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桑利多宜推广

丝绸之用,种植桑树以饲蚕为主。现在比较重视种植果桑,以食果为其主用。种植果桑可获利,农民兄弟总结了好多条种植果桑树的理由:

一、桑椹果成熟期早,采收期20~30天,填补了5月下旬到6月上旬时令水果的市场淡季;

二、桑椹果富含葡萄糖、果糖、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等,营养丰富;

三、桑椹果发育期短,产量大,无大小年现象,丰产稳定;

四、桑椹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饮料、口服液、桑椹酒、桑椹干等滋补品,市场广阔;

五、桑椹除果实外的其他部位也有应用价值,可以综合利用;

六、果桑树对温度的适应性强,比较抗旱,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合北方种植。

以上还主要是从食用桑椹果方面来考虑的。历史上这可不是最为关注的地方,植桑从来都是有多种用途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可追溯到五千年前。

据文献记载,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人工养蚕,在商周时期把蚕丝织成了丝绸,后来丝绸及生产技术渐渐传到了国外。

丝绸起源的确切原因是什么?有专家提出了“丝绸起源于古人对蚕桑崇拜”的说法:

先民们对蚕化蛹为蛾的过程充满好奇,于是死后用丝绸把自己裹起来,希望像蚕一样飞升上天,获得生命的永恒。于是,蚕成了通天的引路神。“正是这种希求天人合一的独特文化背景,让先民们开始驯化野蚕、纺织丝绸。”除了用于包裹身体外,丝绸也用于战争。古籍记载,两国停战时,用丝绸把约定告诉上天,这就是常说的“化干戈为玉帛”。

丝绸起始于烟雨江南。当然江南最应当是中国植桑的中心。

种桑养蚕有其利,所以,它的传播可以促进经济利益的获取。

“西域丝都”我们说过了,于阗国王想尽办法“窃取”了蚕桑种子是其发展之始。而清朝时左宗棠将军对此地的种桑养蚕业的促进也是功不可没的。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和田从东南各省运来数十万株桑苗,并从浙江湖州招募了六十名蚕务技工,传授江南地区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先进技术。终于使和田蚕丝出口到印度和中亚国家。

对于清朝和田蚕桑业发展所达到的鼎盛,清末洛浦县主簿杨丕灼在一首词中写道:

蚕事正忙忙,匝地柔桑,家家供奉马头。阡陌纷纷红日上,士女提筐。

零露尚,嫩芽初长。晓风摇,漾晴光,点缀新装。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朝就有位太守,为了让湖北襄阳的山民“脱贫致富”,苦口婆心地劝说当地人种桑养蚕。

周凯(字仲礼)是浙江富阳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他于清代道光二年(1822年)出任襄阳太守。任职期间,他常赴乡村视察,发现襄郡地多贫瘠,而郡中妇女不知蚕桑耕织之事者居多,一遇凶荒饥馑之岁,则无以维生,“辄思改醮”,背井离乡,致使社会不得安宁。

周凯认为:“妇人有以自养,乃能自存。”从来居住胜于流离。可惜树木之计,人民不知其利。于是周凯从湖北远安购回桑苗八百余株,种于万山之下,大堤之上,以此示范指导襄民种桑,同时并撰文《劝襄民种桑说》三篇,备述种桑养蚕之利。其文简约意深,简明易懂,时至今日,佳文相传。

《劝襄民种桑说》的主要内容有:其一,坐失种桑之利,乃为人民生活贫困之根源;其二,力排异说,极言襄阳宜于种桑;其三,种桑关系着襄民安居乐业。周凯这种念切民瘼的精神,非常难能可贵。即使为今日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发挥山区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经营,也是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