻地抚合了他的双眼,悲泪长流地说:“孩子他爹,你安心走好,我就是再苦再累,也一定要把他们养大成人,为你报仇。”

然后,她擦了一把那没完没了的泪水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现在紧要的是赶紧处理好你爹的后事,再找你大哥去。你大哥还小,求求官爷放了他。人常说:‘好铁不打钉,好儿不当兵。’国民党的兵不是好兵,咱不当。”

李绪杰人缘好,周围邻居平时谁家有个小灾小难的,他都会热情出手相助。特别是谁家新添了小儿小女,他都会用些平时剪裁衣服时攒下来的那些边角废料,缝成些小巧精制的娃娃衣服送去,并祝贺说:“娃穿百色衣,避邪还消灾。”

邻居们听到李裁缝师的不幸消息后,纷纷赶来帮他草草地料理了后事。李玉英的母亲,虽有急切找大儿子的下落之心,但她还是与玉英和两个儿一起在家为老头子守孝了百日。

百日后,玉英的母亲听邻居张家从国民党军队里逃出来的儿子张奎说:“他和少华在一个连,他是三排,少华是一排。现正驻扎在三十里河搞新兵训练,训练完后就要开赴战场。因为国民党军队很苦,当官的对兵很残,动不动就体罚、打骂是常事,他受不了就借一个暴风雨的夜里,装做出门拉屎,寻机会逃了回来。”

玉英的母亲找子心切,当她听说后,立即带着儿子女儿去三十里河寻找大儿子少华。三十里河听起来好像只有三十里的路程,实际不只三十里。弯延曲折的盘山小道,没人的荆棘丛生,根本没有下脚之处不说,还经常有野兽和强盗出没,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根本不敢冒这个险。他们只好走大道,大道要绕过两个山梁,这绕来绕去的三十里路,实际要走一百多里的路程,若在遇到刮风下雨,那就更加艰难。野外无处藏身,玉英娘上边用根竹篙顶上一块破芦席避雨,下边让孩子们紧紧搂着自己取暖。待雨停后,继续踏着泥泞的道路艰难爬涉。母子四人为了尽快见到亲人,只好风餐露宿,边乞讨边向三十里河赶去。

然而,当她们艰难地爬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好不容易找到三十里河时,一打听才知道,三十里河的新兵十天前就训练完了,已经开往前线去了。

李玉英的母亲由于悲伤过度,加之沿途的忍饥挨饿,一下子病倒在一个破庙里。亲人是寻不着了,玉英让二哥少祥守在破庙里照顾妈妈,她和弟弟少明天天早出晚归,到附近的村庄讨得剩汤残羹供一家人充饥。

一家好心的王大娘,听说玉英的妈妈来找儿子病倒在土地庙里,专门为她熬了姜汤送去让她发汗祛病。有了好心人的相助,加之玉英她妈平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身子骨也锻炼得结实,姜汤喝下去,又冒出了一身虚汗,顿觉浑身轻松了许多。

母子四人在土地庙里又休息了几天,王大娘连着送了三天的热汤、菜团让他们母子充饥。才开始他们说什么也不吃,玉英妈说:“荒春上,青黄不接时节,家家日子难过,三、四口人吃一顿,够王大娘一人吃三天。”

王大娘再三劝说:“遇到这个乱世道,没咱穷人的活路,自己再不想个法子活下来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那不是让死去的人白死了吗?”

王大娘说到伤心处,悲泪长流,声音哽噎。她说:“我家虽然也不算富裕,住在村边半山坡上,一家四口人以打鱼为生,小日子过得也算安稳,丈夫袁刻铭和儿子袁强整天住在河里打鱼,她和儿媳妇周瑞菊在家纺织。自达国民党军队进入三十里河那天起,这里便没有了安静的日子。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纯粹是一窝子土匪,今天抢这家的鸡鸭,明天抢那家的牛羊。谁家的大姑娘小媳妇模样好,那算是遭了殃了……”

王大娘终于控制不住满腹的悲愤,两手蒙面放声大哭起来,她的伤心动情,勾引起了玉英母子的痛心家事,纷纷跟着哭泣。王大娘哭了一阵子后,大概心里好受了一点,擦了擦饱含眼窝里的泪水说:

