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丝都”有和田

桑,从神木得名,雅俗兼备。据《说文解字》的解释:

“叒:音若,东方自然神木之名,其字象形。桑乃蚕所食,异于东方自然之神木,故加木于叒下而别之。”

没有桑树,何来桑蚕?

如果中国没有了丝绸,自然也就难以走出丝绸之路。所以有人说,伟大的丝绸之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不是别的,正是桑树的一次植物学延伸。

让我们遥望一株桑树站立在丝绸之路上的身影。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有了一株,就会有十株、百株、上千株,它们站在那儿,延伸了时光,冲破了丝绸之路的荒凉、断裂和失落,静观那由中而外、由外而内的来来往往,伴随着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

植桑也成就了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丝都——新疆和田。据考古表明,和田种桑养蚕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新疆民丰县尼雅废墟中,有保存完好的汉末晋初的桑田遗址和枯死的桑树,并发现多个时期的蚕茧。

西域的蚕桑来自东土。

《大唐西域记》记载有这样的传说:

于阗国(今和田)本无蚕桑,为取得蚕桑种子,国王想尽了办法,无奈东国边防甚严,不让蚕桑种子流出。聪明的国王向东国求婚,并让迎亲的使者告诉公主,请自带蚕桑种子,以便日后为她做衣裳。公主闻其言,“密求其种,以桑虫之子,置帽絮中。既至关防,主者遍索,唯王女帽不敢以验,遂入瞿萨旦那国(于阗国)。”

1900年,斯坦因在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的一块木版画,据称就是这位东国的蚕桑公主的画像。宛若一位雍容华贵的菩萨。

去西域的玄奘看到的于阗国“桑树连荫”,于阗人“好学典艺,博达技能,工纺绩。”唐代之后,西域向中原王朝进贡的“胡锦”、“西锦”等丝织品大多产自和田。和田蚕桑声名远播,连10世纪的波斯文献《世界镜域志》对此也有记载。

蚕桑业自公元3世纪从东土传入西域,4世纪传到中亚、西亚,6世纪后传到希腊、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

当然,中国丝绸的西传比起蚕桑落户西域来,则要早上好几个世纪。英国人彼得·霍普科克在《丝绸路上的外国魔鬼》一书中说,罗马人第一次见到中国丝绸是在公元前53年。当时,罗马军团与帕提亚王国(安息国)军队进行著名的卡雷之战,看见帕提亚人手中拿着中国丝绸制成的军旗。丝绸出产于桑,桑林由是成为殷商人的“金枝”——社树。殷商之际流行桑林祭祀,许多重大的祭祀活动在桑林进行。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古于阗国是西域重要的丝绸产品的中转集散地。大批的丝绸经这里,运往中亚、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和田绿洲“土宜五谷并桑麻”。后来,在得到桑蚕种子之后,发展了本土的蚕桑业和丝绸业,使于阗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西域丝都”。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是与常见植物桑、榆有关的一句成语。最早的出处见于《后汉书·冯异传》。

“东隅”即东方,为日出之处,借指早晨。“桑榆”指的是日落时所照之处,因为日落时太阳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傍晚。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却能在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先虽有所失,后当有所得。它是有深刻的哲学寓意的,即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哲学不诡辩,它可用来劝诫人。

我国的植桑养蚕技术从东到西的历史传播过程,从这一视角上,不正好也是助人思悟这一成语的源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