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拓展脉学思维

第一节 脉如其人

学中医,诊脉象。临床上摸的脉象多了,会发现脉象在指下诚可谓“变化万千”,人与人之间的脉象有时会相差巨大,就像人分男妇肥瘦、长幼妍媸一样,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如此多姿多彩的脉象如何来描述呢?脉学生涯,每每抬起诊脉的手指,凝望远方,时常感愧自己心痴而愚钝,才疏学浅,言辞苍白。干脆以脉喻人,慢慢地,心里就产生出“脉如其人”的念头,果真“脉如其人,其人如脉”吗?

十几年的探索,可以说此观点作为诊脉的基本原则是成立的,不妨将之设定为我脉学思想的主旨,同时也是一个命题,毕生穷尽才思去求证它。生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局部的组织器官组成人的整体,局部要服从整体,又可以反映整体。局部是隶属于整体的局部,是具备某种整体形态特性的局部,而不会是“任意”的局部;人的生命活动作为整体寓于局部组织器官之中,整体具有每个局部单独不具备的形态功能,这些基本原理对于脉学而言是适用的。

脉学的门径使人忍不住去思索,像参禅、像悟道,欲辨明其中的究竟。“脉如其人”,纷繁复杂的脉象来自人的生命运动,就像面前的人一样,形神俱全,是众生相通过寸口脉这个窗口折射出来而已。

可以看出,无论是理论思维还是现实中的体会,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呼之欲出,二十八脉的模式容量有限,不够用了。也许古代先贤们没有更加丰富的语言和物理量来描述脉象,也许二十八脉代表的经典脉象分类,文字背后要表达的内容还有许多,也许古人列举二十八脉的初衷只是想做一个示范,希望后学能够举一隅而三反。中国文化让你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个,而这一个其实是套在境界里面,领悟到了就是一套,不得要领,获得的就只有现实中这一个。这有些像禅宗思想的悟性学,有渐悟、顿悟的过程,若要学好中医,尤其是在脉学领域,十分讲究作为研究者主体的人对事物的领悟能力,即悟性。可谓悟到一层就有一层的境界,考察诸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谈论悟性较为系统深入者,禅学属于其中之一。禅宗思想简洁而潇洒,它强调修行要直接用“心”来领悟佛陀的思想,讲究刹那间贯通心灵,明澈顿悟佛法。禅宗主旨被概括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遵从独立性原则,“大器者,直要不受人惑,随处做主,立处皆真。”认为纠缠于外物会迷失自性,失去禅学本真。我们有幸在脉学典籍中找到一些脉学心法颇类禅宗,如张路玉在《诊宗三昧》中说:“诊切之法,心空为宗。得其旨,言下可了。不得其旨,虽遍读五车,转增障碍”。就是说脉学到达一定阶段应当做到抛弃文字限定的具体脉形,活泼应用。例如散脉,滑伯仁在《诊家枢要》里说:“散,不聚也。有阳无阴,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漫无根底,为气血耗散,腑脏气绝。在病脉,主阴阳不敛”。对此散脉的论述,无形可表,有意可言,全靠精神领会,否则很难理解脉管搏动怎会有如此多的花样。这种描述就是脱离脉象的具体形态,不著相,意思欣欣,活活泼泼,需要从文字描述中领会其精髓才好掌握。仿佛观江河山海之壮丽,非身临其境,无法道尽自然的鬼斧神工,落在游记中的文字再优秀也代替不了亲身感受。这与讲求悟性,崇尚实证体验的禅宗思想是相通的,不落形而下,尊重活生生的现实,过多的依靠理论,过多的逻辑思维,并非入门正途,禅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脉书条目都是指月之举,周学海在《脉义简摩·自序》中感慨道:“故吾谓脉学出而脉法坏也”,“察脉贵在察神,不可泥形也。”我把禅宗的宗旨变一下说法,使之更符合脉象的研究思路,学脉应当如是:用脉直指人心,以脉印心,以心印脉。

既然“脉如其人”,人是一个整体,脉也相应是一个整体,如何才能拓展脉学思维、开阔脉学视野,设法分解脉象信息,解开脉学之谜呢?

脉如其人,其人如脉,是说脉象属于复杂性、非线性事物,解读脉象要像看人那样全面而整体,对脉象、对人、对临床疾病都有足够的了解,两边的功夫都做足,然后才可以人脉互参。形气两旺的人却有一个虚脉,其中就藏着病理因素,有是病则有是脉,与病相宜为顺,不相宜为逆。故《脉诀汇辨》说:“表病见表脉,里病见里脉,实病见实脉,虚病见虚脉,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之类,皆顺而相宜者也;反之则逆。逆顺一分,而病之吉凶从可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