那天她和已怀孕五个月的儿媳妇在家纺织,一个国民党军官带着两个士兵到她家抢东西,当官的让两个士兵在院子里追鸡赶羊,他一脚踢开房门闯了进来,朝着她儿媳妇嘿嘿冷笑一阵,便动手动脚地向她扑去,吓得儿媳妇抱头乱蹿。王大娘上去抱住那官兵的腰说,求求你行行好,她已有五个月的身孕了。那官兵用力一甩,王大娘被甩出老远,头一下子磕在织布机上,当即昏了过去。国民党军官抱起儿媳妇就往里屋床上放,儿媳妇狂踢乱抓不从,那官兵一拳打在她的太阳穴上,致使她当即昏了过去。官兵强行撕破了她的衣服,施行了强暴后扬长而去。王大娘苏醒过来后,急慌忙跑里屋一看,儿媳妇浑身是血地躺在床上,用手一摸发现儿媳妇早已断了气。她一下子扑在儿媳妇的尸体上,放声大哭起来。

王大娘的丈夫袁刻铭背着一捆黏网,儿子袁强扛着一根竹篙,竹篙的一头撅着刚从河里捕捞上来的鲜活大鲤鱼。俩人一踏进院门,就被院子里那凌乱不堪的场面吓得倒吸了口冷气,父子俩扔下手中的鱼、网,快步向屋内走去。人未进屋,迎面扑来了一股浓浓的血腥味。

“瑞菊!”袁强顿有一息不祥的感觉,大喊一声,疾步向里屋蹿去。

“儿啊!为你媳妇报仇呀!”已哭干了眼泪的王大娘,看到眼前的儿子和丈夫,突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叫便再次昏死过去。袁刻铭慌忙抱起妻子,边晃边叫,“强他妈,你醒醒啊!”

王大娘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呜呜咽咽的哭诉了事情发生的经过,袁强听后拎起砍柴斧头就要去找官兵拼命。袁刻铭一把夺过儿子的斧头扔到地上说:“你疯了!就这么去送死啊?”

“我媳妇和她肚里的孩子就这么白死了嘛!”袁强两手抱头,蹲在地上呜呜地大哭起来。

袁刻铭悲痛万分的说:“多好的媳妇啊!就这么白白地给糟蹋死了,我心里好受吗?这个仇一定要报,但不能硬拼,硬拼只会再搭上一条性命。人死不能复生,咱还是先把你媳妇的后事安排了,再想个报仇的万全之策。”

一个月黑天高的夜晚,袁刻铭父子俩带上砍刀斧头,悄悄地摸到了国民党官兵驻扎的营地,袁刻铭一斧砍死了一个站哨的士兵,迅即从他手中夺得了三八大盖步枪。另一个士兵吓得双手举枪跪地求饶:“大爷饶命,我是被抓来的,从未干过坏事。”

袁强听他是本地口音,约十四、五岁的年令,就没有要他的性命,便用砍刀架在他脖子上说:“饶你不死可以,但你得说出狗官的住处。”

那士兵浑身筛糠似地指着不远处的一间草屋,和紧挨草屋左边的三间草房说:“我们这儿只住了一个排的兵力,排长叫周三奎。那独间小屋里住的就是他,全排的兵力都住在那三间大屋里。”

袁刻铭向儿子递了个眼神,儿子心领神会,迅速从腰间解下一根绳子,麻利地将小士兵绑在身后的一棵松树上,又用一块破抹布往他嘴里一塞,把他那支枪斜背身上,右手拎着砍刀跟父亲一起向排长住的小草屋里摸去。

袁刻铭父子俩见过枪,但没放过枪。

那是去年春天的事,袁刻铭和儿子正在河里下网捞鱼,游击队长田英站在河边上向他们招手:“船家,我是东山的田英,有急事要过河,请行个方便吧!”

“哦,是田队长啊!请稍等片刻,我们马上就过来。”袁刻铭待儿子将最后的一扇网下完,即调过船头向田英划去。船未靠岸,田英像飞人一样的一个鹞子翻身,稳稳当当地站在了船头上。袁刻铭父子惊奇地望着这位身手不凡的游击队长问,“你会武功,这么远的距离,轻轻一个跟头就飞过来了。”

田英用手擦了一下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子说:“不会武功怎么能行,整天在战场上和敌人对着干,有时候子弹打光了,就要凭气力凭武功战胜对方,有武功就少吃亏。那个亏可吃不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即是要不了你的命,也是个往外冒血的大窟窿。”

望着田英那副神气的样子,袁强摸了一下他斜背着那支快枪说:“田队长,教我打枪吧?”

“那还不容易。”田英边说边从背后取下那支斜背的汉阳造长枪说,“打枪没啥难,难的是枪法要准。要打敌人的左眼,就不能打他的右眼。要打他的鼻子,就不能打他的嘴巴,要打他的左耳就……”

“怎么才能打那好的枪法?”袁强急不可待地打断了田英的话问,“你能打那么准吗?”

