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大凡是组织或族群、国家或政党,恐怕鲜有不重视自己历史的,成都医学院也是一样。然而说来非常惭愧,漫漫七十年奋斗历程,学校始终没有一部称得上是负责任的校史,甚至连原始的史料都显得非常奇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历代领导不重视吗?当然不是。由于无迹可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校是否编纂过校史,今天的人们确实不得而知。但20世纪80年代起,学校确实多次下过决心要整理校史的。

第一次整理校史是1984年,当时考虑自1974年在天回镇组建成都军区军医学校已经10年,学校准备组织建校定址十周年校庆,于是安排训练部副部长和其昌带领教务助理员昝加禄收集资料,编写校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还真的编出了一部非常简易的校史来,由副校长景生保题写“校史”书名并付诸印刷,这就是今天人们还可觅其尊容的那本红皮封面的小薄本《校史》。说是校史,其实并不十分规范,仅仅是对10年之间一些原始资料的堆砌而已,但它毕竟是学校整理校史的一个开端,因此还是有珍贵的纪念意义。

自军医学校整理校史以后,在成都军区卫生学校时期也曾下过决心要整理校史,学校成立了一个校史调研小组,安排由校办秘书辛少宏牵头,教务科昝加禄、电教中心姜建华等同志参与。这次校史整理工作力度比较大,当时主要以20世纪50年代成都军区成立的护士学校为线索,对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追踪。调研小组对学校曾经的校址如成都市天仙前街、双流华阳姐儿埝、新津纯阳观以及成都北郊天回镇等地进行了深入走访以及广泛的社会调查,而且对调查过程进行了全过程摄像。此次调研前后历经3个多月,最终的成果是以《光辉的历程,平凡的贡献》为题编辑了一部电视宣传片,并且整理了一份文字资料,不过后来也就石沉大海。

此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简称“成都医高专”或“医高专”)时期和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时期,学校领导对整理校史工作也都给予过高度重视,曾经三度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抽调得力干将收集整理校史。除以前曾经参与过的人员外,刘志毅、尉国荣、雷三军等同志也参与了收集、整理校史的工作。医高专时期对校史的挖掘主要是循着西藏军区军医学校向前追溯,并且一直追溯到1947年,工作结束后也曾整理出一份文档资料,但尚未付诸印刷即烟消云散。2003年成都军医学院时期对校史的编撰工作重视程度更高,学校专门成立了院史编写委员会,由副政委杨建立担任主编,副主编及编委共安排了9名,写作班子最为强大。当时主要考虑学校即将结束军校历史,因此准备撰写一部在军队期间的办学历史以资纪念。后来此项工作也确实形成了一份文稿,题名为《白衣战士的摇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院史(1947—2004年)》,全书60 000余字,其中有关学校自身历史的内容大约26 000字,其他篇幅即是反映附属医院的内容以及附录。文稿完成后,因多方面原因,最终并未予以正式印刷。