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桑皮纸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有着千年历史的桑皮纸被称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它记录着我国新疆地区传统造纸工艺,是人们了解纸文化历史的一个窗口。
桑皮纸,古时又称“汉皮纸”,最大特点是柔嫩、防虫、拉力强、不退色、吸水力强,主要用于书画装裱、包扎纸币、制伞、制鞭炮和文化工艺品。
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气候炎热,水土资源丰富,宜于农桑,自古民间便有植桑采果的传统。桑皮纸是用当地的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的一种纸。桑树遍野,为桑皮纸的制作提供了原料保障。
历史文献上记载,桑皮纸主要产于北方。桑树是落叶乔木,它的茎皮纤维韧长且有牢度。这种用桑皮造成的纸,纸质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色泽洁白,纹理美观,墨韵层次鲜明。轻薄软绵,拉力强,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又称为棉纸。宜书宜画。苏轼《三马图赞》用的是加蜡、砑光的桑皮纸,该真迹在溥仪携出宫后因战乱被撕毁,只残存了一部分。
据史料记载,在宋代西辽统治时期,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经很有名,成为当地维吾尔族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在新疆地区颇负盛名。
公元14世纪中叶,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皈依伊斯兰教以后,制作桑皮纸技艺由和田传入吐鲁番,成为新疆的又一个桑皮纸供应基地。
残存的清代桑皮纸文书和民国时期的桑皮纸钞票证明,过去新疆各地曾普遍使用桑皮纸。
维吾尔族桑皮纸以桑树皮为原料,桑枝内皮有黏性,纤维光滑细腻,易于加工,经剥削、浸泡、锅煮、棰捣、发酵、过滤、入模、晾晒,粗磨而成桑皮纸,成纸呈正方形,长高各50厘米左右。
造纸时,先将桑树枝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剥去表面的深色表皮,取出里层白色的树皮,将其放入加满水的大铁锅中煮,边煮边搅,一直到树皮煮熟软烂,再加入胡杨土碱。
捞出煮熟的桑皮放在长方形的薄石板上,匠人用一种柄短头长的木制榔头砸桑皮。边砸边翻,直至将桑皮砸成泥饼后,放进大的木桶内。接着,用木棒进行搅拌,直至桑皮浆被搅匀。其中的渣滓使用专用筛子滤去后,用木瓢从木桶中舀取纸浆,倒入造纸用的木制模具中。模具呈沙网状、大小40~50厘米,模具放在一个小水坑里。纸浆倒入模具后,用木棒不停地搅动,使纸浆均匀地铺在模具上。待纸浆铺均匀后,再把模具平端着拿出小水坑,放到阳光可以充足照射到的地方。等纸浆在模具上晒干后,撕下,就是一张地道的桑皮纸了。
一般每5千克桑树枝可以剥出1千克桑树皮,1千克桑树皮可做成桑皮纸20张。
用传统工艺制造出来的桑皮纸,呈黄色,纤维很细,有细微的杂质,但十分结实,韧性很好,质地柔软,拉力强,不断裂,无毒性而且吸水性强,在上面写字不浸。如果墨汁好,历千年也不会退色,不会被虫蚀,并且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桑皮纸呈淡褐色,工艺讲究的桑皮纸呈半透明状,很薄。南疆清代及民国时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书册,基本上以桑皮纸作为书页,外观及手感仅比内地的古籍稍粗糙而已。桑皮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古时还一直用于高级装裱、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精制的桑皮纸还是维吾尔族姑娘绣花帽必用的辅料。在绣花帽时,要隔行抽去坯布的经线和纬线,绣花后用桑皮纸搓成的小纸棍插进布坯经纬空格中,这样做出来的花帽挺括有弹性、软硬适度。
手工制作出来的桑皮纸又分为“生纸”和“熟纸”。生纸即未加工的黄纸,熟纸则是加工后变得洁白的纸张。
胡地中土,植桑用桑,饲蚕食果,用处多多。
桑椹,桑叶,桑枝,桑根皮,桑的全身都是宝!
我深知,我的眼光极其局限,然而我却无法不感叹,桑的用处何其多,其奥秘又何其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