田英两眼一眯说:“你看呢?”

袁强摇摇头说:“看不出来。”

“好,让你开开眼界。”只见田英端起枪一举,一百多米远的水面上,一只水鸭子仰在那儿,周围的水迅即变成了红色。田英哗啦一声退出了枪膛里的空弹壳说,“走,划过去看看是不是打在头上。”

袁刻铭用劲猛划了几下,小船利箭似的向前飞去,袁强老远就指着那只没头的水鸭子嚷叫:“真是神枪手啊!怎么打这么准?”

田英正在兴头上,再次将枪举起,边比划边说:“要练,没听说嘛?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但不能瞎练,要掌握要令,要苦练加巧练。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吗?”

袁强不解地问道:“怎么个苦练加巧练?”

田英歪着个脑袋,右边腮贴枪托,微闭左眼示范着说:“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准星,三点成一线,屏气合力(手掌护口握枪机的合力)扣板机,枪枪不放空。”

说话不误划船,袁刻铭父子将田队长送到河对岸,田英和上船时一样,双腿弯曲,两只脚尖轻点船板,稍一用力嗖的一声跳上河岸,向袁刻铭父子挥挥手道声别:“再见了,有事到东山山神庙找我。”

袁刻铭父子俩也有枪了,他们也要勤学苦练当神枪手,专门打那些欺负穷人的恶人坏人。但是,现在他们不能放枪。只要枪声一响,他们俩个即是有飞天的本事,也难逃过国民党官兵那密如雨点的枪子。

为此,父子俩进行了分工,袁刻铭让儿子守卫在门口,他自己拎斧进屋,将那个狗当官的砍死后,两个人一起去东山找游击队长田英参加游击队。

为了安全行事,袁刻铭告诉儿子说,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开枪,以免打草惊蛇。一旦惊动了敌人,以逃命为主,不要死拼,无论谁先逃出去,先到河边躲起来,以三声蛙鸣为号,待两人聚齐后划船过河。

一切安排妥当后,父子俩猫腰摸到小屋门前,袁刻铭一脚将门踢开,大跨一步跃到床跟前,伸手抓起床上的人就要砍,没想到竟然是个女人。他低沉地吼叫一声:“狗官呐?”

那女人吓得浑身乱擞,结结巴巴地指着门外说:“他……刚去……茅房去了。”

“呸!”

袁刻铭用力将她推倒床上,转身向外走去。前脚刚迈出门,就见茅房里蹿出一个人影往大草屋跑去,边跑边拼命的喊叫:“有情况,快开枪打死他……”

眼看那人就要钻进草屋,而且草屋里已有了士兵拿枪的声音,袁强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举枪就扣扳机,“砰!”的一声,也不知打住没有,只听那人“妈呀!”一声栽倒地上。从屋里冲出两个人,弯腰架起他就往屋里拖。他们也不知道外面究竟来了多少人,也不敢冒然出来,就那么紧关着房门从窗子里向外还击。

袁刻铭将砍刀往腰里一插,取下身上斜背着的大枪朝着草屋放了一枪,向儿子一挥手说:“走!赶快离开这个地方。”

袁刻铭父子俩常年吃住在这穷山贫水之中,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两人七拐八弯地跑到了河边,急急忙忙地从隐避的草层中推出船来,快速向对岸划去。船已接近对岸了,才听到身后传来了吵嚷声:“他娘的,才两个山贼却让他们跑了,还打死了我一个弟兄,抢走了我两支枪。还不给我狠狠地打!”

长官一句话,士兵不敢怠慢,明知道对两个已经上了岸并快进入山林的人,是毫无威胁的,但他们还是得遵命。全排的火力朝着河对岸横放一通后,才愤愤地离去。这激烈的枪声,等于给东山的游击队报信,田英队长立即组织游击队员说:“这黎明前的枪声,肯定是过河的人员遭到了敌人的袭击。走!去河边接应一下他们。”

田英等二十多个游击队员刚出山神庙大门,老远就看见袁刻铭父子俩各扛一支长枪,兴致勃勃地向山上走来。田英高声招呼说:“船老大也上山打游击了!而且还敫获了两支快枪啊!欢迎,欢迎!”

他一带头,所有队员都呱唧呱唧地鼓起热烈的掌声,并高声呼叫:“热烈欢迎新战友上山!”

袁刻铭父子俩的上山,给游击队带来了欢乐,增强了军事力量,田英报请军分区给袁刻铭父子各记二等功一次,并提升袁刻铭为东山游击队副队长。

随着对敌斗争的扩大,东山游击队被扩编为军分区独立大队,袁刻铭任大队长,田英任政委。以后在率领独立大队解放应城战斗中,配合解放军野战军独立旅三营一连攻克应城,收编了李少华所在的国民党保安一营,这是后话,在此不必细表。

这里要说的还是玉英娘放不下的心事。女人都是水心,同病相连,谈起家事滔滔不绝。谈到高兴时,欢心同愉。谈到伤心处,唉声叹气。

李玉英的母亲对王大娘的其他话倒不十分关心,她始终放心不下的是,王大娘的丈夫袁刻铭父子俩那天晚上找国民党狗官报仇时,将那个绑在树上的本地方言的孩子兵的情况如何。她叹了口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穷人都是同命鸟。你儿媳被糟蹋死,我儿子被抓了丁,他爹也被活活的气死他还不知道。唉,他大叔、大哥绑那个孩子是不是俺少华?也不知他现在咋样了。”

其实,袁刻铭父子俩那天晚上绑的那个孩子兵就叫李少华,王大娘怕玉英母亲太伤心而影响身体恢复,在交谈中掩盖了中间的细节。她说:“不会有那么巧吧?那天晚上他们爷俩去报仇之前,害怕牵连到我,让我回娘家躲避了十来天。后来听说国民党官兵撤走了,我才回来。再后来,强他爹捎信说,他那天晚上虽然没亲手杀了那个狗官,但杀了一个恶兵,还敫了他们两支枪。为了躲祸,当晚他们就划船过河上了东山,参加了游击队。”

土地庙阴冷潮湿,对玉英妈身体不利,王大娘让玉英娘四人搬到她家去住。她劝说:“大进(大月的意思)怕三十,小进(小月的意思)怕初一,这个月看来没几个好天。这没完没了的连阴雨,好人都受不了,何况你的身子才刚有点儿好转。俺家虽比土地庙也好不了多少,但多一息温暖总要比你们在这儿受冷受冻要强一些吧。再说了,玉英妈的身体病成了这个样子,我和你在一起早晚也有个照应。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有个人守在身边照应,总要好一点。虽说几个孩子知冷知热,但对于一个心事沉重的女人,他们是无法让你宽心的。”

王大娘的热心终于打动了玉英娘,她勉强同意暂时搬她家住几天,待天气好一点再搬回土地庙来。

自达玉英娘四人搬到王大娘家里后,玉英妈的心情好多了,玉英和二哥、小弟弟每天照常出去讨饭,王大娘和玉英妈在家边聊闲话,边手脚不闲的纺织。有时候,她们俩在家呆闷了,也拐着个框子到野外去剜点野菜。玉英哥弟三人讨得的残羹剩饭加上那些野菜,放在王大娘家的锅里一煮,就算是两家五口人每天的伙食了。

在王大娘的精心照料下,玉英妈的病情日渐见好。为了报答王大娘的好心相助,玉英妈与王大娘拜了干姐妹。王大娘长玉英妈两岁,当然是干姐了。玉英兄妹三人整天“干妈干妈”地叫得王大娘心里美滋滋的。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眼看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临近了。

这天早晨醒来,玉英娘对几个儿女们说:“人们常说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穷,何况咱们是有祖有籍的一家子人,不能老住在你干妈这儿,还是回咱李家大院安生些。”

李玉英不解地问:“妈是不是又想我大哥了?要不咱再往别处打听打听大哥的下落,咱……”

玉英娘摇摇头,心事沉重地说:“昨天夜里我梦见你爹了,他浑身发抖地站在我身前说,他妈呀!我好冷啊!能不能给我加件衣服。你爹做一辈子裁缝,临走连一身像样的衣服也没穿上,我这心里……”

玉英的母亲心酸得说不下去了,片刻的唏嘘之后,她接着说:“当兵的整天东游西闯,打打杀杀的,上哪去找啊!你爹孤零零的独魂守宅,在阳间没享福,到阴间仍遭罪,我这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

王大娘挽留再三,但玉英娘去意一定,她只好将面缸里的细糠用苕帚扫净,和着野菜蒸了些菜飥飥让她们带上充饥,并亲自送他们一家人下山。

“老姐姐,回去吧!”玉英娘边拭泪,边不停地向王大娘挥手致意。

王大娘恋恋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山下路口处还没有回转之意,直到玉英娘四人全部消失在茫茫的山林之中,她才高呼一声:

“有空了常来看看!记着,少华有音捎个信过来!”

“知道了,生活有着落了来接您!”

两人的对话不停地在山涧回荡……

记着,少华有音捎个信过来!

知道了,生活有着落了来接您!

过来!

接您!

过来!

接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